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1 13:50: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春秋贤相,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管仲。诸如管鲍之交、尊王攘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类似的小段子占据了大多数人的记忆里。

然而,对于子产能够了解的人却屈指可数。

管仲私德有亏,所以《管晏列传》记载:“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这里的“小之”不是讲管仲气量狭小;而是“以之为小”,孔子很瞧不起管仲。

对待子产,孔子却显示出不同的态度。《仲尼弟子列传》如此记叙,“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遽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

子产能够与老子、遽伯玉、晏婴等齐名等位,可见孔子对子产的尊重之义。“严”字解释为尊敬。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

子产在世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曾路过郑国,跟子产相处亲如兄弟。

“及闻子产死,孔子为泣曰:‘古之遗爱’。”

听闻子产去世的消息,孔子失声痛哭,“子产的仁爱,真是古代的遗风。”言外之意,子产之死仁爱精神也伴随着消亡了。

子产“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不仅让孔子敬佩,就连季札对子产也是一见如故,相交恨晚。

季札,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春秋时期吴国人,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高风亮节,以辞让吴王王位而闻名于世;更让人拍案叫绝是“见微知著”的政治智慧,称得上是历史上第一政治预言家。

吴王余祭四年,也就是郑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44年,季札开启了外交之旅。在鲁国,欣赏周乐,听到历史,预测未来;在齐国,建议晏婴交还权力和封邑躲避鲁难;在晋国,王室卑弱,三家分晋;在卫国,“卫多君子,其国无故”。

在郑国,季札“见子产如旧交”,子产高规格接待了季札。两人相见相交是历史的幸事,更是郑国的幸事。所以,季札说道,“郑之执政者侈,难将至,政将及子。”

季札坦诚地告诉子产:“郑国执政者奢侈腐败、荒淫无度,大难即将来临,执政重任最终会落到你手中。”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果然,如同季札预测的一样。郑简公二十三年,郑国内乱,诸公子为争宠夺利而窝里横,互相残杀。

也有人想趁机杀掉受国君信任的子产。而“公子或谏曰”,这是一个历史上未留名姓的好人,一句话阻止了子产被杀,也间接的挽救了郑国。

“子产仁人,郑所以存者,子产也。勿杀!”

子产对于郑国的重要性,这句话足以说明分量。子产为人仁爱有德,这是郑国能够继续立足于强大的诸侯之中的根本。所以千万不要杀了他!

“乃止。”

对外郑国北临有晋,南面有楚,西隔周便是秦,东邻有卫、蔡、宋、陈,可以说周围诸侯国环伺,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一代雄主此消彼起。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郑国处于夹缝之间能够苟延残喘实属不易,自从第三代枭雄郑庄公去世之后,郑国失去了往日雄风,一蹶不振。

南北分别是楚、晋两大强国,他们动辄征伐,郑国只好朝“晋”暮楚,毫无原则,反复无常。郑国君王经常是早晨跪完楚国,下午再拜晋国,处于夹缝之中,两边讨好委曲求全。

“国际上”诸侯征伐不断,在国内诸公子内乱。诸公子争宠事件平息后,子产得到了郑简公的重用,正式执掌郑国国政。

“子为政,必以礼;不然,郑将败。”

子产执政忠实地贯彻了延陵季子的方针——为政以礼,所以郑国国内局势发生了较大改观,形势一年比一年好。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当国相之后,郑国的局面发生了诸多的改变:

一年后,街头不见浪荡子,老人不必手提负重,儿童也无需犁地耕田。二年后,市场上没有哄抬物价的,买卖公平。三年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干完农活,农具放在地里不会丢。五年后,男子不用服兵役,遇有丧事能自觉按照丧礼操办。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郑国国内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较大改变。

郑简公二十五年,子产奉命出访晋国,慰问晋平公的疾病。晋平公针对自己的病情,向子产咨询了一个高精尖的科技难题。这个难题在晋国史官不知道,医官搞不懂,全国无人能解答。

子产追本溯源还原真相,浅显易懂地告诉了晋平公,并且推断他的病不是什么鬼神作祟,纯粹欲望所致,或饮食不节,或情绪波动,或沉湎女色。

晋平公深以为然,跟叔向交流了眼神,不禁夸赞道:“善,博物君子也”。

“博物君子”,在《史记》中还有延陵季子荣膺这一称号。晋平公高度褒扬子产,这国际声誉对提升郑国地位有莫大关系。

司马迁关于子产的记载相对单薄,而《左传》中却颇多记载,仅从《古文观止》中可见一斑:

郑国对朝见晋国时贡品太重感到苦恼,“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写信陈述重币对个人家国的危害,批评范宣子借加重诸侯贡赋中饱私囊;

子产陪同郑简公去晋国,晋平公没会见郑简公,“子产坏晋馆垣”,以处置晋国的怠慢,晋平公接见郑简公,“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礼仪规格不降反升;

楚国公子围到郑迎娶公孙段家的姑娘,带兵娶亲让子产担忧,“子产却楚逆(迎亲)女以兵”,有理有据地回绝,并警示郑有所防范,楚国最后才放下兵器进城娶亲。

他位居相位四十多年,死后老百姓哭丧

除了子产在外交方面政治智慧,还有如何培养人、用人方面的“子产论尹何为邑”,关于政令的宽与猛,有“子产论争宽猛”。

“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郑国人全都失声痛哭,悲伤得如同死去了父母兄弟一般。“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由此可见,子产对郑国的影响有多深,他的死让老百姓觉得没有了依靠。

《循吏列传》说子产为相“二十六年而死”,估计司马迁算错了账,献公十三年卒,定公十一年卒,简公三十六年卒,如果从郑简公二十三年子产做国相,并且中间没有间断,那么“声公五年、献公十三年、定公十三年、简公十三年”,子产应该是四十四年的国相工龄。

查阅度娘,“子产,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卿。相郑四十年,晋楚不能相加兵。郑成公少子。”这条内容与所推测计算的工龄比较吻合。

比较遗憾的是,作为“博物君子”——子产的事迹没有广泛流传,反而不如私德有亏的管仲。

这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管仲制定的政策后世推行效仿的多,且成就了一代霸主——齐桓公;而相对于子产只是延续了郑国,并没有让郑国强势崛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1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穆公带着未尽的遗憾去世。虽说他没能完成霸业,但在老百姓心里还是个不错的国君,来送葬的人还为他哭了。可惜,他儿子秦康公不领情,反倒下令让这些老百姓为秦穆公殉葬。秦穆公墓可叹秦
2023-09-01 20:38:00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些不断挑战礼法,私自扩张领土的地方诸侯。周厉王在外死后,周宣王得以继位。这时的周王室几乎被这些大贵族架空,而周宣王又没有了父亲时还存在的优势武力。所以为了夺回王权,对抗大贵族
2023-10-07 14:35:00
周平王为了得到支持答应了晋国、郑国什么条件
周平王通向王位的道路充满了波折,在父亲死后,他是一个弑君者,这位被放逐的太子,是如何用二十多的时间一步步回到曾经拒绝他的王室。在取得晋国、郑国、秦国的支持时,他做出了什么交易,付
2023-07-15 08:39:00
春秋历史之郑国的兴衰
...自己的封国,但他实际的上班地点一直都在朝廷,周宣王死后,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即位,作为叔父的郑桓公被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司徒,负责掌管土地、人口和教化,当时的国家大事无外乎就是军事
2023-07-08 14:55:00
三生三世的秦晋之好,三对翁婿的相爱相杀
...没有出现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去攻打晋国,必然会让晋国老百姓同仇敌忾,秦国讨不到任何好处。所以,秦穆公将这口气硬生生地忍了下来。晋惠公这次毁约让秦国吃了个闷亏过了几年,到公元前6
2022-12-29 19:03:00
郑悼公执政期间,郑国是怎么衰弱的
...的流浪公子重耳,曾经与齐桓公私定密约,就是在齐桓公死后要帮助自己钟爱的儿子回归齐国。这两大举措都为没落的宋国带来了很多发展之机。这是宋国后来发展得比郑国要好的原因。郑国自庄公
2022-12-23 17:21:00
秦穆公真是“春秋五霸”之一吗
...?虽说在路过晋国的时候,秦军会泄密,但这也不是一个老百姓所能得知的呀。再者说,弦高只是一个商人,他怎么可能自称为使者呢?诸侯国的使者,都是有身份印信的,突袭郑国这么大的机密被
2024-04-25 20:33:00
晋文公称霸后,晋国和秦国的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变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无奈之下,叔瞻自杀身亡。叔瞻死后,郑国拿叔瞻的尸体给晋文公看,让他晋文公罢兵。晋文公却说:“要把郑国国君一起抓了才能甘心。”这一下,郑国就傻眼了,叔瞻
2022-12-17 18:07:00
从秦穆公的用人之道,浅析他成就霸业之旅
...纯朴,不追求豪华宫殿和奇财异宝。我们君主以德服众,老百姓以忠效国,戎王治理国家非常自如,我们所学习的正是你们口中的尧舜之道。你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却是追求楼堂馆所,珍珠美玉
2023-05-31 11: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咸阳地区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出土陶俑有浓厚“鲜卑风”
先后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洛阳的北魏,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2025-11-26 16:26:00
步屧深林晚,春池赏不稀。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野日荒荒白,悲风稍稍飞。无由睹雄略,寥落壮心违。———清·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亭题壁》清代诗人朱彝尊曾五游晋祠
2025-11-26 20:24:00
11月2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运城市垣曲县西窑墓地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该墓地为春秋晚期贵族墓葬,很可能与历史上晋国讨伐皋落氏后设置的“瓠丘”邑的管理者有关
2025-11-26 20:24:00
“国保”背后的故事(15)古刹深处映“霜红”
【多福寺】多福寺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乡庄头村。始建于唐,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
2025-11-26 20:24:00
高欢与晋阳霸府
蒙山脚下北齐开化寺连理塔(资料图片)晋阳霸府,又称大将军府、大丞相府,是高欢与其子高澄、高洋在晋阳建立的权力机构,也是我国历史上东魏与北齐王朝的统治重心
2025-11-26 20:24:00
江苏南京:“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28日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1月28日,“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将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幕,约140件(套)来自意大利的殿堂级馆藏珍宝将集中亮相
2025-11-26 10:27:00
一场有趣的讲座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 苏轼与王安石的交锋 对年轻人成长有何启示?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王蒙李荔慧)11月25日下午
2025-11-26 10:27:00
谭知耕——忆金牛山反袭击战【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谭知耕,1917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11-26 10:2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近日,记者从白口城考古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文章中获悉,白口城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白口城考古队发现了白口城外城南门三次大规模营建的情况
2025-11-26 07:08:00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将在苏博西馆展览
江南时报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展览将于2025年11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25件代表性创作以及相关手稿
2025-11-24 15:0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70余件经典画作,67年丹青岁月。日前,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漠丹青——常书鸿艺术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9号
2025-11-24 08:21:00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