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8: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叡在位十五年,却在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他死后不久,魏国就被他的权臣司马懿所篡夺。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历史悲剧,为什么曹叡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政治手腕高超的君主,会在晚年沉迷于酒色之乐,放纵于奢靡之风?

为什么司马懿这样一个老谋深算、心机深沉、野心勃勃的权臣,在曹叡沉沦之时却没有趁机发难,反而更加恐惧于他?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和玄机?

其实,在曹叡登基之前,他的祖父曹操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曹操对曹叡和司马懿的评价和预言

在前言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曹操对曹叡和司马懿的评价和预言是影响他们之间心理平衡的核心信息。那么,曹操到底说了什么呢?

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记载,曹操临终前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之才远出群臣,汝宜善遇之。若能以礼相待,则无所忧矣;若不能,则必生祸乱。吾观其为人,非恭顺下士之辈也。”

这句话表明了曹操对司马懿的高度赞赏和警惕。他认为司马懿是绝世之才,是魏国的栋梁之臣,但也是一个不甘屈居人下,有野心有手段的人物。他劝告曹丕要善待司马懿,给予他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否则就会招致祸乱。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与此同时,曹操对孙子曹叡的评价却是十分欣赏和宠爱。他曾经说过:“我的家族基业有了你就可以继承三代了。”这句话表明了曹操对曹叡的才智和品德的肯定,以及对曹叡能够延续魏国王朝的期望。

这样一来,曹叡和司马懿就被曹操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定位。曹叡是魏国的合法继承人和未来君主,司马懿是魏国的辅佐臣和危险因素。这两种身份在本质上就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那么,曹叡和司马懿是如何相处的呢?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

曹叡和司马懿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提防

曹叡继承了父亲曹丕的皇位,成为魏国第二代皇帝。他也继承了父亲对司马懿的信任和提防,与司马懿建立了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提防的关系。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曹叡在位期间,魏国面临着吴、蜀、辽东、鲜卑等多方的威胁和挑战。他重用了司马懿作为自己的大将军,让他统领魏国军队,抵御外敌。司马懿也不负所望,多次击退了诸葛亮、孙权、公孙渊等人的进攻,为魏国稳定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战绩表明了曹叡对司马懿的依赖和赏识。他认为司马懿是自己最得力的臂膀,是自己维护魏国统治的重要支柱。他也尊重司马懿的意见和建议,让他参与朝政决策,赐给他丰厚的封赏和荣誉。

然而,曹叡对司马懿也并非完全信任和放心。他也时刻警惕着司马懿的野心和能力,担心他会对自己不利。他也多次对司马懿进行考验和制约,限制他的权力和影响。

例如,曹叡曾经命令司马懿攻打蜀国的汉中,但却不给他足够的兵力和物资,让他陷入困境。又如,曹叡曾经故意派遣司马懿去远离中原的辽东平叛,而自己却留下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作为人质。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这些举动都说明了曹叡对司马懿的提防和猜忌。他不想让司马懿有机会太过强大,也不想让司马懿有机会太过接近自己。

这样一来,曹叡和司马懿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在政治上互相利用,在军事上互相支持,在心理上互相忌惮,在关系上互相牵制。这种平衡能够维持多久呢?

曹叡晚年的沉沦和变化

曹叡在位十五年,前十年是他的辉煌时期,后五年却是他的衰落时期。在这五年里,曹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记载,曹叡晚年“好酒色,日夜与妃嫔游宴,不视朝政”。他还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和园林,耗费了魏国的财力和民力。他还滥用赏罚,任用一些无能或奸佞之人,导致了魏国的内部腐败和外部动荡。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这些行为表明了曹叡在政治上的放纵和失误。他不再关心魏国的安危,不再尊重司马懿的忠言,不再制约司马懿的权力。他甚至还想废掉自己的嫡长子曹芳,改立自己的幼子曹髦为太子。

与此同时,司马懿却越来越强大和稳固。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威望和声望,在政治上也有着势力和地位。他掌握了魏国的实权,拥有了众多的门客和亲信。他还得到了曹叡的儿子们的支持和信任,尤其是曹芳和曹髦。

这样一来,曹叡和司马懿之间原本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曹叡变得越来越软弱和无能,司马懿变得越来越强势。

他们本来是魏国的君臣,互相依赖,互相提防。他们本来是魏国的英雄,共同抗敌,共同辉煌。然而,最终却走向了不同的命运。曹叡沉迷于酒色,放弃了政治,失去了权力。司马懿趁机而起,掌握了实权,篡夺了王位。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曹叡死后不久,司马懿就废掉了曹叡的儿子曹芳,改立了曹叡的幼子曹髦为傀儡皇帝。司马懿死后不久,他的儿子司马师就杀掉了曹髦,结束了曹氏王朝。这就是曹操所说的“若不能以礼相待,则必生祸乱”的预言应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魏四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奂之间的关系
...力丝毫不亚于其父,在位期间,重用宗室曹真,两朝老臣司马懿等人,成功的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对外平定鲜卑,攻灭盘踞辽东多年的公孙渊割据政权,对内,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
2023-11-07 07:02:00
三国时期的权力斗争:司马懿为何惧怕曹叡
...控时凶相毕露,篡权谋反,取而代之。三国时期,曹魏的司马懿就是这种乱臣贼子最好的典型,司马家三代弑君夺权,最终三家归晋,传奇的三国结束于此。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胆大包天,奸诈无比的
2023-11-13 07:47:00
曹睿如果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的。曹魏皇帝多短寿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结果是成全了司马家族,成为终结三国分裂的终极赢家。魏明帝曹睿若能多活三十年,三国的历史进程肯定会被改写,估计也没司马家什么事了,也不会有
2023-07-02 11:24:00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东吴最终被魏国打败,丢盔卸甲的狼狈逃跑。在西边则由司马懿坐镇,就算诸葛亮兵临渭水,司马懿也是死守大门不肯迎战,曹叡知道司马懿在战术上是比不过绝世天才诸葛亮的,他也不打算让人与
2024-02-18 05:14:00
曹魏五位皇帝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直至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建立西晋,魏国自此灭亡。魏国共经历了5位皇帝,但这5位皇帝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父子相传、兄终弟及,所以
2023-05-15 15:02:00
曹丕称帝前制定的哪个制度,直接导致了魏国的灭亡
...让给曹丕,曹丕建立魏国,开始了三国时代。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曹奂禅让,魏国灭亡。魏国国祚46年而亡。其实,魏国之所以灭亡和曹丕称帝钱的这一举动有关。曹丕在刚成为魏王的时候
2024-06-17 14:05:00
曹丕临终前为曹魏留下了两员大将是谁
公元249年,司马懿抓住曹爽陪曹芳离开洛阳,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机会,起兵控制了曹魏的都城洛阳。紧接着,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架空了曹芳等皇帝,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在司马懿
2023-05-04 16:06:00
魏明帝时期,司马懿已经掌握兵权,为何不反抗
魏明帝时期,司马懿已经掌握兵权,为何不反抗?今天小编继续和大家聊历史,三国时代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氏,这点我们十分清楚,在在三国前期,司马氏一直十分低调。尤其是在曹操和曹丕活着的时候
2022-12-24 14:27:00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
2023-10-24 14: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