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粒好种子是怎样“育”成的
...农作物新品种中,有七成以上经过海南三亚南繁试验基地育种一粒好种子是怎样“育”成的本报记者 赖书闻《工人日报》(2023年06月17日 03版)阅读提示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给予了种子适宜的生长环境,大批农业工作者也因此...……更多
读万遍“粒粒皆辛苦”,不如下田来体悟
...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6年,长期以来该院利用稻麦育种的传统优势及新兴的蔬菜、瓜果、苗木育种技术,为效益农业服务,实践科技兴农。今年5月,这里还入选第二批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作为浙北粮仓,嘉兴...……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关负责人说。菁两优326是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育种团队自主选育,在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联合体中表现突出。是全生育期3‰盐水浓度下,一等优质、抗白叶枯、亩产400公斤以上的耐盐杂交稻新品种。耐盐水稻一般是...……更多
稻花香里逐梦
...者 李冀安 文/图 “今天温度高,中午隔两个小时就得去育种试验田看一下水稻秧苗。”5月22日,在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种试验田,粮油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洪安喜说。 这片育种试验田有20多亩,800多个品种。秧苗长势喜人...……更多
科学育种绿色防控 水稻提质又增产
...企合作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这些水稻是用于选育的水稻育种材料,共有6000多份。”试验田里,四川卓豪农业有限公司副总徐德华正在查看这些育种材料的长势,他告诉记者,2023年,该公司入驻农高创新中心一期,并在万春镇...……更多
津产“小种子”迸发“大能量”(图)
...孙立伟 摄 小站稻香飘万家、卫青萝卜享誉京津冀、黄瓜育种成果创新能力国际领先、强筋春小麦品种可替代进口、花椰菜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并走出国门、肉羊育种走在全国前列、鲤鲫鱼苗种致富全国养殖户……种子是实现农业...……更多
果然有种|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米杂交 历时9年繁育出“南香丝禾”获DNA“身份证”
...植物新品种权公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博士刘华招睁大眼睛,逐行查看。看到“南香丝禾”榜上有名后,他眼里不禁涌起激动的泪花。历经9年繁育,根据陵水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选用...……更多
破解生殖隔离谜题,超级杂交稻更近了
...大,杂种优势也较大。如何利用这种杂种优势,一直受到育种家的关注。然而,“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万建民说,水稻不同亚种间杂交带来的花粉不育、小穗结实率低等“杂种不育”现象严重阻碍了杂种优势...……更多
中部粮仓|育种:种业大省攥牢农业“芯片”
...以准确、快速地选择具有优质性状的样本,为下一步田间育种试验奠定基础。作为作物遗传育种的专家,黄成近年来带领学生从事玉米、大豆野生种质资源优良等位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已经有一个玉米新品种得到了商业化推广应...……更多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及其团队成员,莅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淮安推广示范基地(国家稻麦科研育种创新基地)调研指导。万建民一行先后考察了基地水稻新品种(系)试验示...……更多
看!南繁上新
...瓜在三亚崖州上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选用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选育的水稻在陵水试种喜获丰收、南京农业大学海南研究院培育的70多个菊花品种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内已...……更多
他们育出龙江“金豆王”
...目前已经形成了年参试品种300多个,年审定品种20余个的育种研发能力。近5年审定新品种122个,其中大豆57个、水稻28个、小麦5个、玉米32个;获得新品种权107个,其中大豆47个、水稻34个、玉米22个、小麦4个。据了解,垦丰种业...……更多
提升品种“含新量” 撬动市场“含金量”
...展鲜食玉米组合筛选工作。走在玉米实验田里,作物所的育种专家李余良和李武带领成员,分别在不同的玉米行间,麻利地剥开玉米苞叶,仔细察看玉米的饱满度和生长情况,不时拍照存档,并用纸、笔记录下不同地块玉米材料...……更多
间谍窃取我稻种及制种技术案引关注!“种源安全”也是国家安全→
...略高度,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角度看待种业。种质资源是育种成败的关键,是核心育种材料。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我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就得益于袁隆平团队发现的“野败”。由此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在世界领...……更多
端午假期  南京农业大学师生抢抓农时忙“插秧”选良种
...稻实验基地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团队带头人万建民带着150多位研究生,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踏入田间、手插秧苗。与广袤稻田的规模化、机械化插秧不同,师生们在田里插上的是用于育...……更多
小稻种凝聚大智慧 “滨城”企业自主研发高耐盐碱水稻测产验收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十年的高耐盐碱水稻实现了从“1到N”的蝶变,带领这项育种技术在国际行业领域中一马当先。根据理论测产,此次天隆在田收割的高耐盐碱水稻品种亩产量可达600公斤以上。相较于现阶段我国盐碱地水稻品种平均350—400公斤左...……更多
...中“万里挑一”,精心选育出来。10多年来,四川的水稻育种科研人员日复一日辗转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从创制材料到育种,反复试验、优化,提升新品种的产量、米质、抗病性、抗逆性和广适性。他们一年四季如同“候鸟”...……更多
做强“中国芯”端牢中国饭碗
...配备有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270余台套,可实现高通量精准育种。地下一层的种质资源库,有1000平方米、库存容量可达40万份、目前一期工程共保存有各类种质资源9万余份,完成评价种质资源就达到5万多份。繁育平台形成种业阵...……更多
农大专家海南育种忙(新春走基层)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种业创新农大专家海南育种忙(新春走基层)汤继华教授在田间。受访者供图“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优质、多抗、广适,选育出更好的品种,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种业创新添砖加瓦。”□本报记者 李...……更多
他们,将在南繁育种田里过春节
...饭,赵久然就带领团队赶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南繁育种基地的育种田。玉米育种材料的散粉吐丝期已至,他们要抓紧套袋和授粉。“今天,我们先到地里逐行观察一遍,确定做授粉的重点区域。等9点钟气温升高,雄穗开...……更多
镇糯选育,力促抗病丰产绿色高效
...稻种植历史悠久,糯稻资源丰富,但缺乏优异核心种质,育种效率低,且糯稻品种与同时期常规粳稻相比,产量低、综合抗性差,不宜大面积推广。但作为水稻的一个重要种类,糯稻却广泛用于制作传统食品(元宵、粽子等)、...……更多
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无锡
...琦) 作为无锡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重要举措,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无锡)粳稻产业技术中心12日在锡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该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领衔,成员单位包括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更多
...。中科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长期从事水稻育种研究。他育成的杂交稻品种“汕优63”,是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10亿亩。近年来,谢华安领衔的福建水稻育种团队,在超级稻育种、航...……更多
汤俭民:情有独“种”育稻香
...中国共产党,孝南区农业农村局正高职高级农艺师,香稻育种专家。他潜心水稻育种科研43年,先后培育出30个水稻新品种,其中香稻品种28个,均通过了省级以上审定,\"广两优香66\"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进行推广,\"鄂香2...……更多
避开“拖后腿”的基因型,韩斌院士团队新研究助力杂交稻优选育种
...timal performance of hete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立足于杂交育种的优良材料,提炼和归纳理论基础,再利用理论反哺实践,为推动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革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宝贵的资源。该研究从时间维度上评价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分子设计育种让水稻高产又优质■ 本报记者 徐慧玲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科学育种满足特殊群体在营养摄入上的“定制化”需求?1月6日,在第二届三...……更多
17位专家三亚“论稻”
...位专家嘉宾,围绕水稻无人化栽培与品种利用、小麦品质育种进展与展望、燕麦荞麦种源创新助力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等研究话题,逐一展开分享经验成果。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三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对于水稻种植与培育有着...……更多
打赢种业翻身仗离不开南繁精神
... 本报记者 李梦楠 见习记者 余佳琪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12月14日,在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深情回忆南繁往事,在一个个育种故事中传递科学家精...……更多
秀洲两家入选
...入合作,在高端生物技术人才的带领下,参与国家、省级育种科技攻关。眼下,一支由博士领衔的30多人的育种科研队伍正持续攻关,提升西蓝花种质。”浙江美之奥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种研发部负责人赵辉介绍,截至目前,今...……更多
三亚:分类管理分时使用南繁基地 打造智慧农业应用新场景
...机缓缓升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坡田洋南繁育种基地的概貌和株高、冠层温度等育种专家关心的表型数据清晰显示在屏幕上。这是三亚南繁育种基地无人机遥感田间育种表型观测系统工作时的场景,也是三亚打造智...……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广西单列门诊统筹支付药品总数达72种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罗琦记者日前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在国家谈判药落地广西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将36种适用于门诊治疗的罕见病药品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
2024-06-15 23:46:00
农机隆隆“丰”景好 麦浪滚滚夏收忙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朝阳区1500亩小麦开始抢收 夏玉米播种将实现无缝衔接农机隆隆“丰”景好 麦浪滚滚夏收忙在朝阳区金盏乡黎各庄村的麦地里
2024-06-16 00:16:00
江西都昌:辣椒喜获丰收 “火辣”产业铺就乡村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熊希成 余齐民连日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南峰镇白水村种植基地的辣椒喜获丰收,一颗颗绿油油的辣椒挂满枝头
2024-06-16 00:18:00
夏困怎么办
本文转自:劳动报时令话题|许良对失眠者来讲,夏天特别难熬。如今虽有空调,还是睡眠不好,有没有办法呢?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气温相对最高的季节
2024-06-16 01:14:00
“泥腿子”专家育种记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刘正帮 本报记者 韩玉红每年春耕,是高玉森最忙碌的时候,也是检验他实验成果的重要时期。75岁的高玉森是省内外知名的育种专家
2024-06-16 01:36:00
幸福 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八师一三三团职工王黎:我和妻子在团场经营海鲜烧烤,店面从一个小摊位,发展到了现在的海鲜火锅城。夏天到了
2024-06-16 02:17:00
朝阳区1500亩冬小麦“开镰”抢收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国际化的朝阳也有麦浪滚滚的丰收景象。眼下,全区约1500亩冬小麦正“开镰”抢收
2024-06-16 04:14:00
为骨科及康复患者提供精准支持
本文转自:今晚报便携式骨骼肌结构+力学性能融合成像仪进入产业化阶段为骨科及康复患者提供精准支持本报讯(记者辛璇)昨日,作为北京曦健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的首个全国生产基地
2024-06-16 04:18:00
文物间藏着养生经
本文转自:今晚报星期文库沈从文与文物之七文物间藏着养生经中国古代养生方式中,多有与动物相关联。一些养生功法、武术动作,直接以动物命名
2024-06-16 04:18:00
高温训练防中暑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高温训练防中暑■辛天宇姜晨绘中暑是机体在热损伤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如果官兵长时间在高温
2024-06-16 04:21:00
科学认识股骨头坏死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科学认识股骨头坏死■刘光波 王晓平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科疾病。股骨头位于股骨上端,是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6-16 04:21:00
夏季宜揉“养心穴”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夏季宜揉“养心穴”■于 洋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汗为心之液”,出汗较多可能会耗损心气。而且,夏季气温升高
2024-06-16 04:21:00
预防脱发有方法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预防脱发有方法■李珈含“李医生,我每次洗头都会掉很多头发。”“发际线高是脱发吗?”最近在班排巡诊时,我发现一些战友比较关注脱发的问题
2024-06-16 04:21:00
赤峰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强市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强壮“农业芯”赤峰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强市 □本报记者 王塔娜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作为农牧业大市
2024-06-16 04:36:00
建议中老年人,夏天少吃肥肉,多吃这5种食物,别不懂吃
夏天好热啊,吃东西时得小心点。中老年人得注意啦,夏天最好少吃油腻的肥肉。肥肉热量高,太油腻,对身体不太好,特别是那些有“三高”问题的
2024-06-15 1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