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的助力和家族的辅助,一步一步迈上了顶峰。二、选择:金元时代的汉人和科举一般认为,长江以南无辽金,黄河以北无南宋,这虽然是大略的判断,但的确道出了一番历史真相:南北之间,的确存在着差异和隔膜。随着科举制...……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疏为根本,难以完全以皇权为依归。元朝很长时间没有开科举,这便是很重要的原因。科举产生于隋朝,在唐朝大兴。科举选官是针对曾经的察举选官,如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是实行察举制。察举制的特色是,皇帝只有任...……更多
中国的科举制,萌芽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可是在元朝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直到1315年,元朝才开始科举考试,此后三年一次。但由于丞相伯颜的专权,元朝科举曾在1336年和1339年停办。虽然元朝科举处于低谷,...……更多
辽代吏制的承上启下作用:对唐宋制度的继承与金元官吏制度的影响
...辽代本身的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二)影响金元两代的官吏制度,促进了后世官吏制度的完善虽说,辽代的吏制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在后期还出现了《辽史》当中所记载的“设官无度,补受泛滥,惟吝财物而不惜名...……更多
清承明制的背后原因
...的汉人。清军入关后,对汉人采取了严禁抢掠、圈地,用科举考试的办法任用汉人知识分子等比较宽松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显体会到入主中原的阻力大大减小。尤其是清军进入北京后,汉族士绅对满洲统治者给予支持和...……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夏复苏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承了。2.确立三省六部制。此制一直沿用到清朝。3.创立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在东亚国家影响深远,在当时美、英等西方国家也借鉴了这种选拔制度作为政府官员的聘用方式。4.统一货币。全国通用“五铢钱”。5.修建大运河...……更多
八旗制度:满族荣誉与纨绔子弟的起源
...手好闲的纨绔流氓子弟。汉人子弟要入仕当官都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科举难度很大,有的人可能到白头都没能中榜。而八旗子弟则不同,可世袭官职,直接将老爹的官帽戴上,不必经由科举考试。但有些没有世袭机会的旗人也...……更多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
...时也解决了契丹人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金朝实行科举选官制度,就比契丹人在辽朝不参加科举就可以担任各个部门的主管官僚的做法要前进了一步。此外,金朝在地方职官制度上有所改进,在金朝传统的猛安谋克制、群...……更多
宋朝灭亡:中华文化的第一次全面冲击
...汉族人口,防止流民泛滥,重新启用了这项制度。五、对科举的干涉终元一朝,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仅仅举办了16次科举考试,广大寒门子弟多年寒窗苦读却无处施展才华,使得社会阶层固化,呈现出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更多
清初屠城4千万汉人真的存在吗?清朝为何能统治长达200多年?
...降是非常欢迎的。3、清朝延续明朝的一些制度元朝时期科举制就没举办过几次,而且对参加考试的人还按照民族划分,汉人没有权利成为高官,一直处在社底层并且永远都不能翻身。但是,清朝时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推崇儒...……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用!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缺乏政事处理能力,只知道吟诗作画加泡妞!元朝...……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场,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固化。为此从隋朝开始,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一直到清末结束,科举制度一直延续了近1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拟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换成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以壮国威”。又永乐二十二年(14...……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之一。辽金元时代,儒学的地位都不算高。辽代和金代的科举以词赋为主,经义为辅。元代则长期没有科举考试,到1315年才正式恢复。但是元代科举考试歧视汉人,汉人很难通过科举做官,所以元代科举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更多
燕云十六州: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辽金时期燕云汉儿剃发图而在金元统治时期,燕云地区的胡化已经几乎完成,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燕云汉儿对待异族统治者的态度在被迫归入辽朝版图的初期,燕云汉儿仍有较强的中原认同意识,对来...……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百年。也因此,清朝非常重视自隋朝以来,延续上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认为科举考试是能够吸纳到有用人才的最好办法。但是,让清朝没有想到的是,科举考试竟然在清朝出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更多
明末进士孙之獬:动荡时期的投机者与汉奸
...堕落并被历史唾弃。孙之獬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他通过科举入仕,本可扶正社稷,但在权钱交易的朝堂中沦丧了本心,最后甘愿做汉奸,卖国求荣,终落得一个惨死街头的下场。其一生轨迹警示着后人,不可在乱世中失去正义之心,否...……更多
探析清朝时期皇帝的避讳
...字,都是不需要避讳的,可以单独书写,即便是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时,遇到这些字也无需缺笔。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官方编撰的史料中,一旦提到这三个皇帝的名字,则需要遮盖,即在名字上贴上一个黄签,以表示避讳,但并...……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制度,于是皇太极就效仿明朝选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仅如此,皇太极也要求自己的满族子弟要多读书,建立八旗官学,所有八旗子弟都进官学面读书,也正是因为这种措施让清朝的发展逐渐壮大。但是...……更多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
...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处处受打压。但到了清朝,皇帝用科举考试,公平地选拔朝廷官员,汉人和满人一样都能参政议政,主人翁心态没有失去,那么谁愿意看到自己攒下的政绩,被推翻呢?满人很聪明,汉人数量大大多于满人...……更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究竟是盛世属于君王还是属于百姓
...唐打下了物质基础。隋炀帝虽然功过难评,总归是开创了科举制度,终结了千百年间士族门阀垄断官场的现象。然而随着隋炀帝不断穷兵黩武,和政治上例如开挖大运河等劳民项目的展开。隋炀帝似乎想以一代人的力量,去做几...……更多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建立有效的地方秩序,可是蒙古人,建国三十年后才采取科举制度,更严重的是他的科举制度一共只招了1300个人,这就相当于,有元一代官僚体系的1%。很多研究元朝历史的人都觉得,蒙古人歧视汉人,这些人就应该会与他们离...……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武三十年三月,朝廷每三年一次的丁丑科廷试结束,这次科举总共录取了五十一名考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可正当人们用憧憬、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时,大明京城却出现了很不合时宜的...……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皇太极的汉化之路:平衡满汉文化的统治艺术
...叫人翻译出来的宋、辽、金、元四史。皇太极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颇为赞成,即位才有三年,便考起女真、汉、蒙三族的秀才来。考中者每人赏缎子与棉布,免服兵役与劳役。在天聪三年(也就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晚报赵慕宇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为莘莘学子“逆天改命”提供机遇,也为皇权社会下的官僚体系选拔必要的人才。不过,科举竞争异常激烈,不亚于当下父母“鸡娃”,培养孩子考上一流大学...……更多
贵州金元:全力推动“电动贵州”政策高质量落地
...网-贵州频道2023年10月26日,“电动贵州”政策出台。贵州金元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号召动员本部各部门、系统各三级单位抢抓“电动贵州”发展机遇,加快推动“电动贵州”项目落地见效,助推“电动贵州”产业规...……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年羹尧能够调动20多万野战大军,为何不敢取代雍正皇帝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康熙末期九王夺嫡的故事。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皇位。其实雍正皇帝继位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024-06-26 21:53:00
和珅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大贪官兼权臣,他在权力巅峰时期身兼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多个要职,几乎等同于权摄大清代政,连还没有亲政的嘉庆都被架空
2024-06-26 21:54:00
懋嫔为何是泰陵妃园中唯一的嫔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2024-06-26 21:53:00
乾隆晚期贪腐弊案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从客观来说乾隆皇帝早期对于反腐斗争是非常重视,乾隆前期他在父亲雍正反腐的基础上更加强力度反腐,因此在乾隆前期尽管清朝还存在腐败官员
2024-06-26 21:54:00
福康安是乾隆后期名将,他是乾隆原配皇后富察皇后的亲侄子,也是乾隆初期名将傅恒之子。福康安也是继阿桂之后有一位出将入相的满洲贵族
2024-06-26 21:55:00
能得到纪晓岚的欣赏,可见和珅的文学造诣必定很高。而且和珅还很能写诗,这一点也是获得诗人皇帝乾隆欣赏的地方,乾隆很喜欢和珅写的诗
2024-06-26 21:56:00
努尔哈赤的孙子后来为何差点夺了康熙帝位
康熙所创造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年少继位,卧薪尝胆,利用智谋除掉鳌拜,真正掌权后,逐渐引领着清朝走向了更为富强的方向,纵观他一生的成就
2024-06-26 21:55:00
朱珪也是清代第一位开始认识到英国鸦片对中国人的危害,并建议实施禁烟的朝廷大员。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朱珪受和珅排挤外调出任两广总督
2024-06-26 21:55:00
郑弘?—86年东汉浙江绍兴为官清廉。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赋税,农忙季节,他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农户。如果遇到天气大旱
2024-06-26 21:56:00
董诰也与刘墉情况相似,都是心里对和珅不满,但却并不敢与其明着做对。这主要在于刘墉与董诰都是汉臣,虽然都是大学士但都没有进入军机处
2024-06-26 21:54:00
乾隆为何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
这一点,乾隆皇帝肯定是了解的,要了解,和珅那么有钱,自己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女儿一辈子自会衣食无忧,和珅与乾隆结为亲家
2024-06-26 21:55:00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
说起雍正,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其即位的问题上,早有传言说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是篡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
2024-06-26 21:54:00
并大加恩赐,让和珅放松了心态,认为嘉庆不会把自己怎样,未来还需要依靠自己维持国家统治,因此和珅就被嘉庆的恩赐和表彰所麻痹
2024-06-26 21:56:00
谁花钱买来的官,最后成了大将军
在清朝有一位名臣,是雍正时期的绝对宠臣,他就是李卫。李卫家里有钱,却大字不识一个,靠着家里给他买来的官,一路官运亨通,没几年工夫就成为了雍正的绝对亲信
2024-06-26 22:00:00
康熙只四个皇后,为何与他合葬的有5个女人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一般来说,能够进入皇陵主墓地的只能是皇上与皇后。但是后来研究发现,清朝康熙皇帝的皇陵之中除了安葬有康熙皇帝外
2024-06-26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