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以及“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八大家”,是因为他们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和引领者。每个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都非常深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谓的“古文...……更多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治素养,才会出现误国误民的历史教训。比如著名文学家苏辙,就曾以一篇文章掐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到底怎么回事呢?宋代是诗词歌赋盛行的朝代,涌现出了许多的文学家和流传千古的诗词,是典型的重文轻武。在朝堂之上...……更多
程夫人家风对东坡文化的贡献(中)
...的回忆。一是《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天,苏轼与弟弟苏辙及邻居小朋友正在庭院里玩游戏,突然,家中那只老花猫捕着一只羽毛闪着绿绸缎子般光彩的漂亮桐花凤,可怜的小鸟在猫的利爪下拼命挣扎着,发出凄厉的叫声。苏...……更多
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器晚成”·苏洵许多人对苏洵(1009—1066)的印象,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还有很多人知道他,则是因为他被写进了《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与欧阳修年龄相仿,他于嘉祐元年(1056)偕二子入京,参...……更多
...的大咖级别人物,甚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其中有苏轼、苏辙、章惇、曾布、吕惠卿和曾巩,苏轼在后来成为了北宋中期的文学领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成就。他也没有辜负老师欧阳修的期望,极大地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更多
三苏是哪几位合称?有何艺术成就
生长于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列名“唐宋八大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属于少见的文化现象。三苏是中国北宋散文家苏洵及其...……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可畏啊!”后来,到了苏轼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便和弟弟苏辙去了天庆观读书,教他们的老师是一位道士,名叫张易简。当时,张易简道长收了很多学生,少说也有好几百人,然而,他最青睐的学生只有两个:一个是苏轼,另一...……更多
宋仁宗时期,西夏北辽为何不忍动兵戈
...方面;圣人的谦虚会给世界带来祝福。嘉佑年间,苏轼与苏辙即将参加科举考试,苏辙突然病倒。宰相韩琦很欣赏苏辙的才华,向宋仁宗请求推迟科举考试,但仁宗居然同意了。原因是,苏兄弟才华横溢,如果苏澈因病不能参加...……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歌偏重技巧,讲究词藻,开创“太康体”。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晏几道和曾巩,合称七进士,而三探花说的正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个个才高八斗,唐宋八大家独揽三席,以苏轼成就最...……更多
相比于唐朝,宋朝最大的制度弊端在哪里
...侵——所以北宋在对外战争方面非常的无能,究其原因,苏辙认为是因为抛弃了唐朝的府兵制度优势。京城养兵数十万,地方兵马战斗力极差苏辙揭露北宋集权制度的弊端南宋时期,陈亮写作《上孝宗皇帝书》,指出王安石变法...……更多
聊聊哪些与苏洵相关的轶事典故
...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更多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用流动的历史书实现文化新解读
...频道推出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播出第七期“苏轼苏辙篇(上)”。在第七期中,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不同的人生节点,始终秉持“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徳”的信念,而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临场感很强,在“夜雨对床”...……更多
他是北宋名相,书法作品在北宋堪称一流,深受苏辙喜爱
...法雄浑凝重,浑厚朴拙,颇有颜书遗风,据说苏轼的弟弟苏辙非常欣赏韩琦的书法。韩琦的书法作品至今流传的不多,我们能够看到的他的墨迹目前只有《小恳帖》和《信宿帖》。小编不禁感叹,北宋真的是个了不起的朝代,出...……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冲突,真正的冲突,还是在后面的王安石变法上。苏轼和苏辙二人参加科举,宋仁宗看了他俩写的文章,大为赞赏,给了他们极高的评价:“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可见,苏轼兄弟二人确实有难得的才华,而王安石作为当...……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道这里有谁的话,就知道这届科考的厉害之处了。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这两人和他们的父亲苏洵被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员,文章写得非常好,在历史上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苏轼,在整个宋朝,他的词都是数一数二的,是...……更多
古人也为买房发愁,这位名人家族显赫,倾家荡产才买起房子
...其一生去追寻这种目标,而其中做典型的就莫过于大文豪苏辙的例子了,苏辙的父亲苏洵与哥哥苏轼都是大文豪,也都是官员,按照道理来讲,他的家里应该是相当富饶的,可是苏辙的买房之旅也是困难重重,他是先在老家的祖...……更多
...沼之中呢?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父亲带着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来到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一名,但当时乃匿名评卷,欧阳修以为除其门生曾巩外,开封再无如此饱学之人,故怀疑乃曾...……更多
此心安处是吾乡 “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今日启动,封面新闻九路记者带你重走东坡路
...就有13人之多。眉山三苏祠 21岁,苏轼随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去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进士考试。开封,成为苏轼梦想开始的地方,一生的沉浮也都来自庙堂之上最高的决策。在这里,他展过翅,也折过臂。因与王安石...……更多
宋仁宗赵祯:纳谏、节俭与胸襟的典范
...羊,朕于心不忍啊!”三、胸襟宽广。大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在进京赶考的时候,听说皇帝最近从各地召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妃子入宫,就在试卷中写道:“皇上的妃子那么多,每天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更多
宋仁宗一朝的文坛到底有多兴盛
...家,六一居士,仁宗晚期的文坛领袖,一手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韩琦:三朝宰辅,风流卓越的韩稚圭苏舜钦:...……更多
...,并宋颜复、郑穆、张徽、司马光、孙觉、林希、苏轼、苏辙、徐积、钱世雄、李埴、任希夷等跋。据《平生壮观》《石渠宝笈》著录,此卷还曾有明文徵明、王穉登跋。今除苏轼、司马光二跋存世外〔图二,图三〕,故宫博物...……更多
读这些书 认识真正的三苏
...9个书系——《三苏经解版本汇编》《苏洵著述全集》《苏辙著述全集》《苏轼选集汇编》《苏轼杂著汇编》《三苏合集丛刊》《三苏年谱丛刊》《三苏后裔著述合集》《苏门四学士著作全集》。除《三苏全书》的首批成果外,...……更多
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聪慧过人,她的才华是不是超过苏轼?
...的家学和教养环境,八娘又聪慧过人,苏洵能培养出苏轼苏辙大家,如果八娘的人生能够像李清照那样各顺一点,说不定苏洵也能培养也跟李清照齐名的女文学大家,那时,就不是\"三苏”,而是“四苏”了,不过这在文学史上...……更多
古代房子究竟有多难买?白居易拼命奋斗21年,苏轼为此倾家荡产
...样,也因买房而欠下了债务。所幸的是,这些钱是问弟弟苏辙所借,一来没有利息,二来后者身居高位,也不太在意这些钱,所以苏轼不需要担心被催债。不过就算是这样,相信买房的经历依然是苏轼心里的痛。 说了这么多,...……更多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壮志豪情吧!年仅21岁的他便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氏父子三人一下子名震京师。不料,母亲病逝,他与弟弟只好奔丧归里。可没几年,父亲又病逝,他再次与弟弟苏辙返乡。好不容易还朝,却遇王安...……更多
揭秘:苏轼缘何成为“苏东坡”?
...意思。这名字土是土了点,但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后来,苏辙出生了,这名字也是祖父起的,还是因为小儿子苏洵就是考不取功名。辙,是车子走后留下的痕迹。苏辙字子由,名和字连起来,就是沿着车辙印走,也就是要儿子学...……更多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兄弟组合,相处融洽齐心协力
...两兄弟无疑是兄弟同心的典范。8.一门三学士——苏轼、苏辙三字经里面有写到:苏老泉,年二七,始发愤,文章传千古。才读书。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这得很牛,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但是真正厉害...……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诣之外,苏轼的对手也非池中之物。参加科举的其他人有苏辙、曾巩、张载等当时赫赫有名的才子……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届的状元并非苏轼,有一位叫章衡的人击败了苏轼等四位文学家当了状元,但是章衡却只有一首诗传世。...……更多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展现东方魅力,打造文化输出新名片
...道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播出,“三苏”父子的故事和动人的诗词戳中了观众的心。自2023年11月节目开播至今,《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不仅在国内大放异彩,还得到海外媒体的报道和...……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才,是苏轼母亲程夫人的兄长程浚的儿子,自小和苏轼、苏辙在青神程家嘴游玩,是苏轼的表哥。苏轼出生前,已有一姐一兄病逝,留下长他一岁的姐姐,号称苏八娘,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1050年,八娘16岁那年,经人撮合,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