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位冷门诗人,却写下一首经典讽刺诗,发人深思,千古流传
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立国之基,固国之本。而蚕桑业一直在农业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男耕女织,农桑并举”,蚕桑与农耕相伴,共同构成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支撑着国家的运转与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正...……更多
杜甫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
...讽刺更是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从诗歌中探索历史故事 讽刺诗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手法,常常更能表达出诗人对某一行为的不满,除了杜甫的这首《赠花卿》,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讽刺诗,其中还有比较有名的一首同样...……更多
一首讽刺朝政的诗却得到皇帝赏识,授予诗人显赫官职
...慨。诗人韩翃感于这种现象,写下了一首笔法巧妙含蓄地讽刺诗。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大意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更多
宋代爱国文人,哪首诗成人人传唱的佳作
...州一样,历史的悲剧将在杭州重演!这是一首令人警醒的讽刺诗。诗人以含蓄的手法,以美写丑的反衬艺术,谴责了南宋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了为国事而忧愤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愧是中国文学史上讽喻诗的杰作,原本...……更多
讽刺与批评:古诗中的社会镜像与人性揭露
...“祸从口出”,在封建社会皇权集中的朝代,哪怕诗人写讽刺诗的出发点是好的,“怼人”也十分有技术含量,但是讽刺朝政的古诗具有危险性,一不小心就被有心人士翻出来,轻则贬谪,重则丢了性命。第二种类型是对人性的...……更多
杜甫最著名的讽刺诗,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川节度使花敬定的文章《赠花卿》。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讽刺诗,仅二十字,却道出杜甫对乱世和乱臣的切齿痛恨。他写道:“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运用巧妙的手法,先是...……更多
苏轼诗词中的历史观:揭秘刘备与诸葛亮的战争与道义
...备和诸葛亮做的事情则更显得不够道义。因此,苏轼这首讽刺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字,却是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做事不地道,配不上英雄豪杰的名头,反而更像是一个冷酷无情,不讲人情的人。所以,诸葛亮做出这样的事情...……更多
讽刺艺术之源:从《诗经》到先秦两汉的文学表达
...,在下人臣用此六义以风喻箴刺君上。”自《诗经》始,讽刺艺术就运用于文学作品之中。风、雅、颂、赋、比、兴,不管是从作品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可以为彰显或暗寓讽意服务。此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作家便通过作品...……更多
她是唐玄宗疼爱的外孙女,成婚6月被丈夫斩杀
...婚后才仅仅只有六个月。对此唐代诗人戎昱曾经写了一首讽刺诗“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讽刺当时的唐朝统治者,将国家和臣民的安危,寄托在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身上。反观我国的明朝,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不和亲...……更多
书讯 |《鲁迅诗传》:一部构思巧妙又斐然可观的鲁迅传记
...也饱含诗意,即便是有投枪匕首之称的杂文,也像一首首讽刺诗。他浸润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彷徨于荆棘满地的路途,呐喊于荒芜寒凝的旷野,发而为诗,显示了“兴观群怨”的博大和深广,给人以警醒、鼓舞和鞭策。【作者简...……更多
...不知礼仪!此诗,不是讽刺,是直接喝骂了。《诗经》中讽刺诗不少,但多是借物讽喻,绝少有直接开骂的,看来实在是忍无可忍、怒不可遏了。说起老鼠,是很容易陷入传统审美的深渊的。鼠遁、鼠目、鼠辈、抱头鼠窜、贼眉...……更多
历史上最懒的诗人:一首诗只写2句,家喻户晓,流传千古
...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历史上"最懒"的诗人,他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而且这一首诗也只写了2句话,但是这2句诗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前一句...……更多
唐朝十几个公主嫁到西域和亲,宋朝为何坚决不搞这一套
...须眉男儿、帝王将相愧死。唐朝诗人戎昱写过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昭示了唐朝和亲之策的全面失败。汉唐以来和亲实践证明,综合实力才是决定国家外交关系与...……更多
诗人路上遭强盗抢劫,即兴写了一首诗,却成千古名篇
...。在《唐诗纪事》中记载了一个诗人被拦路抢劫,却凭着一首诗逃过一劫的故事。这位诗人叫李涉,具体的生卒不详,根据各种资料记载,他主要活跃在中唐时期。天下大乱的时候,他选择与弟弟李渤在江西庐山香炉峰下隐居读...……更多
诗人写首诗,被一“杠精”诗人句句抬杠,却杠出另一首千古名作
...实则是在表达自己对现实时局的忧虑和无奈,因而也成了一首千古名作。那么,诸位觉得这伤心之情,能不能画呢? ……更多
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难
...压抑、凄凄惨惨,不知此时刘禹锡后不后悔当初写的那首讽刺诗。不过二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四年后,柳宗元客死在了柳州,而此时宪宗正准备召他回京。与刘、柳二人命运相似的还有他们的好朋友元稹,因为与...……更多
李白差点被地痞打死,被救后写下一首诗霸气十足
...在刀光剑影里寻刺激,结下的仇家亦不少;李白又喜欢写讽刺诗,被骂者众,引致不少嫉妒。所以说,别看李白如何在唐诗里风花雪月,实际上他的真实生活十分难堪,其孤傲不羁的性格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其不遵礼法的行为...……更多
此人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一首绝句却流传千古
...到的就是历史中一个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的和尚,他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的诗词,所以下面就由我娓娓道来吧。其实历史中真正有名的诗人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诗人除了自己的名字是没有任何记载的,所以我们应该尊敬这些诗人...……更多
为力挺此人,杜牧不惜与白居易为敌,一首千古名作证明自己的实力
...唐偏就出了个杜牧,与白居易是各种不合。杜牧当年写过一首名叫《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七律,在诗中他写道“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意思是说白居易是个有眼无珠的人,这样的痛批不可谓不犀利了。那么杜...……更多
李商隐写下一首名诗,为何1千年后被骂抄袭了现代人
...表作,绝对原创,毕竟他不可能穿越到现代来抄袭。作为一首千古名诗,《夜雨寄北》被多方引用很正常,它曾多次出现在影视剧中,比如前些年大火的后宫剧《甄嬛传》。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丽明珠,历经千年仍然...……更多
卢肇:从贫困书生到状元之路的传奇人生
...,但是赛后卢肇还是有感而发地,赠给了太守成应元一首讽刺诗《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公元...……更多
李商隐最有诗意的一首诗,成为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在一姓骆的人家,由于寂寞无聊便写下了这首诗,成为了一首难得的佳作。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竹丛里的船坞静静地呆在那里,然而靠近临水的地方,则是显得更加的幽静,可是对于我来说,那相思之情...……更多
一首《橄榄》诗 千古犹唱和
...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一首诗制造的“话题”苏轼的《橄榄》诗提到了一个当时特别流行的说法,很多诗歌著作中都有提及,宋代诗人王直方就说过:“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实自...……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寺去拜见老友佛印禅师。二人一番畅谈后,苏轼就写下了一首诗。全诗有一半的句子,都是抄自唐代诗人罗隐的名作《蜂》。借着三则典故,苏轼于戏谑之中,回顾了和佛印彼此相识、交往的过程。这首诗当中蕴含了僧俗智慧的...……更多
拍马屁也能流芳百世?范仲淹看到一首马屁诗立刻给诗人升官
...诗句。乾隆与乾隆皇帝相对应的,宋朝诗人苏麟仅仅写过一首短诗,全诗一共不过十四个字,却能流传千古!这首诗有名到什么程度?其中的七个字,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它的流传度实在太广了以至于有不少人都以为这是句...……更多
张若虚靠一首诗流传千古,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
...了。不过有一个人一生仅仅写了两首诗,但是他只靠其中一首诗便流传千古,他的那首诗被人称赞,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他就是张若虚,而他的那首代表作便是《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是初唐时期的诗人,他与贺知...……更多
宋朝诗人苏麟一首诗只有两句,却被千古传诵
...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人兴之所至的时候,都可以写出一首诗来,但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人写了几万首诗,没有一首出名的,有的人只写了一两首,甚至一两句,却可以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比如清朝的乾隆爷,据...……更多
崔护科举名落孙山,写下一首千古名篇
...考虑创作者的名气,只论及诗歌本身取得的成就时,没有一首超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赵嘏的“风景依稀似去年”,表达得过于含蓄。欧阳修的“人约黄昏后”,又显...……更多
唐朝一位薄情诗人,却写下一首最深情的诗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千古第一悼亡词,那么他的一首《离思》则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悼亡词。这首《离思》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中更是无一句有“情”字,但却读来让人心有戚戚然,无不被作者的“至情至...……更多
李商隐雨夜思念表弟,作诗一首寄情,因林黛玉修改一字而声名鹊起
...瑟》《夜雨寄北》《残花》等,传诵千古。不过本文要讲一首李商隐相对比较冷门的七绝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七绝在有唐一代,紧随杜甫之后。像《夜雨寄北》、《夕阳楼》这类抒写身世漂泊之感,因感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安徽武王墩墓入选考古“奥斯卡” 专家赞其树立里程碑式考古标杆
大皖新闻讯 4月24日,被誉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不负众望
2025-04-24 16:40:00
中国的崛起世界的骄傲——倪明
荆州古城胜景图丰碑 古城荆州大北门之三义街万寿宝塔图燕山春晓图 西岳华山图白云生处有人家月是故乡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乌龙寨胜景图华夏楼观图 梵净山之蘑菇石巍巍
2025-04-24 17:20:00
鲁网4月2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曲阜孔府。孔府的楹联(对联)富有着当地的文化特色。孔府最著名的楹联就是圣府门前的这幅“富贵无头
2025-04-24 17:26:00
民间故事:官爷与小三十岁小妾圆房,第二天醒来,小妾长发变短发
清代道光年间,广西巡抚惠吉不愿久居西南,一心想去东南富庶之地。为了能够升迁,他派了一位心腹小吏,带了大批银两前往北京疏通关系
2025-04-24 17:32:00
西安十三朝到底该不该算上秦都咸阳?今天就给你讲明白了
一些人认为西安十三朝不应该算秦都咸阳,因为历史记载得很清楚——“秦都咸阳”,没有说秦都是长安或者西安。一些赞成西安十三朝包括秦都咸阳的
2025-04-24 17:34:00
拥有核武器就能确保和平吗?看看这些例子就知道根本不可能
核武器跟和平应该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话题吧!有核武器就能永保和平了?显然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话题,为何这么说呢?且听搜史君细细说来
2025-04-24 17:35:00
菲律宾想霸占西沙群岛,他强硬收回并立下界碑,至今受到国人敬仰
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没有办法跟西方列强正面抗衡,也没有办法保护好自己的土地和尊严。1938年的时候,我国的西沙群岛被法国强行占领
2025-04-24 17:48:00
湖北老汉找出85年前“欠条”,红军借款400大洋,现在能兑多少钱
古往今来中国从不缺乏品格高尚之人,尤其是在动乱年代,这种精神更显得难为可贵。古语有云:“忠者,中也,至公无私。”,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
2025-04-24 18:10:00
翰墨铸魂书春秋:王立生的艺术求索与文化担当
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领域,有这样一位行者:他以笔为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劈开艺术新境;他以墨为魂,于方寸之间书写文化自信
2025-04-24 14:24:00
广元利州发现一块明万历年间禁约碑
4月24日,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回民村,一块历史石碑的发现,引来许多村民瞧新鲜。从石碑上镌刻的字迹和内容来看,应该是明代万历年间所立的禁约碑
2025-04-24 15:49:00
她是金星前的变性人,嫁给台湾企业家,却因男变女,一生跌宕起伏
说到变性人,各位一定会想到金星。但金星的做法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好好一个大老爷们干嘛去变成一个娘们,可她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2025-04-24 10:46:00
八岁登基,二十一岁逝世,他在位期间虽然憋屈但却国运隆盛
汉昭帝作为一个八岁登基的幼帝,在位期间重用霍光等人,把武帝晚年时期的衰弱国力扳正回来,成为西汉比较繁荣的一个朝代。刘弗陵出生的时候
2025-04-24 10:54: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黄河畔的“龙”图腾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24 11:11:00
考古专家如何确认青岛琅琊台真是秦始皇所修?他们找到了关键证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杜春娜 于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在美丽的青岛市黄岛区南部
2025-04-24 11:21:00
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古人总想“斩楼兰”?
楼兰这个国家,在世人的口中,一直是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国度;在历朝历代的诗人口中,则是一次又一次被当做假想敌存在。你且看
2025-04-24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