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由大唐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唐穆宗李恒即位以来的第一场科考,因此朝野瞩目。但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并不顺利,很快便朝向党争的方向发展。一切源于一个狗血的开端。01正式开考前,...……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生最大的起伏。科举才是。因为,在科举入仕以前,他只是一名乞丐。杜衍乃唐朝名相杜佑之后,本来出身名门。可是,就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暴病而亡,母亲在万般无奈下,只能改嫁...……更多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不复往日。最后则是以封建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其以科举制为依托,去士不再再看重门第,而重才学,士子凭借才学在科举取士中脱颖而出,进而进入官僚体系。一、何为五姓七望何为五姓七望,其实就是七个家族,只是其...……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科举制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古...……更多
...和诗文名声,参考达官贵人和著名人士的推荐,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其优点是确有主考官录取了许多社会上公认的高水平才士。如唐贞元八年(792年)的“龙虎榜”,就出了韩愈、欧阳詹等名士和多位后...……更多
同名又同姓,此“会馆”非彼“会馆”
...免后人误会”。这倒也印证了《清稗类钞》中关于公所的说法。与士人会馆创建资金,主要源于京官的俸禄截然不同,商业行业会馆的创建,则来自商人们的集资,由他们的经商所得,按一定比例提成而得。例如,银号会馆正乙...……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带着满堂娇去江州赴任。刘洪杀陈光蕊是为了情杀。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因为《西游记》中唐僧后来解释自己的身份“当时我父曾被水贼伤生,我母被水贼欺占,经三个月,分娩了我。”刘洪的确不是一般的水贼,在此也并非见色...……更多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假装穿越大唐走进科举考场经历过高考的你,看到这些卷子有信心考中吗?科举考试模拟画面。央视纪录片《科举》截图 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却越来越热。不久前网上有个讨论,话题是现在考北大...……更多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晚年为何要亲自废除
...多的国家财力,才下定决心废校。但是经文臣考证,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因为文帝是一个极其重视民生的君主,他曾多次减免百姓的赋税,尽量减轻人们的负担。所以,他断不会因为一时的财政紧张就废除民间的教育。 那么...……更多
牛李党争:唐朝末期政治斗争的权力游戏
...争”。那么牛李党争到底是因何而起,又有什么影响呢?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用来朝廷选拨厉害的人才和官员。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选拔人才的考试,竟然引发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唐宪宗元和...……更多
从举子到文豪:宋濂的科举经历与文学贡献
...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最终确立的科举制……商鞅变法后,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同时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整个国家受着儒家的浸润,读书人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多
中国封建时期的门阀世家与科举制度的兴起
...的发表意见,妄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影响皇帝下发政策。而科举考试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就很好的抑制了门阀世家在朝廷之上为所欲为的现象。但直到唐朝时期,门阀世俗才有了逐渐消亡的趋势,最后更是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之...……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没有因为家境优渥,而成为纨绔子弟,反而喜爱读书崇尚科举,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长大后立志要入朝为官。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黄巢顺利的通过了乡试,参加了会试,并成为最终候选人之一。他对自己很有信心,满心...……更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隋朝在短短的时间内崩塌呢
...因导致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崩塌呢?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杨广强行用兵,强征民夫,横征暴敛引起民愤;二是因为关陇世家的利益受到侵害,引发了反叛。现在我们来综合分析一下这两种说法。隋朝自建立以来,...……更多
持续600年的门阀制度,为何在唐朝后就衰亡了
...个是要收买人心,铲除异己就是消灭门阀,收买人心就是科举考试,学我的东西,信我的信仰,这样选出来的才是自己人。门阀有自己的兵(部曲家丁),有自己的人才(文化传承),有自己的防护措施(屋堡),有自己的势力...……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武三十年三月,朝廷每三年一次的丁丑科廷试结束,这次科举总共录取了五十一名考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可正当人们用憧憬、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时,大明京城却出现了很不合时宜的...……更多
明代南直隶进士时间分布“前期低”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平衡的特点,是各地在人口、经济、交通、教育、政治、科举氛围等方面所存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洪武三年首开科举,洪武四年举行殿试,至崇祯十六年癸未科,历时273年,共举行88科89榜殿试。第一,元末明初江南地区战火...……更多
科举制起源于什么时候
...编版的历史教材也没有改变以上的描述。中学历史教材的说法并非就是完全正确的,其认为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是科举制开始的标志也并未在学术界获得认可。史学家对科举制的产生时间还具有争议,徐连达、楼劲等人认为科举制...……更多
《繁城之下》播出过半,凶手提前曝光,宋辰宋典史可以被锁定
...,儒家是封建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等等。这种说法,好像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五四以来,简单批评儒家的说法当中,说儒家是封建思想的,确实不少。实际上,只要大家伙略微读一些儒家的经典著述,便会发现,...……更多
隋朝灭亡的真相,杨广背了个什么锅
...大,威胁到皇权。杨坚时期废了九品,杨广时期正式建立科举制度,虽然不太完善,也是想利用寒门子弟入朝为官来削弱门阀势力,与此对抗。在古代,选拨人才都是从贵族中直接选取,不看才学,不看品性,只看门第。门第越...……更多
为何说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个说法,说你最向往哪个朝代,有人回答说是唐朝,因为盛唐的光环,也有人说是宋朝,因为那是一个对读书人极为尊重的时代,当然说法万千有之。不过也有人说喜欢魏晋南北朝,老师问为什么,那个学生...……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除掉了一个,危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被广泛讨论,尽管它常受到批评,但相较于其他如门阀士族和贵族的权力继承方式,科举为平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晋升途径。在封建时代,科举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仍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原文中提到的...……更多
科举制在唐朝中后期为何不断侵蚀官僚体系
...相互合作。说到隋唐时期的官僚选拔制度,就不得不提起科举制。魏晋时期采取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于贵族阶级,不利于扩大统治范围,到了隋朝时便面向下层阶级广泛选拔人才。科举制在唐朝趋于成熟,并逐渐为朋党政治的兴起...……更多
聊聊中晚唐的重要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次入相,行政积极,多有善政:外抗异族,内制藩镇,改科举、去淫祠、毁佛寺、放寺僧、置备边库,功成一代名相。但又身陷党争泥潭,外放崖州,饮恨而终。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对直言策时因策...……更多
五姓七望:中国古代名门望族的兴起与衰落
...议的人群中,不乏陇西李氏的本家和门生,他们对李渊的说法并不买账,给予了强硬的反驳。即便对方已经是当今皇帝,也不愿他破坏家族的正统血脉传承。还比如,隋文帝杨坚,对外宣称自己是弘家杨氏的后人,只为了在群臣...……更多
揭秘门阀制度:曾与皇权共天下,为何在唐朝衰亡?
...种制度逐渐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唐朝后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寒门子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官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门阀家族的势力。科举制度的兴起,不仅仅是选拔人才的方式的改变,更是一场深刻的...……更多
让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试,为何大放光彩
...它应皇帝的政治需求而生,又随着皇权的强化而完善,是科举考试中与皇帝联系最为密切的环节。明代殿试的沿革以科举为依托,以皇帝的政治需求为标尺,经历了确立发展、稳定巩固、变更强化三个阶段,皇帝是影响殿试沿革...……更多
唐朝的牛李党争,为什么对唐朝的统治影响那么大?
...《新唐书》记载,牛僧孺、李德裕二人都有治国之大才。科举之时,牛僧孺便能针砭时弊,指陈时政。任御史中丞时,按执冤狱,刚正不阿,面对贪赃枉法、贿赂宦官的罪人李直臣,牛僧孺据理雄辩,说服了唐穆宗公正处置。出...……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左宗棠获赐进士出身,成为千年科举史上的一个特例。“要事”已办妥,左宗棠尽情释放出优异的军事才能,剿灭阿古柏势力,一举收复新疆,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出了彪炳千秋的卓越贡献。 左宗棠...……更多
唐朝流行厚嫁之风,没有高昂嫁妆女儿难以出嫁
封建社会女子出嫁也有嫁妆的说法,嫁妆多寡根据社会阶层以及家庭条件的不同也会存在差距,但有这样一个朝代,女儿嫁人,娘家必须准备丰厚的嫁妆,那就是唐朝。唐朝特别流行厚嫁之风,女性在家中地位本身较低,而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游《闲居自述》乘物游心,澄怀观道。斗室之中,挥毫之间,置图纹印石于掌
2025-04-13 07:05:00
杭州日报讯 来到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是许多游客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处。其中的前山石坊,更是热门中的“打卡顶流”。这座石坊宽2
2025-04-13 07:05:00
他是清朝两广总督,却被英国人俘虏到印度,关进铁笼中供人观赏?
在历史上,经常不乏各种有着各种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们也许有着非常光鲜亮丽的前半生,最后还是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结局,相信大家第一反应便是“精忠报国”的岳飞
2025-04-12 21:31:00
丰臣秀吉等了她一世,却无法修成正果,丰臣秀吉:迎娶她18岁女儿
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枭雄,结束了日本战国乱世,统一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织田市——享誉日本的“战国第一美人”,相传拥有绝世美貌
2025-04-12 21:36:00
古代府邸的家姬身份有多卑微?客人来了必须陪睡,大多活不过18
提起古老的中国,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挺直腰板,有一种莫名的自豪骄傲。我们国家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五千年的岁月留下了太多的辉煌
2025-04-12 21:37:00
古代选秀要求有多高?现代没人能达标,看看你能闯到第几关
古代皇宫选秀要求究竟有多高呢?一共9个条件,每一条都夸张至极,现代没人能达标,你能闯到第几关呢?古代选秀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
2025-04-12 21:40:00
原创皇上大都活不过40岁,有5大原因,最后一个原因很尴尬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的皇帝数量不是你几个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的。据记载,五千年中,共有八十三个王朝,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但是
2025-04-12 21:52:00
兵力只有6万人,国土面积却比中国还大,美国都免费为其充当保镖
中国是全球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如此广阔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守护,而我国的兵力也是目前全球最多的
2025-04-12 22:17:00
《水浒传》宋江和阎婆惜的爱情故事,说来也是一段孽缘
宋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名声在山东郓城那是响当当的,但是宋江身材矮小
2025-04-12 13:57:0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为何难封?
在我国西汉武帝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武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卫青,文有司马迁、张骞、东方朔等人,为汉武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5-04-12 14:46:00
萧冰——艺术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萧冰诗词书法作品】风骨静雅幽兰清淡菊,虚怀翠竹傲寒梅。岩松面壁真君子,风骨冰心横冷眉。【萧冰诗词书法作品】学书心得点落高天飞石来
2025-04-12 15:55:00
东营海葬丨农民书画家回归自然的诗意终章
在骨灰撒海船只的舷窗旁,李女士静静地望着外面翻滚的浪花,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父亲作画时的样子、父亲曾经的教导像过电影一样一帧帧地在她脑海中闪过
2025-04-12 11:41:00
上游书话丨南风子:把心安在竹影里——杨柳散文集《花窗》细读札记
把心安在竹影里——杨柳散文集《花窗》细读札记文/南风子人生四季,既有春花、夏风、秋月,也有冬雪。每当我的心被冰霜覆盖,我总爱打开散文集《花窗》
2025-04-12 06:38:00
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亮相张择端故乡潍坊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通讯员 张大功 潍坊报道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4月11日
2025-04-11 20:06:00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唐朝的千古盛世,开创了“贞观之治”,不仅被百姓爱戴,被群臣尊重,甚至还被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有一个终身都抹不掉的污点
2025-04-11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