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对宋仁宗的评价为什么那么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17: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朝代,关于他是否是大一统这个概念史学界有不同看法。不管怎么样宋朝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曾经也留下过许多辉煌灿烂的事迹。在宋朝的这些皇帝当中除了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外,评价最高的就是宋仁宗赵祯。他的宽容举世闻名,甚至有学者那他跟汉文帝明孝宗之类的明君相提并论。能够得到“仁”的谥号,说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历史上对宋仁宗的评价为什么那么高

011:出身不一般,认刘氏为太后,登上皇位后勤俭宽仁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桓的第六个儿子,生母是李宸妃。由于皇帝宠信的妃子刘氏没有诞育子嗣,皇帝下令把赵祯带给刘氏来抚养。对外当然宣称是刘氏所生,没过多久刘氏被封为皇后。

有这么一个好的母亲,很快赵祯便被封为了皇太子。他的能力逐渐体现出来,三年后一代庸主宋真宗赵桓去世。按照遗诏太子赵祯继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仁宗。

赵桓刚刚登基的时候才十三岁,军政大事都是交给刘太后来处理。一直到自己24岁的时候刘太后去世,他才有机会亲自处理朝政。

宋史记载赵祯这个人性格宽和仁义,不喜欢追求奢华,要求官员们也要纷纷向他学习。这个期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臣应运而生,经常通过许多影视剧里面看到他的形象。

这个人就是包拯,他屡屡跟皇帝谏言。有的时候吐沫星子都吐到了宋仁宗的脸上,他也只是挥手擦了下便跟个没事人一样。有一次包拯公然反对皇后伯父封官的情况,之后又下令改为节度使。

在皇帝眼里这不过就是一个粗官,对朝廷威胁不大。随即包拯等人说:“太祖太宗都曾经做过节度使,你还认为这是粗官吗?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大臣当场让他下不来台。我们现在看来那些官员太不懂事,实际上这些都是皇帝所提倡的。

022:经济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改革,被称为”仁宗盛世“

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皇帝,晚年甚至发生一些昏庸的事情。比如说中了奸臣的计谋,把忠臣寇准贬到雷州,让其抑郁而终。可想而知宋朝前中期的吏治有多么糟,糕,还带有一些土地兼并的问题。

这个时候一代名臣范仲淹登场,著名的天下之忧而忧便是他的杰作。庆历三年皇帝重用范仲淹,让他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他提出以重命令,厚农桑,择官长,减徭役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主张。

这段时间被史学家称为“仁宗盛世”,不过这番改革触及到了一些旧阶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百般阻扰,庆历五年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相继被贬出朝廷。改革没有起到实际性效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033:死后连辽国皇帝都想念他,统治的几十年风调雨顺

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没有之一。总共是42年,十三岁继位死的时候才五十出头。南宋除外,北宋的这些皇帝似乎都没有活过很长时间。

然而宋仁宗病逝的消息传到辽国后,幽州等地百姓纷纷痛苦不已。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攥着宋史的说:“四十二年了,没有跟大宋有过矛盾。”

北宋跟辽国自从澶渊之盟后再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不但如此辽国皇帝还下令修衣冠冢,以此来纪念宋仁宗皇帝。澶渊之盟后北宋跟辽互为兄弟之国,宋是辽的哥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深受百姓爱戴的皇帝-宋仁宗
公元1063年,北宋第四任皇帝54岁的宋仁宗去世。自1022年继位,到1063年宋仁宗共当了42年的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更让人称道的是,当时的老百姓对于他的死,各
2024-05-16 19:28:00
宋仁宗赵祯的执政成就与后世争议
...时期在位最长、被宋代百姓夸赞非常仁爱的皇帝,他就是宋仁宗赵祯。提到宋仁宗,就连一向以执拗著称的王安石都在自己的文章中承认,仁宗去世之时,百姓们痛哭哀嚎,就像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2024-05-12 09:21:00
宋仁宗:仁义之君,百姓爱戴
说起宋仁宗赵祯,想必对他不熟悉的人也会知道,这个皇帝应该算是一个好皇帝,为何这么说?我们可以从他的庙号可以看出,皇帝能用上这个“仁”字,足可以说明他的不同之处。而且我们再来看看宋
2023-09-04 14:04:00
宋仁宗兼爱南北不嗜杀人,为何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
...没有一日不发生些小的冲突。面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宋仁宗的对外政策也一如其对内政策,一个字儿:仁。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仁”也是有很多具体事例的,比如,辽国发生了旱灾,饥民涌入
2024-05-07 21:15:00
古代极少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宋仁宗能否算在伟大帝王之列
...学范范,但却一手塑造中国历史中最开明的时代,他就是宋仁宗赵桢。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以宋仁宗的功过,他是否可以与秦皇汉武等伟大君王并列。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
2023-01-09 16:00:00
赵祯为何被称为“宋仁宗”,他的仁厚究竟到达了什么程度呢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宋朝的经济达到了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历史上把这段时间成为“仁宗盛治”。这位皇帝之所以被后人广泛称颂,不仅在于他治理王朝的能
2024-04-19 15:13:00
看看两个敌国如何评价宋仁宗
...剧《清平乐》以北宋初年为背景,讲述了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的一生,剧中的宋仁宗是一个勤勉政务,治国有方的明君。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提起宋朝皇帝,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陈桥兵变黄
2024-06-20 16:14:00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统治期间四十多年无战事
...善良皇帝排行帮,宋朝的这位皇帝肯定能进前三,他即是宋仁宗赵祯。宋仁宗,13岁的时分就承继了皇位,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因为继位时的年纪太小,由其时的刘太后垂帘听政。23岁的时分
2024-02-15 17:33:00
宋仁宗赵祯宽容善良的皇帝,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宋辽友好
...人赞颂,甚至有学者称之为“千古仁君第一人”。这就是宋仁宗赵祯,提及赵祯大家多多少少应该有些印象,他就是戏剧和故事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当年差点因为宫廷纷争而丢了性命。宋仁
2023-09-24 16: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