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如果蜀汉推行“止战疏”,魏国推行“出师表”会怎样?
...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前出师表】【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后出师表】【为国者以民为基,民...……更多
王业不偏安,诸葛亮的伟大在于他决不会幻想和平
...王业也会坐而待亡。故而,孰与伐之?此说法,源于《后出师表》。有质疑这非诸葛亮之作,但谁又有证据可证明,这确定不是诸葛亮之作?且《后出师表》所述,正是历史上诸葛亮的行事风格。 原文选段:先帝深虑汉、贼不...……更多
北伐悲歌:蜀汉名将马谡的陨落
...,魏太和元年。汉相诸葛亮上疏汉帝刘禅一封千古名篇《出师表》后,提兵北上,军屯汉中。由此揭开三国后期最可歌可泣的史诗序幕。在后世的演义和传说中,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六出祁山。稍晚些时,洛...……更多
三国时期,如果魏延没有死,而接替诸葛亮的职务,蜀汉会怎么样?
...葛亮北伐的实质,是以攻代防以战促训的积极防御。《后出师表》: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更多
蜀汉政权究竟是怎么衰败灭亡的
...,结果痛失街亭。其次,蜀国后期文臣凋敝。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好几位文臣,对他们夸奖有加,好像他们是济世大臣的样子。但是我们仔细看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其实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只记得一位奸臣...……更多
刘禅:被低估的蜀汉运筹帷幄之主
...”。心系国家前途的诸葛亮,在刘备驾崩后沉痛地写下《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以及对年轻君主刘禅的殷殷嘱托之情。 刘禅认真研读《出师表》,深感先帝遗志未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继位后,温和谦逊地向...……更多
...葛亮数次北伐,费祎均以参军身份协理军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如此评价他:“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更多
三国杀:初中的噩梦出师表中,还有两个角色为何迟迟不上线?
...以文学家的身份,多次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其中就属《出师表》名气最大,上过学的没几个人记不住《出师表》,主要就是因为它篇幅长,而且极为重要,背错一个字都要挨板子。而在《出师表》当中,孔明也在三处向刘禅提...……更多
...结盟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北伐一条路,就像诸葛亮在《初出师表》里说的: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所以蜀汉只有北伐擦为一条路可选,北伐与否最终都会灭亡,不如伐之。为了北伐诸葛亮做的努力。而诸...……更多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的代价,用人不当导致的后果
...人心。第一次北伐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写下了著名的《出师表》递给当时的蜀汉皇帝刘禅,之后在刘禅的同意下,诸葛亮率军北上,正式打响了蜀汉7年北伐之路。虽然之前刘备将蜀汉精锐部队都葬送在了东吴,不过经过多年紧...……更多
盘点蜀汉历史上11位侍中
...诸葛亮去世后,继续辅佐蜀国后主刘禅。对此,诸葛亮《出师表》中称郭攸之及费祎、董允“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四、费祎和郭攸之一样,费祎也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赞的人物。刘禅在位时,费祎曾担任侍中等官职。...……更多
诸葛亮的最大对手,不是曹操司马懿,是谁呢
...不敢小觑。到了227年,蜀国富庶、军队精锐,诸葛亮携《出师表》北伐,誓要“北定中原”。这一次,魏国的对手直接是魏明帝曹叡。诸葛亮刚一出兵,进展异常顺利,一度让魏国措手不及。但曹叡却异常冷静,认为诸葛亮的进...……更多
蜀国的国力最弱,为什么诸葛亮还坚持多次北伐?
...看准了机会,开始驻军汉中练兵。两年后,他将著名的《出师表》寄给了师父刘禅,希望师父刘禅在北伐中能治国安邦,安定后方。而且,诸葛亮坚持北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蜀国与魏国相比,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更多
夷陵之战后,为什么蜀汉因此一蹶不振
...政权的损失,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所以诸葛亮才会在《出师表》中如此描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一生谨慎,说话做事更是谨小慎微,所以他在《出师表》中的这番...……更多
诸葛亮如果多活十年的话,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几千年了!也就不会有那篇真情流露、忠义跃然纸上的《出师表》了!成功未必是最理想的状态!有时候失败更让人尊崇,更值得人们传颂和向往!因为即使失败他们也没有丢掉最宝贵的原则,也没有不择手段,而是坚守着自己的道...……更多
诸葛亮:揭秘他因私心所犯下的四大错
...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后出师表》正史中,甚至是《三国演义》的记叙中,诸葛亮料事如神、运筹帷幄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也为刘禅乃至整个蜀国可谓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更多
为什么说刘备匡扶汉室痴人说梦
...为了唤醒刘禅振作起来像先帝刘备一样一展宏图无奈写下出师表。可惜的是刘禅不为所动。而诸葛亮北伐途中诸多不顺,积劳成疾病死途中。诸葛亮一死蜀汉也意味着走向灭亡,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没多久蜀汉彻底被魏国占领,...……更多
郤正:刘禅背后的传奇功臣,一封亡国降表使敌国大将痛哭流涕
...没有他的悉心教导和君臣间的高度默契,恐怕诸葛丞相《出师表》中所说的“铲除北方奸贼首脑,将陛下迎回故汉西京和东都”的愿望就不可能充分实现了。 那这位被历史尘埃湮没已久的不世功臣究竟是何人呢?今天我们就要...……更多
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是神棍吗?
...高,“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的《出师表》仅从文学上看也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散文,全篇入选了语文教材,除了《出师表》以外,诸葛亮其他的散文如《诫子书》等,也是十分著名的散文,其中“非淡泊无...……更多
为何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不给他立庙
...上进行的人事安排。我们在语文课上都背诵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对于文中的费祎、董允等人,大家想必也都还会有些印象。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魏国,病倒军中。蜀后主刘禅闻讯,很快派大臣李福来前线探望诸葛亮,询问相...……更多
...有奋发图强,你不能坐在家里等着人家来打你。都说《后出师表》里面,“诸葛亮”说“不伐贼,王业亦亡,唯坐待亡,孰与伐之。”意思是说,我们不干他们,我们的恢复汉室的大业也要亡了,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去跟他开...……更多
刘备阅人无数却识错两人,留下奸臣错杀忠臣,否则蜀汉可能一统
...得政权的转移相对平稳,避免了内乱和动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不虚,蜀汉政权的独特魅力正是源自于其人情味。与东吴和曹魏相比,蜀汉的政治体系更加人性化,更注重忠诚、仁爱与感恩之情。这种人情味贯穿于整个...……更多
真实的三国历史中,用兵如神的曹操两次差点没命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前出师表》发动对魏国的北伐战争,虽然初期占领陇西三郡,但终因街亭失守而功亏一篑。同年,魏国在石亭之战被东吴击败,魏军大举增兵线,意图报石亭之仇。受东吴邀请,诸葛亮准备出兵北伐以...……更多
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什么还能坚持30年之久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这里所说到的费祎、董允等人,就是三国后期主要对刘禅进行辅佐之人,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继其位辅佐刘禅,在蒋琬的带领下,蜀汉发展很是顺利。还有大将...……更多
益州疲弊时,诸葛亮靠什么发展蜀国经济支撑北伐?
...上伐魏,临行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份传颂数千年的《出师表》,其第一句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简洁明了的让后主和后人了解了当时蜀国的情况。疲敝,大体可以从...……更多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向后主呈上了《出师表》,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从汉中出兵向北,开始了自己后半生最伟大的事业北伐。由于准备充分,再加上魏国方面始料未及,于是蜀军势如破竹般攻城略地,很快,天水、南安、安...……更多
为何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将兵权交给了李严
高中时候学习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让我一直以为,刘备死的时候托孤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人,其实,还有一个叫李严的,只不过在历史上被诸葛亮打压的厉害,并没有...……更多
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一卧底,除掉了魏延、杨仪两大人物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在三国的历史上,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刘张飞,以及曹操、刘备、孙权和诸葛亮等皆是历史上有名知人,谈到费祎是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但鲜为人...……更多
...汉丞相,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存世不多的作品《出师表》、《诫子书》等都是影响世人的名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君主三顾茅庐邀请出山救民于水火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出茅庐就能够预测天下大势...……更多
司马昭不仅擅长玩弄权术,还是用兵奇才
...马昭其实也是善于用兵的。诸葛亮给蜀汉后主刘禅献上《出师表》之后,就亲赴汉中,率领大军北伐曹魏。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蜀军多次战胜魏军,可谓是连连得胜。局势对于曹魏而言十分严峻。(图二)诸葛亮剧照于是,魏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陇东报一个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开栏的话风从原上来,上下五千年。庆阳演绎亿万年的沧海桑田,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方
2024-06-01 00:59:00
第三只眼看中国·打卡美丽江西活动举行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武功山下 萍水相逢第三只眼看中国·打卡美丽江西活动举行5月28日晚,外籍媒体记者和博主在南正街体验皮影戏操作
2024-06-01 01:34:00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让历史记住了徐昭佩的生性放荡,为人荒唐。身为深宫妇人,徐昭佩与萧绎的感情并不好,“妃无容质,不见礼
2024-06-01 05:12:00
公元208年,率领大军讨伐荆州,由于病逝,刘表的次子刘琮羸弱不堪,在曹操大军进攻时,刘琮直接投降了曹操,导致曹操不费就夺得荆州
2024-06-01 05:56:00
其实,丘处机完全可以以自己年老体迈为理由,拒绝成吉思汗的邀请,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拒绝了金国和南宋皇帝的邀请,觉得自己一个方外人士
2024-06-01 05:58:00
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后人嘲笑,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位名将,此人叫做赵奢。说到这个人,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赵括这人虽贻笑千年成了反面“典型”
2024-06-01 06:00:00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据说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个妻子,因为在文成公主嫁于吐蕃和亲之前
2024-06-01 06:02:00
古代的文人墨客自幼自幼读书破卷,所图的不过是出人头地,官拜当朝。但从小到大,各级考试,一路过关斩将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在失败后另寻出路或韬光养晦
2024-06-01 06:03:00
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个皇帝,被称为魏明帝。他年仅36岁就驾崩,可谓英年早逝,比他的父亲曹丕活得岁数还小
2024-06-01 06:03:00
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一位12岁的男孩在贵阳登基称帝,年号洪化。这个消息让远在北京城的康熙帝又忧又喜。忧的是
2024-06-01 06:04:00
范增这个人出世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七十多岁的他本来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但是他并不是个安分的老头,他最擅长的就是奇谋妙策
2024-06-01 06:05:00
安史之乱的睢阳保卫战中,张巡及其率领的唐军先后吃掉了两三万百姓,这一记录得到了各种史料的佐证,几乎是铁板钉钉的真实。虽然人们常说
2024-06-01 06:05:00
她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位皇后,经历靖康之变时四十九岁,最后五十二岁去世,都说无奈生在帝王家,当皇帝的妃子不容易,当一个窝囊皇帝的妃子更不容易
2024-06-01 06:06:00
“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是吕不韦的传奇一生的总结,他从一介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政客,他的眼光是毒辣的
2024-06-01 06:06:00
秦始皇十年(前237年),桓齮被拜为将军,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桓齮与王翦和杨端和攻赵邺,一开始没能攻取邺,而是攻取了其他九城
2024-06-01 0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