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4 10:00:00 来源:戏说三国

长孙皇后在临终前的举动,令整个宫廷都为之一震。

病重的她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出了让人意外的一句话:“我不会做吕后。”

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是她对权力、对帝位继承的深深忧虑,还是她对李世民的无声告别?

身为皇后,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关系到朝廷的未来,那么她到底在担心什么?

李世民会如何回应这突如其来的话语?

这一幕,究竟埋藏了怎样的宫廷秘密?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二十一日,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在立政殿病逝。

就在病逝前几天,长孙皇后趁着精气神不错,和唐太宗李世民做最后的诀别,着重说了四件事: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其一,当时宰相房玄龄因事被李世民遣送回家,已经很久不上朝了,长孙皇后一直挂心这件事,她知道房玄龄侍奉李世民多年,一直小心谨慎,朝中机密未曾泄露分毫,如果没有犯大的错误的话,她希望李世民不要弃房玄龄不用。

其二,抑制外戚,李世民登基后,爱屋及乌,一直对长孙皇后的娘家很看重,先不说长孙无忌这个开国功臣,就是长孙皇后的其他娘家人,都得到了重用,有些德不配位,并非好事。

长孙皇后希望李世民不要将他们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能以外戚身份定期朝见皇上就已经足够了。

其三,长孙皇后希望薄葬,因山为坟,器用瓦木即可。

其四,劝谏李世民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言,省劳役,止游猎。

其五,不必让子女前来探视,每次子女前来看望她,大家都免不了哭一场,她也跟着难受,反正她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就没必要让大家都跟着难受了,不如不见。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从这些可以看出,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长孙皇后也在尽一个皇后的职责,所思所想都是为李世民、子女和家族着想,而她自己,早已看淡生死,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并不畏惧,实际上她早就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因为说完以上几件事后,她又费力取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递给李世民,然后说:

“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

李世民不是开国皇帝胜似开国皇帝,先不说隋朝时期李世民参与的战争,只说从617年晋阳起兵开始,一直到621年王世充和窦建德都被解决,期间整整四年时间,李世民不是在战场上就是在奔赴战场的路上。

即便彼时的李世民只有20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长期征战沙场让李世民浑身是伤,身体早早就出现了问题,更不用说李世民身上似乎还有家族的一种遗传病,即风疾,所以别看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只有29岁,但身体已经不太好了。

贞观年间,李世民身患多病疾病,而且多年没有痊愈,有一次病的厉害,长孙皇后精心伺候在病床前,常常白天黑夜不离李世民身边,衣不解带的照顾着李世民。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那个时候长孙皇后甚至已经做好了李世民随时会病逝的准备,她特意购买了毒药,就藏在自己的衣带中,自言自语说:“皇上如果有什么不测,我也不可能独活。”

这件事是瞒着李世民的,因为在李世民眼中,长孙皇后永远是温柔而坚定的,仿佛有她在,他的病很快就会好。

在李世民面前,长孙皇后并不曾露出丝毫的哀怨,也没有同李世民谈论过死亡的问题,只一个人暗暗做了同生共死的誓言。

其实长孙皇后本身也有病,是气疾,有人说是哮喘病,也有人说是与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如果情绪波动过大,或者过度劳累都可能加重病情。

很明显,这种病放在皇室,尽管有最好的大夫和药物,但想不加重病情也很难,毕竟皇家生活都是惊心动魄的,尽管贞观年间的皇宫,相对来说比较平静,但依旧有很多事情可能引起情绪波动过大,皇后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比如贞观八年(634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巡幸九成宫,李世民的姐夫柴绍负责护卫李世民的安全问题,有一天深夜,柴绍等人有急事禀报,显然是出现了很危险的情况,李世民立刻穿上甲胄走出房间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长孙皇后拖着病体也跟着出来,当时李世民本来不让长孙皇后出来,毕竟情势不明,而且长孙皇后还有病在身,但长孙皇后不肯,还是跟着出来了,身边的人试图劝阻她,但她却说:“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

长孙皇后从来不是一个只默默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女人,她是可以和李世民并肩作战的女人。

她13岁嫁给李世民,从此就是不离不弃,武德年间,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长孙皇后就在京中尽力周旋,维系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父子情,与李渊的妃子打好关系。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也没有躲在秦王府只等着事成,《旧唐书》记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她和他并肩作战,一起站在了大唐权力的巅峰,他为帝,她为后,他们并肩而行,所以九成宫有变,长孙皇后即便有病,也抱病和李世民共进退,但也因着这件事,长孙皇后的病情加重。

后面病情反反复复,李世民为长孙皇后的病情做了很多努力,但似乎收效甚微,长孙皇后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一直不曾真的痊愈,直到636年,长孙皇后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都知道属于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长孙皇后病重之际,拿出藏在衣带中的毒药,对李世民说不会做吕后

病重之际,长孙皇后终于将毒药的秘密说与李世民听:臣妾在陛下有病的日子里,曾发誓和陛下共生死,绝不会做吕后。

吕后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汉王朝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数年,不仅把刘邦大部分的儿子都折腾死了,包括吕后自己所生的汉惠帝刘盈也不例外,更是让吕氏家族把持朝政,差点让刘汉王朝换了吕姓。

长孙皇后不愿意做吕后那样的人,她从不干涉朝政,也没想过在李世民死后把持朝政,她想的是尽己所能让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

倘若李世民真的在她前面不行了,她也不会独活,而是发誓跟着他一起走,她就是这样一位世所公认的一代贤后。

长孙皇后做好了和李世民共生死的准备,不曾想,她竟然走在了李世民前面,636年夏六月,长孙皇后病逝,李世民很是悲痛,自称失去良佐。

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常常思念她,以至于在皇宫后苑修建了一个观望台,专门用来观望长孙皇后所在的昭陵,这份深情实在是难得。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深情从来都是落在实处的,并非说说而已,不管是在长孙皇后生前还是死后,李世民同来都是深爱着她,这种深爱一直持续到李世民病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德皇后,随身携带毒药的千古第一贤后
...父亲去世之前,他为她和唐国公的儿子,即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结下了姻亲关系。公元613年,在高士廉的安排下,当时年仅13岁的长孙氏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这种
2023-05-14 12:31:00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为何总带一包毒药在身边
...就是长孙皇后在临终前,从衣服里拿出了一包毒药,拉着李世民的手说道:世民啊,本来想等着你死的时候我跟着你一起死的,可没想到我却要先走了。我就是想告诉你,我可不想做什么吕后。这里
2023-10-26 15:45:00
长孙皇后为何腰间总系一袋毒药
贞观初年,上林苑,初春时节的桃花正开得艳,新帝李世民携结发妻子长孙皇后于上林苑内赏桃,春和景明,春光灿烂,桃花熙熙攘攘地在微风中舒展身姿,长孙皇后面若桃花,粲然一笑,于上林苑十里
2023-06-06 11:28:00
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也是李世民完美的妻子和皇后
...上出现的一个女子,13岁时嫁给了唐国公,即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后来在武德元年被册封为李世民的正妃。当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她就被封为皇后,她的一生都受到后人的敬重,更让后人看透了,
2023-02-19 22:16:00
唐太宗重用长孙无忌,长孙皇后为何反对?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当即命丧玄武门,并将父亲李渊软禁了起来,从而夺取了大唐的皇位,史称唐太宗。唐太宗登上皇帝宝座
2023-06-08 20:09:00
从侍女到皇后,揭秘三位传奇女性的崛起之路
...深情。唐太宗的文德皇后长孙氏 而最为引入注目的应是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在所有贤后中,长孙皇后如果排第二,其他的皇后很难找出能排第一的。长孙皇后是历史上最贤能的皇后吗?其实
2024-03-26 09:25:00
风雨同舟,共创辉煌: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爱情故事
...画,美人多娇,都说帝王无情,拥有者后宫佳丽三千。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伴相知,彼此成就,共创贞观盛世,成为一段帝国传奇。他们之间的爱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长孙皇后出身名门,长孙家
2023-11-03 04:50:00
长孙皇后的一句话救了魏征,也让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
一天太宗退朝以后,怒气冲冲地来到后宫,生气地说:“朕一定要找机会杀了这个土佬帽!”长孙皇后问:“是谁惹得陛下如此大怒?”太宗说:“还不是魏征!每次朝会都当着众臣的面驳我的面子,让
2023-07-11 10:50:00
长孙皇后:唐太宗背后的女人,武则天唯一无法超越的女人
武则天,一生永远无法超越的两个人,一个是李世民,另一个就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千古一帝,雄才伟略,十六岁便横刀立马、名扬天下。运筹帷幄,玄武政变,开创大唐盛世,造就华
2024-03-21 06: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