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6:28:00 来源:文汇报

专栏:居室求学(三十)

十年前去海口,参观海瑞墓是事先自订的一个节目。步行到海青天的墓前,一张告示贴在门墙,告诉我墓园正在修理,谢绝参观。好在大门没闭严实,留着一条缝隙,我对着门缝,远远看见石头衡门上的“粤东正气”四个字。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有明一代,担任过二品官的官员很多,但没有哪一位有海瑞的名气大。在舞台、说书及民间故事里,海瑞的形象一直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明、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这一类的官员,宋有包公,明代就是海瑞,又被称为“南包公”。老百姓的传统心理,皇上是头顶的天,高明配天,是不容置疑的。所恶者,是执行政策的下级官吏,他们鱼肉百姓,苛捐杂税,都是这些贪官干坏事。贪官不是独立的,贪官在一个系统生存,你敢惹一个贪官,拔一丝而动全身,必然危及打贪官的官。当然,打贪官的官如果和被打的官沆瀣一气,暗中勾结,有冤的百姓的官司就永远也打不赢了,弄不好,打官司的人自己吃了官司,被指以“刁民”问罪,在这种制度下,居然有个执法如山,尤其是坚持太祖之严刑峻法的海瑞出世,老百姓怎么能不歌颂呢?

歌颂清官,从经济利益分析,清官除暴安良,法办几个贪官,老百姓就少受损失,并没有什么高尚的思想。但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专制制度,贪官越抓越多,贪官贪污受贿的金额越来越大,朝廷只靠一个海瑞,怎么能管得过来?所以,学者就在思考海瑞这个清官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他的性格及心理。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先生研究海瑞的文章标题就是“古怪的模范官僚”。说海瑞“古怪”,是说明代万历朝的高级干部队伍中像海瑞这样的人稀有;说海瑞是“模范”,是从皇上到全国人民一致同意的荣誉称号,没人公开反对。黄仁宇的文章标题,显示出海瑞性格的复杂性。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我们看他的分析——“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人人都说海瑞好,但没人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他。在错综复杂的官僚机器里,海瑞这颗螺丝钉虽紧密守职,但他玩不转。黄仁宇继续分析:“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海瑞办案,是按读书人的良心和朝廷的法律条文衡量案情的,他只知“权”,不知或不愿“变”。他唯上唯书,铁面执法,不讲人情。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他就教条主义地忠实执行,不打折扣。他是清官,到自己死的时候,居然筹不起葬丧之资。他官至二品,一辈子没有为自己打算也没为儿孙打算。他死了,皇上表彰,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百姓敬仰,戏文唱演。海岛留下一个墓,成了旅游景点。

黄仁宇以同情的理解,看到了海瑞性格的复杂性,没跟着大众跳起来伸臂高喊“青天大老爷”。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周作人评价海瑞:“余平日最不喜海瑞,以其非人情也。此辈实即是酷吏,而因缘以为名,可畏更甚。”知堂是读到《印人传》上面记载一段,说海瑞有个泥巴烧制的印,印文是“司风化之官”, 知堂说“我不知道风化如何司”,反感之气溢于言表。“司风化”,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管理、领导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的,任重道远。知堂又在一本笔记看到,海瑞有个五岁的女儿,因手上拿了僮仆给的一块小点心吃,海瑞就发怒,说女子咋能吃僮仆送的东西,你不是我的女,你要是能饿死,才是我海瑞的女。他的五岁小女果然绝食,七日而死。笔记作者说:“余谓非忠介不生此女。”从正面说,海瑞倒是既能管好自己又想管好亲属,想有个好家风,但矫枉过正,把自己的女儿管死了。周作人的这則记述,收入《知堂书话》,篇名:“记海瑞印文”。《知堂书话》我有多种版本,都是钟叔河先生赠送我的。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戏剧《海瑞上疏》是麒派代表作,和《海瑞罢官》一样,都是在歌颂海瑞,鼓励官员说真话,犯言直谏。从剧本的文学质量说,上疏比罢官更像一出成熟的戏剧。当年编上疏时,戏曲史家蒋星煜先生曾指导剧本的编写工作。我去海南时,随身带的小册子,是蒋先生的《海瑞》,途中读完,从历史故事大致了解海瑞的一生。我的心情也复杂起来:我不会跟着大众呼唤清官,也不会像知堂那样,简单地斥责海瑞为“酷吏”。海瑞为官,敢于除霸,哪怕他是拍蝇,拍死几个苍蝇,就能减少几个传播病菌的害虫。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历史人物,从来都是留待后人评说的。没有一个人能拥有普遍认可的定论。我从门缝看了一眼海瑞墓,对海瑞的理解太窄,局限性更大,那是一定的啰。

>>作者简介:

卫建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审,著有散文随笔集《寻找丹枫阁》《陈谷集》等。

作者:卫建民

编辑:周怡倩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贪官张居正VS清官海瑞,谁最适合当宰相?
一个是万历首辅,一个是清官典范,张居正与海瑞堪称明朝中后期最妇孺皆知的两位名臣。张居正的历史功绩自不用说,堪称大明王朝的“速效救心丸”,若没有他的“万历新政”,明朝的气数会更早耗
2022-12-25 18:50:00
他是明朝最“清”的清官,不仅贪官怕连皇帝也怕他
...于对它发起挑战,除了那些极少数的不畏死亡之人,比如海瑞。提起海瑞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也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大荧幕。不过,要想了解真正的
2023-04-19 17:01:00
清官海瑞:廉洁一生,却把五岁女儿饿死
...以历史上很多清官都流芳百世,时至今日还被人们传颂。海瑞就是古代的大清官,他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以廉洁奉公而著称,他还是四朝元老,所以海瑞的身份地位非常重要,他也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2024-03-27 12:52:00
聊聊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海瑞
寸心惟为主,百计只安民很早以前就知道海瑞是一清官,这当然是拜文革所赐,在我还是孩提的懵懂中,文革便在这批判《海瑞罢官》的嘈杂声里拉开的序幕。历史上的海瑞是个清官,他不畏强权,以其
2023-11-09 10:29:00
为何海瑞的敌人拼命助他升官呢
...身影。而另一位名气不下于包拯的清官,当属明朝时期的海瑞了,他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也就是今天海口市人,海瑞这一生,总共历经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位皇帝,因为他屡屡平反冤
2023-05-15 15:04:00
明朝为何宁可在京为七品,不愿外放为三品
...的小官也不想到地方上做三品高官,为何会如此呢?一、海瑞的官场之路提起海瑞,想起他的就是清正廉洁,办实事。他曾在浙江当过官,到了那里大肆整顿官场,整改官场的歪风邪气,很多人看到
2023-05-26 12:15:00
海瑞:不畏皇权,直言纳谏的忠臣
...会出贪官和清官两类官员,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著名的清官海瑞。海瑞,明朝著名的政治家。1514年,生于琼山。在海瑞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嘉靖二十八年(1549
2023-10-24 11:19:00
他是清官也是孝子,但却不是个好丈夫,他的妻妾都很不幸
海瑞罢官的故事家喻户晓,在中国古代,海瑞的知名度很大,他是明朝的忠直贤臣。海瑞出生于1514年,病故在公元1587年,他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海瑞很长寿,活到七
2023-02-28 21:16:00
古代皇帝都喜欢贪官,是因为有这9大好处
...象呢?普通人眼红贪官,而皇帝中也没有一个人会喜欢像海瑞这样真正的大清官的,这是为什么呢?且看贪官能给皇帝来去的9大好处:1、像乾隆喜欢和珅一样,和珅只是乾隆自己搞钱的代理人;
2023-01-08 21: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