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05:1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在此期间有三家势力壮大,逐渐成为了日后的三国鼎力局面。在之后创立三国势力的一代英雄均已落幕,继承他们基业的儿子更是千差万别,到了第3代时,曹魏一家依旧壮大。

魏国开国皇帝曹丕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曹叡,这位魏朝江山的第2代接班人前期确实不负曹丕的厚望,他励精图治,拥有绝佳的军事才能,在他的率领下,魏国势力逐渐庞大,已经出现隐隐盖过吴蜀的征兆。

就是这样一个连名臣评价他都是仅次于秦皇汉武的一个人,却在在位后期把自己之前打下的好名声尽数毁尽。他独断专行,贪图美色,更是在托孤问题上摇摆不定,导致曹魏成果被他人窃取,最终走向灭亡。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一、病逝五丈原

魏明帝一生的转折点,或许就是从蜀相诸葛亮病逝以后开始的。在此之前楚汉王朝一直侵犯魏曹边境。魏明帝在此之前也是勇猛非凡,然后自从诸葛亮死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1.诸葛亮之死

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候,魏国听到了消息,议事厅内大臣皆惶恐不堪。但是唯有曹叡镇定自若,亲自准备上战场坐镇。曹叡毕竟是有军事才能在身上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街亭极为重要,便让人打了下来。

御驾亲征的曹叡自然是鼓励了那些士兵勇猛向前,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决定与孙吴联手准备与他平分天下。曹叡却采取了东攻西守的政策,亲自御驾东征攻打孙权。

孙权看见魏国的皇帝御驾亲征,心中十分惶恐,畏惧不敢往前进。战争中最忌讳的就是还未开战便丢了信心,这也就导致了东吴最终被魏国打败,丢盔卸甲的狼狈逃跑。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在西边则由司马懿坐镇,就算诸葛亮兵临渭水,司马懿也是死守大门不肯迎战,曹叡知道司马懿在战术上是比不过绝世天才诸葛亮的,他也不打算让人与诸葛亮迎战,拖到东吴撤兵诸葛亮死掉就好。

于是司马懿哪怕接到了诸葛亮的女装羞辱,他都按兵不动,也是一个十分能隐忍的人。曹叡算计的果然没错,在之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一段浩浩荡荡的北伐之旅,便戛然而止。

也就是从诸葛亮病逝开始,曹叡便如同变了一个人一般,不再想着如何建设国家而是大兴土木工程,开始变得骄奢淫迷,纵情酒色之中。

2.无忌惮人才

诸葛亮的死于魏明帝而言,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毕竟在诸葛亮死了以后,魏国就再也没有忌惮的人才了,诸葛亮于蜀汉而言十分重要,对于其他两国而言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如今这个威胁消失。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虽然东吴有陆逊,然而他与诸葛亮的绝世才华相比还是略输一筹,曹魏政权从此高枕无忧,再也无需担心有人能够设计陷害他们。外患的威胁结束了,内患也被曹叡平定,魏皇帝便开始贪图享乐起来。

《三国志》里形容得十分贴切,魏明帝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兴土木,全然不顾战争所消耗的国力,他开始注重享乐而非军事,也不再听从大臣的劝谏。与之相反的蜀汉,虽然失去诸葛亮,却重振国力。

在贤臣的治理下,蜀汉经济开始蒸蒸日上。若不是魏国的综合国力在吴蜀之上。蜀汉又没有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不然魏国的处境是相当危险的,如果蜀汉再次北伐,或许魏国不一定能够胜利。

二、魏帝托孤疑

曹叡一生英明神武,但是唯独晚年在托孤事宜上一直十分拖沓。这不仅仅因为他膝下无子,更是因为想要分他一杯羹的大臣实在太多。他不得不挑出逐一审核,再慢慢绘制名单。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1.纵情美色

曹叡开始纵情美色,主要原因不是他真的沉迷于美色之中,而是因为他膝下并无子嗣。为了尽快能够培养出继承人,他只能开始从各类美女中撒网想要得到子嗣,毕竟他自己身体不好,也不知何时就会去世。

不过即使是夜夜风流,曹叡最终也就得到了三个子嗣。然而这三个孩子终究是福深缘浅英年早逝,并没有活到能够继承魏国皇位的那一天。大臣们也着急,毕竟指不定这个皇帝哪天就突然病逝。

他们纷纷上书请求立太子,曹叡就算一直尽力耕耘,但是终究也就只有三个英年早逝的儿子。他开始心灰意冷,不再寻求美女作伴。毕竟自己身体那么差,又没有子嗣,还被大臣一直催促。

心灰意冷的曹叡最终决定了让并不是自己亲生的曹芳为齐王,曹询为秦王。然而他却在托孤之事上开始犯难,一方面这天下终归不是自己儿子所继承,他也无所谓,另一方面又不想辜负老祖宗。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2.托孤事宜

明帝迷离之际拽着司马懿的袖子说: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后世普遍性认为,正是因为明帝托孤给了司马懿,才导致后来司马家族掌管大权,间接导致了曹魏政权的崩塌。

所以说,曹叡就是将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让给他人的罪魁祸首。然而一生励精图治的魏明帝真的就这么糊涂吗?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魏明帝所安排的两个齿轮,一个是司马懿,还有一个是曹爽。

可惜这两个齿轮并没有按照他们应该去做的事情来运作,彻彻底底打乱了魏明帝的计划,这才导致了魏明帝在之后,颇受后世诟病的原因。其实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真相往往就在眼前。

在原来魏明帝的计划之中,司马懿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人,虽然他有着不输于诸葛亮的军事才华,然而他的实权已经基本被魏明帝薅得一干二净,将司马懿彻底禁锢在了京城辅佐新帝。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与此同时为了制衡司马懿,魏明帝提拔了曹爽,让其成为了大将军,掌握实权。曹爽才是整个托孤事宜中最大的受益者,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名头,却成为了曹魏大军最后的操盘手。

曹爽作为魏明帝儿时的玩伴幸运程度自然是在司马懿之上的,说到底魏明帝其实就是不信任司马懿。而这两个齿轮也就产生了偏差,曹爽这个人并没有像魏明帝遗言中那样,“忌惮为主,拉拢为辅”。

曹爽反而凭借自己的实力,开始在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大有藐视君主之威。曹爽这个核心部件开始出现偏差,那么作为另一个齿轮的司马懿自然也不甘落后,他凭借着小皇帝和太后的支持开始清君侧。

结果也就是因为曹爽掉了链子,让司马懿找到了机会趁机打压他,司马懿重新夺回大权,自然也就开始对魏国产生了不忠的想法。你若不仁,休怪我无义,最后司马懿成功上位。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3.无奈之举

其实在托孤这件事上,或许也有更好的办法。但是奈何曹叡的身体并不允许他过多思考这件事情。曹叡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然后为什么在脱钩事宜上一直摇摆不定呢?其中定有它的缘由。

要知道,当时的魏明帝其实是死在自己36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他还处于青壮年阶段,自然是不满于现状的。然而他的身体并不支持他的宏图伟业,在病榻缠绵之际,他甚至无法听清他人说话。

若是在此刻有人来向他提意见,他都是一律答应的。也可以从此能知道,曹叡病痛缠身思考也不是很清晰,在这个时候动脑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困难的,所以在托孤事上十分犹豫。

除此之外,对于托孤这件事,魏明帝想必是并未有人选。然而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在生命即将到达尽头之际还是要选择人。他就把最新来的大臣推了出来,想要他们互相制衡,以期盼他们治理魏国江山。

从辉煌到衰败:揭秘魏明帝曹叡的统治之路

选择曹爽和司马懿,只能说是明帝的无奈之举,并非他有意为之,导致曹魏相山最终拱手让于他人。倒不如说在那个时候他无法思考更多的问题,也就没有注意到二者无法相互制约。

总结

就托孤的事情来看,曹叡哪怕是在病榻之际,也是隐约窥见了未来之难,并且为此做了一定的准备。然后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值得托付的人曹爽,居然只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只会拉帮结派。

曹叡的决定最终没有实现,其实并不是他不行,也不是他晚年昏庸。不过是因为他晚年无法打压世族,让这些人逐步壮大,而自己终将无力回天,最后导致胜利果实被司马家族窃取。

所以说托孤一事实乃大事,不论是到了哪个杀伐果断的君王面前,都是值得思考和犹豫的。毕竟这关乎着日后的江山社稷和繁荣昌盛,自己都无法阻止的事情,那就只能尽量降低威胁,让子孙解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的最大对手,不是曹操司马懿,是谁呢
...站在他面前最大的绊脚石,就是当时的洛阳城主,也就是魏明帝曹叡。这位曹叡,不是一般的角色,他可是让诸葛亮头疼不已的存在。诸葛亮虽然英明,但终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让无数英雄泪
2024-04-27 20:36:00
司马懿的人生智慧:挥剑一次,磨剑十年
...国权力中枢。曹丕病逝,司马懿成为四大托孤重臣之一。魏明帝曹叡时代,是司马懿最辉煌的时代。识破孟达叛变的阴谋,千里奔袭斩孟达;和诸葛亮在关陇相抗,直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病
2024-06-18 21:06:00
他能让诸葛亮大败而归,却为何栽在了司马懿手上
...功的鼓舞,曹真突然提出了伐蜀计划,转守为攻。曹真向魏明帝提出“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这项计划得到魏明帝的批准。曹真于是在太和四年即230年由长安率兵入
2023-01-06 17:18:00
赵云生前最后一仗虽然失败了,却坑死了魏军著名大将
...执政七年的魏文帝曹丕离世,终年40岁。在其死后,其子魏明帝曹叡即位为君,此时曹魏内部正好遇到权力交接的时期,相对动荡。另外,司马懿当时成为了魏蜀前线雍凉二州的大都督,面对曹魏
2022-12-30 22:47:00
司马懿和诸葛亮最重要的3次隔空比赛分别是什么呢
...道弄巧成拙,申仪把事情报告给司马懿后,司马懿没有向魏明帝请旨,直接先斩后奏,带着兵马连夜赶到了上庸,活捉孟达,诸葛亮失去了重要内应。这一回诸葛亮输了,北伐错失良机,不得不退回
2024-04-08 19:51:00
司马懿料到诸葛亮城中没兵,他为何不发起进攻?
...懿功高震主,街亭之战发生在公元228年,这时魏国皇帝是魏明帝。魏明帝对大将军司马懿疑心很大,认为他不甘于人下。不仅魏明帝,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两任魏国君主,都曾对司马懿表示
2023-02-10 14:47:00
...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魏明帝未准,作罢。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累增封邑。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年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带领十万精兵,
2024-06-02 06:56:00
三国时期,为什么东吴能坚持到最后?
...不是又打过来了?打过来咱们怎么办?当时的曹魏皇帝是魏明帝。“照临四方曰明”,简单说就是: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平民百姓,统统给我老实点儿,我这个皇帝眼睛里不揉沙子。所以,曹魏精英集
2023-01-03 21:30:00
司马懿为什么没有乘机进攻蜀国
...马懿本就是一个极善于伪装的人,他懂得隐忍。他也知道魏明帝忌惮自己不信任自己。于是他不会主动向魏明帝申请攻打蜀国,因为这样会引起魏明帝的猜忌之心。所以司马懿再一次选择了隐忍。他
2023-05-19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