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威震天下八十年的“种家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6:26: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王朝推行“重文轻武”、“以文驭武”的政策,导致武将的地位一落千丈,但是依然涌现出了不少将门,比如曹彬家族的曹家将、杨业家族的杨家将等。其中有一个名将世家往往被人们忽略,它的开创者既不是开国功臣,也不是征战沙场的猛将,而是一介书生!

这个武将世家就是威震天下八十年的“种家将”!“种家将”的开创者名叫种世衡,他的叔父是北宋著名的隐士种放。种世衡年少时就很有气节,兄弟们分家的时候,任凭别人取走财物,他只留下书籍。后来因叔父的关系,他靠着恩荫进入仕途,先后担任将作监主簿、太子中舍、泾阳知县、随州监酒、同州签书、鄜州判官事等低级职务。

只因种世衡不畏权贵,多次得罪人,官职才一直得不到提升。直到宋夏战争的爆发,种世衡才得以出人头地。北宋多次被西夏打败,种世衡认真分析敌情后,提议在青涧筑城屯田,步步为营的方式,抵挡西夏的攻势。当时主持西北战事的范仲淹采纳了种世衡的建议,并让种世衡负责这件事。

种世衡在青涧城屯田两千顷,而且招降了附近的羌人,并组建了战斗力非常强悍的“蕃兵”。种世衡多次击退西夏的袭扰,同时他还研究如何削弱西夏的力量。后来种世衡利用西夏皇帝元昊的多疑,成功使用“反间计”,借刀杀人,将元昊的左膀右臂野利旺荣、野利遇乞除掉。范仲淹向朝廷推荐有功之臣时,种世衡与狄青并列一等。

1045年,种世衡病死,“羌酋朝夕临者数日,青涧及环人皆画象祠之”,沈括评价道“平夏之功,世衡计谋居多,当时人未甚知之。”。种世衡虽死,但他开创了“种家将”。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全是跟随父亲征战多年的武将。特别是种诂、种诊、种谔三人,战功显赫,堪称名将,被人誉为“三种”。

种世衡的小儿子种谊也很厉害,当时人称“得谊,胜精兵二十万”。种世衡的八个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依然奋战在西北地区,与西夏作战,成为北宋王朝在西北的一道坚实屏障。到种家的第三代时,这个将门依然出现了名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种师道、种师中。

种师道是种记的儿子,他原本也是文官出身,年轻的时候拜著名的儒学大师张载为师,熙州推官、原州通判等职,后来才投身军旅的。种师道在西北屡立战功,被封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宋徽宗在位时,派童贯攻打辽国,结果不听取种世衡遭到惨败。后来金兵南下,种世道几次提出合理建议,都没有被采纳。

1126年,种师道病死在东京汴梁,时年七十六岁。开封被攻破后,宋钦宗悔恨说道:“不用种师言,乃至于此!”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也在与金兵作战时,力战而亡,“师中身被四创,力疾斗死”。自1141年,到1126年,种家祖孙三代名将辈出,为北宋捍卫西北,威震天下八十年,最终一切辉煌都随着北宋王朝覆灭而烟消云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范仲淹提拔的一个家族,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么羸弱。公元1040年三月,因为西北战事吃紧,宋仁宗召范仲淹回京,让他知永兴军。范仲淹接到任务后,马不停蹄赶往延州,重点防御西夏。在西北,范仲淹至少提拔了十多名武将,这些人大
2023-01-04 21:16:00
被忽视的北宋名将世家,三代人威震天下80年
...,名流青史,得益于他有幸碰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范仲淹。没错,就是被大家熟知,写《岳阳楼记》的那个范仲淹。范仲淹教狄青熟读《左氏春秋》,教他兵法。最终狄青平定侬智高之乱,成
2023-05-14 18:21:00
种家军比杨家将作用更大,种家军都出过哪些杰出将领?
...人人善射,西夏人甚至因此畏惧到数年不敢靠近。后来,范仲淹考虑到种世衡兼具经验与才能,便命他修筑细腰城,种世衡不顾病体日夜指挥修筑,在城池竣工后不幸因病去世。种世衡去世后,其子
2022-12-11 11:26:00
盘点北宋五大将门世家
...年五十七。杨文广为杨延昭之子,以讨贼有功授殿,隶属范仲淹年麾下。从狄青平南,以功迁步军都虞侯。尝献阵图并取幽燕策,未报而卒,时年七十六。四、种家将:代表人物种世衡、种师道、种
2024-06-15 15:49:00
...各种话本、演义之中,杨家将的名声更是家喻户晓。3,范仲淹北宋中期,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范仲淹则挺身而出,反动了“庆历新政”。不过,范仲淹并非只是改革家,他还是一位名将。
2024-04-29 21:45:00
“种家军”是怎么回事,又包括哪些历史人物
...鄜州判官等职,后因西北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受到宰相范仲淹的赏识与提拔。当时西夏李元昊称帝,西北边境战事不断,西夏人肆意进犯。在延州东北二百里的地方,有一旧城名叫“故宽州”。种
2022-12-20 16:40:00
岳飞死于一场政治阴谋
...,军中的正职只能是文人来担任。当时担任文人正职的是范仲淹,狄青和范仲淹配合得很好,而范仲淹又是开明的政治家,处处事事以大局为重,所以在战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当战事结束
2024-08-30 16:49:00
宋朝是如何从“重武轻文”走向“士大夫治国”的
...露无遗!偌大九州大地不是没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文有范仲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治国良方!武有韩世忠、岳飞等名将精兵!为何宋朝还是要纳贡称臣?其实这个矛盾仍然是结构性问题,不管
2024-01-31 22:32:00
...),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青涧城,保证了边境安全。后来范仲淹镇守边关,采用种世衡意见,在边境险要地方筑城,北宋扭转了对西夏作战的劣势。种世衡的8个儿子皆在军中服役。种世衡第五
2023-03-14 11: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