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方“五胡”中称帝的第一人刘渊,为何尊阿斗为祖
刘渊是个正儿八经的匈奴人,也是北方“五胡”中称帝的第一人。他雄才大略,文武兼备,趁晋室内卷之机,率领匈奴五部,横刀立马,纵横驰骋,逐鹿中原,称霸北方。就是这样一位五星级的枭雄,却偏偏要尊蜀汉末帝、史...……更多
从西晋到东晋:五胡乱华时代的变迁与抗争
...亡国的厄运。这样的大一统,实在是让老百姓操碎了心。司马家族得国不正之说,再次传遍了大江南北。稍微有点志气的英雄豪杰,一个个都打算揭竿而起。八王之乱搞得民不聊生,司马家族的各路王爷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更多
刘聪与刘渊的传奇故事
...虽然没能从刘渊手中继承皇位,不过,刘聪在前赵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不久之后,刘渊去世,太子刘和即位。刘和即位后,为了收回大权,准备除掉拥兵十万的刘聪。对此,刘聪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在这场交锋中,刘...……更多
西晋覆灭记:匈奴英雄刘渊与司马氏的较量
...句话用形容有一个王朝是非常适合的,那就是西晋王朝。司马氏家族盗取帝位之后短暂得意了一段时间,可是很快就被刘氏取代,后来司马氏子孙建立的东晋也很快就被刘氏家族灭了,这段历史的发展实在是十分有趣。一、西晋...……更多
匈奴人刘渊为何要把国号定为“汉”
...晋朝廷和政府的重点防范和控制的名单里的。遗憾的是,司马家那帮混蛋因为内斗而掏空了自家家底,最后不惜引狼入室想要借助外族的势力把内斗进行到底,从而把时年52岁的刘渊放回了早已被他紧密团结的匈奴五部。这就相...……更多
刘渊与匈奴五部骑兵的崛起
...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刘渊起兵建立汉国政权是在司马氏晋室江山的政治秩序已经失序,天下再次陷入混战的历史情境中,其为了重新构建稳定的政治秩序而做出的历史抉择。试图在中原重新建立政治秩序,显然要适应自...……更多
在洛阳大战中西晋两败汉军,可最终还是亡于内乱
...弓箭射之,万箭齐发向晋军射来,晋军死者达十余万,无一人得免。尸体都推成了山,太尉王衍与随军的数十位晋朝宗室也没有幸免于难都被石勒斩首,并且劈开司马越的棺椁,焚烧其尸体说“乱天下者此人也,吾为天下报之,...……更多
刘渊在西晋做了人质,为何能在乱世中开创基业
...爆发却为刘渊的发迹提供了重要机会。八王之乱发生后,司马氏家族互相争斗厮杀,你方唱罢我登场,天下呈现出一片大乱的局势。此时刘渊的堂祖父刘宣联合其他匈奴部族开始密谋匈奴的复兴,富有才能且年富力强的刘渊被刘...……更多
刘邦与冒顿单于的较量:白登之战的背景与过程
刘邦白登山脱险的经过在司马迁、班固的、司马光等人的著作中均有记载,而且基本一致,即采用陈平的计策,赠厚金于单于阏氏。随后,阏氏向冒顿单于讲了一番“两主不相厄,得地不能居”的大道理。冒顿领悟,遂放刘邦...……更多
曹操做对了什么,让匈奴服服帖帖
...?更奇怪的是,一统全国的西晋,后来却被匈奴灭了国,司马氏又做错了什么?于夫罗东汉末年前期,匈奴并不寂寞于夫罗这个名字,在东汉末年出现的并不少。他是南匈奴的单于,187年(184年黄巾起义后)应东汉朝廷邀请,带...……更多
...五部,每部选择一个贵族作为统帅,同时设置一位汉人为司马作为监军。从此,匈奴单于名存实亡。曹魏还将匈奴的上层人物吸纳到中央为官,而将丁壮吸纳为兵。一般的匈奴平民则分发土地,使之进行农耕,并编入了户籍。从...……更多
乱世枭雄刘渊:借汉室之名,成一方霸业
...贵族子弟,长大后的刘渊得以进入曹魏朝廷,并得到权臣司马昭的礼遇。西晋建立后,刘渊又在王浑的举荐下被司马炎赏识,后者甚至将其比作西汉武帝时期出身匈奴的名臣金日磾。然而,就在司马炎打算委派刘渊镇守东南时,...……更多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直接任命。都护府内处理日常军事和行政事务的属官是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其任命和撤换都由都护决定。 西域都护府还置有戊己校尉府,由“丞、司马各一人,侯五人”组成,主要管理屯田事务,为都护府提供充...……更多
看看一起汉武帝晚年的对匈奴攻略
...虞常等70余人觉得时机已到,准备刺杀卫律。但起事前有一人趁夜逃跑,向匈奴人揭发了全部计划。单于子弟与他们交战,缑王等战死;虞常被活捉。随后单于派卫律审理此案。这间接导致了苏武的被拘留,也是”苏武牧羊“故...……更多
汉武帝去世以后,国家政权在汉昭帝时代就被大将军霍光彻底操控了
...官皇后年仅六岁。皇后上官氏是左将军上官桀的孙女,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冬,派遣大鸿胪田广明征伐益州郡。前82年,汉昭帝始元五年春,夏阳男子张延年自称自己是未死的卫太子(又史称戾太子)刘据,京城为之轰...……更多
匈奴后裔揭秘:这五个姓氏可能隐藏着千年历史的秘密
...,在公元33年,与汉朝联姻,迎娶了王昭君为李氏。昭君一人的牺牲让汉朝与匈奴保持和平约一个世纪之久。东汉时期,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光武帝刘秀,被分配到河套平原,而北匈奴依然不愿归降。此时在匈...……更多
白登之围刘邦被困七天,最后靠一个女人解围
...围,直到七天后才得以脱险,史称“白登之围”。此事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汉朝与匈奴,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平城之战中的战役,但其中的记载有些可疑之处,司马迁将刘邦解围的原因,都归结于“厚遗阏氏”,认为都...……更多
...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 前119年,汉进军漠北,匈奴向西北退却,依靠阿尔泰山以南各国的人力、物力,和汉朝对抗。因此,彻底割去匈奴右臂的问题,便被提到日程上来[122-123]。同年,...……更多
盘点国历史上不为人知的三大名将
...归至广武,特赦刘敬,当面认错,封二千户,为建信侯。司马错相比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司马错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也非其所长,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奠定天下一统的“浮江攻楚”就是他的手笔。公元前316年,...……更多
《史记》背后的传奇:司马迁的坎坷人生与坚定信念
...。我们在称颂《史记》的同时,自然不能遗忘它的创作者司马迁。作为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史记》本身以外,更在于他为了创作《史记》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今天,我们一起还原他所经历的那...……更多
刘禅的7个儿子2个女儿,都是什么下场
一提起扶不起的阿斗,这位著名人物自然是人尽皆知。阿斗也的确是不负众望,即使被一众如诸葛亮一般的绝世人物辅助,也是支撑不起一个王朝,昏庸无能,贪生怕死。鞠躬尽瘁诸葛亮这个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智慧超群的军...……更多
铁血汉将的叛变之路:卫律、李陵、李广利的传奇人生
...胜追击,杀到范夫人城,匈奴人吓得到外逃窜,居然没有一人敢抗拒汉军。可这时,汉武帝因为巫蛊之乱,发现了李广利曾经想和丞相刘屈氂一起扳倒卫太子刘据,而拥立李夫人为汉武帝生的第五子昌邑王刘髆,武帝一怒之下就...……更多
华夏战神霍去病的崛起与传奇
...朝进击匈奴最远的一次。在公元前119年时,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称号,得以名正言...……更多
西汉名将李广未被封侯,真的是怀才不遇
...不识人?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李广自身上。而这些,都被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中。我们先来看看汉朝的封侯制度,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是斩杀或捕获敌军主帅可被封侯,比如马贤因斩杀当煎部族首领,被封为安亭侯。其次...……更多
...:“永始元年九月庚子,虏可九十骑入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盗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服亡数,司马宜昌将骑百八十二人从都尉追..”“建武四年九月戊子,从史闳敢言之。行道以月十日到橐他候官。遇橐他守尉...……更多
比张骞更传奇,堪比卫青霍去病,一人勇闯西域,30年收服了50
...的平生志愿,最终决定留在西域继续奋战。 他虽然只身一人,但手下却有一支万人杂牌军。公元78年,他率领疏勒、康居、于阗等国的军.队,攻破了姑墨的石城。北路最大的国家是龟兹,也是匈奴人的铁杆盟友,就连国王都是...……更多
汉匈冲突:一场错综复杂的军事对峙与外交和解
...诱饵(汉高祖)至平城,汉大军亦至,胡骑遂解去。这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白登之围》的记载。司马光既没说单于阏氏的游说,也没有夸陈平的“密计”。而是列举了刘邦被困平城后,与刘邦拉开距离的32万汉军集结而...……更多
李牧利用赵国百姓作诱饵,一举打败匈奴
...《史记》版本里,匈奴掳去的不是几十人,而是几千人。司马光也许读过另外的《史记》抄本,也许认为几千人的说法太夸张,“千”应当是“十”的抄写错误。但不论几十人还是几千人,都是李牧主动放弃的赵国百姓。这就提...……更多
...火上浇油。在朝会上,大臣们皆言李陵有罪,只有太史公司马迁提出异议。司马迁认为李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奋勇作战,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司马迁看来李陵并不是真的投降,而是在寻找时机重新报效汉朝。司马迁的发...……更多
石勒的统治:处理民族矛盾与维护政治稳定
...,异常尖锐,流民起义的风暴,自南而北,猛烈地震撼着司马氏岌岌可危的统治。蓄谋问鼎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趁机起兵割据,使北方陷入长期分裂混战之中,史称“五胡十六国”。史载,在一次接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