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学派”也是从这里发源。所以南宋时期的建阳,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圣地。朱熹迁居建阳的1191年,宋慈刚刚5岁。9年后,朱熹在建阳去世,宋慈14岁。也就是说,宋慈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朱熹的亲身熏陶下,在考亭书院的浓厚...……更多
...元勋功臣,还有一部分人也能够获得这样的高阶福利。---读书人。普天之下的士族只要为官,大多都会免税,只是官职不同,大抵的数量不同,但是土地免税的福利却不尽相同。老百姓呢?国家可以发给他们土地,可他们的上交...……更多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但没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人人都说海瑞好,但没人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他。在错综复杂的官僚机器里,海瑞这颗螺丝钉虽紧密守职,但他玩不转。黄仁...……更多
祸起萧墙,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有多乱?
...逐渐怠惰政事,荒淫无度。晋武帝明白这天下都是靠士族官僚的支持才坐稳的,所以在开国之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笼络士族官僚。政治上施行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品级分为一到九品,由各州中正官推荐。而中正一职实际掌握在...……更多
宋朝对于贪污是如何整饬?又对后世有何影响
...惜才一直都不是个秘密,为此统治者大兴科举考试,鼓励读书人踊跃考取功名。据统计,宋朝每年录取进士300多人,而明清两朝每年进士录取则不到百人,由此可见宋朝百姓当官着实容易。官员多了难免出现小团体,腐败现象也...……更多
一千二百年的武举制度因何而起,又因何不受重视?
...特殊性,能够读书的人不多,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又多为读书人,所以,读书人的地位自然很高,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社会“重文轻武”思潮空前泛滥。同时,由于古代的科举制缺少“以武取士”的内容,导致...……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藩虽然没有进入前三名,但能位列三等进士,已经是不少读书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事了。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曾国藩在第三场朝考中再接再厉、再进一步,位列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充庶吉士。貌不惊人的曾国藩为何能在第...……更多
唐朝为何在经历足以亡国的反叛之后,还能延续国祚一百余年
...旦倒台,权势就散了。做个简单的类比,一个平民出身的读书人当上了宰相,这代表不了什么。如果每年都有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源源不断进入政坛,就非常可怕了。这群人虽然免不了内斗,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面对武人...……更多
朱元璋在官、民眼中为何有两副面孔
...祖时发展成八股文。在朱元璋制定的科举制度之下,全国读书人为了求出路,只好死背四书、五经,尤其是道学家朱熹的疏注,背熟了按八股文格式一填便行了,于是人们找到了一种考试妙诀,有的撰家干脆编了各种四书、五经...……更多
清末只会考试的读书人是谁
...睡觉了。最初看到这故事的时候,原本以为只是张岱调侃读书人的笑话,并非实有其事。可是后来看了张岱同时代的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才知道当时的社会上,还真有这样的士人。此人姓丁名宾,不仅中了进士,后来官还...……更多
你知道范进后面做的官有多大吗
古代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的最佳方式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了。一般来说那些榜上有名且名次越靠前的官职就越大,最高的也就是状元了。一旦考取了功名就算出人头地了,从此地位一下子提升了许多,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更多
明末的通货膨胀与财政危机是如何造成的
...地方政府每年入不敷出,官员束手无措。二、经济危机与官僚阶层的合谋与腐败1、明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在中国历代专制王朝初期,开国君主慑于社会动乱的威胁,往往会推行一些轻徭薄赋的政策,降低君主和官僚机构对人民的...……更多
古代诰命夫人到底有什么特权
...拢官员,让他死忠于皇帝。\"封妻荫子\"历来不就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梦想吗?能让自己的母亲或者妻子得到册封,这是何等的荣耀。但是皇帝又不会平白无故的就给你的家人册封,唯一能让皇帝同意给你家人封号的,那就是你为...……更多
科举与起义:黄巢的传奇人生
...的发明之一,这项制度让寒门子弟有了晋升的机会。古代读书人的出路无疑就两个,一个是考中功名走上仕途之路,另一个就是去当隐士。古人把寒窗十年苦读是当做非常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考中进士在古代已经是很厉害的了,...……更多
“君以草芥待我,我必寇仇报之”,聊聊北宋张元的故事
...得,最为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北宋张元的故事。1、不第读书人很多地摊文学往往热衷于夸大科举落榜读书人的能量,其中举出来的例子就是唐朝的黄巢、宋朝的张元、清朝的洪秀全。并借助这三者的遭遇来说明:如果让读书人...……更多
《知否》:儿子成两榜进士,与儿媳亲如母女,她比林噙霜聪明多了
...失去了盛紘的心,一门心思想要过上好日子、不愿意嫁给读书人做正妻的林噙霜起了心思。林噙霜本是罪臣之女,年幼的时候家道中落,她七岁的时候,母亲命不久矣,为了让女儿有个依靠,求到了有过几面之缘的盛老太太的面...……更多
大奸臣秦桧随口说了哪两句诗,流传了数百年
...官,随着官职的变动,秦桧只得跟着父亲迁来迁去。古代读书人讲究学而优则仕,秦桧靠着父亲的能耐,自然也不缺读书的机会,他的目标很远大,那就是好好学习,将来当大官。只是生活并没有让他如意,反而一直在打击他,...……更多
宋朝为何有很多河北士子凭借军功入仕
...比武职高很多。北宋疆域图不过在北宋初期,许多河北的读书人因为抗击辽国入侵守卫家乡立下军功,被宋朝皇帝破格录取为文科进士、举人,这在偃武修文的宋朝十分罕见。北宋建立之后,曾两次北伐想要夺取幽云十六州,但...……更多
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
...相应的学历。就是你必须要有秀才的身份,秀才是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参加童生考试获得的身份。而成为童生之前要依次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在古代,很多人到了花甲之年也未能通过童生考试。秀才之后是进士,成为进...……更多
三大督抚为什么会输给大老粗李卫
...的是跟田文镜抢人才。不知道为什么,读过书的田文镜跟读书人似乎有刻骨仇恨,科班出身的官吏在田文镜手下简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每天挨打受骂,还闹出了“罢考”事件。而李卫这个没读过书的“大老粗”却反其道而行之...……更多
...随处可见这些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让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爱恨交加、欲罢不能的科举时代。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里曾是古代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据说最多可以同时容纳2万多名考生考试,可以想象...……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读书记忆,带给苏辙永远的“享受”。 正因为有大量的读书人做基础,故“拔尖”人才便呼之欲出。这是小小的郡城眉州敢于比肩甚至赶超通都大邑成都的“诀窍”之一。办书院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读书求学的人大都要参...……更多
雍正为何不得不向贪官低头
...屏障,严格执行官绅一体交税纳粮。以往朝廷的政策是:读书人一旦入仕为官,便无需向国家交税纳粮,雍正帝认为这个“特权”不妥,便改革政令,规定无论是读书人还是粮农,都要向国家交税纳粮,而且也都必须服徭役,没...……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弊病,但在古代,不失为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同时,科举从隋到宋,已经六百多年,弊端丛生,广大读书人潜心于科场学问,疲于仕途竞奔,可大部分却缺乏管理国家各种实际事务的经验及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更遑论统筹全局治国平天下了。无论西夏、金还是南宋,以...……更多
蒙古武力值爆表,为什么死活收不回越南
...明后,它就得按中原的卷子来,全国统一卷。但这对越南读书人而言简直是噩梦,这就好比你高考的时候,都是对标北京的试题来备考的。现在官方突然宣布说今年改考全国卷,那你这十年寒窗不是白费了吗?明朝统治越南20年...……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了朝谢制度,让及第举人皆为天子门生。此举不仅增加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还巩固了中央集权,实为上上策。此后创设了殿试,与唐朝时的解试、省试一起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另外,创设了特奏名制度,将殿试或省试落选的举...……更多
在古代,都以中探花为荣,为何不是状元?
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大概就是一举中第,从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范进中举》就能看出来,其实古代的读书人能够一举中第的人非常少,而范进只是中了一个进士就疯了,那古人如果中了状元会如何?按照道理来说,状元...……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圣人其实也如多数人一样天生愚笨。曾国藩祖上没有出过读书人,其父曾麟书立志要让曾家成为书香门第,结果屡考屡败,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后来竟和儿子一同赶考,每次都名落孙山,爷俩成了七里八村的名人。是这爷俩笨?...……更多
他是清代名声最不好的状元,死后朝廷不愿赐谥,正史不屑立传
...中状元。他的科举之路几乎都是一次性通过,少了大多数读书人落第蹉跎的苦逼经历。24岁中状元,放眼清代不说最年轻,却也能轻松挤进前三名。同治元年夺魁后,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此后他的前半生仕途,都在翰林院度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陆贽一直以来都是清廉为本,为百姓、为皇帝、为江山兢兢业业,当他发现了李适爱财这一缺点之后多次进言劝李适,一开始李适还听个一言半语但是陆贽说得多了最后李适就不耐烦起来
2024-06-25 11:18:00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2024-06-25 11:33:00
刘备与略虽然都是三国时候有名的能人。刘备一生投靠过七个人,但是都是靠个人魅力以及他刘皇叔的身份。被投靠的人对他也是热情相待
2024-06-25 11:40:00
妇好是商王周围一个女系部落的公主,因此妇好原本就是一个不需要商王就智勇非常的人,曾经记载武丁时代当时之所以能够战斗屡屡胜利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妇好的功劳
2024-06-25 11:42:00
在他还是容妃的时候,康熙皇帝把他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来对待。在后宫之中经常就是母凭子贵,但是容妃却始终没有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皇子
2024-06-25 11:45:00
在嬴政即位后,赵姬也被册封为王太后,后又称为帝太后。然而在儿子忙于朝政大事,无暇顾及时,母亲赵姬却在宫中招进男宠。此举被世人诟病至今,倘若赵姬出自名门怎么能不奉行名门闺秀规范,为
2024-06-25 12:12:00
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
2024-06-25 12:25:00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那么天下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打败了东吴,他肯定会对东吴的败兵展开追歼
2024-06-25 12:40:00
说起公主大家印象里的都是备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的宠儿,她们好似生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主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吃饭睡觉都有奴婢们伺候
2024-06-25 12:44:00
所以当吕布说要做曹操的大将时,刘备赶紧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来提醒曹操。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曹操,不可以用吕布,否则哪天说不定就被吕布出卖了
2024-06-25 12:52:00
吕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后世称其为吕后。吕雉性格刚强,智谋出众,从刘邦起兵开始便跟随在他身边
2024-06-25 13:01:00
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后,太祖率军亲征,周勃一同前往。同年秋,臧荼兵败被俘。在此战中,周勃战功卓著。为了表彰其功,太祖特赐封周勃为列侯
2024-06-25 13:02:00
头道沟处觅城堡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编者按:万里长城北京段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之上,气势雄伟、规模浩大,时而如同巨龙在山巅腾飞,昂首直上九天
2024-06-25 13:48:00
袁绍从曹操出兵攻打眭固的举动中,看出了曹操的居心,毕竟此时北方割据中仅他们两人的实力最为强大,为了除掉曹操,占据北方,并一统天下
2024-06-25 11:03:00
第一次机会,就是在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之际。要知道当时袁绍已经召集四方之兵大军压境,而曹操竟然放弃了官渡的主战场而去讨伐了刘备
2024-06-25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