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13 14: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415年,永乐帝朱棣指派了锦衣卫出征,这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精英特种部队。与以往不同,这次的任务极为特殊,它不是为了巡视、捉拿罪犯,也不是用刑逼供,而是为了安排一场宴会。宴会的主角是个囚犯,正关押在监牢中。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当宴席摆开时,酒席上五般美酒、四道精美菜肴、三款上等汤品,呈现的全是皇帝专用的奢华佳肴。坐在大牢中的囚犯,看着眼前丰盛的饭菜,心中满是欢喜,误以为皇帝特意为他设宴,觉得自己又受宠若惊。此刻,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显赫仕途,想起自己曾经担任过首辅,曾被朱元璋与朱棣高看一眼,享有文渊阁进学的荣耀。但随即,他也忆起被朱棣疏远、遭受诬陷,最终被投入大牢的沉痛经历。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醉意渐浓,他开始幻想,自己或许能获得皇帝的宽恕与重用,甚至可能重回朝堂。当他迷迷糊糊间,幻想着皇帝亲自赦免他,委以重任时,突然,锦衣卫的统帅纪纲亲自打开了牢门,将他拖出牢房,带向外面。那一天是2月22日,北京正值大雪纷飞。就在这片纯洁无暇的白雪覆盖的大地上,在那酒精麻痹下、模糊回忆的侵袭中,这位囚犯悄然冻死在梦中。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锦衣卫完成了任务后,向皇帝朱棣报告,皇帝仅冷冷地问了一句:“解缙还在世吗?”这便是明代第一才子——解缙的结局。解缙是《永乐大典》的主编,年仅47岁时死去,他的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而《永乐大典》则成为他一生的见证,成为人类历史中的旷世经典。西方学者称其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而它的影响和重要性,至今仍在广泛传颂。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解缙曾被朱元璋称为“大才”,朱棣亦深知其才华,曾夸赞他“日不可离君”,却最终不幸横死,冤屈终埋在冰雪之中。解缙的才华,彻底封存在他亲手编撰的《永乐大典》之中,成为时代的瑰宝,也正因这部作品,它无愧为中国文化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文艺的动力源泉。时至今日,虽然《永乐大典》仅存极少的副本,但它的历史意义及其对西方的影响深远至今。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永乐大典》总共有两万多卷,分为一万一千余册,约四亿字,涵盖了自上古前秦时代至明初的所有文献资料,涉及天文地理、经史子集、阴阳术数、农工技艺等几乎所有知识领域,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巨著。在明初时,朱元璋已着手准备与百官商讨编纂百家之言的类书事宜。虽然这位从乞丐起步的皇帝虽然文盲,但其目光远大,早早为未来的学术复兴作出了宏伟规划。遗憾的是,因工程庞大,远超一位帝王的能力,直到朱棣登基,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才开始着手实施。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朱棣继位后,决定以编纂类书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同时稳定朝堂,获得人心。于是,时任首辅的解缙受命负责此项工作。解缙召集了150名文士,开始了浩繁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第二年,《文献大成》试编本呈交至朱棣面前,但朱棣却对此不满,认为其中内容不完整,要求更加完善,且要将百家之书集中,不厌繁琐。于是,朱棣再次派遣身边最亲信的大臣姚广孝重新审定,开始大规模动员人员,经过两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修订工作。此时,《永乐大典》定稿,朱棣十分满意,亲自题写序文并为其命名。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接下来的工作是漫长的抄写过程。据说,为完成这一伟大工程,参与人员曾一度超过两万人,历时三年,朝廷又召集了大量修缮人员,进行校对、插图等繁杂工作,整个过程极为严谨有序。无论是抄写人员,还是各部门官员,都各司其职,确保整个工程顺利进行。最终,经过五年的辛勤工作,《永乐大典》于1408年完成。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由于这是皇家项目,《永乐大典》的制作极其讲究,书籍的包装精美,开本宽大,长近半米,宽约9寸。因时局所限,这些珍贵的典籍未曾广泛印刷,仅抄录了“永乐正本”一份,另有“嘉靖副本”一份。正本的下落至今成谜,副本则因战乱、盗贼以及时代变迁,散落各地,最终大部分流失到国外。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尽管《永乐大典》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消失,许多文献至今仍没有得到完好的保护,但它的深远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不仅对中国学术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西方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起到了推动作用。至今,西方学术界对这部作品依然推崇备至,视其为世界文献宝库中的瑰宝。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3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下奇书《永乐大典》到底有多珍贵
...000余种,近3.7亿字。唯一的正本下落成谜,后世没有见到只字片纸,流传至今的数百册,也都是唯一副本的残余。它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其历史价值,仅仅散落的2册,就拍出6700万
2023-11-16 15:52:00
《永乐大典》,这部空前绝后的超级书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朱
2023-03-07 21:23:00
此书被称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如今仅存百分之四
...最大的百科全书,这本书就是在明成祖时期修纂的《永乐大典》。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他下令让所有的翰林学士一起编修一部类书,修这部类书干什么呢?朱棣是这么回答的:”天下古
2023-04-23 18:45:00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凄惨的一位。他主持编纂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却葬身雪堆中。他就是明朝大才子解缙,自小被称为“神童”,12岁时就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儒林外史》中范进参加乡试中
2024-12-16 20:02:00
朱棣编撰《永乐大典》是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事,功在盖世名垂千古
...完成,这本书完成后,朱棣非常高兴,直接命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一部巨型的百科全书,全书一共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它把各种
2022-12-27 14:21:00
明朝才子解缙:一门三进士,《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翰林院侍读学士。永乐元年(1403年),奉命编纂《永乐大典》永乐二年升任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随后赐五品公服,解缙之妻奉旨面见皇后。永乐五年二月五日,被人弹劾因为考试不公
2024-01-30 06:06:00
...说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图书,很多人都会想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永乐皇帝直接主导编纂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不列颠百科全书
2024-05-22 08:57:00
永乐大典:朱棣的文治雄心与中华文化瑰宝
《永乐大典》,这部空前绝后的超级书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朱
2025-03-26 09:59:00
明成祖朱棣编纂《永乐大典》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连载19,欢迎收看。(休息几天,期待清史)提起《永乐大典》的故事,要明白其中原委,这还得从明朝永乐时代说起。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用武力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改元永乐。他为
2023-01-24 22: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