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8 11:54: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已然消逝的两千多年前,西域都护府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汉朝与匈奴的恩怨

秦汉时期,在中国北方大草原上,存在过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个民族早在战国时代,就对赵国产生过巨大威胁,赵国在与匈奴的对决中,锻炼了军队,打造出一支精兵,使它在与秦国的对抗中,实力不俗。

至冒顿单于时,匈奴达到巅峰,控弦之士三十万,畜牧业极其发达。在将汉高祖刘邦围困白登山时,匈奴骑兵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各处方阵居然是由不同颜色的马匹组成的,足见其实力之强盛。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骢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馸马”。

“白登之围”后,鉴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汉朝选择了隐忍,实行屈辱的和亲政策,就是用娇弱的女人换取和平。

吕后、文帝、景帝时,匈奴一再背信弃义,无端发动战争,进攻汉王朝边境,甚至于兵锋直逼长安城。

即使是面对这种局面,西汉还是采取隐忍之策。但隐忍不是胆怯,而是一种带着强烈进取志向的“示弱”,以迷惑麻痹敌人,借机壮大自己。这一招,春秋战国时代的越国就曾经用过,收到绝佳效果。

如今汉王朝也采取这一招,一忍就是六十年。

期间,吕后还受到冒顿单于的来信调戏,“陛下独立,孤单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吕后的亵渎,可以说是汉王朝开国以后,所受到的最大耻辱。即便如此,吕后依然从大局出发,审时度势,选择隐忍不发。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韬光养晦总有尽头,在第五代皇帝刘彻在位时,汉王朝决定反击。

龙城之战元光六年(前129年),车骑将军卫青率大军出上谷,击匈奴,取得龙城大捷。

河南之战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兵出云中,悄然绕到匈奴背后,突然发动攻击,将白羊王、楼烦王部赶到陇西,一举收复河套地区,汉置朔方郡、五原郡。

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4万,出陇西郡,深入河西走廊,斩杀匈奴折兰王、卢胡王,活捉浑邪王之子、相国、都尉等贵族8900余人。同年夏天,汉军又在祁连山谷,大败匈奴,浑邪王4万余众投降。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徙民以实之”。并将长城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延伸到玉门关、阳关,阻断匈奴与青海境内羌人的联系。

匈奴人唱着悲惨的歌谣: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势力退出河西。

漠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第三次率军出定襄击匈奴,匈奴军臣单于战败,汉军追至阗颜山赵信城,凯旋归来。同时,小将霍去病出代郡,在狼居胥山大败匈奴左贤王,匈奴全面溃退至漠北,“幕南无王庭”。

经过汉王朝持续不断地打击,匈奴实力大为削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在北面战场连连受挫,又丢了河西走廊,他们便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西域方面。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汉匈战争)

汉王朝经营西域

当时在西域,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相比匈奴还差些),就是乌孙,这个国家随着实力的增强,不愿意再臣服于匈奴。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汉王朝积极与乌孙取得联系,双方进行了利益交换:乌孙与汉王朝结盟,协助攻打匈奴,汉朝则在赠送财货的基础上,先后选派两名公主,嫁给乌孙首领为妻。

亲密的联姻关系,使汉朝与乌孙在政治和军事上,结成了牢固的同盟。

元封二年(前108年),从票侯赵破奴率汉军,降服楼兰与姑师,这两个国家是匈奴在西域的铁杆盟友,对其用兵,揭开了汉王朝进军西域的序幕。

太初四年(前101年),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受匈奴控制的大宛,取得胜利,汉王朝首次在西域驻军,实行屯田。

《汉书.西域传》:“向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面对这种压力,匈奴将统治西域的重心,由焉耆、尉犁,转移到车师。

征和四年(前99年),汉朝派三路大军进攻匈奴。重合侯莽通率军4万出酒泉,深入车师,开陵侯成娩则率楼兰、危须等六国兵力,密切配合,车师投降,匈奴败退西域北部。

匈奴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屡败屡战。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昭帝末年,匈奴再次将势力深入到车师,并屡次危害乌孙,威胁乌孙与汉王朝断绝关系。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汉王朝发兵十五万,分五路对匈奴发动全面进攻。校尉常惠持汉节,与乌孙王共率兵5万协同作战,匈奴腹背受敌,汉军获胜。

“屋漏偏逢连天雨,船破却遭迎头浪”,在军事上连连失利的匈奴,又遇到连年的雪灾、旱灾,牛羊大批死亡,给以畜牧业为主的匈奴沉重打击。

《汉书.西域传》:“丁灵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诸国羁属者皆瓦解”。

匈奴势力衰退,汉王朝为加强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军事力量,于神爵三年(前59年),任命郑吉为卫司马,在护天山南道的同时,“并护北道,故称都(dou)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同年,汉朝在离轮台不远的乌垒(今轮台县东),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西域都护府,它代表中央政府行使主权,集军政为一体。

《汉书.西域传》: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罢,益弱,不得进西域”,“汉之号令颁西域矣”。

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与职能

机构设置西域都护府的最高长官是都护,相当于中原地区地方官郡太守职级,而都护的副手为副都护,又名副校尉。正副都护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都护府内处理日常军事和行政事务的属官是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其任命和撤换都由都护决定。

西域都护府还置有戊己校尉府,由“丞、司马各一人,侯五人”组成,主要管理屯田事务,为都护府提供充足的粮草,做好后勤保障。西域都护府除了直属的伊吾司马、宜禾都尉、伊循都尉、司禾府等官吏和机构外,各城郭诸国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政权形式,其首领和各级官员都须受中央政府的任命和册封。

管理范围据《后汉书.西域传》载:“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其中“康居、大月氏、安息之属,皆以绝远,不在数中”,其余五十余国都在西域都护府的管辖之下。

从分布情况看,西域都护府管理的地域范围相当明确,即天山南北、东部地区、帕米尔及其以西的大宛、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西域都护府的职能

据《汉书.西域传》载:“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国外之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但这种说法还不太全面。西域都护府的主要职能是:

从体制上保证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关系,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它可以代表中央政府对西域各地首领及下属官员进行任命、册封和奖惩。

“西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

元帝时,西域都护韩宣,报请朝廷,对乌孙大吏、大监等官员“赐金印紫绶”。

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西域都护段会宗因乌孙难栖平乱有功,封其为“坚守都尉”。对平乱中失职的乌孙大禄、大吏、大监,给予“夺金印紫绶,更与铜墨”的严厉处分。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8年),龟兹王尤利多匈,接触北匈奴人,妄图挑起事端叛乱,西域都护班超当即将其废黜,改立白霸为龟兹王。

保护管辖下的西域诸国安全西域都护府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范,除了在西域各地驻军和重点设防外,还协助西域各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反击匈奴机构和职能,如设置“击胡侯”、“击胡都尉”、“击胡君”等。必要时,西域都护府可发动和征调西域各地军队,对入侵之敌,坚决予以打击。

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单于分立”,内斗不断,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但匈奴郅支单于却劫杀汉使,西奔康居,不断侵犯乌孙和大宛。西域诸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西域各地军队、屯田吏士,合计4万余人,分兵两路,诛灭郅支单于,维护了西域的和平局面。临行前,陈汤喊出千古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调解西域诸国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宣帝时,乌孙首领泥靡凶残暴虐,激起下属强烈不满。后遭刺杀,负伤逃跑。泥靡的匈奴妻子率兵,将汉王朝和亲的解忧公主与汉使者,转困在赤谷城,乌孙国陷入混乱之中。

西域都护府得知消息后,都护郑吉一面率军至赤谷城解围;一面派人抚慰泥靡,并为其治疗伤势,惩办凶手。由于西域都护府对事件处置得当,乌孙国局势渐渐恢复稳定。

不久,乌孙内部再次发生王位争夺战,郑吉派人说服乌孙贵族,选出首领,赐予汉王朝印绶。

采集西域地区资料,为统治提供参考西域都护府在行使各种职能的同时,还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组织人员,对西域各国政治制度、户口军备、山川物产、风土人情等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做出详细记录。

《汉书.西域传》载:“自宣元以后,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

这些资料一方面为中央政府提供了治理地方的详细依据,一方面西域地都护府根据实际情况,可因地制宜,处理复杂事务。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西域都护府的历史作用

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西域都护府通过戊己校尉,在西域各地建立了屯田机构,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因素,在天山地区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伊吾地区的宜禾都尉、伊循都尉、尼雅地区的司禾府,都是这一时期任命的基层屯田官员和屯田机构。大规模的屯田活动主要集中在轮台、渠犁、姑墨、疏勒、精绝、高昌、楼兰等地方。

在西域都护府官吏、属员、士卒的努力下,西域不少地区实现了“兵可不费中国,而粮食自足”。

发展地方交通和加强国防建设随着内地与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西域都护府动员屯田吏士和各族人民,开辟、清理出了联接天山南北各地的大通道,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1.从敦煌到伊吾、北通蒲类、经车师后部,西通乌孙的道路。

2.出阳关经伊吾直达车师前部,然后西北行至焉耆的道路。

3.从车师前部北行,穿过天山东麓的缺口,到达车师后部的道路。

4.从姑墨北行到乌孙赤谷城的道路。

“商胡贩客,日款于于塞下”,往来使者“相望于道,一辈大者数百人“,“一年之中,使者十余辈,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

西域都护府对于这些不远万里,往返于东西商道上的使者和商人,沿途予以保护,并提供必要的食宿。

《汉书.西域传》:“若康居贡献,则都护吏至其国;余者来献,则送其使”。

为了保障道路畅通,促进东西方贸易,西域都护府在各道路上,修建了一系列烽燧、城垒等军事设施,驻扎兵士,兼管交通,负责保护附近屯田及道路安全。

至今在焉耆等地的古丝绸之路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汉代城垒和烽燧遗址,向我们诉说着两千多年前,西域都护府在西域的铁血岁月。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增进各族民众友好往来,促进经济文化交流随着商旅、使者、普通百姓的频繁往来,西域的特产如骆驼、良马(如汗血宝马)、葡萄、苜蓿等物品,大量输入内地,而内地的铸造、凿井、手工业等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西域。

随着西域与内地文化交流和合作关系,日益深入和发展,内地艺术创作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西域的音乐、乐器陆续传入内地,而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是通过西域传入内地。

汉王朝的典章制度更是令西域各国痴迷。龟兹王绛宾、莎车王延多次派人到长安学习考察,在本国内推行汉王朝的各项政令。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西域都护,鞠躬尽瘁

《汉书》“西域都护讫王莽世凡十八人”,西汉有据可查的10人:郑吉、韩宣、、甘延寿、段会宗、廉褒、韩立、郭舜、孙建、但钦、李崇。

东汉时见于记载的西域都护是陈睦、班超、任尚、段禧等。无论西汉还是东汉,都护的任期一般为三年,但西域地区,常常遇到特殊的情况,这样都护的任期将延期。事实上,不止一个都护的任期,都远远超期。

郑吉在西域20余年,组织屯垦,发展地方经济,身为第一任都护,为筹建西域都护府做了大量工作。

段会宗汉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起,先后八次出使西域,两任都护。“西域敬其威信”。他多次帮助乌孙等国调解内部矛盾,为西域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帝元延三年(前10年),74岁的段会宗病死在自己的任上。

班超东汉时西域都护,在西域度过三十多年,在北匈奴兴起,与汉王朝进行军事斗争时,班超深入西域,多次组织忠于汉王朝的西域国家,消灭匈奴扶植的叛乱势力,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年过七旬,上书肯请皇帝,返回家乡,同年8月,到达洛阳,同年9月,即与世长辞。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血色黄沙,西域都护府的末路,

东汉西域都护班超,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域广大地区,在各国间纵横捭阖,恩威并用,因时制宜,对西域诸国君长,或恩赏,或废黜,或擒杀,西域诸国“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

西域都护府在当地的威望达到巅峰。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当班超苦心经营三十年,因年老被征召返回洛阳后,继任的任尚,是一个刚愎自用,志大才疏的都护官,他任性而为,总以官长的身份去压制西域各国君长,深究小过,盛气凌人,将汉朝的美好形象尽数破坏,也完全失去了西域民心。

更为要命的是,任尚还不擅长管理下属,吏士们犯有小过失,就常被任尚责打,都护府内部出现分裂。

北匈奴敏锐地嗅到西域发生的变化,趁机挑拨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关系,西域都护府被围攻,吏士们大半投降、逃走。都护府衙被焚毁,任尚率残兵退到玉门关。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这也是数年前,班超移交都护权力时,最为担心的。

《后汉书.班梁列传》:超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为都护。超曰: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被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任尚不听忠言,终致大好局面丢失殆尽,鉴于西域出现的混乱局势,加之朝内政局不稳,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诏罢都护”。

从此,前后断续一百余年的汉朝西域都护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东汉王朝只派西域长史管理本地,其职能与实力,与西域都护府不可同日而语。

有始必有终,辉煌过后是黯淡。汉朝西域都护府,曾经,在塞外之地西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机构,一群远离故土的汉子,上百年的故事,血色黄沙,尽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8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域都护府承载着“独以强亡”的大汉王朝的无限荣光
...了80多年后的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刘询始设西域都护府,第一次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但随着汉朝的衰亡以及中原大地陷入了将近400年的分裂与战乱,西域与内地失
2023-01-17 21:25:00
扒一扒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汉朝到底有多强,为啥能直接管辖西域?
...,汉宣帝下令,在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置了一个叫西域都护府的机构,直接管理西域诸国。这件事,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自从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汉朝已经在西域这个方
2023-09-13 18:06:00
汉宣帝刘询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创了大汉王朝巅峰时代
...日后的中华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宣帝刘询下令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广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汉朝与匈奴的主战场。西域地区一直都是属于匈奴的势力范围,管辖着西域诸国。西域地区多民族聚
2023-01-07 22:13:00
聊聊古代边疆治理体系中的双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长史府和西域都护府是两个重要的行政机构,它们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边疆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两者在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在职能、地位以及管理方式上
2024-10-09 20:33:00
他开拓丝绸之路,两次出使西域,助大汉强盛
...伍在轮台一带屯田驻兵。到了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在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由于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才能让西域诸国与大汉王朝如此紧密。
2023-02-16 22:28:00
...得以畅通。而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这就是《汉书·郑吉传》中所称的“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从此成
2024-06-21 06:17:00
浴血奋战,东汉西域都护府的传奇与血性
...定了西域各国的叛乱,征服了车师国,恢复了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大军回师后,留下了耿恭、关宠、班超等人在西域维持秩序。耿恭、关宠被任命为戊己校尉,分别驻守
2023-10-04 05:33:00
聊聊龟兹在唐朝西域经营中的地位
...、南边则是大沙漠。在汉朝时期,龟兹国就归汉朝下设的西域都护管辖,汉末天下大乱,龟兹趁机脱离了汉朝政权的控制,直到隋朝时期开始向隋进贡,成为附属国。唐初的时候,龟兹也和唐朝保持
2024-06-08 22:07:00
班超万里奔袭匈奴,西域重归大汉版图
公元前60年,汉宣帝刘病已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华夏版图,大汉帝国的西部边界向前推进了几千公里。此后,大汉成为左右中亚局势最重要的“话事人”,大汉以西域
2023-04-13 14: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