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北宋宰相、政治家范纯仁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更多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他为何敢挪用“公用钱”?
...一遍遍研读滕宗谅档案:“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滕宗谅经范仲淹力荐,通过朝廷考试升任京官,成为掌管皇帝衣食行等事的身边人。宋仁宗13岁即皇帝位,但军国事务大权均被皇太后刘娥牢牢掌控...……更多
...悚目夺。蔡松年倾慕不已,既而前往拜访,得知范季霑是范仲淹的四世孙,家在许昌,聚书万余卷。范季霑是范仲淹的后人,范仲淹在文化的人群中是那么耀眼;范季霑在当时北方的人群中也是那么醒目,他鹤立鸡群,惊呆了蔡...……更多
...,庞籍果然固然成为宰相,并做了不少好事。除此之外,范仲淹也曾受过他的提拔,范仲淹甚至曾写诗给他,“深惟山野之材,曷副英豪之荐。”来表达对夏竦的感激。夏竦此举固然可能有私心,来培养自己人,但他提拔的多是...……更多
种世衡:边疆猛将的崛起与种家军的创建
...野心膨胀,兵锋直指北宋腹地。此事震动朝野,宋钦宗急召范仲淹回京主持军务。当范仲淹赶往边疆防守之时,遇见了年轻的种世衡。范仲淹看出种世衡的才能出众,以他为心腹,托付重任,令其创建一支军队镇守边疆。于是,种家军应...……更多
西夏为何能够抗衡北宋140多年
...面尽失宋真宗时期,夏州和北宋保持着和平的局面,正如范仲淹所说:“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甲胄尘委,养生葬死,各终天年”。这种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这是好的方面。然而,和平的局...……更多
宋仁宗:宽厚仁君与北宋覆灭的隐忧
...让三大弊端暴露出来。 于是,宋仁宗开始提拔吕夷简、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名臣,并试图变法。可惜,新政触犯了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默契,主持者范仲淹被一众王公贵族强烈反对,史称“庆历新政”的变法就此...……更多
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发布 江苏7个入围
...江南画绣史”、苏州碑刻博物馆举办的“文正本苏人一一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拓片展”、南通博物苑举办的“不仅仅是——沈寿与仿真绣艺术特展”、泰州市博物馆举办的“泰美好一一泰州市博物馆藏历代工艺品文物大展”和...……更多
...的后宫太黑暗,容不下一个皇子?宋仁宗在位时候,重用范仲淹等大臣,政绩还是不错的。而且宋仁宗被称为宋仁宗,对内对外都可以用“仁”来概括。宋仁宗没有儿子长大,是不是因为他太过仁厚,没有管住后宫呢。在对外关...……更多
...步步为营的方式,抵挡西夏的攻势。当时主持西北战事的范仲淹采纳了种世衡的建议,并让种世衡负责这件事。种世衡在青涧城屯田两千顷,而且招降了附近的羌人,并组建了战斗力非常强悍的“蕃兵”。种世衡多次击退西夏的...……更多
韩琦:北宋中期的文武双全宰相,拥立两位皇帝家族显赫
...结果酿成了好水川之战的惨败。之后,韩琦吸取经验,与范仲淹同心协力,稳定了战场上的形势,得到了人们的称赞,人称“韩、范”。与西夏达成和议后,韩琦入朝担任枢密副使,参与了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在范仲淹等人...……更多
宋朝对士大夫很宽容,为何官员还总是被贬?
...被贬?从客观因素看,两宋朝廷内部党争比较严重。例如范仲淹、司马光、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文彦博等人被贬,都与朋党之争、得罪权臣或当权者、或大臣之间不和有关,官员因\"被人告发\"而黜降。也有因经济环境、...……更多
...在与西夏作战时战死,朝廷于是录用郭逵为三班奉职,在范仲淹麾下任职。范仲淹对郭逵很好,还勉励他要多学习。当时,郭逵虽然级别不高,但却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眼光。当时,宋军准备攻取西夏的灵武,郭逵认为,“地远...……更多
宋朝贤相庞籍,为何被后世抹黑丑化?
...赞赏有加,然而庞籍在治军之时却没有了往日的好名声。范仲淹,韩琦等人都是宋代著名的儒将,在治军之上有着突出的特点,西北防线便是在范仲淹和韩琦的合力打造之下形成的。范仲淹等人的治军更像是他们为官一样,较为...……更多
宋朝是如何从“重武轻文”走向“士大夫治国”的
...露无遗!偌大九州大地不是没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文有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治国良方!武有韩世忠、岳飞等名将精兵!为何宋朝还是要纳贡称臣?其实这个矛盾仍然是结构性问题,不管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他们的变...……更多
这位皇帝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这23位宰相功不可没
...在朝廷的支持下重视教育发展,扶持应天府书院,并邀请范仲淹来书院讲课。在晏殊的努力下,自五代十国后朝廷废止学校的情况得到了全面扭转,北宋的官学教育蒸蒸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已经官居宰相的晏殊平易近人,其...……更多
被忽视的北宋名将世家,三代人威震天下80年
...,名流青史,得益于他有幸碰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范仲淹。没错,就是被大家熟知,写《岳阳楼记》的那个范仲淹。范仲淹教狄青熟读《左氏春秋》,教他兵法。最终狄青平定侬智高之乱,成了名垂千古的大将军。其实,...……更多
...朝庆历新政时期,宋仁宗也没有改变祖制,给主持新政的范仲淹和富弼只是参知政事和枢密副使之职。自范仲淹和富弼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走马上任开始实施新政,直到到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解除职务,因杜衍本身与范仲淹关...……更多
...各种话本、演义之中,杨家将的名声更是家喻户晓。3,范仲淹北宋中期,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范仲淹则挺身而出,反动了“庆历新政”。不过,范仲淹并非只是改革家,他还是一位名将。他曾经被贬到西北,经略陕西...……更多
...有包拯做阎罗王,才能了结冤报也。第三个就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声好誉为民间称道,因而在他死后,就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更多
同起于金榜,究竟有一种怎样的魔力
...不慎便会坠入险境,官员往往需要“关系”来保驾护航。范仲淹与滕宗谅乃是同年,滕宗谅便是《岳阳楼记》里的“滕子京”。两人的交往始于及第,后都在泰州做官。范仲淹修护海堰时,一日遇大风,海潮翻涌,众人皆惊慌失...……更多
...拯一心为民,能得到后世如此好评也是应该的!韩擒虎和范仲淹其次要说的就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了,据说此人原名韩擒豹,但因为其在十三岁时擒获一头猛虎,因此改名为擒虎。他是骠骑大将军韩雄的儿子,出生将门的韩擒虎自...……更多
为何兵多将广的北宋,始终无法斩除西夏
...宗和宋神宗时期,打的宋军一败涂地死伤惨重。如果不是范仲淹在危机时刻,以步步为营的战略,逐步的蚕食了西夏边境土地,建立了很多军寨和堡垒稳固了局面,加上长时期的战争消耗,使得西夏经济崩溃无力再战,只能同意...……更多
历史上对宋仁宗的评价为什么那么高
...糟,糕,还带有一些土地兼并的问题。这个时候一代名臣范仲淹登场,著名的天下之忧而忧便是他的杰作。庆历三年皇帝重用范仲淹,让他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他提出以重命令,厚农桑,择官长,减徭役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更多
时间识人,落难知心,不经一事,不懂一人
...中的砝码,去衡量幸福的天平到底会倒向哪一头。就像是范仲淹离开京城无人相送时的尴尬,就像是张爱玲对胡兰成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生命中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让你能够在往后余生活得更加通透。...……更多
北宋武将狄青的辉煌与悲剧
...官尹洙看中了狄青的军事才能,将他推荐给了权臣韩琦和范仲淹。韩琦对狄青的才华心悦诚服,范仲淹更是亲自教导他读书,称他为“奇才”。在两位贤相的提拔下,狄青逐步升迁,终于当上了枢密使一职,成为掌管禁卫军的最...……更多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仗,彰显了大宋男儿的血性
...进行调整,任命户部尚书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共同负责对夏战事。韩琦、范仲淹到来后,整军经武,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屡屡击败夏军,使宋军士气为之大涨。重...……更多
...守边四年,为先锋,大小二十五战,勇不可挡。时韩琦、范仲淹为经略使,加以重用,仁宗升他为马前副都指挥使。并要他敷药除面涅(兵士脸上刺的符号),他说:臣愿留以对军中。后升枢密副使。皇祐年间,率军镇压地方豪强...……更多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宗晚年时期,积贫积弱的状态已经非常影响国家运行了。范仲淹提出了改革的方案,由于正处庆历年间,也叫做庆历新政。范仲淹的新政条理非常的明晰,如果被执行下去,说不定能挽救宋朝的这种局面,但是由于这种官僚制度...……更多
北宋再婚之风:从柴氏案看女性婚姻的自由与选择
...皇族到官员士大夫,再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就连著名的范仲淹、王安石等名臣,他们或亲历亲为,或主持亲属再婚,都为后来的女性离婚再嫁树立了榜样。即便是岳飞的第一任妻子刘氏,也两度改嫁,展现了女性在婚姻问题上...……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