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很多人将岳飞的死归于秦桧的陷害,说是秦桧暗中勾结金国,极力主和,而岳飞主战。秦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构陷罪名,而杀掉岳飞。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却也掩盖了一场政治阴谋。
这场政治阴谋的起源,则是来自于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经历了黑暗的五代十国的末代之乱,看到了民不聊生,就想一统天下,救民于水火。后来他玩弄政治把戏,搞了一场黄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之后的赵匡胤,有感于军阀割据对于统治的不利,就采取了兴文抑武统治策略,极力的抑制武将的权力,而搞文人政治。一方面避免自己的部下再故技重演,被黄袍加身,而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防止历史上曾经存在和出现过的军阀割据,最后尾大不掉,严重削弱甚至威胁中央的统治权力,从而造成乱世的再生。
赵匡胤的愿望和设计是美好的,但是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当你重视一个方面的时候,另一个方面的弊端就会出现。所以赵匡胤的治国方略,严重抑制了宋朝的武力的发展,而导致积贫积弱,让自己的继承者不得不生活在异族势力的威胁和屈辱之中。
正因为如此,宋代的武将历来得不到重用。在岳飞出现之前,有一个名将叫狄青,从他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宋代重文轻武的弊端。狄青当时是出现在抗击西夏李元昊的战场上,当然,他只能是个副将,因为按照宋朝的规定,军中的正职只能是文人来担任。当时担任文人正职的是范仲淹,狄青和范仲淹配合得很好,而范仲淹又是开明的政治家,处处事事以大局为重,所以在战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当战事结束,两国议和后,狄青并没有受到重用,朝廷还时时提防着他。狄青回到朝廷不久就抑郁而死。
对于武将的处处防范的不自信,是大宋帝国基因里存在的问题,没办法。
所以大金国用兵要灭了大宋的时候,宋朝廷才不得已启用武将,来抵御敌方的进攻,而一旦进攻结束,“良弓藏,走狗烹”,武将便会被弃之不用。
高宗赵构从金国逃回南边,先是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然后在金兵“搜山检海”的追赶之下,一路南逃,狂奔到海上,后来才在杭州定都,政治局面渐渐稳定了下来,基因里的对于武将的提防意识开始起作用。
这种思想在乱世尤其明显,赵构并不是庸君,有时政治手腕还相当的高明,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他先是裁撤兵员,把剩下的军队调回江南,将领要么另任新职,要么贬谪它地。
高宗赵构感觉对岳飞队伍的处理比较棘手,因为严格地说,“岳家军”属于民间组织,也就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军队,不是朝廷的正规军,这跟后来的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的湘军一个性质。
所以我们现在就大概明白,为什么朝廷对岳家军连发十二道金牌的原因了。
岳家军在跟金兵对峙的战场上势如破竹,取得了很大的战绩。岳飞也是壮怀激烈,誓言“直捣黄龙府,迎取二圣还朝”。所以对于朝廷让他班师还朝的做法很是不理解,我把你皇帝陛下的爹地哥哥都夺回来,你丫咋还不让呢?
于情于理,都犯了赵构的忌讳,结局可想而知。而善于揣测圣意的秦桧自然就曲意逢迎,一场政治阴谋就此拉开了帷幕。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