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大田移栽
... 罗浩元 文/图本报讯 日前,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水稻秧苗移栽工作,将1400盘秧苗移栽到100亩大田。在草坝镇富民村四组的田块里,农户正忙着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移栽工作,根据秧架的宽窄将秧苗插进秧田...……更多
郭名奇和袁隆平的师生情缘
...1981年获得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奖人从右至左为袁隆平、周坤炉、李必湖、郭名奇、黎垣庆、尹华奇。郭名奇(左一)2006年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 陈俊文郭名奇是袁隆平老师的学生、得力助手,是中国第一代杂交水...……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种,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在三亚召开的启动会上成立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2023年11月,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实...……更多
德昌冲刺超级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超高产目标
...中心成都分中心于2018年共同开展的一个项目。该中心是袁隆平院士2005年设立在西南地区的分支机构。2018年初,袁隆平的杂交稻百亩片超高产栽培项目在德昌县德州镇泸塘村六组实施107.46亩,经实际收打测产平均亩产达1116.3公斤...……更多
风吹稻浪 禾下乘凉
...平团队,从未忘记过他的梦想。2021年10月,湖南省清竹村示范基地亩产达到1603.9公斤,刷新世界纪录。2022年,在湖南省汨罗市示范的千亩再生稻周年亩产达到1304.3公斤。2023年9月,云南省红河州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1186公斤,再...……更多
...交水稻研究;在他的家乡江西省德安县,参与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的建设研究;在海南把研究成果开放共享,使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还逐渐推广到海外,造福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袁隆平用实际行动让研究...……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连续三年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
...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这也是海南连续三年实现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11月6日,2023年晚造双季稻亩产3000斤试验示范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南繁基地进行。记者 利...……更多
云南施甸农科服务团 :将种业创新论文写在大地上
...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云南施甸县是袁隆平院士题词“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的地方。但科研生产设施条件不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组织化...……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育种技术不断突破,水稻亩产不断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在三亚召开的启动会上成立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2023年11月,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实...……更多
西藏自治区春耕备耕工作成效显著
...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育成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上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西藏属于典型的高原立体农业,种植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高原特色良种选育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更多
三亚“稻”喜!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今年正好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这些年来,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队伍逐渐扩大,不断取得新突破。接下来,将充分利用好技术平台,开展技术攻关,为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国际领先地位贡献力量...……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中国南海之滨,气候依然温暖,万物竞相生长。50年前,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杂交水稻配套成功。50年后,在三亚这片发现“野败”野生稻的土地上,种业科学家们继续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去南繁,攥紧中国种子。12...……更多
株洲人首获“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乔德良(左一)陪同袁隆平在田间考察(资料图)。 通讯员 供图株洲日报讯(通讯员/邓立平 全媒体记者/李军) 3月16日,第12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活动在长沙举行。醴陵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更多
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六年来,兴安盟推广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近六十万亩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 □本报记者 高敏娜随着气温回升,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右中旗耐盐碱水稻科研基地里,水稻...……更多
...机遇,投资11亿元建设现代种业产业园,加快2万亩育制种示范基地、优质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种业科技创新示范区、种业加工仓储物流区建设,打造农文旅研学示范基地。实施一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和施甸河水生态、水...……更多
(新春走基层)“硒”望田野的守望者
...平院士亲自授牌的“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泉塘子中示范基地”就静静矗立在路旁。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先后吸引了164个国家和地区的八百余名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访问。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在此考察时...……更多
粤剧《隆平稻香园》2.0版上演,以文艺方式缅怀袁隆平院士
...福众苍生。粤剧《隆平稻香园》以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袁隆平稻香园为故事原型创作,特邀国家一级编剧陈明担任编剧,著名导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童薇薇执导,由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满仓好粮
...江西日报2023年10月27日,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张海峰等在了解水稻生长情况。通过多年研发改良,海水稻亩产量从最初的100多公斤提升到421.5公斤。20世纪70年代,萍乡市湘东制...……更多
...过14万人次,单日最高游玩人数突破1万人次。” 武夷山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工作站负责人袁松松告诉记者,积极开发农旅体验活动,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纽带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是五夫镇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提质增效...……更多
莒南:农科绘就好“丰”景
...和出口贸易集散地。技术领先创高产7年前的秋收时节,袁隆平院士来到大店镇四角岭村,亲眼看着德程农场自己指导培育、栽种的超级杂交稻“超优1000”进行收割,创下了山东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袁老曾说,要端住饭碗,...……更多
东方魔稻,从建宁走向世界
...,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育种专家,根据各国自然条件与耕作传统,量身定制了不同高产优质品种。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亚洲国家,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更多
...状好的稻渔专用水稻品种。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郫都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测产验收中,“天泰优808”实测数据亩产达到825.6公斤。据介绍,成都分中心近几年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种稻致富”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其中的“稻...……更多
2022-12-17 02:50实测,成都,金奖,专用
在乡村振兴中端稳手中“饭碗”
...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攀西地区进行项目考察选址后,袁隆平院士亲自选定了德昌县作为实施杂交稻超高产攻关项目的县(市)之一,但项目在落地时遇到了一定困难。“过去,村民们习惯用自家种植的稻谷来育秧,不愿意接...……更多
中国中部地区打造农业创新发展新优势
... 摄)湖南的水稻育种走在全国前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水稻育种作出了卓越贡献。现在,凭借着多位农业院士、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创平台、隆平高科等一批规模种业企业以及丰富的种质资源...……更多
...杂交水稻第一代诞生。在杂交水稻领域, “红莲型”与袁隆平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唯有“野败型”“红莲型”获大面积种植推广,被誉为东方魔稻,为中国实现粮食...……更多
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
...2020年,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示范试验种植基地,如东入选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全国五大类盐碱地“海水稻”试验示范种植项目。近几年来,如东耐盐水稻技术指导团队已成功摸索出一套成熟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盐碱地高产栽培...……更多
凉山大地春潮涌动
...+”种植模式。接下来,中心将协助德昌探索“品种攻关示范基地”发展路径,让全国各地优良品种到德昌进行高产攻关,挖掘优良品种的最大潜力,同时帮助周边种粮群众实现“种稻致富”。螺髻山下奔富路“来到山清水秀的...……更多
他有一个水稻良种梦
...3万亩,年产优质稻种600万公斤,全力建设国家水稻制种示范基地,建立丰富多样的种子库,助力乡村振兴,牢牢端稳粮食安全的饭碗。 ……更多
镜观·领航|在田间地头,总书记关心农业科技创新
...018年4月12日,习近平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同袁隆平等农业技术专家一道,沿着田埂走进“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长势,了解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口感和推广情况。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更多
湖南隆回创建再生稻示范 引领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高产量。今年是该基地实施再生稻试验示范第三年,按照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法则进行试验示范。2022年,再生稻头季+再生季每亩平均产量1378.67公斤;2023年示范面积50亩,头季+再生季周年亩产达...……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麦当劳中国首次推出“无笼好鸡”标识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6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麦当劳中国了解到,麦当劳中国首次推出“无笼好鸡”标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麦当劳使用的高品质白羽鸡
2024-06-26 23:46:00
江苏太仓:志愿助农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志愿者们帮助农户采摘蓝莓。马洪业摄近日,江苏省太仓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志愿者前往太仓市浏南村
2024-06-26 23:46:00
南昌县蒋巷镇:稻虾轮作 开出致富之花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时间已来到夏至,正值稻虾田下半年水稻插秧的大好时节。在南昌县蒋巷镇广阔的稻虾田里,一片片繁忙景象
2024-06-27 00:10:00
抽动症患儿平时要注意什么?——刘岩医生
抽动症,也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疾病。为了帮助患儿更好地管理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4-06-27 00:11:00
华山医院开出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国内首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6月26日,备受瞩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落地首次开方
2024-06-27 00:11:00
黄平:创新“两病”管理模式,满足多样化健康需求
“这几年‘两病’的报销政策越来越好了,有人定期上门为我量血压,拿药也便宜,报销后1盒药才两块多钱。”黄平县谷陇镇大寨村的高血压患者王大爷高兴地称道
2024-06-27 00:32:00
包文龙主任:为什么肿瘤早期没有症状?
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病人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有些肿瘤在发现时已经进展到中晚期,诊治难度大大增加,预后也相对较差
2024-06-27 00:43:00
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在毕节召开
6月25日至26日,全省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推进会在毕节市召开。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贵州老年大学党委书记
2024-06-27 04:09:00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泌尿外科青年医师专家委员会成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8 版)本报电 (陈得)为积极响应和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实施
2024-06-27 04:16:00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医科?(新视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董家鸿《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8 版)我们在为大部分患者治病的时候
2024-06-27 04:16:00
宝宝成长汤脾胃差?积食?个子瘦小?上火咳咳
现在很多宝宝容易积食、挑食不爱吃饭、抵抗力差易生病……都让麻麻们很苦恼分享6款12宝宝都可以喝的营养美味汤水,每天一款不重样
2024-06-27 06:00:00
想要避免血管堵塞,做好这5件事,或可养护血管
血管作为血液流通的主要场所,血管健康是否能保持良好对人体寿命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然而非常令人遗憾的一点是,随着年龄增长
2024-06-27 06:01:00
牙齿遇冷遇热敏感怎么办?这3招或有效,不要等严重了才去治
在繁忙的都市中,李阿姨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退休教师。她热爱生活,喜欢品尝各种美食,然而,近几个月来,她却发现自己的牙齿在享用美食时变得越来越“挑剔”
2024-06-27 06:03:00
馒头新做法,蔬菜汁和面,柔软多层口感好,孩子超喜欢
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不一样,我家喜欢吃甜味的馒头,今天换了个新花样,用胡萝卜汁来和面,做出来的馒头不但看起来颜色好看,刺激食欲
2024-06-27 06:04:00
吃猪肉牛肉不如吃这肉,鲜嫩多汁,便宜又营养,家里老少吃过瘾了
鸡翅根是整个鸡身最为鲜嫩可口的部分之一,蛋白质含量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我家孩子最喜欢吃鸡肉
2024-06-27 0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