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之后,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每年会开设恩科。通过殿试考核,一甲第一名的人,便是本期的状元。宋朝之后,只要得中状元的人,便可以入仕当官。明朝得中状元,所获得的官品应该不低于正7品。然而五...……更多
中国古代“学霸省”是哪一个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是众多读书人进入官场的必经之路,几乎每一个读书人的目标,都是能够一举中第,所以每年进士、举人、秀才的录取比例其实极低,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更多
梁灏:历经五代战乱,82岁终圆状元梦
...是一篇讽刺小说,但也反映了古代的科举有多难。古代的读书人非常多,即使家里再困难,也会砸锅卖铁送孩子去念书。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光宗耀祖。但中状元何其艰难,先要经过乡试,再要考过省试,...……更多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变命运。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和现在最为公平的高考,都是读书人人生道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最终走出了困住数代人的山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古时候的读书人更是一心想...……更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状元云集于此,为什么苏州状元那么多?
...题名中状元,赴琼宴打马御街前。孟郊的《登科后》道尽读书人最真实的心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呼之欲出的雀跃,扑面而来的意气风发。历史上出现状元最多的当属江苏苏州,这里也一直有许多“状元府...……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代的科举制继承唐朝,同时由于...……更多
封建时期的状元含金量有多高?是什么水平的学历?
对于古代读书人而言,高中状元便是他们每个人渴望的事情。在历朝历代当中,能够成为状元的人,无一不是数万考生当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作为古代读书人的荣耀之一,那么这个称号的含金量又是怎样的呢?如果以现在的学...……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一的文状元。科举考试拖的时间很长,除了极个别的天才读书人,能在二十多岁就考中状元,一般来说当上状元的人都三十多岁了。因为考上秀才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当上秀才后,才有资格继续考试。乡试中了是举人,没中得...……更多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还可以通过武术比赛的形式,作为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读书人可以考科举,而练武之人则可以考武举,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最终拔得头筹的人就是武状元。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清时期由于内忧外...……更多
古时候的状元很难考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成名的唯一途径便是中举。只有中了举人,再通过殿试成为状元,整个人生都会因此发生巨变。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古代科举的魅力所在,古代唯一出人头地...……更多
古代科举之路:状元背后的辛酸与机遇
...丰收,那些沉甸甸的收获就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对于读书人来说,金榜题名就是他们的愿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都是插花游街马蹄轻的荣耀时刻人们都觉得读书人只有考上了状元才能叫咸鱼大翻身,当看到《儒林外史》中的...……更多
探花是什么?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兴奋?原来是有这个活动
...一种唯才是举的考试制度,相对比较公平,因此成了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上进通道。有无数人底层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科举,成功走上历史舞台,彻底改变自身和家族的命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当然,科举是好...……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大多数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科举考试中状元,则是众多读书人中的成功者。那么自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来,历代的状元都是有迹可循的,自唐至清,共有592名状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几个很奇葩的状...……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穷的状元,考试时写了8个字感动光绪落泪
...朝统治也不稳定,科考无法正常进行。这一来,可把那些读书人害苦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上进的唯一途径是当官,而从隋唐之后,当官大多只能通过科考。科考都不能正常进行,哪怕你读书人满腹经纶,也无法出...……更多
历史上最传奇状元,因一场火灾高中状元,六天后却离奇去世
...典”发展到明清时期,前面三场考试已经能把天下九成的读书人筛掉,在江南一些省份,甚至有成千上万人在争夺一个秀才和府生的名额。至于三年一次的乡试,竞争更是惨烈。乡试因每次于秋天开考,故又称作“秋闱”。想要...……更多
历史上最老和最年轻的状元,竟然出自一个朝代
...的时代,还需要你祖坟冒了青烟。最开明的时代那么哪个朝代的科举考试是最开明的吗?历朝历代帝王世家都希望能够选出更好的人才,所以在防作弊这方面还是有下过一定功夫的,不过就算是皇帝自己也会有一些娘家人跟自己...……更多
在古代,探花比状元还备受关注
...考试,就必须要提最后的殿试。能参加到殿试这一环节的读书人可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最后的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作为成绩最为出色的人,状元自然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可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更多
在古代,都以中探花为荣,为何不是状元?
古代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大概就是一举中第,从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范进中举》就能看出来,其实古代的读书人能够一举中第的人非常少,而范进只是中了一个进士就疯了,那古人如果中了状元会如何?按照道理来说,状元...……更多
最特别的状元:竟然是考生自己点的
...考试便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用途径,金榜题名更是古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一共产生了五百多名状元,其中年纪最大的当属唐代的尹枢。这个尹枢不仅是年纪最大的状元,他中状元的经历也是最特别的。...……更多
王嗣宗:唯一一位通过比武成为文状元的文臣
...王嗣宗想了一个办法,他直接一把抓住了陈识的帽子。而读书人注重个人形象,俗话说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陈识自然用手去护头。这个时候王嗣宗顺势一个抱摔将陈识摔倒在地,还没等陈识站起来。王嗣宗走到皇帝面前高...……更多
...。倘若休宁古时就建有状元宝塔,那砖石便是恒河沙数的读书人。秀才、举人、进士,层层级级垒至最高端,金色宝顶即状元桂冠象征。寻访县城海阳、古镇万安等先贤曾生活之处,今人举步似乎都可能在重合状元足迹。庆幸有...……更多
...但在此之前需要经过科举考试。在科举考试中,状元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一生能考中一次状元,那是莫大的荣耀,在当北宋年间,有一个人却考中了两次状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此人名叫王世则,桂林永福人,是历...……更多
古代最幸运的考生,因皇帝出差错被钦点为状元
...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当中的人,大多数都是穷苦的读书人,而且没有任何的身家背景,对于这样的人,皇帝用起来才更加的放心,因为他们能够依附的人只有皇帝。所以很多皇帝对于科举考试都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在最后...……更多
清代状元夺魁年龄最小的是谁,年龄最大的又是谁
...力挫群雄。 状元在科举时代是十分吃香的,可谓是千万读书人中的翘楚。然而,也有不少状元同时在世,那么在不同时期分别又有多少状元在世呢?上面已经说过清代状元的的平均年龄为62岁,而夺魁后平均活了27岁。照这样推...……更多
为何古人中了探花比中了状元还要高兴
...相应的学历。就是你必须要有秀才的身份,秀才是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参加童生考试获得的身份。而成为童生之前要依次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在古代,很多人到了花甲之年也未能通过童生考试。秀才之后是进士,成为进...……更多
古代的皇帝也是颜控?他因为长得太英俊,成为明朝首位状元
...士之道。由此看来,科举制度的实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读书人,确实是一件双赢的事情。要说科举考试中最风光的事是什么?当然是高中状元了!状元,顾名思义就是全国第一名,单看这个名词,就可想而知有多风光了!一个...……更多
福建人怎么这么会读书?
...谦的诗歌,描述的就是他在福州见到的情形:在路上遇到读书人的概率高达90%;夜晚站在街头,哪哪都传出读书声。当时在整个福建,读书这件事都火得一塌糊涂。哪怕是偏僻的小山城,也没落下。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更多
爹嫌弃儿子笨而出家,后来儿子却考上了状元
...。说起下一句,其实还有个小故事。在以前,有个罗姓的读书人,因为家庭很贫困,所以要想出人头地只能去考取功名。但是,由于自身的才能受到限制,没有那么高的天分,进京赶考很多次都考不上好的名次,于是在心灰意冷...……更多
这位状元寒窗苦读24载金榜题名,8年后大清却先亡了
...,一朝成名天下知。——高明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曹学佺曹学佺进士出身,作为明代著名的诗人、藏书家、名士,此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为何会痛骂读书人呢?天启二年,曹学佺出任广西右参议,当地藩...……更多
施肩吾:民间开发台湾第一人,非典型性状元的传奇人生
...代人为什么这么会写诗?考试大纲里有啊。估计当时每个读书人的书案上都有一本类似于《唐诗三百首》这样的参考书,相当于我们现在高中生人手一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在唐代,会写诗那可是当官的入职门槛啊。施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高启强读了孙子兵法就能搞定泰叔 那是泰叔忘了怎么用干儿兵法
高启强人生的转折点之一就是认了泰叔当老爹,然后他就凭借了多年的社会(黑社会)实践结合《孙子兵法》,架空、干掉了泰叔。泰叔这个老江湖输得实在有些冤
2024-11-24 15:11:00
吐血而亡,天下最大的笑话,袁术至死不明白
吐血而亡,天下最大的笑话,袁术至死不明白狂妄自负的袁术,不顾众人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自立,结果自然是众叛亲离,成为众矢之的
2024-11-24 15:14:00
为何说屈原本是一名巫师?答案就藏在这里……
【郑重声明】:本人坚决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此文仅为探讨与端午节有关的文化起源问题,并非宣传封建迷信思想。2018年6月18日
2024-11-24 15:38:00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满门抄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文武百官之间开始明争暗斗,党争情况愈发严重,朱元璋身为皇帝对这些事情其实不是非常的在意,因为这些人之间的争斗越厉害
2024-11-24 13:53:00
海昏侯自用“老烧锅”,白酒安排上!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张向阳日前,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进行仿制和模拟实验
2024-11-24 14:12:00
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代?为何DNA都很相似,出土的甲骨文揭秘答案
美洲原本是我国土地?原住民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在美洲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殷商甲骨文,难道印第安人真的是从亚洲迁移过去的吗?讲奇闻异事
2024-11-24 14:27:00
只因爱上一个男人,错失开国之君的荣誉,还弄得身死国灭
公元385年,西燕大军将前秦的都城长安团团包围,长安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前秦皇帝苻坚眼见难以坚守,便从国库中取出几件艳丽的衣服
2024-11-24 14:28:00
李延年唱“北方有佳人”,汉武帝感叹,平阳公主立刻献上李夫人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延年悠扬的歌声唱响了“北方有佳人”,这首歌一时间令所有人沉醉。汉武帝听后,却感叹不已,似乎心有所动
2024-11-24 09:58:00
魏国夫人吐血身亡,哥哥贺兰敏之反应奇怪,5年后在流放途中死亡
魏国夫人突然吐血身亡,弟弟们都在悲痛中哀悼,但她的哥哥贺兰敏之的反应却异常冷静,甚至有些不寻常。更让人费解的是,五年后
2024-11-24 09:59:00
刘邦8个儿子,只有2个得善终,一个是汉文帝刘恒另一个不是刘盈
刘邦一生有八个儿子,然而,最终只有两个儿子能善终。其中一个是汉文帝刘恒,另一个却不是刘盈——这个名字大家都熟悉,他是刘邦的嫡长子
2024-11-24 09:59:00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长孙皇后在临终前的举动,令整个宫廷都为之一震。病重的她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出了让人意外的一句话:“我不会做吕后
2024-11-24 10:00:00
刘武死后,窦太后绝食哭诉是汉景帝杀了刘武,汉景帝是怎么做的?
刘武的死,像是一颗巨石投入了古代宫廷的平静湖面,引发了惊涛骇浪。窦太后绝食哭诉,声称是汉景帝下令杀了自己的儿子,这一番话震惊了整个朝廷
2024-11-24 10:01:00
王娡暗中让大臣请立栗姬为皇后,汉景帝大怒,改立刘彻为太子
在古代宫廷里,权力的博弈常常充满了暗潮涌动,而有些决定甚至能改变一国的未来。王娡,一个深得汉景帝宠爱的大臣,居然暗中运作
2024-11-24 10:01:00
李世民想改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坚称不可,10年后害死李恪
李世民,一位威震一时的帝王,曾一度想将李恪立为太子,然而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长孙无忌的坚持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意
2024-11-24 10:02:00
贾夫人遇险,侍卫抗旨不救,也不让汉景帝去救,窦太后为何给赏?
“历史中的权力斗争,有时比生死更残酷。贾夫人突然遇险,身为侍卫的守卫者竟然抗旨不救,甚至连汉景帝也未被允许去救她。令人震惊的是
2024-11-24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