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仗,彰显了大宋男儿的血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5:30: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仗,彰显了大宋男儿的血性

提起宋朝,“积贫积弱”似乎是一个怎么也摆脱不了的评价。确实,两宋既没有秦汉的霸气,也没有隋唐的豪气,当我们读罢《杨家将》《杨门女将》《说岳全传》等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时,总有一种凄凉和悲愤感笼罩在心头:皇帝窝囊、宰相阴险、官兵废物,一和周边政权打仗总是大败亏输。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审视历史的话,就会发现,且不说白马岭、徐河、平夏城等这些在今天已经被遗忘的大捷,单就是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败仗,大宋将士们也无不奋勇搏杀至最后一刻。本文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足以证明宋军男儿血性的败仗。

01

二帅不和

宋康定元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年),宋夏两国正式开战。起初,北宋君臣都以为凭借天朝上国的强大国力,收拾西夏这个西陲小邦不成问题。可没想到,三川口之战,宋军竟被打得全军覆没,两路主帅都被活捉了。

对此怒不可遏的宋仁宗立即着手对西北防务进行调整,任命户部尚书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负责鄜延路,共同负责对夏战事。

韩琦、范仲淹到来后,整军经武,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屡屡击败夏军,使宋军士气为之大涨。重新振作起来的宋仁宗对此十分兴奋,立即命令宋军主动出击,将西夏彻底击溃。对于这一主张,韩琦极为支持,他本就想集中兵力,寻找夏军决战。但范仲淹则主张先巩固防务,寻机控制战略要地横山,进而再蚕食西夏。

就这样,宋军两位边帅在作战方略上产生了分歧,致使朝廷对此次用兵也犹豫不决。可是,你不打别人,别人可要打你了。转过年来,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趁着宋朝君臣举棋不定之时,西夏国主李元昊点起十万大军,向韩琦司令部所在地渭州(今甘肃平凉)杀了过来。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仗,彰显了大宋男儿的血性

02

宋军迎战

听闻夏军来犯,韩琦赶紧命令大将任福率军迎敌。按照预想,本来韩琦应当和范仲淹共同出兵。但由于两人在对夏策略上意见相左,范仲淹拒绝将自己的麾下兵马调离防地。没办法,韩琦只好在留足守备兵力的情况下,将能够派出来的一万八千将士悉数交给任福。虽然敌众我寡,但任福毫不畏惧,他之前屡挫夏军,所以并不把李元昊放在眼里。

韩琦担心任福浪战,故而再三嘱咐道,李元昊诡计多端,保不齐会在路上设下什么陷阱等着咱们去钻。你要占据要地,依地形设伏,以逸待劳,等李元昊回师的时候截断其归路,打他个措手不及。韩琦嘱咐完以后还是不放心,又再三派出传令兵告诫任福,你路上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如若不然,即使打赢了,我也要治你的罪。

不想,任福一出发,就把韩琦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打仗嘛,哪能全按计划来?得靠我临阵指挥、随机应变才行。于是任福也不管什么谨慎不谨慎,领数千骑兵直奔夏军而去。路上,宋军遇到小股夏军。任福一马当先,率军把这小股夏军杀了个干净,斩首数百级。

经此一仗,任福更觉得夏军不堪一击,于是加快了行军速度,把步兵和后勤辎重都抛在了后面。一路之上,宋军不断与夏军小部队发生激战,宋军连战连胜,夏军溃不成军。起初,任福担心夏军有诈,不敢追击。但后来侦察兵回报,说周围并无夏军大队人马的踪影,任福便命令先锋桑怿率轻骑追击,自己随后跟进。

就这样,宋军一路追到了渭州城北的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北)。此时夜色将至,任福传令大军扎营,准备过夜。不久之后,朱观、武英率领的宋军后续部队也赶了过来,于是任福、桑怿率领一军,朱观、武英率领一军,各自宿营休整。入夜后,任福召集各路将领召开会议,商定天亮之后继续追击溃败的夏军,一定要将其全部消灭。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仗,彰显了大宋男儿的血性

03

生死搏杀

翌日,宋军拔营启程,任福、桑怿在南,朱观、武英在北,两军遥相呼应,沿好水川向西而行,很快发现了撤退中的夏军。宋军立功心切,个个奋勇向前,但却始终追赶不上。追着追着,就在人困马乏之际,宋军突然发现地上冒出来好多银色的泥封木盒。大家不知盒子里面装的是啥,不敢轻举妄动,遂报请主将定夺。任福说夏军已到穷途末路,还能耍什么诡计?弟兄们莫怕,把盒子都打开。刚一打开,只见上千只鸽子从里面飞了出来,在宋军头上不停地盘旋。

原来,李元昊早就在好水川一带埋下了伏兵,那些被打败的小股部队,是吸引任福轻敌冒进的“诱饵”;几千只鸽子,则相当于信号弹,只要它们一飞起来,就等于告诉夏军:敌人进入伏击圈了。李元昊一看到鸽子,马上下令夏军四面杀出,合围宋军。

李元昊命大将克成赏率军五万围攻朱观、武英,自己率军五万围攻任福、桑怿,欲将宋军各个击破。宋军惊慌失措之余也赶紧列阵迎战,但是仓促之间布置得极其混乱。先锋桑怿见状,便率麾下骑兵猛冲夏军大阵,为主力布阵争取更多的时间。但夏军以逸待劳,锐不可当,桑怿的攻势很快就被瓦解。

李元昊见宋军的进攻被击退,主力又尚未布阵完成,马上命主力发起冲击,一下子就把宋军冲乱了。这一乱,宋军就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夏军趁势掩杀上来,将宋军包围。

处于逆境之中的宋军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军官们指挥部队各自为战,打得极其顽强。如果长官阵亡,军衔最高的人就站出来继续指挥作战;如果大家军衔一样高,就由岁数最大的来指挥。任福知道正是由于自己轻敌冒进,才导致宋军陷入重围,因此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挥舞一支四棱铁锏,往来冲杀,负伤十余处仍死战不退。

李元昊命人在一处高地上设置观察哨监视宋军动向,宋军往东就将令旗向东摆,宋军往西就向西摆,夏军依旗而动,伏兵四出,使宋军各部自顾不暇。宋军杀向高地,想要摧毁观察哨。夏军居高临下,檑木炮石强弓劲弩一起招呼,攀崖而上的宋军官兵纷纷坠落,非死即伤。激烈的战斗中,宋军先锋桑怿阵亡。任福身负重伤,铠甲都被血染红了。警卫员拦住他的马头,说趁现在敌人的包围圈还没有扎结实,将军赶紧率精兵突围,我等誓死断后。

任福长叹道,弟兄们因为我一个人的缘故而深陷绝境,我有什么脸面自己突围?事到如今,我当与弟兄们同生共死。他举起铁锏,大喝一声:“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宋史·任福传》)说罢拍马杀入敌阵,力竭而亡,其子任怀亮也死于乱军之中。

解决完任福、桑怿后,夏军遂全力围攻朱观、武英。此时宋军虽然主将阵亡,但没有一人临阵退缩,依然拼了命与夏军死磕。宋将王珪率领后军四千五百余人赶来增援,看见朱观、武英被围,马上投入战斗,猛攻夏军大阵。但王珪这些人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扭转战局,没过多时便伤亡殆尽。

王珪知道此番有死无生,于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铠甲,而后下马面向东方,朝着首都开封的方向行了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以此告别朝廷和家人,随即翻身上马,“复入战,杀数十百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宋史·王珪传》)他一个人干掉对方一个连,手中的铁鞭都打折了,手掌都打裂了,最后壮烈殉国。夏军多路并进,截断宋军归路,宋军其余各部也先后被夏军消灭。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仗,彰显了大宋男儿的血性

04

虽败犹荣

好水川之战,宋军参战的一万八千多官兵阵亡者高达一万零三百人,其余除两千人突围外全部被俘。更为惨烈的是,宋军将领中除朱观待天黑之后突围而走外,任福、桑怿、武英、王珪等三十余人全部阵亡、无一生还。宋朝人对此战评价道:“好水之败,诸将力战以死。噫,趋利以违节度,固失计矣,然秉义不屈,庶已烈士者哉!”(《宋史·任福传》)

虽然好水川之败,是因为任福轻敌冒进,致使全军陷入重围,但是这些将领们在绝境之中没有一人向敌人屈膝投降,而纷纷选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大宋王朝的尊严与宋军的荣誉。因此战后宋朝并没有追究这些将领们战败的责任,反而大力褒扬,追授他们节度使等官职,并厚恤他们的家属。

我们应当承认,李元昊用兵确实厉害,夏军将士也确属骁勇善战。他们能够获胜,既胜在战略,又胜在战术。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作为败者的宋军,同样展现了自己的血性。所有将校,没有逃跑的,也没有投降的,他们无不是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虽然他们的顽强不屈不能挽回败局,但却让获胜的西夏基本没捞到什么好处。李元昊大军前来,以多打少,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你想想光王珪将军就弄死他多少人),西夏的经济也被战争折腾的民怨沸腾,最后不得不主动向宋求和。

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把“积贫积弱”的帽子扣给宋朝。但是谁又能够去细细想想,立国时先天不足(没有好的战马产地,没有优良的铁矿,没有长城防线),加之强敌环伺且各个兵强马壮,宋朝进不能攻、退无可守。

即便如此,宋军将士们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试想如果没有这条长城,两宋如何能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民生最富足的时代?广大宋军官兵和雄汉盛唐时那些“封狼居胥”的将士们一样,都值得后人为之自豪、为之喝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的军事制度弊端与西夏战争的惨败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成为王朝的开国皇帝,次年派使臣前往北宋朝廷向宋仁宗告知要求其承认自己的皇帝地位。宋仁宗颁布诏书剥夺李元昊所有官职与爵位引起西夏王朝的不满,举兵对北宋
2023-11-08 15:16:00
任福率4千骑兵先行,其他将领则率步兵先行
...忧。三川口之战,宋军阵亡一万余人,主将刘平被俘虏。李元昊信心满满,继续率十余万兵马东征,北宋西部边境连连告急。任福,北宋猛将,骁勇善战,是宋仁宗的贴身侍卫。为了抵御西夏,宋仁
2023-08-19 16:03:00
好水川之战宋军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李元昊为什么敢称帝?
...利地理位置,内部战和不定,这一切注定了宋军的失败。李元昊所在的党项族,自北宋初期以来就割据西北。李元昊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都追求实际上的割据,但同时避免刺激宋朝,所以在臣服
2022-12-31 19:48:00
...消彼长的军事力量西夏王国的对外扩张历程事实上,早在李元昊公开称帝之前,西夏军队就已逐步脱离原本的党项部族武装。不仅有类似禁军的宫廷卫队,还集中力量编练出总数只有3000人的铁
2022-12-25 11:22:00
狄青从打架斗殴的混混到北宋战神,人称“面涅将军”
...选拔才能当上的。1038年,也就是狄青30岁那年,恰逢西夏李元昊称帝叛宋,并派兵不断进犯宋朝。朝廷连忙选拔禁卫军中的优秀人才赶赴前线。狄青脱颖而出,于是从近卫部队排长升级为前
2023-02-28 10:30:00
大宋战神-狄青,为何在文人眼中是贼配军
...看以后的才能和功绩。”狄青三、扬威西夏公元1038年,李元昊登基称帝,建立西夏。西夏和宋朝的战争,一触即发。宋朝紧急向西夏方向增兵,三十岁的狄青,出任延州指挥使,手下有五百驻
2024-06-05 21:10:00
郭遵挥舞90斤重铁枪厮杀,宋军士气猛涨
...挥舞90斤重铁枪,与10万党项军厮杀。郭遵勇武,当场将李元昊派来拦截的一位悍将打死,宋军士气猛涨,无不奋勇拼杀。郭遵,宋朝猛将,骁勇绝伦,能轻松挥舞90斤重铁枪,是西夏的劲敌
2023-08-19 16:04:00
古战场的智慧与勇气:李元昊与定川寨之战的启示
...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与智者,而在这一年,西夏王李元昊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率领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向宋朝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定川寨,西夏军队如同猛虎下山,以不可
2024-12-10 09:50:00
李元昊与葛怀敏的较量:宋朝西北的危机
公元1042年九月,西夏皇帝李元昊再次集结10万兵马分兵两路扑向大宋,一路负责诱敌出击半路截杀,一路直扑镇戎军城,目标是打败宋军之后进攻长安。长安城一旦被打破,便意味着陕西基本归
2024-02-06 05: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