•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参为什么能被世人传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9: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曹参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去世以后,他继任相国,人称“曹相国”。

有人说,在三年相国生涯里,曹参胡吃海喝,整日饮酒,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自己这样子不说,曹参还劝说皇帝和身边的人跟他一起饮乐吃喝。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死后被千古传诵,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曹参和刘邦、萧何一样都是沛县人。刘邦在沛县拉起队伍之后,曹参始终跟随在刘邦身边,南征北战、一路杀伐。在入关灭秦、楚汉之争的关键节点,我们都能看到曹参的身影。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曹参又为高祖出战,平定地方叛乱。太史公司马迁说曹参的功绩“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

曹参为什么能被世人传颂

刘邦称帝之后,论功行赏,曹参位列第二。随后,他被任命为齐国的相国,专门辅佐高祖刘邦的大儿子刘肥,这完全可以看出曹参在汉高祖心目中的地位。

而要说曹参胡吃海喝、无所事事,其实是他到了齐国以后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治理齐国,曹参四处访贤,请教治国之策。听说胶西盖公对黄老思想颇有研究,曹参便亲自登门请教。相国亲自登门拜访,盖公详细说出了自己对治国之道的理解。他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就是要推行无为之治。“君无为,民自化;君好静,民自正;君无事,民自富;君无欲,民自朴。”盖公这样一说,曹参心里很是舒爽。他觉得现在的齐地百姓正需要这种“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在随后的九年时间里,曹参按照黄老思想的基本套路,推行清静无为的政策。因为这种策略充分照顾了齐地百姓的固有习俗,老百姓对曹参的治世之道大加赞扬。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奉调回京,接任西汉相国。接任相国后,曹参整日饮酒,完全照搬萧何的那一套做法。按照《史记曹相国世家》的说法,“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曹参为什么能被世人传颂

按说,新官上任,曹参要推行新的治政策略。而他沿用老一套做法,引起了官员们的议论。久之,就有人上门规劝。结果没有说服曹参,还被他拉着一起喝酒。

这显然会让汉文帝刘恒生气。萧何离世前推荐相国人选,曹参是唯一的一个。按说现在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却整日喝酒游乐,比同样喜欢黄老之术的萧何更离谱。

汉文帝质问曹参,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皇帝质问,曹参脱帽致歉,很是恭谦。然后就给刘恒讲开了道理。先帝高祖和萧何的任务是平定天下,制定明确的法令制度,完成治国的顶层设计。陛下您和我的任务是治理天下,让臣子们各安其职,遵循原有的路线政策,这您还想不明白吗?

萧何写经,曹参念经,原来各有各的路数。孝惠帝听后,恍然大悟,欣然接受了曹参的建议。

在推荐选拔官员上,曹参弃绝精明算计之人,而对憨厚老实人升官晋爵,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

饮酒三年,而曹参的好名声一直被人传诵。

西汉立国之初,萧何、曹参二人谁来出任丞相,当时争论激烈。在刘邦平定四方的过程中,总是曹参在前线与敌人血拼,萧何坐镇后方。那是一个以军功论英雄的时代,曹参理应居首功,拜为相国。而为了缓和功臣群体与吕后的紧张关系,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把管理能力较强的萧何放在了头功的位置上。

文吏之“劳”也是功,刘邦的眼光还真的很远。

曹参为什么能被世人传颂

然而,失去相位的曹参思前想后迈不过这道坎,自己功绩不小,加上朝臣中不少人支持。怎么就把自己放到了老二的位置上呢。他和萧何发生了正面冲突,二人关系从此破裂。

现在,萧何走了,自己出任相国。曹参没有对前任的主张改弦易辙,而是延续他制定的各项政策外。萧规曹随,不翻前任旧账,这种行为无疑给曹参的形象加了分。

有人醉生梦死而弃世,曹参醉酒治天下。他主张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最小限度的干预老百姓,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

政绩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曹参清静无为的政策让百姓安宁了,富足了。他去世后,同样被称为“贤相”,功绩也被后人不断传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22:30: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世人的资讯:
天地与人间,岁月与时光,世人与红尘
...心中无我,心中有我,疯疯癫癫来,又疯疯癫癫去,皆与世人无关。来世愿作疯癫人,不再为了世间愁,扰乱了世间情;不再为了世间苦,把自己的心逼上绝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无自由身
2023-06-08 11:42:00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真正意思你真的懂吗?真正意思被世人曲解
世人常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但是很少有人理解这句话真正的意思,这句话对后辈的激励全被世人的曲解毁的一干二净。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
2022-12-24 20:38:00
他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儿子,却成为世人称道的好皇帝
通常在我们世人的眼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者,衣食住行都是用的最好的,受世人拥戴,然而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在位23年,自己的衣服从来没有添加过新的,没有盖过新的宫殿,修过园林
2022-12-22 19:15:00
红楼梦:看懂《好了歌》,才明白甄士隐出家的真正目的不是做神仙
...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
2024-09-22 20:12:00
...挑动菲律宾在南海侵权挑衅,唯恐南海不乱,其险恶用心世人皆知。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支持菲律宾颁布“海洋区域法”,称该法使菲律宾国内法与
2024-11-12 06:19:00
...挑动菲律宾在南海侵权挑衅,唯恐南海不乱,其险恶用心世人皆知。美方口口声声要求各国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自己却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是典型的虚伪“双标”。南海仲裁
2024-11-11 16:54:00
...写了一段段佳话。如同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爱情佳话,成为世人口口相传的故事。而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在1736年时上位,当时的乾隆已经25岁,在上位之后,乾隆延续了雍正打下的盛世,为
2024-06-22 17:48:00
为世人流传的,永远是最好的最真实的真知
...式,不断探索,不断求知。让经历浓缩,让实践总结。为世人流传的,永远是最好的最真实的真知。胡乱写诗词,只为与君知。海棠无相思,如梦照晚时。
2023-04-28 07:09:00
...兄弟都这么的狠毒了,对百姓自然是更加的残暴了,所以世人再次不假思索的认为雍正是一个对百姓残暴的暴君。人们往往就是这样,会因为一个人的好忘掉他的坏,也会因为一个人的坏忘掉他的好
2024-06-23 06:11:00
异性之间的玄学真相:无论男女,不要选择一条世人所不容之路
...多重责任。因此,“人到中年,不论男女,不要选择一条世人所不容之路”,这一玄学真相,不仅是对中年人情感选择的警醒,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1. 责任与担当:中年情感的基石中年
2024-12-26 19: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