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在三国的历史上,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刘张飞,以及曹操、刘备、孙权和诸葛亮等皆是历史上有名知人,谈到费祎是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
但鲜为人知的是,正是这一个费祎在诸葛亮死后一步步除掉魏延、杨仪两个大人物,蜀汉能够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延续30多年费祎可谓是居功至伟。
费祎是何许人也
费祎江夏人,少时丧父一直跟随自己的族父费伯仁生活,费伯仁的姑姑刚好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因此当费伯仁游学入蜀时费祎便跟着来到了巴蜀之地。
多年后刘备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构想先后入主益州、西川和汉中,费祎便成为刘备阵营中的一员,后在蜀汉担任太子刘禅的舍人、迁庶子,所以说费祎算是刘禅一党。
刘备执政期间费祎的作用亦或者说存在感就好没有,他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刘备死后,而其中最值得提的一件事情便是修复东吴和蜀汉的联盟。
建兴三年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叛乱班师回朝,文武百官皆前迎十里设道欢迎唯有费祎面色如水,诸葛亮认为费祎与众不同便邀请其同坐一辆马车。
此事后不久费祎被诸葛亮任命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此次出使的难度不亚于诸葛亮舌战群儒,不仅文武百官嘲笑费祎,孙权对他也没有什么好感,然而费祎却以犀利的言辞说得东吴哑口无言。
为此孙权邀请费祎留下东吴、抛弃蜀汉但却被后者拒绝,当然这次宴会让最让人诧异的并不是孙权招贤费祎,而是两人关于蜀国内部的问题的一番对话。
当时,杨仪、魏延皆是蜀国内部的重臣,一个是诸葛亮手下的前军大将,一个是诸葛亮后勤保障的第一人,对于此二人孙权对费祎一针见血地说:
“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你们这样胡涂,不知防虑于此,如何为将来打算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杨仪、魏延都是小人,诸葛亮一死两人必然成为蜀国的祸患,到时候你怎么办呢?费祎正色对孙权说:“杨仪、魏延之不协纯起于私忿而已,二人并无黥布、韩信等难御之心。”
费祎的意思就是杨仪、魏延之间的恩怨都是私人恩怨,两个人对蜀国都是忠诚的,然而多年之后费祎的回答成为了空想,而孙权的预言则成为了现实。
诸葛亮死,杨仪、魏延成仇敌
魏延是刘备最喜欢、最器重的大将之一,《三国演义》为了剧情的需要才将魏延刻画成一个有反骨的人,同时他也称得上是诸葛亮北伐期间的心腹大将。
街亭之战诸葛亮舍弃魏延而选择马谡,这一战让孔明认识到了魏延的不可替代性,此后的北伐战争中魏延基本都是先锋为诸葛亮立下了赫赫战功。
说完了魏延咱们再来看看杨仪,他本是曹魏阵营中的一员后投靠刘备,靠着军政之功一步步受到重用。刘备死后杨仪因精通军政大事受到诸葛亮的提拔,成为了蜀国的长史、绥军将军。
如何来评价杨仪呢?如果把诸葛亮比作西汉时期的刘邦,那么杨仪就是他的萧何,专门负责三军的后勤补给,补充兵源、筹措粮草干的干净利落。
从某个角度来说,魏延和杨仪都是诸葛亮的左右手,可两人也是有野心之辈以至于他们的关系不和,更甚至说成水火不容也丝毫不为过。
两人曾在多个场合发生不和,诸葛亮进行调和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唯有费祎从中斡旋才可平息干戈,史料是这样记载的“两相匡护,以尽其用”。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驻扎于五丈原之上,司马懿采用拖字诀将他拖死,没有了孔明的震慑杨仪、魏延最终走向了敌对的道路,费祎作为诸葛亮的托孤人一点点把两人“拉下马”。
费祎是如何一步步害死两人的
蜀军阵营中费祎是魏延最信任的一人,所以第五次北伐战争失败后费祎便去探探魏延的口风,此时后者一股脑将内心的话全部都说了出来。
翻译成白话魏延的意思是这样的:丞相虽然死了还有我魏延,北伐大事岂能因为一个人而停止,我魏延是什么人岂能被杨所统领(诸葛亮死时将三军大权交给了杨仪)
费祎一听觉得撤军之事恐出祸端,退出魏延的大帐后就把此事告诉了杨仪,事情的结果很多人也都知晓,魏延烧毁蜀军撤退的栈道、攻击杨仪以至于威严消耗殆尽而后被杀。
魏延一死蜀军阵营中无人能够压制杨仪,此时后者露出了小人嘴脸想要染指蜀汉丞相之位,结果诸葛亮早就安排好了蒋琬、费祎、董允先后担任蜀汉丞相根本没杨仪什么事。
心不甘情不愿的杨仪整天在家里抱怨,甚至还滋生出了反叛之心,一次费祎去他家里探望气氛到了一定程度杨仪感慨地说道:“诸葛亮死后若是我带兵投靠魏国,岂会落到这样的田地”。
费祎当时没发表任何的看法,出了杨仪的大门便来到了刘禅的皇宫将此事告诉了他,结果可想而知杨仪最后被流放到苦寒之地并死在了那里。
如孙权所说杨仪、魏延都是有野心之人,若是二人中任何一个掌控蜀国大权后患无穷,所幸诸葛亮临终前安排了费祎这样一种王牌“卧底”将二人坑死了。
多年后费祎成为蜀国的丞相,他一改往日讨伐魏国的军事战略,将蜀国的重心转移到内部经济发展上来,如此残破不堪的蜀国才得道休养生息的机会。
可以说若不是费祎坑了魏延、杨仪,并且转变蜀国的发展战略,恐怕蜀国早就因内部困境覆灭了,何谈延续国祚30多年(自诸葛亮死时算起),由此可见费祎的才华之高、眼光之长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04:37: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