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不可劝以善。虽使契布五教,咎繇作士,政不行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使让契施行五教,让皋陶掌管刑法,治理也不会有效果。接着荀悦提出“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只有让百姓财物丰盛起来,使...……更多
...思是说,功名利禄,不可眼馋羡慕。与民生利害相关的,为政者一定要热心。如果不热心,则百姓的利害就好比相去遥远的秦越,漠不相关。《清史稿》记载,方大湜任地方守令时,政绩突出,“所至兴学校,课蚕桑,事必亲理...……更多
蒋薰: 恤民减赋遭罢黜 归隐耕读“留素堂”
...现在南梅村里的“留素堂”已向游客开放,通过展示蒋薰视民如子的事迹和他诗文的部分内容,颂扬他淡泊明志的情操和不顾个人私利的爱民情怀。南梅里蒋薰故居 山惠明摄于2021年 ……更多
...部自觉坚定“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的勤廉追求,为老百姓做更多实事、解更多难题。“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当下,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再读经典,必将从中汲取鉴往...……更多
【廉洁文化】廉而不刿 取之有道——《荀子》中的廉洁文化
...成,离不开“尚志”,君子志存高远,是为了推崇仁爱,为政者树立了“隆仁”的志向,就会淡泊名利,真正做到“若保赤子”“视民如伤”。二是重民本。以民为本是“高志”之一,《荀子·大略》中说:“天之生民,非为君...……更多
怎样读《左传》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庄公二十四年)、“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昭公五年)、“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僖公二十四年)等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更多
朱熹:二十七次辞官背后的故事
...无雨,农田绝收,灾情严重,为使天灾不演变成人祸,救老百姓于水火,他将“荒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措施,多管齐下进行救助。他下令,丁钱、和买(政府春季贷款给农民,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役法诸事,凡有不利...……更多
叶春及:心系民生除弊政的廉臣能吏
...去今二百余载,甘棠遗意,父兄故老,往往乐道之,可知为政者一念及民,虽百世尸祝焉,况身被其泽者乎!”□林达伟/文 吴拏云/图(除署名外) ……更多
定规碑铭记民生为要
...位百姓的生活,考验着“为民抱薪者”的坚定,也考验着为政者关心民生的态度。在碑文末,定规碑的叙述者郭凌汉老先生感叹:“事耶运耶定规耶?安得不刑石永垂耶!”这也是为何程家峪村担忧事情失败而没有同意的重要原...……更多
他是三国奇才,协助曹操坑死吕布,可惜英年早逝
...。任职期间,陈登考察徐州的土地,积极发展水利,帮助老百姓灌溉农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徐州的农业发展。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因病去世,让刘备接替了他的位置。 之后就出现了吕布赶走刘备的情况。陈登虽然在名义...……更多
聊聊孟子的政德思想
...丘民而为天子”认为要想当天子,就不能放弃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正所谓心系百姓便能胸怀天下。在孟子眼中,就算是当时的“丘民”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爱戴人民,这才是符合天子的做法,如此才能在政治上做出一定的政...……更多
...载不详。包拯办理案件均能明察冤情,公正处理。因此,老百姓盛赞道:“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正因如此,以历史人物包拯为原型的包公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既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又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中华优秀...……更多
杀一人为罪,杀万人为雄,盘点历史上的杀人屠夫
...”。繁华的扬州城,刹时变成惨切切的人间地狱。清军对老百姓“如驱牛羊”,见人就杀,城内各处积尸如山,连小孩子也不能辜负,“满地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杀到最后,连水塘都因血流成河而变成了五色塘,这是多...……更多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安归?”由此可见,子产对郑国的影响有多深,他的死让老百姓觉得没有了依靠。《循吏列传》说子产为相“二十六年而死”,估计司马迁算错了账,献公十三年卒,定公十一年卒,简公三十六年卒,如果从郑简公二十三年子产...……更多
聊聊让康雍乾三代帝王动容的于成龙
...痛继续指挥作战。于成龙视民如子,他知道如果自己退缩,老百姓们将再次受难。正因为他视生死于度外,百姓才得以幸免厄运。 ……更多
...县知县焦云龙勤政爱民的感人事迹,称赞他“公在池阳,视民如伤,五日在城,五日在乡”。远在陕西的一名知县能被《申报》所关注,这在民智初启的年代是极为罕见的。据杨虎城主持修撰的《续修陕西通志稿》记载,焦云龙...……更多
嘉靖宫变揭秘:宫女们为何敢挑战皇权?
...“壬寅宫变”。在封建王朝时代,皇权至上,皇帝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更是高不可攀,是谁给了这些宫女这么大的胆子,冒着杀头的危险,居然敢谋害皇帝?嘉靖迷信道教,对宫女残酷迫害嘉靖皇帝原本是个有为的君主,登基之后...……更多
刘禅:被低估的蜀汉运筹帷幄之主
...刘禅经常说:“国家兴亡,祸福之机,系于民心。”他时刻将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视民如子。在刘禅勤政爱民和诸葛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蜀汉国力渐渐强盛,被视为“富贵之国”。三、亲政治国,继往开来 235年,蜀汉丞相诸葛...……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亡国之君,却被骂了一千多年
...水军派出三十万大军,回来的只有几千。除此之外,还有老百姓源源不断交纳赋税、补给、充当壮丁、纤夫,以至于隋朝后期农民起义频频爆发。杨广其人,于历史中骂名多过美名,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有着高屋建瓴的宏观规划...……更多
...。行中和的好处在于执政者通过行“中正平和”之政,让老百姓感受到从政者的威严,感念从政者的恩德,称赞从政者的治理智慧,从而愿意跟随并听从他所施行的政策。通过将圣王作为政治和道德的楷模,移风易俗,以自身的...……更多
...,须知痛痒切吾身。”他告诫下属,官民本是一体同胞,为政者理应体恤百姓痛痒,关注百姓疾苦。“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更多
隋炀帝的功过:科举制度的创始与大运河的开凿
...人。史书记载:大业八年(612),杨广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可见隋炀帝的好色荒诞。隋炀帝上位后,一直都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大肆修建行宫,在各个他去过风景优美的地方都修建了行宫或...……更多
《易经》中的“教化”是如何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
...教惟本。故古国者,自家党遂至于国,皆有教之之地。”为政者重视教化,劝导民众遵伦理、明义利,有助于良好民风民俗和惩恶扬善精神的形成。在司法实践中,以教化为先也有利于争执双方静心思过,不致行事过于冲动,教...……更多
应记入史册的莱芜县令
...地区需筹款修复。因为莱芜当地资材短缺,李隶中不想让老百姓来承担,便将自己的薪俸捐献出来,但这远远不够。于是李隶中“贷粤商金代办,邮书其弟晃中在家措偿”。也就是说,李隶中向广东商人贷款垫支,再写信让他的...……更多
...子抓落实的精神状态,尽一切可能改进工作薄弱环节、为老百姓多谋实惠,这样即使是没有任何雕琢粉饰的工作,同样也能成为群众心头的丰碑。正确处理好“上新”与“上心”的关系。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更多
...坚忍不拔;要美丽,得积极向善;要成功,得持之以恒。为政者,当如莲,清洁、高雅;如茶,清淡、幽静;如梅,傲雪、不屈。一生如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清心寡欲,才能清正一生,清闲自如。 ……更多
...待和周到安排。他说,贵州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生态环保,令人由衷钦佩。力拓集团将继续推进助力毕节发展相关项目,为当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并在更多领域寻求与贵州合作机遇,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更多
被刘邦逼反的第一个异姓王,死后全家蒙羞
...智登上了燕王的宝座。他深谙治国之道,用心经营燕国,视民如子,提拔贤才,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燕国在他的治理下日渐繁荣富庶,百姓安居乐业。韩广深得民心,燕国已成他坚实的后方基地。然而西楚霸王项羽却介意韩广...……更多
...百姓。 为民计深远,是为政之责。担负好这个责任,为政者既要有不计一身的奉献精神,又要有不争一时的长远眼光。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当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谋事放在前,把个人“出彩”放在后,...……更多
...保积极性。“一次次履职,一次次收获,让我真切体会到视民生小事为大事,为基层群众代言的意义所在。”曹智莉表示,将继续恪尽职守,将委员作业写在群众心坎上,更加扎实地履行好政协委员的光荣职责使命。 ……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所以她开始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恭亲王的权力,然后又巧妙地利用侍读学士蔡寿祺劾疏,最终成功地罢免了恭亲王的官职,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人手调到了军机处
2024-06-11 20:36:00
妻子拎不清会带来什么结果?看看杨素和徐达就知道
古代大户人家人家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一个“娶妻娶贤”,尤其是皇族和官宦世家,有一个贤内助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2024-06-11 20:36:00
一八九四年,借着六十大寿的慈禧,借了醇亲王“在颐和园受贺,以康熙、乾隆年间为例,自内到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祝会”
2024-06-11 20:37:00
六旬大寿即将到来,为了不让战争影响自己大寿甚至想让外国干涉内政,从而尽快结束战争,顺利举行大寿。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以各种手段与其斗争时
2024-06-11 20:38:00
李治被严重低估,历史上的他究竟有多恐怖
谈到李治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因为比起来丰功伟绩缔造了贞观之治的父亲李世民、传奇一生的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孙子李隆基
2024-06-11 20:38:00
于是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派发维新变法,一开始对于变法的希望很强,但是慈禧非常害怕光绪帝脱离自己的控制,自己大权旁落
2024-06-11 20:38:00
光绪帝于1908年逝世,溥仪继承。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去世。最后,慈禧终于结束了她那堕落的封建生活。在整个一生中
2024-06-11 20:39:00
但后人印象最差的当属嘉靖皇帝,一直认为他是一个昏庸之君,因为当年明朝大清官“直谏”的皇帝是嘉靖,明朝最大的奸臣严嵩出现在嘉靖时期
2024-06-11 20:40:00
他14岁登基,赶走了三朝不倒、权倾天下的文官,控制了官僚集团,将士大夫集团玩弄于股掌之间,将皇权空前强化,让百官及百姓对他的崇拜达到了畸形的程度
2024-06-11 20:40:00
从周朝以来,一直都是这样,即使长子去世,还有次子。可嘉靖帝似乎天生就注定是君主之才,他继承皇帝之位并不是正常继承。首先
2024-06-11 20:41:00
李建成多次引诱拉拢李安远为何都失败
唐初右武卫大将军李安远,曾经被李建成多次拉拢,无动于衷,始终如一支持李世民,是李世民铁杆支持者!李安远家世显赫,心路历程复杂
2024-06-11 20:41:00
在明武宗过世12天后,嘉靖在接送队伍的护送下到达京城。谁知,他非要仪式才进。根据礼法,嘉靖帝的要求是合理的,可错就错在张太后
2024-06-11 20:42:00
独孤伽罗为何会让隋文帝杨坚又爱又恨
她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皇后,她美丽端庄,是个难得的好妻子;她聪明睿智,是一个优秀的参谋者。她跟隋文帝杨坚珠联璧合,二人伉俪情深
2024-06-11 20:42:00
众所周知他的年号叫做“嘉靖”,但是当初内阁大臣给他拟定的年号叫做“绍治”,这又引起了嘉靖帝的不满,坚决要换掉年号。因为“绍”字带有继承的意思
2024-06-11 20:42:00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盛唐的分裂起源于军阀的割据,各方节度使手握重兵,原本是朝廷坚强的壁垒,最后却反倒成为了最大的隐患。当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拍即合
2024-06-11 2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