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来啦!“蛟龙号”抵港
...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今日(24日)起首次访港科学家热情向岸边市民挥手、比心今日上午8时,结束在西太平洋进行的首个国际深海科研考察航次后,中国大洋综合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返航抵达...……更多
“蛟龙号”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
...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至此,该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本航次共有8位外籍科学家和3位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下潜区域包括西太平洋6座海山和1个海盆。科考队下潜调查显示,西太平...……更多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水器年下潜次数第四年蝉联全球首位。疫情并未阻止国内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的步伐,专家预计,至2023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或将逾千次。“‘深海勇士’号、‘奋斗...……更多
...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11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学家许学伟和陈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费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潜,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本次下潜的亮点是开展深海羽流絮凝实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陈旭光...……更多
深海探测的奇幻之旅
...13年随“蛟龙号”下潜到2774米的采薇海山勘察的经历,以科学家的严谨、女性的细腻诗意描绘了在深海的所见、所闻、所思,再现了坚毅、拼搏、奋斗、奉献、创新等科学家精神,为青少年点燃梦想,播下科学的种子。杨树锋(...……更多
这堂思政课从海底来,“蛟龙探海”报告会走进山大国家重点实验室
...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刻把握科普和思政内涵,依托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和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结合国家级平台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模式,策划推出了观澜大讲堂、专题报告会、思政微课堂等“大思政...……更多
“蛟龙号”从5500米深海带回黑珊瑚及海百合幼体
...海域皮加费塔海盆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下潜科学家在5500米深海发现并采集到黑珊瑚及海百合幼体样品。据从事珊瑚研究的墨西哥科考队员埃丽卡·格雷斯介绍,黑珊瑚在5500米深海十分少见,这株黑珊瑚上还有海百合...……更多
...水器年下潜次数第四年蝉联全球首位。疫情并未阻止国内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的步伐,专家预计,至2023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或将逾千次。“‘深海勇士’号、‘奋斗...……更多
标杆2023丨唐立梅:讲述“两极”科考的故事
...,也关乎生命起源……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海洋地质学家唐立梅在自述文章里这么写道。她曾随“蛟龙”号一起在西太平洋深潜,也曾随“雪龙”号一起赴南...……更多
深海发现长着四肢的“鱼”,重达百斤有紫色的鳞,它究竟是什么?
...不存在生物的,或者说存在生物数量微乎其微。但是随着科学家的深入调查研究,以及科学设备地不断进步,科学家们还深海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生物。正是因为深海恶劣的生存环境,所以科学家们每一次发现的新生物都是奇形怪...……更多
书摘|搭载深海潜水器下潜至海洋深处,科学家看到了什么?
...“深海园林”。这一发现具有历史性意义。作为一位海洋科学家,汪品先凭自己的敏感和经验取得了这个突破性收获。潜水器机械手在海底采集生物生物学家贺丽生已下潜深海多次。她说,以前我们不知道深海里有生物,现在我...……更多
近距离参观“蛟龙”号!20位孩子走进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午,20位孩子来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在这里参观“蛟龙”号,了解深海相关知识。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他们第一次了解到神秘又富饶的海底世界。一进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展馆内,孩子们就被一个巨大的世界地...……更多
...绵、海百合、海星、珊瑚5种代表性生物样品。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表示,这些样品弥足珍贵,中外科研人员在船上实验室完成样品处理后,将带回科研机构进行深入的生物分类学、生态学等研...……更多
矢志报国  听海一生
...艘水声科学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的杨士莪十分激动,这是中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堪称中国水声界从浅海迈向深...……更多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透露中国载人深潜最新进展
...航次,也开启了奋斗者号国际合作的新征程,有多名外国科学家参与了我们的下潜,就在现在,“奋斗者”号正在爪哇海沟进行下潜作业,开展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合作。4年来,“奋斗者”号已累计完成了230次下潜,其中深度...……更多
点亮科技创新梦想!青岛市崂山区这所小学科技节火了
...国重器“蛟龙号”“雪龙号”的工作原理。大家纷纷赞叹科学家的智慧和祖国的强大,也纷纷表示长大了想当一名科学家的愿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一(13)中队的科技节加研学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科学,激发了...……更多
AI时政画报 | 深海拓荒
...发事业不断“潜”行。我国先后突破多项核心技术,以“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等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技术实现质的飞跃。开发认识深海需要不同的海洋装备,载人潜水器是考察深海的重要装备...……更多
研学之路收获满满!外事学子携手探索深海之路致敬传承劳动精神
...深海基地与二月二生态农场,通过近距离参观国之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科学考察船,了解国家深海科研成果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体验,进一步提升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深海基...……更多
“深海一号”船完成1000公里多波束测线任务
...设提供参考,保障‘蛟龙号’下潜安全。结合这些数据,科学家们还可以对调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分布情况进行推测,优化研究设计。”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说。编辑谢宇彤一审陈朝晖二审杨...……更多
...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搭载来自五大洲的8名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如何评价中国开展科技国际合作的成果和前景?毛宁称,近年来,中国在深海开展科学调查并同多国实施联合科考,为全球保护海...……更多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跟着蛟龙去探海”获评202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该科普丛书共四册,展现全面生动的深海探测画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通讯员 韩凯明本报3月18日讯 近日,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23年全国优秀科...……更多
中新人物丨她成为科学家后,不想只当科学家
...电(记者 王诗尧)初次见到唐立梅时,她与大众印象里的“科学家”形象不太相符。酒店的靠窗沙发上摆满了化妆品,唐立梅正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配合着化妆师上妆。乍一看这个场景似乎是哪位“女明星”在做上台前准备,实际上...……更多
冲刺下潜极限7000米
...普·《深潜》冲刺下潜极限7000米母船“向阳红09”布放“蛟龙”号。▌高仲泰2012年6月24日,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下潜了48 次的“蛟龙”号,要在这一天向其下潜极限7000米发起冲刺。这是第49次下潜。叶聪担任主驾驶,一同下潜...……更多
奉献一生  探海听声
...队实施大型深海水声考察30年前,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杨士莪与中国水声科研人员乘坐科考船开启了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迈出了中国水声界从浅海向深海跨越的第一步。在深海区作...……更多
...个作业区的“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蛟龙号”在世界瞩目中再次...……更多
为何科学家宁愿探索太空,也不研究深海?深海哪里可怕了?
...占比高达71%,而我们对这71%的海洋了解却不超过5%,众多科学家面对着这片浩瀚无垠的海洋仍旧勇往直前,却又有这么一句话:“宁愿探索太空也不研究深海,哪里这么可怕了?”为什么海洋会如此神秘,而科学家又面临着什么样...……更多
“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累计搭载900人次下潜
...首个作业区的“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也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自2009年8月3日首次下潜以来...……更多
...目前已抵达南大西洋热液区开展作业,本航次预计开展“蛟龙号”下潜46潜次,开展相关大洋生物环境调查。记者10日从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获悉,经历数十天航行,“深海一号”船已经穿越印度洋,抵达南大西洋热液区开展作...……更多
为什么科学家宁可探索太空,也不研究深海?深海的恐怖在何处?
...探索那么热衷,而对同样神秘的深海却那么冷漠?为什么科学家宁愿去研究宇宙浩瀚的星空,也不愿意去探查海洋浩瀚的大海?深海真的那么恐怖吗?它的恐怖之处究竟在何处?一、为什么科学家更偏爱宇宙。对于深海的研究工作,...……更多
...协作。1998年,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之后在我国科学家提议、设计和共同主持下,到南海实施了四个半钻探航次,揭示了南海海盆张裂、海底扩张的历史,使得南海成为全球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边缘海之一。当深海载人...……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新春走基层 | 杭州这家网红菜市场,卖的是春节烟火气
浙江在线2月4日讯(记者 毕真)菜场,是一座城市的鲜活心脏,跳动着最真实的生活节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春节期间情况如何呢
2025-02-04 16:39:00
一位老大娘拦乘出租车后,竟说要去西藏,吓得的哥赶紧报警求助。2月2日,民警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送回家中。当天上午9时5分
2025-02-04 18:39:00
新春走基层丨池州杜小红:用剪纸传承文化展示美好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蛇年,这个是蛇爸爸,这是蛇妈妈,这一横是蛇宝宝,整体看来是一个‘福’字,寓意着蛇年一家人幸福。” 春节假期
2025-02-04 19:19:00
新春走基层丨以“志愿星火”守护和谐稳定的“万家灯火”
在温馨祥和的新春佳节里,依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红马甲,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中奔波不停,一心为别人忙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2025-02-04 19:23:00
2月4日凌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一栋建筑着火,有游客穿睡衣跳窗逃生。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凤凰县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
2025-02-04 20:17:00
新华社堪培拉2月4日电(记者章建华梁有昶) 澳大利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局4日发布公报说,该机构领导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白血病等多种癌症与使用手机没有关联
2025-02-04 20:17:00
中新网成都2月4日电 (记者 刘忠俊)四川雅江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2月4日19时38分通报,经四川省、甘孜州和雅江县联动响应
2025-02-04 20:31:00
中新社武汉2月4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4日从湖北省文旅厅获悉,2025年春节假期,武汉旅游热度显著提升,“跟着春晚游长江”“打卡春晚同款游船”成新风尚
2025-02-04 20:31:00
春节,子女回来,阖家欢乐。转眼间,子女收拾行李,又踏上行程。喜庆、热闹的氛围突然消失,老人情绪变得低落。连日来,已有网格员敲响独居
2025-02-04 20:43:00
春节,在举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时候,社区服务并未中断。居民有需要,打个电话,网格员马上赶到家里,送上温暖和感动。在此,通过发生在假日里的急事
2025-02-04 20:44:00
大年初四上午,独居老人李奶奶在网格群里求助,家里燃气灶打不着火了,胜利东街社区网格员师超赶到,原来是欠费的缘故。缴费之后有了燃气
2025-02-04 20:44:00
“这个年过得挺好,您放心!”正月初七,26岁的李华峰给家里打去电话,兴奋地讲述了春节的点滴。乙巳春节,一些异乡人,由于种种原因
2025-02-04 20:44:00
宠物出行方兴未艾,从业者仍需努力 1月中旬,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飞行,快乐的Haha跟随主人从武汉飞抵海口,开启2025年春节的度假之旅
2025-02-04 20:53:00
饭店春节加收服务费合理吗?市监局这样回应
商家可自主定价,但要明码标价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也是餐饮消费的旺季。今年春节期间,不少饭店悄然推出了“加收服务费”的举措
2025-02-04 20:53:00
自动播放极目新闻记者 丁鹏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2月4日
2025-02-04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