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眉而来,魂归郏县 北宋文豪三苏为何心安吾乡?
...坟园为苏轼曾孙、苏符之子苏山的墓葬。生于眉山,葬于郏县。提起三苏墓,很多网友都情不自禁想起河南,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的三苏坟,是北宋大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的墓冢。相隔一千余公里,故园与墓园...……更多
苏轼为何选河南山村做长眠处
...却没有选择落叶归根,而是葬在了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郏县。或许正是因为多年四海为家的经历,让苏轼看淡了人间百态,写下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名句。他的一生,也正如词中所写,忘却了世间营营,将自己寄...……更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精心讲好三苏故事 《巴蜀史志》“三苏文化专刊”出版发行
...山三苏祠博物馆、江苏常州、浙江杭州、山东诸城、河南郏县、湖北黄冈、广东惠州各地城市联盟成员单位提供了大量精美图片,确保专刊图文并茂。编辑部同志专程上门拜会全国知名苏学专家,邀请眉山3名苏学文化专家为专...……更多
《三苏全集》
...命当时眉山书院负责组织雕版印刷。四川眉山,是北宋大文豪三苏父子诞生的地方,也是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至南宋时,眉州已与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并称全国三大刻版印刷中心之一,眉州木刻大字本闻名全国...……更多
苏轼与苏辙名字背后的含义
...的读书风气确已成为苏轼骨子里的家风和记忆。结语一代文豪苏轼与苏辙并称“二苏”,实乃父辈苏洵与程夫人耳提面命、身体力行的结果。苏洵一生关怀儿女学业与品行,身兼数职,作师作父作友,一片苦心。而程氏则用母亲...……更多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师有水平,也有担当,很豪爽地说:“干吗要撵你走?大文豪韩愈说,‘子弟不必不如师’,我们不做师生,还可以做诗友嘛,我们互相学习,不就成了?”四、“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故事〔典故之一〕 三年后,苏轼从官学毕...……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仅以三苏成长过程中有关文献所载,就有天庆观北极院,苏轼就学时,有童子几百人(苏轼《众妙堂记》),苏轼对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颇多美好回忆,如:“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苏轼《东坡志林...……更多
苏轼与日照丨白鹤楼二三事
...照市五莲县九仙山南麓。地处深山,名虽不显,但与一代文豪苏轼渊源颇深,文化底蕴亦很丰厚。坐落自九仙山南麓丁家楼子村逶迄西行,有巨石堆积山谷,溪水潺潺,南侧小路上行,有巨石森然而立,长两丈、宽丈余,石顶方...……更多
...山 棱子 沁寒1987年,乐山市团委在唤鱼池旁,安放了一座苏轼和王弗的立坐像。这是全国唯一的青年苏轼和王弗。唤鱼联姻,也同样铭刻在了二十七娘的生命里。如果嫁不了这样的男子,那就守着父母过吧。可是,父母的家最终...……更多
三苏祠有棵黄荆树
...皆是三苏祠祥瑞之宝。这棵周长近一米的黄荆,相传为大文豪苏轼的父亲苏洵亲自栽种。黄荆,又有名黄荆条,直立灌木,素有“千年锯不得板,万年架不得桥”之名,言其生长缓慢。虽然黄荆作木材使用不易,作药材使用却是...……更多
苏辙的年夜饭
...文转自:北京青年报1059年,21岁的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回到京城开封。两年后,兄弟二人参加制科考试,结果苏轼中第三列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并于十一月辞别家人,腊月抵达陕西凤翔;苏辙则被...……更多
程夫人家风对东坡文化的贡献(中)
...山 田波3.言传身教兴宗族程夫人以名节教育子女。她亲授苏轼兄弟诗书,以古今成败治乱的典故,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气节。程夫人最喜欢以古喻今,经常给孩子讲《后汉书》,讲到《范滂传》时,不禁叹息起来!东汉时期...……更多
想吃正宗饸饹面,还得到郏县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9月30日,郏县龙山街道北大街美食广场,一个个展示摊位依次排开,红牛肉、烧鸡、牛三炖、饸饹面、豆腐菜等郏县美食和各乡镇特色农产品纷纷亮相,挑动着游客的味蕾,吸引大家竞相品尝、购买。当...……更多
...有诗书气自华。4月23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当天,郏县各界举行了“传承经典 书香郏县”全民阅读活动。当天上午,由郏县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教体局、县文广旅局、县城管局、县融媒体中心、中国邮政郏县分公司协办...……更多
郏县红牛种牛培育中心项目投建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牛产业奏响强县“新牧歌”郏县红牛种牛培育中心项目投建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1月2日,郏县红牛种牛培育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堂街镇举行,标志着该县又一个红牛产业基地投建。“郏县红牛种牛培育...……更多
...文转自:平顶山日报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2023全国村晚郏县节目上演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1月16日下午,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主办,郏县县委宣传部、市群...……更多
《郏县豆腐菜烹饪技艺》平顶山市地方标准发布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王孟鹤)“郏县豆腐菜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小吃,是郏县传统饮食‘六绝’之一。”10月25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负责人周钏钏表示,由郏县市场监督管...……更多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郏县护绿固本 擦亮生态底色去冬以来完成新造林4800亩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11月19日早上不到6点,晨光熹微,家住郏县城区东城街道福万城小区的张宗鹏就骑着山地车向毗邻南水北调干渠的眼明泉森林公...……更多
...雨)10月17日,县委宣传部传来消息,吉鸿昌精神研究会郏县宣传工作站于10月14日在郏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挂牌成立,郏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扶沟县政协、扶沟县档案馆、扶沟县关工委有关负责人共同揭牌。吉鸿昌是我国抗日名将...……更多
郏县实施农村电网改造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郏县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惠及21个村6000余户群众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10月31日,在郏县薛店镇张武楼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辆拖拉机在犁地、翻土,村民张现峰在播撒化肥。2020年起,张现峰流转140亩(1亩...……更多
郏县万人参与卫生大扫除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执文明之笔 绘宜居画卷郏县万人参与卫生大扫除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10月14日是郏县第五个全民创建日。当天,全县85个县直及企事业单位的2000余名志愿者和城区党员干部、居民、沿街商户、中小学教...……更多
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文风格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他善于使用前人...……更多
“唐宋八大家”眉山相会 纪念苏东坡诞辰987周年
农历腊月十九,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生日。作为“东坡故里”,四川眉山市一直保留传统,举行“寿苏会”。1月29日,腊月十九,也是苏东坡987周年诞辰。当天,“唐宋八大家 眉山来相聚”苏东坡诞辰987周年寿苏会暨唐宋八...……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两家42年的宿怨,堪称一个奇迹。表兄变姐夫 姐亡留宿怨苏轼有一个特殊的亲人,叫程之才,是苏轼母亲程夫人的兄长程浚的儿子,自小和苏轼、苏辙在青神程家嘴游玩,是苏轼的表哥。苏轼出生前,已有一姐一兄病逝,留下长...……更多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升郏县老干部大学春季班开班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 通讯员徐俊印)3月27日,郏县老干部大学在县老干部工作服务中心举行2024年春季班开班仪式。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县委离退...……更多
...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 通讯员周洋)1月17日,郏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专家来到冢头镇柏坟周村,深入田间仔细察看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向农户详细讲解当前小麦生长的特点并传授小麦越冬田间管理...……更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近日,走进郏县八一路小学,穿过竹廉园,竹韵廉景入目可观;走过文化长廊,清廉家书家训举目可见,廉政书画作品翰墨飘香。今年以来,为纵深推进清廉学校建设,郏县纪委监委...……更多
... (记者张鸿雨)12月8日,我市首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郏县图书馆揭牌成立。为进一步推进妇女儿童活动场所建设,更好地服务郏县妇女儿童、服务广大家庭,提升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和能力,郏县成立了我市首家妇女儿...……更多
郏县农技专家进田送“暖招”
...黄主任,希望您能到田间指导一下。”12月22日早上7点,郏县广阔天地乡大李庄村的知青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拨通了郏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黄俊伟的电话。上午安排好单位事宜后,黄俊伟带领技术人员来到合作社的黄瓜大...……更多
省第十四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郏县赛区总决赛开幕式举行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省第十四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郏县赛区总决赛开幕式举行田间孔剑君刘文海王景育出席本报讯 (记者闫增旗)3月15日上午,省第十四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郏县赛区总决赛开幕式在郏县三立国际学校篮...……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访古村·觅乡愁②|安顺本寨屯堡:藏在岁月里的大明遗风
开栏语在贵州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上,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古村落。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2024-05-29 21:37:00
在古代,太史是什么官职?为什么可以世袭?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对历史非常重视。相传在夏朝,就已经有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对抗日趋激烈
2024-05-29 22:13:00
一个普通人记忆里的百年变迁 ∣ 自传体小说《难忘的记忆》出版
20世纪40年代,姜中毅出生在大方县一个美丽的民族山村。在迄今八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从崇山峻岭的山村,走向北京,又回归贵阳
2024-05-29 22:3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徐 平 5月29日,天台县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井水思维”和“洪水思维”
2024-05-30 00:2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浙江省第二届群星扇面书法展暨纪念陶宗仪专题展览在路桥开展一方扇面,一段先贤往事台传媒记者吴世渊 5月28日
2024-05-30 00:31: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南丹讯 “在百度App输入‘南丹汽车总站’,能准确显示新搬迁汽车总站信息,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近日
2024-05-30 00:53: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白本近期,我于《上海日报》看到一篇有趣的短文《马二先生憔悴白门》。此文刊于1942年5月1日,作者署名“老子”
2024-05-30 01:09:00
梁实秋在雅舍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殷艳妮《&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30日 &nbsp第&
2024-05-30 01:37:00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2024-05-30 02:08:00
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古韵甘肃】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林则徐留存墨宝 武威市博物馆藏林则徐画像张克复林则徐(1785年—1850年)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2024-05-30 04:18:00
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
2024-05-29 06:23:00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长恨歌》,诗中有那么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阁人未识。”描绘的便是杨家闺女倾国倾城
2024-05-29 06:13:00
“徐茂公”其实是来自于《隋唐演义》这部小说当中的名字,指的便是初唐时期的一位功勋之臣“徐世勣”,他的字为“懋功”,由于他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5-29 06:32:00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商前几的人物,有人说如果诸葛亮多活几年,那统一三国的就是蜀国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24-05-29 06:43:00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用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来比喻同父异母的兄弟
2024-05-29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