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11: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唐朝的前期,各个皇帝是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王朝大业的,可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他宠幸杨玉环后,问题就出现了。李隆基只顾得宠幸杨玉环,结果荒废了朝政,同时李隆基还过度的信任了安禄山,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前期的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让唐朝走向了衰落,正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出现,唐朝对西域的控制逐渐减弱。到了唐末时期,唐朝在这时候已经无法维持稳定的局面,这就有了黄巢起义。公元878年至884年,黄巢起义存在了6年时间。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不可否认的是,黄巢起义的出现,对历史意义影响深远,但是黄巢起义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诟病。首先来说说黄巢起义的影响有哪些?黄巢出身在一个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值得一提的是,黄巢的才华还是不错的,5岁的时候就懂得写诗。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黄巢对当时唐朝朝廷的腐朽,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僖宗乾符元年,私盐商人王仙芝与尚让兄弟聚众数千人,于长垣揭竿而起,此时的黄巢加入了王仙芝起义军。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随后因为黄巢胆识过人,由此黄巢建功立业,其后黄巢受到了重用,最终,黄巢取代了王仙芝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在王仙芝起义之后,黄巢接替了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爆发后,对唐朝的影响是致命的。黄巢起义盛极一时,同时黄巢建立了大齐政权。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值得一提的是,大齐政权首创了历史上的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可是最终的黄巢起义仍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不可否认的是,黄巢起义的出现,改变了当时的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在历史上,门阀士族的影响非常久远。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首先说来,黄巢起义之后,对这些门阀士族是非常痛恨的,由此起义爆发后,这些门阀士族就成为了黄巢的刀下鬼。正是因为黄巢起义将门阀士族消灭,才让黄巢成为了历史上被人看重的人物,可是人们对黄巢消灭门阀士族是赞同的,但是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以接受的事实。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黄巢起义的时候,曾经多次出现军粮不足的情况。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黄巢命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可问题是军队的人数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巢下令将活人辗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的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由此说来,黄巢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吃人的记录。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陈州周边的百姓几乎被吃光了,史书记载为"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这样的记载出现后,恐怕是黄巢一生的污点。

黄巢起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

有了这样的记载,后人对黄巢的看法肯定是改变了。毕竟这是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从本身来说,黄巢起义是一场具有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本身具有进步意义,可问题是,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食人的现象,这就成为了黄巢起义的诟病。

《二十四史》中黄巢有四个字的评价:"敲骨吸髓",形容他对普通百姓的残杀方式。黄巢军到底一共吃掉了多少人,史无记载。到底黄巢军队吃了多少人,只能够通过"围陈州,营于州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的记载来推算。

黄巢要养活自己的文武百官,和数万名为他打陈州的起义将士,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食人的数量肯定是庞大的,绝不会少于十万人。虽然黄巢起义占领了朝首都长安城,建立了农民政权,可是黄巢起义仍然以失败告终。只不过黄巢起义的出现,让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唐朝为何会陷入藩镇之乱?
...但唐朝已经名存实亡。那么,为何会这么说呢?01、门阀士族被摧毁,唐朝统治根基动摇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崛起于历史舞台,他们凭借高门第占据军政要职,是王朝的实际统治者。东晋时
2023-08-22 16:05:00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反攻之下,黄巢最终被李克用击败,自刎而死。消灭门阀士族 黄巢虽然有残暴不仁、为害百姓之举,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那就是——消灭了门阀士族阶级。自
2024-02-08 11:09:00
中国封禁了千年的山,从唐朝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要不是黄巢起义,中国可能现在会跟印度一样,被门阀士族的制度而毒害。自两汉以来,“举孝廉”的科举选拔制度畅行。所谓的“举孝廉”就是其他官员推荐而来的。官员们大多会举荐自己的后
2024-06-17 15:04:00
盘点历史上那些考编落榜的猛人
...不如后来的宋朝、明朝,此时的朝堂中占绝对势力的还是士族门阀,出身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寒门士子即使是通过科举,位列宰相,地位也依然不高,黄巢一介私盐贩子,想进入编制内,
2023-02-14 20:31:00
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为何会有吃人肉的残暴行径
...新君主心中扭曲与黑暗面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屠杀门阀士族,黄巢扭曲的复仇心理攻陷长安之后,黄巢第一时间来到宫殿,登上那龙椅。他环视四周,看到的全是从未有过的富丽堂皇,还有工工整
2024-02-19 16:22:00
黄巢虽是杀人魔王,却对中国影响深远
...历史对于任何一个人的评价都不是单方面的,黄巢虽然被后人称为杀人狂魔,但是就他打击消灭那些门阀的行为,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2023-05-31 11:44:00
评价不高的黄巢,却去除了古代长久的“毒瘤”
...,这也导致他后期的残暴。不过,他的残暴主要是对那些士族阶层进行的攻击。这些门阀世家其实是困扰很多朝代的“毒瘤”,而他们因为掌握着大量资源,有着极高的话语权,所以整个舆论也被其
2023-05-11 13:29:00
黄巢虽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一“毒瘤”,此“毒瘤”危害近600年
...部下过于狂热,黄巢无法控制,只得任由他们在城市中对士族进行烧杀抢掠。正是由于这个行为,一下子消灭了那些所谓的“千年世家”。黄巢之所以能够消灭这些世家,根源在于一百年前的安史之
2024-12-14 10:30:00
历史上的门阀士族前后几百年,为何还是走向湮灭?
...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官僚政治下的政治群体——门阀士族。在东汉到唐朝这几百年间,依靠可操作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门阀士族在各地都具有相当大的权力,甚至于东晋王朝的建立都是由各
2022-12-31 22: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