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高教发展仍需“集中力量办大事”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31 06: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高教发展仍需“集中力量办大事”

高教发展仍需“集中力量办大事”

薛其坤

■本报记者 陈彬

不久前,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作为国际公认的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这是该奖项自1953年授奖以来,第一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被问及获奖后的感受时,薛其坤说了4个字——天道酬勤。

从3次考研才被录取、读博要用7年的农村娃,到名满天下的物理学家,薛其坤的人生经历很好地诠释了“天道酬勤”的含义。而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他,对高等教育又有怎样的认知?

在接受采访时,他直言我国的高等教育到了需要集中力量建设顶尖大学的新阶段。高校发展不但要有“巧妇”,更要有“好米”,有“好锅”……

“巧妇”也要有“好米”,有“好锅”

《中国科学报》: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有人表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无论是结构还是质量上,都有不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之处。对此,您怎么看?

薛其坤:的确如此。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是世界最大。在此情况下,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发展着力点也应有所调整。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或者说需要集中发力之处,就是重点建设一批国际顶尖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不是在高校发展的宏观层面“眉毛胡子一把抓”,奢望各方面兼顾。

以美国为例,其高等教育在全球的竞争力有目共睹。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美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固然不小,但真正体现其国家实力的依然是若干所世界顶尖大学。

因此,在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当下,我们应集中精力和资源,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校,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集中“火力”,使其能吸纳最好的教师队伍,搭建最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同时,通过制度调整,使这些学校可以规避某些评价体系的制约,心无旁骛地集中力量,朝着世界顶尖大学和顶尖学科前进。

总之,如果此前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从拥有若干所“不错”的大学,发展成拥有更多“不错”的大学,现在就要集中力量,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建设一批真正世界顶尖的大学和学科。

《中国科学报》: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无疑是其根本使命,尤其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您觉得在这方面,国内高校必须克服的困难有哪些?

薛其坤:首先,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顶尖人才培养仍需要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优化教学、科研条件和环境、氛围。

对于大学,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一定要是“大师”充足的地方,不管是年轻老师还是年长的师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水平和眼光,很难培养出优秀人才。

然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往往是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为何我们的工业生产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显著提升,但基础研究却往往长时间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所高校都难以保证校内的每个院系都能拥有顶尖的师者。在此情况下,要想进行高质量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对外寻找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打破院系的固有界限,通过跨院系合作,将优秀师资的育人作用发挥至最大。

其次,还需加大相关条件的支撑。在高科技时代,经济条件的支撑对于高等教育的作用愈加凸显,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在这一点上都是共通的。

以目前我就职的南方科技大学为例。自建校以来,南方科大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其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便是学校所处的深圳市作为国内财政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巨额财政支持。要知道,虽然我们的学校规模只有清华的1/6,但每年获得的财政支持却与清华大学每年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持相当。

总之,在高科技时代,即使是高校这样的“巧妇”,也要有“好米”,有“好锅”,才能把“饭”做好。

如果自信足够,就尽量减少评价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国内高校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在攻克“卡脖子”难题方面,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您觉得在这方面,高校应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薛其坤:总体来说,对于一些有条件的高校,要克服现有院系布局的限制,针对某些“卡脖子”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高校在人才供给和调配方面的独有优势,集中做好有组织的科研。这是高校在解决“卡脖子”问题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以清华大学物理系为例,目前我们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以“PI制”为主,即一名老师作为课题组长,带领一个师生组成的团队。在这种模式下,一旦面对“卡脖子”问题,就有了一个团队作战的基础。

此时,如果学校意识到这些“卡脖子”问题的存在,特别是在相关研究方面还具有一定优势的话,就一定要把不同院系的师生整合起来,并为其联合攻关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

事实上,面对“卡脖子”问题时,高校相较于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建立跨院系的研究机构或研究组织,并设立相关的评价和运行体系,进而实行有组织科研。

《中国科学报》:提到高校科研,就不能不提目前的科技评价机制改革。您认为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我们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薛其坤: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在某些方面并不利于基础研究的开展。不管是“帽子”问题,还是对短期科研行为的过分关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科研人员在拿到科研经费后,通过“数文章”的形式判定科研成果的现象也未杜绝。

因此,我们仍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评价体制和氛围,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长期探索。比如,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和学科,要改变用文章、专利等单一标准进行衡量的错误方式,倡导更有针对性的分类评价。如果我们有足够自信,甚至就应该尽量减少评价。通过一些价值观和思想的引领,使科研人员回归到不以评价为目的从事研究的状态,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只要不睡觉,基本都在工作

《中国科学报》:从您个人的科研经历出发,在漫长的科研探索过程中,您如何承受科研的艰辛,又是如何甘坐“冷板凳”的?

薛其坤: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从事科研还是其他任何职业,都要有信念作为支撑,这非常重要。这个信念可以是报效国家,也可以是对某个人生目标的坚持,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所追求。否则,不管是“冷板凳”还是“暖板凳”,都不会坐得安稳。

以我个人为例,在准备考研时,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研究生,并最终成长为默默耕耘的科研人员,这就是一种坚定信念的萌芽。正是有了这一信念,尽管两次考研失败,我依然坚持。信念在萌发之初也许并不成熟,但随着我们逐渐成长,最终它会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支柱。

《中国科学报》:您曾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强调科学精神的重要,并提出杰出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您觉得从事基础研究最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薛其坤:科学精神的内涵有很多,这是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职业性、理念性,同时又深入灵魂的东西。

在我看来,要想从事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研,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因为我们在探索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本身是严谨的,所以我们对其的探索一定不能作假,不能有丝毫折扣。对数据的尊重、对实验事实的尊重是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

此外,从事基础科研还要有追求极致、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的精神。既然是做科学研究,便不可能一下子认识到事物本质,而是要有一个探索过程。因此,就要把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走好。要想把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解决掉,必须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依然以我个人为例,说一句有些“自夸”的话,生活中,只要不睡觉,我基本都在工作。虽然很累,但我乐在其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祝刚近几年,不少国内高校在针对教师评价时纷纷采取了“准聘长聘制”或“非升即走制”。但自实施以来,该制度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其造成“青椒”科研压力过大、学
2023-09-12 07:06: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记者 陈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来说,1978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这一年,一篇题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的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在引起高教界热烈反
2022-12-13 08:00:00
“《》”“?”“!”:高教2023面临3种姿态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眼下,作为教师的愿望是能尽快回到有人且热闹的课堂,作为学者的愿望是能积极投身于未知且无禁的学术场域,作为教育者的
2023-01-12 13:28:00
山西一高校公布一批不良影响期刊名录,多所大学学报被列入
...份高校学报,例如2011年名单中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曾用名综合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财经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名单中的《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4-04-04 13:28:00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甘晓爱因斯坦也会犯错吗?4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发布的一项重要成果表明,爱因斯坦关于暗能量的想法可能错了。国家天文台团队发现暗能量动力学
2025-04-12 09:48: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懂科学的人不做科普,谁做?■本报记者 李思辉 通讯员 杨婷婷“如果没有万有引力,我们的生活会更方便吗?”“如果没有万有引力,地球和生命可
2024-01-16 00:26: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释放科技创新“她力量”■本报记者 沈春蕾中国科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女科技工作者规模总量超过4500万人,较2011年增长了80%
2024-05-13 06:20:00
研究与评价:科研驱动 夯实内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高教社始终立足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新形势下,高教社大力拓展科研工作格局,在学术
2024-05-16 09:40: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温才妃研究生考试日前公布了国家线,部分专业的国家线“节节攀升”。对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提醒说,“警惕考研的‘高考化’
2023-03-16 05:3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馆校携手铸魂育人 “八七红·共享思政课”在湖工大生动开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金风送爽,书声朗朗,思政课堂的火花在校园里悄然点亮。10月10日上午,“八七红·共享思政课”主题宣讲活动暨湖北工业大学《追梦》思政通识课在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开讲
2025-10-12 10:58:00
教学直通产业 随职院学子直播间里实战助农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肖傲雪 刘莉)秋日的随州,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在直播间里火热进行。9月24日至30日
2025-10-12 10:58:00
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引领” 华商网“暖新闻”为西安职业教育注入新动能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新闻媒体助力技工教育宣传升级路径,10月11日,由西安市职业技能协会与华商网联合主办的“暖新闻如何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工作” 专题培训
2025-10-12 20:56:00
航模在空中翻转,喷出一道道烟雾,令人目眩;操场上,学子们脚踏平衡车,手中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骑着山地车的他们宛如追风的少年……2025年10月10日上午
2025-10-11 09:25:00
逆境稳产!YD268交出亮眼答卷
大河网讯 10月9日,山东省齐河县的天空飘着细密的秋雨,寒意中裹着几分湿润的泥土气息,金黄的玉米穗在雨中挺立,收割机在地里轰鸣穿梭
2025-10-11 13:08:00
大河网讯 “妈妈,我学会做面点了,您看看我做的蛋糕好看不?”一名男生正通过微信视频给妈妈炫耀。“老师教的收纳法就像魔法
2025-10-11 13:08:00
郑州八中地理实践作业展风采:巧手塑山河,童心绘寰宇
大河网讯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郑州市第八中学地理教研组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为七、八年级学生精心设计了两项富有创意的实践作业
2025-10-11 13:08:00
这场“大国工匠进校园”报告会何以引发学生深刻共鸣?
大河网讯 10月10日下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在音乐厅举行“大国工匠进校园”暨“匠心大讲堂”报告会。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2025-10-11 15:40:00
潍坊学院在2025年度“挑战杯”揭榜挂帅擂台赛中获佳绩
近日,2025年度“挑战杯”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种业科技创新”领域主擂台赛在海南省三亚市落下帷幕。潍坊学院6支参赛团队表现优异
2025-10-11 17:11:00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5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潍坊学院历史学、音乐学和英语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2025-10-11 17:11:00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在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活动中获奖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山东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活动结果公布
2025-10-11 17:12:00
齐鲁医药学院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获评全国优秀等次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25〕4号)
2025-10-11 17:1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张金坡:于0.01毫米精度中,雕琢非凡匠心
大河网讯 每天清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学院学生张金坡走进实训基地,电子屏上实时更新的“竞赛梯队晋级榜”映入眼帘。学校构建的“梯队竞赛机制”
2025-10-11 17:4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张国佗:从门窗匠到金牌选手的淬炼之路
大河网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现场,当“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国赛精选)赛项金牌——河南代表团,张国佗”的宣布声响起
2025-10-11 19:45: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王旭:18个月逆袭!从高考失利到国赛领奖台
大河网讯 近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3级物联网专业学生王旭,凭借出色发挥摘得铜牌
2025-10-11 19: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