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书摘|搭载深海潜水器下潜至海洋深处,科学家看到了什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23 10:00:00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文|高仲泰

2018年5月,当时已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9天内先后3次搭载“深海勇士”号下潜至南海深处,成为全世界年龄最大的深海潜入者。原计划考察海底冷泉的汪品先却意外发现了冷水珊瑚的“深海园林”,这让他欣喜异常。冷水珊瑚生活在黑暗冰冷的深海,靠海雪带来的养分生存,大西洋发现过不少处这一珊瑚种类,但西太平洋海域此前基本上没有发现。汪品先此次意外观察到的首先是一丛白色的竹节珊瑚,接着又发现了更多矮小的扇珊瑚和玻璃海绵,它们共同构成了黑暗世界里的“园林”。陆地的园林靠植物,南海深水的“园林”却全是动物。在此之后,南海的多座海山上都发现了大片的“深海园林”。这一发现具有历史性意义。作为一位海洋科学家,汪品先凭自己的敏感和经验取得了这个突破性收获。

书摘|搭载深海潜水器下潜至海洋深处,科学家看到了什么?

潜水器机械手在海底采集生物

生物学家贺丽生已下潜深海多次。她说,以前我们不知道深海里有生物,现在我们通过深海载人潜水器发现深海里有很多种鱼,有种狮子鱼居然能够生活在8000米的海底。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里,这些生物能够生活得那么自如,真是匪夷所思。科学家感兴趣的是,生命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狮子鱼是一种奇特的深海生物。它们游动起来的时候很像狮子的头部。在深海环境中生存,极其不易。深海鱼的骨骼通常都很薄,而且是弯曲的;肌肉组织因为要适应高水压而变得柔软无比;体内也会有一定的海水,为的是保持水压平衡。

贺丽生到过万米深渊马里亚纳海沟,她完全被它独特的环境吸引住了。“快要触底的时候,我们3个人突然都不说话了,大概是被深海的宁静感染了。我记得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这里怎么这么安静啊!那种安静所带来的神秘感和庄严感,很可能只有到过海底的人才能体会到。”贺丽生说,“我趴在观察窗口往外看,发现这里的生物非常多!我记得看到过几只钩虾,以及很多海参,还发现了不少多毛类生物。”

2019年5月,我国科考队在马里亚纳海沟南侧海山还发现了10片珊瑚林,珊瑚就好似一朵一朵海底的花儿一般。此处有珊瑚林生存,确实很难得。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七〇二所”)高级工程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电气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驾驶张伟曾下潜深海30多次,3次到达马里亚纳海沟。2021年11月20日下午,无锡图书馆举行了题为“弘扬载人深潜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的讲座,在讲座中张伟对海底做了深情描述,谈到了黑烟囱或白烟囱似的热泉。热泉喷发出滔滔的、滚烫的黑色液体,那里存在着生命的奇观,积贮着亘古的力量。热泉已被证实极有可能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众多深海动物和人类有着出乎意料的、惊人的相似性。

这几幕深潜场景像一盏盏烛火,点亮黑夜般的深海,那里原本漆黑一片,没有光亮,什么都看不见。海底世界沉淀了太多,蕴藏着太多的奥秘。这些场景折射出一段绚丽的传奇,一个里程碑事件——中国在落后50年的差距下,壮志凌云,一举研制出高水准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有了这样的深海之舟,我们才能抵达深海,就如同有了火箭和飞船,我们才能在宇宙航行一样。在挺进地球最后边疆的历程中,我们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叩响了深海这扇沉重而古老的大门的门环,直抵深渊的最深处……

大海是宽广的,比大海更为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这是一个关于探索寂静的、未知的深海的故事。

不是科幻,也不是童话,而是中国人切切实实的行动。

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执着的旅人。

探索是人类的天职和本能。人类总是向往未知,希望揭开真相。古往今来人类的探索,都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好奇或征服之心。

(摘选自《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

书摘|搭载深海潜水器下潜至海洋深处,科学家看到了什么?

《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

高仲泰 著

译林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从立项、设计、研制到海试的历程,记录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接连创造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的重大时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3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潜或逾千次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海科考及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已拥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记者日前从“深海勇士号/奋
2023-01-28 04:00:00
《深潜》记录中国深海探索
...又有多艰难吗?译林出版社适时推出了一本有关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发题材的首部科普文学作品《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详实描述了我国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
2023-02-17 07:06:00
本文转自:文汇报载人潜水器开辟我国深潜科研新领域至今年年底,“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累计下潜或逾千次 ■本报记者 吴金娇认识海洋、保护和开发海洋,深
2023-01-27 05:46:00
为何科学家宁愿探索太空,也不研究深海?深海哪里可怕了?
...。对于深海来说,水深是最大的困难,一般来说,人类的潜水器最多只能下潜到3000米左右的深海中,而地球上深海的水深最深的地方已经超过了11000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压力太大,
2024-05-20 10:27:00
神秘生物在马里亚纳海沟中现身,科学家大失所望
...里亚纳海沟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科学家们使用深海潜水器和遥控器潜水器进行了多次深海考察和探险,以探索海底地质、生物和资源。这些研究为了解地球演化和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
2023-12-21 10:28:00
科学家为什么宁愿探索太空,也不研究深海?深海到底哪里恐惧了
...方光线可以到达,之后就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即使使用潜水器,能见度也受限,容易触礁。此外,深海范围广阔,可见度有限,限制了科学家的研究范围。深海的高压是另一个巨大的障碍。相比之
2023-09-27 15:37:00
他用30万字揭秘中国“深潜”之路
...,无锡作家高仲泰的长篇报告文学《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万字,记录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之路,记述了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
2022-12-30 07:06:00
做好航海保障工作 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珠历时157天,“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于3月11日成功返航三亚,完成“奋斗者”号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作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母船,“探索一
2023-04-28 04:23:00
...样性与全球已知海洋微生物总量相当。“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此外,研究人员在来自马里亚纳海沟的生物物种中检测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存在。这显示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更大的科学视
2025-03-07 08: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一年一度的天猫双11购物节再次引爆消费市场。但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关键词不再是简单的“低价”或“流量”,而是全面转向“效率”
2025-11-10 20:57:00
这个周末,朋友圈彻底被KPL总决赛刷屏了。这场赛事创下12秒售罄门票、6.2万人现场观赛的亮眼成绩,一举打破单场电竞赛事观众人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5-11-10 16:46:00
重获森林呼吸:“半亩森林”在杭发布新品,开启环境益生菌空气净化新纪元
2025年11月8日,杭州梦想小镇络绎科学社区迎来了一场充满科技想象与生活温度的创新体验活动——体验π|环境益生菌,开启“森林呼吸”新纪元
2025-11-10 15:40:00
武当山智慧旅游平台升级 多语种 AI 客服暖心上线
近日,武当山智慧旅游平台迎来重要升级,智能 AI 客服多语种功能正式上线,为全球游客打造无障碍智慧游览新体验,也标志着景区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025-11-10 15:31:00
“双11”火到海外,全球网民纷纷加入抢购浪潮厦门空港迎来跨境电商出口高峰东南网11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孙春燕)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双11”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2025-11-10 11:19:00
中国银行与中国银联、华住集团举办提振消费主题签约活动
11月6日,中国银行携手中国银联、华住集团,在商务部、文旅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政府的共同见证下,成功举办“聚力进博新引擎
2025-11-10 11:26:00
澳柯玛推出2026年风冷无霜、立式多系列冷柜新品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双擎智控,深冷领鲜”——澳柯玛2026年制冷营销峰会在青岛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渠道商及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
2025-11-10 11:31:00
赛德斯耳机产品线深度盘点:以精准科技满足全场景音频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音频市场,一个品牌能否立足,关键在于其产品线能否精准覆盖多元化的用户场景。游戏耳机品牌赛德斯(SADES)通过其精心布局的耳机产品矩阵
2025-11-10 12:08:00
神都镜像照见数字文明 作家维摩眼中的“河洛智慧”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在千年古都洛阳的深厚文明积淀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展开。11月5日,作家维摩参加了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
2025-11-10 12:3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专访自然语义(青岛)科技有限公司CMO薛铮:以轻量化“语义桥梁”助推虚拟现实产业智能升级
鲁网11月10日讯 (记者 尤奕钧 刘晓伟)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离不开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自然语言处理(NLP),NLP依赖于算法和模型分析
2025-11-10 11:34:00
卖场变生活场能否“赢”客?解码五缘湾商圈零售新生态
京东MALL的DIY电竞区人气高。(京东MALL 供图)五缘湾天虹超市将闽南古早味引进精品区。(记者 庄筱婧 摄)五缘湾天虹超市将“烟火市集”升级为顾客的“星级家庭后厨”
2025-11-10 08:13:00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上,国家移民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外国人资讯服务App——SinoGuide。SinoGuide旨在帮助外国人更好融入并体验中国丰富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2025-11-10 09: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祥晟、罗晋粤)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从算力基建到智能产品
2025-11-10 07:03:00
11月7日从太原福莱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日前公示,福莱瑞达与太原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多形态货物的智能抓取与装车技术及装备”项目
2025-11-10 07:19:00
江苏南京:以“智”赋“能”,南京AI军团点亮智能制造
建模降本、“鹰眼”护安全、机器人夜检地铁……以“智”赋“能”,南京AI军团点亮智能制造□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周容璇 实习生黄倩以“激光扫描+AI建模”
2025-11-10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