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懿征讨辽东,为何将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杀光
...些人全部诛灭三族,无数人头落地。不仅如此,早在平定辽东的时候,司马懿的狠毒就暴露无疑,辽东一役,战后,仅仅在城内,司马懿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光,一共杀了七千人。可以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更多
司马懿与公孙渊的辽东对决
...也是闲着,干脆替我再解决个实际问题吧。这个问题就是辽东问题,前边讲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更多
司马懿是怎么打赢襄平之战的?鲜卑慕容的崛起和他有关
...后顾之忧,开始全力围攻襄平。魏军包围襄平之后不久,辽东开始连降暴雨,襄平城外地势平坦,如今平地水深数尺,魏军的营盘为水浸泡,大家苦不堪言,纷纷建议移营(会霖潦,大水,平地数尺,三军恐,欲移营。) 毌丘...……更多
公孙渊背信弃义,终被司马懿剿灭
...最后被司马懿一网打尽。还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占据着辽东,这就是瓜分辽东的公孙氏。公元228年公孙氏公孙渊继位后,面临的政局是魏蜀联盟形成南北对峙。严重地。公孙氏历经三个朝代积累的国力,在与中原政权的对抗中...……更多
...为什么会发生?这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刺史毌丘俭...……更多
司马懿是如何精准预判了战局,将公孙渊一战扫灭的
景初元年(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早在这之前,因为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者张弥、许晏,魏明帝曹叡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而自立为燕王的公孙渊此时却...……更多
司马懿征辽东,其实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大的战役,也是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之后,打的最痛快的一场仗,为什么他要屠杀公孙渊满门呢?我们来看看吧。提到司马懿,人们首先想到的应是架空曹魏政权;其次是不敢和诸葛亮正面...……更多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为何任士兵冻死也不发
前言公元237年,曹魏帝国的北疆辽东再起兵变。这一次,辽东太守公孙渊不但自立为王,还杀害了魏国派去的使者,可以说是公然宣战。在洛阳郊外的嘉福殿,魏明帝曹睿闻讯大怒。他一拳击在龙椅扶手上,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四国:燕国昙花一现的启示
...三国以外,其实还出现第四国——燕国。公元237年,割据辽东地区的公孙渊在击败魏国名将毋丘俭后,宣布自力,国号燕。其实公孙渊实力不强,仅仅割据辽东地区,而辽东又属于魏国的幽州,魏国除了幽州以外,还占有雍州、...……更多
三国辽东公孙氏的兴衰,三代经营左右横跳,最后被司马懿剿灭
...渊的父亲。公孙氏一家,从公孙度在汉灵帝中平六年占据辽东,到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孙渊被司马懿消灭,前后共有五十个年头,比刘备、刘禅父子占据四川与汉中多了八年。公孙氏在幽州是一个大族,除了公孙瓒,还有另有一位...……更多
司马懿军事才能非常了得,为何打不过诸葛亮
...纸上谈兵。司马懿打仗基本没有输过,比如,斩孟达、平辽东,诛曹爽,灭王凌,可以说是每战必胜,军事上没有对手,但是,一遇到诸葛亮,司马懿便输了,他唯独打不过诸葛亮。孟达造反的时候,司马懿速战速决,非常干脆...……更多
四千里远征!司马懿用兵如神,百日缓兵之计,剿灭公孙渊
...在一片寒冷的风雪天气中接见了司马懿,向他下达了出征辽东的命令。他对司马懿说:“我现在把四万部队交给你。”很多人认为,四万?太多了吧?辽东那么远,运输线路太长,谁能做好这个后勤保障工作?司马懿的部队自带...……更多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了只写三国
...、刘璋、张鲁等在小说中也都有涉及。然而这个长期割据辽东地区,在三国间反复横跳的燕国政权,在《三国演义》中却很难找到踪迹。家族发际,杀戮立威燕国政权的奠基人——公孙度,早年随父亲迁徙到辽东,其父公孙延本...……更多
辽东的悲剧:司马懿的屠杀与高句丽的崛起
...政权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那时候三国鼎立,其实当时在辽东还有一个国家叫做演过,他的老大是公孙渊。公孙家族世代都是辽东的名门望族,后来他们投奔了曹操,然后又向孙权称臣,实力虽然不不强大,但是凭借自己弱国独...……更多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
...仗的生涯。冬衣的用意公元238年,司马懿奉命征讨叛魏的辽东军阀公孙渊。司马懿的远征之路并不平坦,他不仅要面对公孙渊的抵抗,还要克服后勤困难和自然障碍。 他的军队从洛阳出发,沿着运河水路,经过孤竹(今河北省...……更多
三国时期车骑将军的代表人物及其命运
...终,一位来自蜀汉!一、公孙恭公孙恭(生卒年不详),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诸侯,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公元220年,曹丕即位后,为了拉拢这位诸侯,遣使即拜...……更多
孙权遭公孙渊戏弄,使者团逆境求生
...过,有一件事让孙权还是有点高兴的。跟张弥、许晏出使辽东的那些人并没有全部失踪,居然有几个人又逃了回来,多多少少给他挽回一点面子。本来,在张弥他们进入辽东,还没有跟公孙渊举行正式会谈时,公孙渊就已经决定...……更多
司马懿的残忍:对辽东公孙渊集团的屠杀
...渐暴露出来,其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手段令人震惊。屠辽东 史载,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司马懿奉命率领四万魏军,讨伐盘踞辽东的公孙渊集团。经一番苦战,魏军攻克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司马懿下令将战俘中年...……更多
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
...期,除了魏蜀吴三国外,还有两大地方割据势力,分别是辽东的公孙氏和交州的士燮。公孙家族割据辽东五十年,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四人先后担任辽东太守。魏明帝时,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后被司马懿灭掉。士燮...……更多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和相互提防的关系。曹叡在位期间,魏国面临着吴、蜀、辽东、鲜卑等多方的威胁和挑战。他重用了司马懿作为自己的大将军,让他统领魏国军队,抵御外敌。司马懿也不负所望,多次击退了诸葛亮、孙权、公孙渊等人的进攻,...……更多
为什么在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
...努力后,曹魏的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就在此时,辽东的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挑起了新的战火。魏明帝再次派司马懿出征。在辽东的战场上,司马懿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经过一年的艰苦战斗,他成功平定了公孙渊的叛乱...……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不愧是司马懿的后代,一句话博得大臣一片喝彩
...于输的太惨。司马懿一生可以说是魏国的希望,破公孙于辽东,又在上庸擒获孟达,后来与诸葛亮对峙中,以逸待劳,只守不攻,诸葛亮粮草不足只得退兵,最后破了吴兵的四路人马,可以说步步计算都非常精准。司马懿如此聪...……更多
司马家族的权力之路:从曹魏到西晋的过渡
首先是无情,心狠而且手辣,司马懿曾经击败了辽东公孙渊,攻占辽东。但是,他下命令将辽东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残忍杀掉,尸体痕迹遍布山野,足足杀害了7千多人。政变成功后,将相关人员和家属全部杀害的人数也超过5000...……更多
诸葛亮与司马懿处理边疆问题的不同策略及其影响
...中地区的手法大相径庭,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后果。当时辽东地区被公孙渊所统治,并不属于曹魏的统治范围。公孙渊是东汉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孙子,左将军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氏在辽东经营了三代,根基相对稳固,而且臣民基...……更多
司马懿为曹魏立下大功,却因一个决定遗祸后世
...,高句丽也始终在地方军阀的武力下“猥琐发育”。当时辽东地区的割据军阀是公孙家族,从最初的公孙度到后来的公孙康、公孙恭和公孙渊,公孙家族的三代人四位领袖,都始终处于压制周边游牧民族的状态。无论是鲜卑、乌...……更多
五胡乱华真的是八王之乱导致的吗
...的时候,胡人不敢南下,因为曹操有大军把守长城,可是辽东地区的公孙家族,跟曹操其实是面和心不和。到了曹叡执政期间,公孙渊作为辽东领袖,公然造反。这件事魏明帝曹叡非常重视,因为辽东一旦造反,那要比蜀汉和东...……更多
盘点三国里五大不可思议的单挑
...场让人十分意外的单挑,可以让我们细细品读一下。一:司马师VS姜维司马师与姜维的这场单挑发生在演义的第一百零七回,这是姜维的第一次北伐,当时魏国的高平陵政变刚刚结束,夏侯霸因惧怕司马懿,所以逃离了魏国投靠...……更多
曹魏四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奂之间的关系
...功的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对外平定鲜卑,攻灭盘踞辽东多年的公孙渊割据政权,对内,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明帝时期的魏国,军事、政治...……更多
芍陂之战:吴魏争锋的转折点
赤乌四年(241),在对辽东战事取得些许成果下,吴大帝孙权决定分兵四路攻魏,就在孙权踌躇满志之时,谁也没想到在芍陂打响的万人血战会为吴魏两国造成极大动荡,东吴陷入旷日持久的“二宫之争”,魏国则爆发了曹爽...……更多
聊一聊曹魏的7任幽州刺史
...任幽州刺史等官职。景初末年,配合太傅司马懿攻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进封安邑侯。曹芳即位后,毌丘俭两次出塞远征,摧毁高句骊王国,加号左将军,出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东兴之战后,迁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击退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太宗奠定的基调,宋太宗遗留的祸根,导致两国走向不同的道路
很多故事在刚刚开始之时,就奠定了其基本的基调,而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大多数也会跟随着这一基调继续延续。就算是发生了诸多变化
2024-06-12 19:28:00
南明奇耻大辱:八十万明军,向一万清军投降
明朝的国威被李自成践踏后失去了,崇祯选择自挂东南枝捍卫作为帝皇的最后一点尊严。明朝算是正式亡国了。但明朝人对亡国与亡天下区分得十分清楚
2024-06-12 19:29:00
宋仁宗为什么不立外孙为皇帝
古时候但凡脑子没问题的人,都不会将家业传给外姓,哪怕是自己的外孙,尤其是在皇室当中这更加不可想象,绝嗣的皇帝,不想绝嗣只能过继嗣子
2024-06-12 19:29:00
明朝嘉靖皇帝有多苦?只能与皇后同住
宫变后的侍寝制度明朝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壬寅宫变,在位皇帝是明嘉靖皇帝,此人性格残暴,经常会动手打人,遭殃的就是他身边的宫女
2024-06-12 19:30:00
方孝孺熟读儒家思想,为何撺掇建文帝误国
建文元年,由于建文帝开始的削藩政策,引来了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南京城被拿下,满朝文武一看,不好,于是全部投降了。燕王到了南京城后
2024-06-12 19:31:00
为何说朱棣夺了侄子江山,这事主要怪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新仇旧恨攒到一些,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了侄子江山。说起来,这事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怪朱元璋
2024-06-12 19:31:00
岳飞、文天祥不算民族英雄吗,为何会被踢出历史教材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文明古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出现过数不尽的传奇人物,和数不尽的优秀书画,文章。而如今上学时期的课本内容也是根据其中编写而来
2024-06-12 19:33:00
揭开“仁宣盛世”开创者朱高炽暴毙之谜
永乐二十二22年(公元1424年)七7月,生于乱军之中的明成祖朱棣死在了北征回师途中,可谓生于军中,死于军中。八月,其长子朱高炽登基
2024-06-12 19:33:00
宋高宗赵构为何会选择退位给宋太祖后人
宋高宗赵构,是一位历史上偏安享乐的皇帝,他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不思进取,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可以抛弃所有,只有能活着,别人的指责不算什么
2024-06-12 19:34:00
宋英宗和高滔滔恩爱一生,连生八子女
“天子娶媳,皇后嫁女”像宋英宗赵宗实和高滔滔这样的,“皇室强强联姻”着实是古今中外头一列,从小一起长大,15岁时被皇上钦定赐婚
2024-06-12 19:35:00
历史上最后1位丞相,胡惟庸真的谋反了吗
胡惟庸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丞相,他真的谋反了吗?还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找个借口除掉了他?刘伯温真的是胡惟庸毒死的吗
2024-06-12 19:35:00
历史上的张居正是什么样子
张居正是我国古代备受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支持他的人说他是革新除弊、济世救国“宰相之杰”,反对他的人说他是生活奢靡、专权擅政的权臣
2024-06-12 19:36:00
岳飞作为宋高宗倚靠的边防大将,宋高宗为何一定要杀了他呢
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有一座特殊的陵墓,来看望墓主人的访客络绎不绝,似乎在告诉我们墓的主人并不简单。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
2024-06-12 19:37:00
明宣宗朱瞻基在出生时有何异象,朱棣为何那么偏爱他
朱瞻基出生那年,朱棣才决定造反。婴儿朱瞻基给予朱棣的作用是,来自于人性自然里面的那种信心。大明最初的朱家,是布衣得很彻底的皇族
2024-06-12 19:37:00
朱祁镇复辟之后,为何马上下令杀掉于谦
大明最传奇的帝王莫过于英宗朱祁镇,这位皇帝从宠信太监王振开始,导致了土木堡惨败,随后被也先俘虏,接着被送回明廷,最后还能光荣复辟
2024-06-12 1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