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高仙芝撤到潼关后便被杀,李隆基破口大骂:竖子,真是徒有虚名
756年1月27日,李隆基下旨抓捕高仙芝,押赴菜市口,即行斩首。得知消息后,潼关将士纷纷赶往行刑处,高喊冤枉。在说到罪名时,高仙芝突然怒目圆睁,大声疾呼:“我若果真有克扣粮饷的行径,诸君就大胆揭发;可要是我...……更多
李隆基战前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是自毁长城的愚蠢行为吗?
李隆基临阵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自毁长城的无脑举动。然而,如果把我们换成当时的李隆基,我估计我们也会杀掉高、封二人。▲唐玄宗李隆基大家顺着我的笔尖往下看一下,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安...……更多
唐朝唯一一位瘸腿将军,还是近视眼,被李隆基杀死后全军喊冤
封常清,细瘦目颣,脚短而跛。高瘦个子,近视眼,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起路来一拐一拐,也就是天涯明月刀里面的傅红雪。封常清最早是高仙芝的跟班,跑腿的长随,跟着高仙芝平定西域各部落,高仙芝出去巡查,封常清...……更多
为何说哥舒翰其实是败给了身后那群猪队友
...能把时间都花在赶路上面啊!于是,到了唐玄宗时期,李隆基决定,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所谓募兵制,就是招募职业化的士兵。士兵的所有开销,一律由国家承担。募兵制之下,国家的国防开支肯定会很大,但是以当时唐朝...……更多
...自毁长城吗?1、唐玄宗昏庸与宦官边令诚陷害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总共在位44年,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与其党羽,结束了自武则天以来唐朝朝廷的混乱与政治动荡,并创造了为期27年的开元...……更多
安禄山何以能一骑绝尘,横扫中原,令盛唐颤栗?
...,将强大的唐朝推向风雨飘摇的边缘?这背后,唐玄宗李隆基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安禄山,本为突.厥族系粟特族人,后投归唐朝,并成为唐朝的将领。他精通兵法,擅长骑射,更以其狡黠和机智在官场中游刃有余。由于他的...……更多
...缓了安史之乱的结束进程。还有一点,提前来说,就是李隆基自断武将臂膀,这和明朝崇祯帝战时斩杀袁崇焕、催促督师孙传庭出潼关和农民军作战别无二致。当时,鼎盛的大唐帝国,有三大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哥舒翰、封常清...……更多
潼关之战:十万唐军覆灭后帝国的哀恸
...连高居皇位、始终不惮以最恶的心思揣测他人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始料未及。 当河北附近州县的官员快马加鞭地奏报安禄山造反时,玄宗仍然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直至叛乱发生七日后才恍然大悟似的...……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唐玄宗如何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何衰败的呢?唐朝的衰败还要从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说起,开元盛世最辉煌的时候人口达到8000万,那时候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也不过才2亿多。所以大唐被称为东方神奇的国度一点都不夸张。当时的大唐一片歌舞升平,谁...……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中原内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禄山马蹄踏平,李隆基深受震动,急忙下达一系列措施,如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更多
唐朝死于宦官之手的名将,他们是西域双壁大唐番将
...位猛将,代替天子巡守边疆,震慑外敌,也确实如此,李隆基登基后,一改当年武则天时期的疲弱境况,开始提拔人才,一时间,将星云集。夫察灵蒙,安思顺,高仙芝,封常清坐镇西域,北疆;南方四川是章仇兼琼作为节度使...……更多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说到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挺复杂,早年斗韦后、败安定公主,颇有其曾祖父李世民、奶奶武则天之风,开元盛世确实也表现出了他的程度。但这个人后期却不怎样地,偏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宠幸杨玉环,被安禄山玩的...……更多
安禄山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为何还诛杀封常清和高仙芝
...孝逸、魏元忠就带着三十万大军。现在武则天的好孙儿李隆基同学又有什么,又能给封常清什么呢?玄宗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这都是安禄山的职位,得自己打败安禄山才能拿到。国家一个兵也没给他,封常清还得自...……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打了8年的原因
...深,说明他的成长道路是坎坷的,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李隆基按照辈分还得管他叫叔叔。但宗室一来非常多,二来李林甫这个宗室有点太远了,他的曾祖是李渊的堂弟,所以顶着宗室的名头,实际上李林甫也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更多
太子李亨为什么要与玄宗分道扬镳
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老糊涂的状态下担任太子的,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使得藩镇势力越做越大,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军府制没落后必然导致募兵制崛起,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在朝廷昏聩下,没有安禄山、史思明,...……更多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帝是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王朝大业的,可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他宠幸杨玉环后,问题就出现了。李隆基只顾得宠幸杨玉环,结果荒废了朝政,同时李隆基还过度的信任了安禄山,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前期的唐...……更多
唐玄宗是心甘情愿放弃权力吗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李隆基还有可能在大唐盛世的光环中成为千古明君的!可惜安胖子的造反,让这一切都成了泡影,李隆基成了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的矛盾帝王!那么,到底是不是因为安史之乱,李隆基感觉心中羞愧难当...……更多
安禄山顺利拿下长安,为何被儿子所杀
...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的背后,渐渐开始享受歌舞升平的李隆基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营的帝国将要迎来一场盛世的浩劫,而这场浩劫正史他的边疆重臣安禄山引发的,可是大唐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居然还不相信安禄山...……更多
...唐玄宗不断犯错误,他早就不是唐隆政变中英明果敢的李隆基了,长年纵情声色,宠信杨贵妃,不理政事,导致晚年的唐玄宗就是个昏君,在哥舒瀚之前,唐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的意见,斩杀两大名将高仙芝与封常清。杀了名将...……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剑指四方鲸吞蚕食,让周围的小国都是俯首称臣。到了李隆基执政中期唐朝国力达到了顶峰,天宝13年,全国的户口统计结果为5288万人。加上军队奴婢等人,史学家估计全国总人口应该有8000万,仅长安人口就有200万人,而同时...……更多
解析夫蒙灵察和高仙芝的关系
...要的胜利。而高仙芝则是唐朝中期的将领,他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领导下,对抗了安禄山的叛乱,保卫了唐朝的领土。然而,尽管夫蒙灵察和高仙芝都是唐朝的将领,但他们并没有直接的军事关系。他们的主要联系在于,他们都曾...……更多
...一道屏障又被叛军攻破。面对咄咄逼人的叛军,唐玄宗李隆基被迫带着杨贵妃、杨国忠,以及部分皇族重臣,狼狈逃亡四川,开始了著名的“天子九迁”的第一迁。都说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强盛的阶段,唐玄宗又一手开创...……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武庙遗珠,最应该入选武庙的十大名将
...,高仙芝出击大食败归。756年,安禄山叛军兵击长安,李隆基派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军平叛,高仙芝很清楚叛军的实力,因此采用死守潼关、骚扰粮道的策略。从战略上来说,这是最正确的选择,当时郭子仪、李光弼分别出井陉,...……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为一名普通士兵。(哥舒翰投军十年已经名满天下) 李隆基收养过一个义子叫王忠嗣,开元二十八年,在西北戍边十年的王忠嗣升任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方节度使。哥舒翰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尤其在一次外出巡视时与...……更多
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灭叛军的大好机会,必须给他下死命令,坚决出击!”李隆基听了杨国忠的话,命令和叛军死拼。哥舒翰出关迎战,结果一战大败。杨国忠:怂恿唐玄宗跑路,马嵬驿兵变中,杨国忠被斩首,杨贵妃被赐死潼关失守后,曾在四川...……更多
...不趁手,原因也有很多,不过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李隆基这个当时在位的皇帝。继位时,大唐已经享国近百年,各种积弊差不多已经到达了一个峰值,而李隆基本人又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治下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任皇帝。长...……更多
有关于边令诚的事迹是什么样的
...官,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封常清派军队入关中驻守,在潼关抵挡安史军入关中,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至陕州监军,开唐代宦官监军之先,边令诚求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进馋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更多
唐朝名将高仙芝:智勇双全却遭奸宦陷害,大唐帝国的命运因此改写
...,自己现在实力不够,他与封常清商讨后决定将叛军引往潼关,借助潼关的做好拒守准备。也就是由于潼关对于大唐帝国的重要,高仙芝等人深知这里不能丢失,而这里的将士也是决定死守。不过就是由于奸宦边令诚的诬陷,高...……更多
高仙芝这个人到底有多厉害?一起来看看吧
...乱时,高仙芝以副统帅之职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高仙芝(?—755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更多
本无亡国之兆的大唐,此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755年,大唐天宝十四年,此时正沉浸于温柔乡的唐玄宗李隆基,突然接到了来自帝国东北一带的噩耗:安禄山造反了。安禄山的造反对于唐廷而言是一场地震,不单单是政坛的地震,更是心理的地震。要知道,早在几年之前,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专访《考古者说》导演张兵:将镜头对准低调的“考古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中国考古诞生百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璨若星河,“考古人”的生活却鲜有人知。近日,纪录片《考古者说》热播
2025-02-25 17:16:00
一个战斗的印刷所,揭开了一场“对望”的序幕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人民网记者葛俊俊从复兴中路走到黄陂南路,一处不起眼的小楼印入眼帘。这里是“永恒的灯塔”——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又新印刷所旧址史迹陈列展
2025-02-25 14:31: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5 15:21:00
走进新开放的金代皇陵 寻找远去的历史
金代皇陵俯瞰图 金代皇陵地处房山区云峰山◎申哥日前,房山区区长底志欣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房山区琉璃河遗址“申遗”工作将全面启动
2025-02-25 12:15:00
踏入春日东太行,邂逅漫山春雪,峰峦藏秀,入目皆是诗意风光。摄制|殷雪迪、王文静、李树峰
2025-02-25 09:00:00
“听到我要练书法,女儿买了五斤墨水。我一开始就在废报纸上练习,在三个月内,写了两百多斤的废报纸……”在湖南隆回滩头镇,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2025-02-25 09:08:00
黄葛树丨陈利民:饮茶话水
饮茶话水文/陈利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的名言。水是生命之源。远古人类大都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发展进化的物质基础
2025-02-25 06:52:00
真实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得有多惨烈?可别被西方电影给洗脑了
在西方拍的很多关于苏联二战的电影里面,都会将斯大林格勒描述成是一个苏军靠堆人来取得胜利的,甚至还拍出了像《兵临城下》这样一个小丑电影
2025-02-24 23:09:00
一墨一纸 拓古传今 中国古老的传拓技艺在齐河传承绽放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张欣欣 德州报道2月21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齐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正的工作室
2025-02-24 20:22:00
长江美史明人杰 宝塔桥怀古畅今
“长江美史明人杰,宝塔桥怀古畅今。”2月23日下午,应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冯磊邀请,南京市10多名活跃知名作家
2025-02-24 20:23:00
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平阳公主,娘子关因其得名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男人的故事,出色的女性往往被称为"巾帼不让须眉"。而中国历史上,最符合这个称呼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姐姐——平阳昭公主
2025-02-24 21:43:00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农村地区可能是将这些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因为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时代非常开放,有些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当中就被摒弃了
2025-02-24 21:57:00
神秘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为何突然停止挖掘?考古人员:你看挖出了啥
考古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而在考古历史上,三星堆遗址无疑是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那里发掘的文明填补了许多历史的空白
2025-02-24 22:07:00
同是赌王不同命,一个儿孙满堂安然离世,一个却被砍手脚孤独而终
何鸿燊在澳门奋斗了大半生,成就赌王威名的同时,还娶了4房太太,极尽风流。据统计,他巅峰时期的控制资产高达5000亿港元
2025-02-24 22:35:00
迎风筝会,潍坊民间手艺人自学葫芦烙画技艺制作“潍坊风筝葫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65岁的丁法志是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的一名普通市民,在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来临之前,丁法志用自学的葫芦烙画技艺雕刻了一只满是潍坊风筝元素的葫芦
2025-02-24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