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探讨范成大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官员、文学家和书法家。范成大,字至能,号石湖居士,是南宋时期的重要官员和文学家。他出生于1126年,逝世于1193年,一生经历了宋高宗、孝宗、光宗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范成大的一生不仅仅是政治活...……更多
后世对吴王夫差的评价如何
...不信忠良任伯嚭。自古家家有容冶,何须亡国殢西施。”范成大:“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 ……更多
...使得当地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很大的改观。范成大: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幼年聪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十四岁时开始创作诗文;他在任期间兴利除弊,不遗余力,对减轻地方负担、改善百姓生活、...……更多
宋孝宗派人去金国讨说法,连将军都犯怂,哪个文人站了出来
提起“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大家脑海中立刻会浮起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老者白天扛着锄头下地,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用手搓麻绳,辛苦劳作之余,悠然地望着小孩子们在桑树下学种瓜果。他分明就是一个恬静安...……更多
红楼梦:贾家家庙铁槛寺,应该读“kǎn”,还是读“jiàn”
...关于铁槛二字,原文也有交代。邢岫烟说妙玉最推崇宋代范成大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贾宝玉听后恍然而悟:“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贾家的铁槛寺,肯定并不是典出范...……更多
...湖荷花诗,被一代代中国人传颂。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今天他留下的诗也很多,还能看到4200余首。和林和靖喜欢梅花一样,...……更多
“做官”和“隐居”究竟哪个好?
...转自:温州都市报“做官”和“隐居”究竟哪个好?——范成大《钓台》今读作者简介: 郑杰,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发表论文十余篇。辅导学生发表和获奖作文百余篇。努力做一个...……更多
...,北宋文人林逋和王安石是重要的代表,南宋当推陆游和范成大。林逋在咏梅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林逋(967—1028),字君复,赐谥“和靖先生”。林逋以高士的身份隐居杭州孤山梅园,终身不仕不婚,以种梅养鹤自娱...……更多
陶渊明是如何被“捧红”的?
...历了世道蹉跎,他淡泊宁静的心境更有了陶渊明的风范。范成大与陆游齐名,并称南宋的“中兴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是对田园生活更具体、更生动的描写。在范成大之前,诗人们把田园当做理想境界来描绘,不...……更多
...说,文字记载最早出自《鹤林玉露》卷三。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说过:“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南方人的范成大对北方历史地理知之不多,在奉命使金路过邺时,误信曹操疑冢传说,故写下这首模棱两可的诗,误...……更多
...笔将其定为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同榜中进士的还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等名人。此后,张孝祥在官场的道路上,接连升迁,平步青云。相继担任过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荆湖北路安抚使等职务。后来,因...……更多
古树梅与华夏文明的不解之缘
...留下众多传世诗篇。到了宋、元时代,梅文化步入鼎盛,范成大作《梅谱》详细记录了梅的品种,此时的梅已被誉为百花之首。进入明清,新品种的梅大量出现,与此同时,书、文、诗、画中对梅的描绘也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更多
...句,它们的作者正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他与陆游、尤袤和范成大合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创作诗歌与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更多
梅花这么香,肯定很好吃!
...活的成语“梅妻鹤子”正是源于他。官至宰辅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闲居老家苏州石湖时,栽了许多梅花,一得空就咏梅、赏梅,还写了一部关于梅花的科学专著——《梅谱》。《江苏文库·精华编》之《范成大笔记六种》其一...……更多
“古代旅游博主”笔下的广西有多美
...峭玲珑,有如碧玉之篸(发簪)。曾任桂林地方官的诗人范成大,在记述广南西路风土民俗的著作《桂海虞衡志》中写到:“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前有韩愈...……更多
爆谷卜年丰
...以追溯到宋代。宋代的爆米花叫熬稃,在《石湖集》中,范成大曾提到,上元节各地有爆谷的风俗,“炒糯谷以卜,谷名勃娄,北人号糯米花”;“撚粉团圞意,熬稃腷膊声”,说的就是当时上元节街头干炒麦粒时的景象。此外...……更多
处州南园今谁在
...、杜甫、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秦观、陆游、范成大、汤显祖、袁枚……多少文人墨客,都曾与处州以文字结缘,留下名篇佳作,成为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其中,秦观的文字“落珠玑于满纸”。绍圣元年(109...……更多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2.《祭灶词》宋·范成大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更多
...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祭灶词》宋·范成大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更多
旅伴今余几
...一丝云彩,但过后每次回想起都感觉余味无穷。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诗感叹:“旅伴今余几?”即省悟到了好旅伴可遇不可求的事实。尤其在现代生活渐趋于同质化的今天,旅行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自为之乐,倘若有幸能遇到好的旅...……更多
聊聊古代先贤的室名
...“知止亭”、清曹溶“芳树亭”、宋辛弃疾“稼轩”、宋范成大“北山堂”、清劳权“木芙蓉馆”、明冯梦龙“七乐斋”、清翁方纲“小蓬莱阁”、明茅坤“白华楼”、清黄遵宪“人境庐”、明胡应麟“少室山房”、明许宗鲁“...……更多
缙云丨陈志:诗词里的万州
...绿,意中已想荔枝红。”意兴阑珊,醉眼迷离。南宋诗人范成大傍晚到万州一靠岸就开饮:“晨炊维下岩,晚酌舣南浦”,酒助诗兴,诗增酒趣。诗词里除了酒香还有袅袅炊烟,民国诗人缘影写道:“炊烟两岸蒸腾起,知是人家...……更多
从金银酒器,看宋朝人为何喜欢花草纹饰
...象征意义,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学习陶渊明高洁的情操,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也向世人解释了为何宋朝人如此喜爱菊花。范成大的著作《菊谱》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 “山林好事者,或以菊比君子。其说以谓岁华畹晚,草...……更多
今古齐观 | 滕王阁
...阁自王勃之后就成了著名景观。孝宗乾道八年(1170),范成大赴任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知府,从家乡苏州出发,途经江西时“登滕王阁”。其《骖鸾录》云:“其故基甚侈,今但于城上作大堂耳,榷酤又借以卖酒,‘佩玉鸣...……更多
走进古诗词 赏谷雨美景
...天气。●出处: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赏景:谷雨时节的雨水从天空而降,像丝线一样落在地上,飞溅起来又像是尘土,此时也正是品尝新酒的好时候。●出处: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更多
...有文学气息的,催生了历代文人雅客们的诗兴。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三》中写道:“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诗歌描写了江南农民在芒种时节遇上梅雨季...……更多
成都世园会:诗歌+世园 一起来“飞花”
...着一位位文人墨客入蜀而来。王勃、李白、杜甫、陆游、范成大……几乎每一个与成都有关的文化名人,都曾在诗句中留下对园林、草木、花植的赞颂,浪漫山水滋生着美丽诗意,成就了成都“诗歌之城”的历史底蕴,也让当下...……更多
...斋,自号诚斋野客。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故乡在江西省吉水县,庐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就是“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薮之地”。杨万里自幼家境清贫,7岁丧...……更多
隔窗明月窥书灯
...一代掌门人。他特别注意乡邦文献的收集与研究,阅读了范成大《吴郡志》、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陆广微《吴地记》、龚明之《中吴纪闻》、孙珮《苏州织造局志》、钱思元《吴门补乘》、顾震涛《吴门表隐》等大量苏州...……更多
红楼梦:荣国公建造的铁槛寺,本是最后退路,却成贾家人的末路
...的是贾家人的死。但宁荣二公当初取“铁槛”二字,典出范成大的“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是对贾家成就千年富贵长久的期望,希望得到祖宗先灵的庇护。铁槛寺作为贾家祖坟延伸的一部分,用途在祭奠。古代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人文诸葛 启智阳朔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人文诸葛 启智阳朔第十三届阳朔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邀您共赴智慧之旅图为“三国演绎·武侯风华”民俗巡游活动
2025-05-13 16:30:00
一交通员被抓,日军拷打一夜无果,第二天开牢门后发现看守全死了
1943年3月17日,夜晚。在沭阳刘集西的刘老庄(现今宿迁市沭阳县刘老庄村)附近的日军据点外,几名巡逻的日军士兵正扛着长枪
2025-05-13 13:43:00
哭庙案,金圣叹之死其实与抗税无关
“哭庙案”被不少人视为江南绅士幻想破灭的标志,清廷用几十名士子的人头告诉他们,别想再过明末那种随意抗粮欠税的好日子了。那么金圣叹在这个案子里
2025-05-13 13:58:00
以“六百里加急”为引,阐述清代的驿站制度,以及官员用驿的规定
在清代,皇帝若遇到紧急军报或公文,便会通过军机处的六百里加急传送至各省。所谓的“六百里加急”是指每天能够行进六百里。然而
2025-05-13 14:00:00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公元1415年,永乐帝朱棣指派了锦衣卫出征,这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精英特种部队。与以往不同,这次的任务极为特殊,它不是为了巡视
2025-05-13 14:15:00
苍鹰郅都:一个令豪强宗室闻风丧胆,匈奴铁骑远离雁门的酷吏!
苍鹰郅都,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之一。西汉初年,由于民生凋敝,百姓疾苦,汉高祖刘邦开始推行“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旨在让百姓休养生息
2025-05-13 14:44:00
我是经典传诵人丨诗词长卷中的古代夜经济图鉴
大河网讯 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赏……时下正值初夏时节,气温渐升,却挡不住市民们的出行热情:夜市摊香气四溢,商场橱窗璀璨夺目
2025-05-13 11:53:00
如果上方谷大火烧死了司马懿,诸葛亮北伐会成功吗
生活中并没有“如果”,但历史却常常激发人们不由自主地进行假设推演。想象一下,诸葛亮六次出征祁山,向北伐击曹魏,如果没有那场在上方谷肆虐的倾盆大雨
2025-05-13 13:29:00
光武帝对权力结构的改造,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看看、想想
权力,一直是人们难以抗拒的诱惑。它控制着重要资源的分配,无论是情感、心理、利益还是社会地位,都是引人沉迷的刺激剂和生命力的补充品
2025-05-13 13:37:00
东团堡战斗惨烈,八路军一个团战后只剩一个营,残余日军自焚
东团堡战斗是百团大战涞灵战役中的一场关键战斗,战斗激烈异常,堪称顽强对顽强的经典战例。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曾经如此评价此战
2025-05-13 13:38:00
慈禧死后,她的身上曾发生6件离奇的事,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
在中国历史上,慈禧太后是一位非常著名且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她打破了千百年来“女子不得干预政务”的传统,亲自“垂帘听政”
2025-05-13 13:39:00
王挥翔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文化传承路上的奋进之光
近日,备受瞩目的易学名家王挥翔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王挥翔个人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他多年来在易学文化传承与社会公益领域突出贡献的赞誉
2025-05-13 09:59:00
真实狄仁杰:神探光环下的权臣与谋士
在当代大众文化的想象中,狄仁杰已然被塑造成了一位神乎其技的"东方福尔摩斯"——他总能从最微小的细节中发现破案线索,以近乎超自然的推理能力破解各种离奇案件
2025-05-13 08:4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动荡的战争时期,好的音乐作品以无可取代的方式触动人心、凝聚力量、记录历史,甚至成为抗争本身音乐无形无迹
2025-05-13 06:21:00
姜国钧——献礼故宫博物院建院 100 周年
姜国钧——献礼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2025-05-12 23: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