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高教发展仍需“集中力量办大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高教发展仍需“集中力量办大事”薛其坤■本报记者 陈彬不久前,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更多
“《》”“?”“!”:高教2023面临3种姿态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眼下,作为教师的愿望是能尽快回到有人且热闹的课堂,作为学者的愿望是能积极投身于未知且无禁的学术场域,作为教育者的愿望则是能笃定于文化精神...……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陈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来说,1978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这一年,一篇题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在引起高教界热烈反响的同时,也让作...……更多
山西一高校公布一批不良影响期刊名录,多所大学学报被列入
...份高校学报,例如2011年名单中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曾用名综合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财经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名单中的《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长...……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懂科学的人不做科普,谁做?■本报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杨婷婷“如果没有万有引力,我们的生活会更方便吗?”“如果没有万有引力,地球和生命可能都不存在了,那不是更方...……更多
研究与评价:科研驱动 夯实内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高教社始终立足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新形势下,高教社大力拓展科研工作格局,在学术研究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高...……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释放科技创新“她力量”■本报记者 沈春蕾中国科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女科技工作者规模总量超过4500万人,较2011年增长了80%,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的占比超过40%。尽管这些...……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温才妃研究生考试日前公布了国家线,部分专业的国家线“节节攀升”。对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提醒说,“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近年来,考研...……更多
脚步不会停止,步步关乎高教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从Sora的出现回望2023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脚步不会停止,步步关乎高教■郭英剑刚刚过去的2023年,成为人工智能(AI)疯狂发展的一年,也是其成为社会主流话题的一年。特别是ChatGPT的强力表现,使...……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冯丽妃 韩扬眉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一组数据受到科研人员强烈关注: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全社会研...……更多
...化校友合作;推动基金会融入社会服务行动计划,以社会力量协助社会治理;推动资源开放共享行动计划,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服务济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校城融合发展共同体,全力建设高水平...……更多
科学追光者全新系列《您好科学家》首集开播
...鲜活和接地气。至此,《科学追光者》已经形成了与中国科学报联合出品聚焦于大国重器的《重器背后》系列,聚焦于重大科研进展的《高光时刻》系列,聚焦于老一辈科学家科研精神传承的《传承》系列;与人民日报新媒体中...……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包晓云2022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科学普及是全社会的责任这点逐...……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赵庆年 李润丽多年来,伴随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持续统筹经济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在持续变革,而产教关系作为其中的一大关键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历史上看,不同阶段...……更多
...:2月11日,以“科教融合、创新策源,为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贡献力量”为主题的天津大学第六届校友创新创业新年论坛在津召开。记者在活动中了解到,2023年一开年,天津上下共同发力,开启了全面推进、高标准建设...……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陈彬多年前,刚上大四的清华大学学生温家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怎样选择才不会让自己后悔?”当时,他正和该校工程物理系副教授曾鸣、天文系教授冯骅讨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一番...……更多
应尽量给科学家减负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应尽量给科学家减负王晓东 图片来源: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本报讯(记者孟凌霄)“应该尽量给科学家减负,如果只抱着让科学家‘搬砖’的心态,最终也只能得到‘搬砖’...……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刘连庆在新型举国体制下,肩负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中科院下属研究所应该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力量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机器人是中科院沈阳自动...……更多
...学科专家、期刊出版专家、期刊评价专家、相关学会骨干力量及其他有关专家组成,在学科专家中,涵盖101所高校,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食品相关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机构22家,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省属以上食品相关科研院所...……更多
杰青项目助我“追光”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骊珠:杰青项目助我“追光”吴骊珠。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李贺 通讯员 杨曦广袤大地上,不再有冒着浓烟的工业设施聚集,随处可见高效进行光化学反应的玻璃建筑,人...……更多
应保证科研成果“公平、公正和科学”地被发现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樊秀娣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国庆期间,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揭晓。获奖人之一、美国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主要原因便是她拥有一份励志又感人的学术履历。现...……更多
一门材料学科的70年“锻造史”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金展鹏院士(右二)指导学生进行金相实验。左铁镛院士(左一)向时任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左四)汇报钨钼科研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地。中南大学供图■本报...……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刘如楠“当前,我国开放科学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对科研规范和体系的冲击、对全球科研规则的重构以及对科研评价的影响深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更多
十年磨一剑  “黑障”破天光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十年磨一剑 “黑障”破天光——记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临近空间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实验研究装置。▲团队合影。受访者供图■本报...……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胡珉琦 杨晨3月6日,本报刊登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的一份提案,呼吁将中学地理课程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程,引发了诸多关于科学教育的讨论。其实,两会前夕,人民网开展...……更多
...办刊之路,秉持“科学家办刊”理念,汇聚青年科研人才力量,严把论文质量关,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不断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2023年,由上海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起、...……更多
遏制论文“挂名”乱象须从评价改革入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眼下,各种因学术论文“挂名”而起的“乱象”明里暗里众多。按理,学者在独立或参与完成的论文上按规则署名,是对自身工作的尊重和个人权利,署名还有文责...……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王一涛日前,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园建设项目永久校区2号地块一期(理工组团)总承包工程开工建设,整体建筑预计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竣工交付。这意味着又一所新型民办高校发展驶入了...……更多
...学项目、真实生活的科学研究、实践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报国的兴趣和热情。而原来学校与区内科研企业、科研院所联动渠道不多,企业、院所对学校科学教育需求、方式也把握不清。”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埔...……更多
智能驱动未来,共建绿色交通,第22届中国电动车辆学术年会在渝举行
...沿,为建设更加绿色高效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既是我国发展‘双循环’经济的内生需求,又是‘双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立金表示,重庆作为电动汽车...……更多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省临沧市扎实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聚焦主题主线,以“四个课堂”办好读书班,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学纪
2024-06-14 22:10:00
绘画作品展示|葵花绽放映黄河
作者:刘泽琪作品描述:葵花绽放映黄河,坚韧不拔中华魂。
2024-06-14 22:59:00
本文转自:新华社记者6月14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深化文物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物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文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06-14 16:45:00
齐鲁医药学院校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鲁网6月14日讯6月12日,齐鲁医药学院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合作签约仪式举行。齐鲁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冰,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学院校长阿米亚·巴南克出席
2024-06-14 16:52:00
“破浪前行”立建管丨绘就发展蓝图 迈向新征程
编者按: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管理学院从1984年中职阶段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办学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热情
2024-06-14 17:12:00
“薪火传承”强信工丨课堂进企业,探索联合育人新模式
编者按:精益求精强技能,薪火相传育人才。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设备工程学院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载体模式
2024-06-14 17:12:00
“薪火传承”强信工丨校企双向奔赴,产教融合育英才
编者按:精益求精强技能,薪火相传育人才。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设备工程学院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载体模式
2024-06-14 17:12:00
高职榜样 梦响荆楚丨培育万千桃李 湖北建院把匠心融入时代发展洪流
编者按:鄂中灵秀,黄鹤故里,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职业教育的广阔天空。建校46年来,学校培育万千桃李
2024-06-14 17:1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徐靖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官网发布了《关于申报“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国家评估认定名单的公示》
2024-06-14 17:28:00
悦读经典·书香青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第八届读书月活动收官
为推动学风建设提质增效,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良好氛围,6月13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渝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悦读经典·书香青春”第八届读书月活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2024-06-14 17:52:00
本文转自: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网6月14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6月2日报道,幼年时期在爱里成长,会为余生带来情感转变
2024-06-14 18:15:00
本文转自:光明网作者:土土绒近日,江苏17岁的中专生姜萍引发关注。在6月13日公布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中
2024-06-14 18:28:00
郑州一中教育集团紫荆中学召开暑期安全工作部署会议
6月14日下午,郑州一中教育集团紫荆中学,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24年暑期安全工作部署会,会议由总务副主任梁付东主持
2024-06-14 18:51:00
背娃爬泰山的大学生,来自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翟元昊 济南报道最近,一位宝妈花518元雇大学生背孩子登上泰山受热议。因为这名大学生背着30多斤的孩子爬泰山,只用了两个多小时
2024-06-14 19:06:00
西部陆海新通道数智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在重庆揭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重庆6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西部陆海新通道数智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下称学院)14日在重庆揭牌成立
2024-06-14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