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9月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至此,该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
本航次共有8位外籍科学家和3位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下潜区域包括西太平洋6座海山和1个海盆。科考队下潜调查显示,西太平洋海山区生物多样性高,优势生物类群为八放珊瑚和玻璃海绵,发现了多处深海“冷水珊瑚林”和“海绵场”,海山不同侧面、不同水深段生物分布与种类组成存在差异,不同海山之间底栖生物种类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
图为2024年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联合首席科学家邱建文表示,本航次的科考队员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大家在大洋生物、海洋地质等方面各有所长。启航以来,大家共同采集深海生物、底泥、海水等样品,共同制定“蛟龙号”下潜作业计划,共同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还组织“深海一号”船上中外科学家代表和“蛟龙”号潜航员与香港、青岛两地中小学生举办“深海课堂”进校园视频连线科普活动。(来源:央视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7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