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文物间藏着养生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6 04: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星期文库

沈从文与文物之七

文物间藏着养生经

中国古代养生方式中,多有与动物相关联。一些养生功法、武术动作,直接以动物命名,比如鹤翔桩功、大雁功,以及金鸡独立、鲤鱼打挺等。其中潜台词,即认为动物行动便捷,蕴含着内外融通的自然之法。

沈从文先生,久被高血压病所困扰,在一次住院时,接受了气功治疗。博览群籍的他想到:“气功方法大致还是从二千年前方士导引术‘熊经鸟申’而来……中国原来有一个完整体系,可以追寻。”后来,长沙马王堆帛书《导引图》出土,再次激发了他对此古人养生的关注。

当年发掘出的汉代墓砖彩绘、漆器、车器等,多刻有熊的行动体态。西汉马王堆墓中的帛书《导引图》中更有以“熊经”命名的人物动作图像。这种养生之法,最早从哪里来的呢?沈从文引述到《庄子》,在《庄子·刻意》中有这样一段话:“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意为:平常注意呼吸之法,能仿拟熊的动作和鸟的伸展方式,是可以长寿的。因为这样做,可以让人气血顺畅、身心舒畅。这里的“熊经”,专家注释为:“若熊之攀树而引气也。”“如熊攀树而自悬。”沈从文认为:“(熊经)乃是摹仿熊的动作而创造的类似今日体操的健身方式。”所谓“导”,就是使人的内在气息调和,“引”即外在形体锻炼。

可人们谈论“熊经”,往往从《庄子》上面的话,一下子说到后汉华佗的“五禽戏”。其间秦汉数百年,不见记载。是这种“熊经”健身术一下子不见了吗?显然不是。文字缺失,沈从文要从出土文物中给予补证。首先,西汉早年马王堆的《导引图》,可为一证;再往后,河北保定出土的西汉金银错管状车器上,有一组六个“熊经”图形。其中一幅,熊前肢如抱树干,后肢一足在地,一足抬起,如熊攀爬刚起步;另一幅后肢作弓箭步,前一肢前伸,掌心朝外,掌尖上指,另一肢在身后,屈肘往上,让人想起传统武术的类似动作。另外,西汉时期的漆盘、青铜酒樽之上多有“熊经”图式。沈从文由此得出结论:“自战国人已有‘熊经’方法以来,汉代一直延绵不衰。”而且,汉代已不止“攀树而引气”一个动作:“很可能已经完成了包括各种姿势在内的套路。”沈从文推断:“华佗创‘五禽戏’,其中‘熊’一部分,当是吸收了汉代‘熊经’术的成果而光大之的,绝不是心血来潮的突然发现。”

中国汉魏以后,“导引”被纳入道教系统,发展得颇为驳杂而含混起来。沈从文一语道断:“以致人们渐渐忘记了它们的起源不过是人类对于动物的‘摹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她跟着沈从文走上纺织考古之路 《大国霓裳》书写华夏锦绣
...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年7月,沈从文先生的助手、著名纺织考古专家王亚蓉编著的作品《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8月9日晚
2023-08-10 23:41:00
...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在众多珍贵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与中医药相关的帛书或竹木简,如《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其中,《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已发
2024-08-18 21:52:00
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养生功法受到大学生青睐
...吸引着游客驻足。如今,这张《导引图》被改编成了一套养生功法——马王堆导引术。在湖南,每年都有数千名大学生练习这套古老的养生功法。这是在湖南省博物馆拍摄的《导引图》临摹图(20
2024-05-07 00:46:00
湖南启动编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
...就是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其出土的3000多件珍贵文物中,有大量与中医药相关的帛书或竹木简,如《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其中,《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
2023-12-13 09:31:00
乐见古老养生功法与年轻人“结缘”
...成的传统保健队,队员们致力于钻研马王堆导引术等古老养生功法,传播传统文化。推广普及古老养生功法,对于推进医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马王堆导引术是国家体育总局认定的体育项目“健身气
2024-05-15 07:23:00
独家!解码AI如何重现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真容
...清晰可见、毛发材质高度逼真,连服饰妆造都是根据出土文物进行一比一还原。此外,修复专家透露,数字人的体态和面容等都是根据辛追生前身体真实情况进行模拟复原。要让“辛追夫人”显真容
2024-05-17 14:01:00
历史上的今天 | 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诞辰
1902年12月28日,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出生。沈从文早年亦加入行伍,任司书职,后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而赴北京求学,并开始写作,笔耕勤奋,以创作实绩奠定了他在京派文学
2023-12-28 16:31:00
聊聊马王堆医书价值
...在其余两座汉墓中,也都有重要的考古发现,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为研究汉初社会生活提供了翔实的资料。马王堆医书的出现则极大地弥补了秦汉时期医学实践情况的不足,证明了《内经
2023-05-04 10:13:00
沈从文:我不相信命运,却相信时间
...时,久未见面的叔侄俩某天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沈从文装作没看到他,擦身而过。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对黄永玉说了4个字:“要从容啊!”在很多人看来,沈从文身上的这种淡然,很大
2023-01-05 00: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五河:四千万只蟹苗入水 科技领航水上春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连日来,五河县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
2025-04-02 15:05:00
卢爱妮指出明星热推的腹膜外剖宫产:优势与风险全解析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腹膜外剖宫产这一术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当一些明星分享自己的腹膜外剖宫产经历后,这一手术方式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5-04-02 16:50:00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3月底,天津、西安等城市,#没点才艺不敢和天津大爷扎堆#被西安老年人的生活硬控了#等热点登上热搜话题,同时包括天津、西安等七城核心商圈的创意联动互投户外大屏及遍布全城的社区门禁广告
2025-04-02 16:50:00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 瑞丽医美&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盛大启幕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近期,瑞丽医美与全球假体材料领军品牌傲诺拉强强联合,于哈尔滨举办“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以科技赋能女性之美
2025-04-02 16:55:00
现买现做现吃!100元在日照能吃多少海鲜?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古玉洁 潘纪辰 日照报道碧海蓝天下,鱼虾正肥美!来到日照,想体验超地道的海洋烟火气吗?3月27日
2025-04-02 17:09:00
幸福幼儿园小朋友的中医研学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幸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福德堂中医馆,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中医文化研学之旅
2025-04-02 18:05:00
宁波市消保委开展青团消费体验测评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清明时节,青团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面对市场上众多青团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3月26日
2025-04-02 18:20:00
不用ECMO也救了命!渝哈医护携手破解150公斤“肥胖呼衰”生死困局
在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的走廊里,一面写着“妙手仁心除病痛”的锦旗被郑重交到重庆援疆医生李醇文手中。锦旗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治故事——一位体重150公斤的青年阿先生(化名)
2025-04-02 20:07:00
太和夜话 | 十年卧榻压疮噬骨!太和医者重塑脊梁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张昊。当夜幕笼罩车城,总有些生命之光在无影灯下绽放。今晚让我们走进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
2025-04-02 20:17:00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