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公元75年的东汉朝廷中,一场关乎国家荣辱和生死存亡的辩论正在进行。当时刚刚登基的汉章帝面对着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是以司空第五伦为首的大臣们,他们认为西域远离中原,路途艰险,救援无济于事,只会白白牺牲更多的将士。
另一派是以司徒鲍昱为首的大臣们,他们认为西域是大汉的属地,匈奴是大汉的仇敌,不能放任西域被匈奴侵占,也不能让西域的将士被匈奴屠杀。鲍昱向汉章帝陈述了他们救援的理由:
“今将士远征危急之秋,弃之不顾,则外纵暴虐之夷狄,内伤忠贞之臣子。今不救之,则匈奴复兴之日必至。后有事者谁肯为陛下尽忠乎?”
鲍昱所说的将士是谁?他们为什么会陷入危急之秋?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一年前说起。
公元74年,在前任皇帝汉明帝的命令下,驸马都尉耿秉、奉车都尉窦固、骑都尉刘张等将领率领大军出征西域,平定了西域各国的叛乱,征服了车师国,恢复了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大军回师后,留下了耿恭、关宠、班超等人在西域维持秩序。耿恭、关宠被任命为戊己校尉,分别驻守在金蒲城和柳中城,各有数百汉军随从。班超则只带了36个人,继续深入西域,向鄯善、于阗、疏勒等国进发。
不久之后,公元75年,北匈奴单于趁机发动大举进攻,派出2万骑兵突袭车师国,并联合西域的焉耆和龟兹两国一同攻打西域都护府。陈睦力战不敌,全军覆没。耿恭得知车师国危急,立即派出300汉军前去救援,但遭到匈奴的伏击,300汉军壮烈牺牲。耿恭退守金蒲城,用毒箭击退匈奴的进攻,但水源被断,只能在马粪中取水。耿恭又退守到疏勒城,在城中掘井取水,并用弓弩和皮革煮食。匈奴人多次劝降耿恭,但被耿恭拒绝,并杀了匈奴使者,煮食其肉血。耿恭派出范羌千里奔赴朝廷求援。关宠也被匈奴和车师国联军围攻,全军覆没。班超则在西域诸国间施展智谋武力,以少胜多,生存下来。
朝廷得知西域的危急情况后,在司徒鲍昱的建议下,决定救援西域。于是调动凉州辖下的张掖、酒泉、敦煌三个郡以及西域鄯善国军队合兵共计七千人参与救援。这是一次不计成本的救援,这是一次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
7000汉兵援军在第二年的正月先到达关宠驻守的柳中城,与匈奴和车师国联军展开激战,斩首3800人。可惜关宠已经战死沙场。援军将领商议是否继续救援天山以北的耿恭。范羌坚持要救援耿恭,并率领2000人翻越天山。
这是一次艰难的行程,在1900多年前的寒冬中翻越天山,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范羌终于到达疏勒城,救出了耿恭等人。这时耿恭手下数百汉军只剩下26个人,他们饿得皮包骨,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他们看到援军到来,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年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于是范羌带着耿恭等人向中原撤退,一路抵抗匈奴的追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玉门关。到这时,26个人只有13人活了下来。这就是东汉历史上著名的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
玉门关守将郑众亲自为这13名勇士沐浴更衣,以示崇高的尊重,并向朝廷上表,赞扬耿恭等人的节义。朝廷对耿恭等人加官晋爵,表彰他们的忠勇。而留在西域的班超则凭借自己的才干,在西域生活了30多年,征服了50多个国家,重新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成为东汉治理西域的支柱。
耿恭等人在孤城中浴血奋战,不为大汉耻。他们表现出了汉军的忠诚、勇敢、坚毅、智慧、团结和友爱。他们是汉朝的英雄,是汉人的骄傲。他们的精神和血性,是汉朝的传统和特色。他们的故事,是千古流传的佳话和典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