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罗通:从进士到边关守将,铁血忠魂捍卫大明疆土
罗通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将领,出生在江西吉水,于永乐十年考中进士,被授官为监察御史,负责前往四川巡按,都指挥郭赟与清军御史汪淋中相互勾结,罗通果断上书弹劾,成功将他们二人逮捕治罪。后来,罗通因为在一些时...……更多
明朝中流砥柱罗通:北京保卫战的英雄传奇
...况下撤围而去。他就是当时的大明右副都御使,兵部郎中罗通。1449年十月九日,也先率六万大军挟持朱祁镇一路南下,先后攻克紫荆关、卢沟桥,于十一日进抵北京城郊。土木堡一役,二十二万明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五十二...……更多
古代死得最冤的大将不是岳飞而是他,沦为皇子夺权的牺牲品
...脑袋的。 但是袁崇焕却主动去了边关,可见他心中对于大明帝国的忠诚,同时也可见得他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负,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在袁崇焕镇守边关的那一些年,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与宁锦大捷,这在当时是...……更多
大明王朝第一硬汉杨继盛,不畏强权铮铮傲骨,其名垂青史
...他用不畏强权的铮铮傲骨与精忠为国的一片丹心,体现了大明王朝第一硬汉的风骨。对于杨继盛这个人,在《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更多
聊一聊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
...权,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向大明王朝宣战。这并非说努尔哈赤的实力是一蹴而就的,毕竟在攻打大明王朝前期,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就在为这一天做足了准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努尔哈赤的“传...……更多
孙承宗两度力挽狂澜挽救大明,却因得罪小人而罢官
当时已到大明末期,掌权的皇帝是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那位重用魏忠贤的皇帝,当时朱由校的老师叫孙承宗,孙承宗文武双全,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一样,声音浑厚。早期为县里学生教授经学,后来在边关往来,喜欢和...……更多
王象乾:明朝边关守护神,四世宫保牌坊的缔造者
...乾是明朝后期著名将领,一生镇守边关三十余年,为保卫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王象乾,字子廓,号霁宇,桓台新城人,隆庆五年进士及第,授闻喜知县,历迁兵部主事、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等。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更多
张居正后人誓不降清,鲜血写就的大明忠魂
久已无家家即在,丈夫原不望生还!——张同敞·《自警》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润十一月十七日,桂林城北,南明文渊阁大学士瞿式耜慷慨赴死,与他一同遇难的还有名臣张居正的曾孙、时任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的张...……更多
袁崇焕与崇祯帝的“五年之约”还没到,为何就被抄家处决
大明王朝末期外患侵扰不断,尤以后金犯边较为频繁,辽东地区也因此成为双方交战的主战场,一位又一位名将奔赴辽东战场与后金八旗部队厮杀,以保卫大明京师安全。然而后金士兵悍勇,将明军打得节节败退,辽东局势逐...……更多
袁崇焕抗金保卫大明却被判凌迟,行刑后发生的一幕令人心寒
...灭亡。其次原因是明末的起义军和势力越来越大的金兵,大明两线作战已是疲累不堪,分身无暇。最后是宦官专权,让一群太监把握了一个王朝的命脉,这就是所谓的自寻死路。在以上这些多方面因素的重压下,这些问题存在了...……更多
明代美男子黄嘉善文武双全,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全靠他
...成为西北边疆的柱石。戍边二十年,风餐露宿,黄嘉善为大明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万历皇帝是信任黄嘉善的,因为人才难得,万历三十八年,即1610年,朝廷任命黄嘉善为总督三边军务,洪承畴后来也担任过这个职务,相当于西...……更多
明朝死得最可惜的两个人是谁
...物早早过世。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他们二位能多活10年,大明王朝至少能续命10年。第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张居正。此人天赋异禀,很小时就被周边人称为“神童”,15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22岁考上进士,并从此进入翰林院,...……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超人智商,却有精准判断形势和统帅全军的谋略最终,为大明国守住了最后的底线,使奄奄一息的王朝苟延残喘近百年。忠心不二,刚正不阿,于谦这样的国士,又有几人?一、最年少的进士1398年,于谦出生在一个浙江杭州的...……更多
于谦权倾朝野为何会被轻易的被打倒
...高盖主,景宗渐渐对他有所提防。那时候朝中有一个叫做罗通的人,此人好大喜功,性格狂傲,一向与于谦不合。景宗就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通过提拔罗通来牵制于谦。有一次罗通捏造罪名诬陷于谦冒名领功,洞察真相的景宗...……更多
天启朝进士文安之,是大明最后一位督师,最后与大明战舰一起沉没
1650年,大明朝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断掉国祚。不,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大明朝,因为大清已经入主神州,窃取神器,原来的明王朝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而已,被清朝打的节节败退,南明小朝廷甚至不能如南宋小朝廷一样偏...……更多
胡宗宪为什么会冤死
...“土木之变”中的于谦相提并论:“不是于、胡双少保,大明终作小朝庭”。作为民族英雄,他的地位和作用不仅超过了戚继光,也超过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可叹的是,胡宗宪也和于谦、岳飞一样,下场凄惨,冤死狱中。与于...……更多
唐朝皇帝是因为不重视长城而没有修建吗
...制动。而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建议,便把“高筑墙”奉为大明的基本国策并贯行始终。故而,大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热衷修筑城墙的王朝,而现今看到的长城及众多古城墙基本上都是明朝时修建的。而正因为大明有极为坚固的城...……更多
大明皇帝被俘之后,哪个大臣怎样打赢首都保卫战
...城,后转向进攻居庸关,但因遇到雨雪天气,居庸关守将罗通命令士兵不断向城墙上浇水冻成冰墙,瓦剌军队无法进攻。随后瓦剌军队在结营时,被夜间明军使用大炮攻击,损失惨重,不得不败退而归。北京保卫战获得了成功。...……更多
此人曾碾压皇太极,若不死明朝定能反败为胜
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却惨遭世人唾弃,被凌迟处死时,刽子手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百姓们只要花一文钱,就可以将他的肉买回家,喂狗吃,他到底是谁?百姓们为什么如此痛恨对方。而在此之前,正是这位人人痛恨的...……更多
为何中原国家都会往西域打呢
...的诉求。除了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汉朝等中原国家还有疆土的考虑。虽然相对来说,中原国家皇帝获得大疆土的欲望不是太强烈,而且西域一带的疆土,粮食出产有限。但是,大疆土的欲望,天下一统的欲望,依然是古代王朝...……更多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这七十二个举人压根不需要通过成为进士的路子,就能在大明朝最中枢的系统为官,前途不可限量。之所以朱元璋会这样做,那是因为大明刚开国,人才储备太少了,而朱元璋又不想像宋朝一样,不加以限制地大量录取进士,以...……更多
“洪武三十年(1397年)十月的一天,一则劲爆消息在大明都城南京不胫而走,朱元璋的女婿要被斩首了。消息传来,百姓们议论纷纷。“谣言,绝对是谣言,皇上怎么会把自己女婿斩首?”“你说的不对,蓝玉、李善长、胡惟...……更多
朱棣的军事才能与大明的辉煌胜利
...内分为了三波势力,三方势力互相对峙,谁也不让谁,对大明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其中兀良哈部是亲大明的,他还和朱棣有过合作,帮助朱棣夺权登基。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也对他大肆嘉赏。后来,瓦剌还归顺了大明,成为大明...……更多
从首辅到奸相,张居正的一生
...,位极人臣,而这时的万历只是十岁的孩子,而这时整个大明王朝的实权都掌握在了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的手中,而无论是当时的君主还是李太后都对张居正极大的信任。尤其是万历对待张居正真的是敬畏有加,万历对张居正在依...……更多
...着众多出彩的人物。罗家的前几代人物就是罗艺、罗成、罗通、罗章,名声是最大的,但结局都不好。燕山罗艺割据一方,传下了罗家枪。等隋末天下大乱时,刘黑闼兵犯幽州,此时的罗艺已经年老力衰,不复当年之勇,出战之...……更多
这才是中国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
...国历史上王朝中的铮铮铁骨的汉子,他就是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大明王朝创建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给后世子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诏书,大明“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等刚决的政策,使得大...……更多
2022-12-20 20:57王朝,中国,历史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三位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们又将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呢?一、天纵英明,大明太祖得贤相佐治当年洪武之世,国家初定,明太祖有感人材荒凉,四方督抚多是武将出身,文臣学士则屈指可数。太祖忧心忡忡,深思熟虑要延揽人才以固本储君。于...……更多
明朝最能玩的皇帝,率几十万大军出征,亲手打死蒙古小王子
...当然这种说法就有点阴谋论的色彩了。朱厚照这辈子没为大明做什么贡献,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昏君,因为朱厚照自己虽然作死,但是还比较靠谱,对那些比较正直的大臣,朱厚照还是相当优待的,虽然他很烦这些老古董,但是他...……更多
明朝时期,外国学子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回国可以做大官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小国家对我中原文化的高度尊崇和对大明科举制度的高度认同,这才使得大明进士的含金量如此之高! 顺便提一下,笔者个人认为,以上说到的金涛等人请辞回国的理由是言语不通,这就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更多
魏忠贤临终前,对崇祯讲一事,能延长大明寿命,但崇祯没明白
...,对不起,我也不用你了,你也不用费尽心思,帮我延长大明王朝的寿命了,还是琢磨自己的小命吧。事实上魏忠贤的观点,不能说没有感情方面的倾向,但他说的却都是事实。他甚至大胆地对皇帝表示,如果内忧外患到一定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丞相制度沿袭到明朝时,就被朱元璋所废除了,并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都不许再设立宰相。而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丞相
2024-06-01 09:25:00
望着城外沂泗之水,听着四面震天的鼓声和叫骂声,飞将吕布不住的摇头叹息,天要亡我吕奉先!曹孟德(曹操),我非败于你之手,而是败给了这个乱世
2024-06-01 09:26:00
孔1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后来更是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还被推崇认可
2024-06-01 14:13:00
聊三国有一个好处,三国故事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
2024-06-01 14:21:00
“项羽为何败于刘邦之手”,有一人大概想表达的意思是:“刘邦战胜项羽,是郡县制战胜了分封制。项羽把天下分封给18路诸侯,是让中国重回战国时期
2024-06-01 14:21:00
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悲凉
2024-06-01 14:22:00
在中国的史书中,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
2024-06-01 14:22:00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
2024-06-01 14:23:00
三国之中,印证了“乱世出英雄”的说法,三方势力之间,都是能人辈出,有着驰骋沙场的武将,像是人尽皆知的江东四英将、蜀汉五虎将
2024-06-01 14:26:00
曹操爱才,知人善任,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唯才是举,因此招揽了很多人,手底下人才济济。即使这样,他也不嫌多,是人才都要,比如赤脚迎许攸
2024-06-01 14:26: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葛昆元这件事要追溯到38年前。当时,我为采访和组稿常去拜访胡道静先生,彼此比较熟悉。一次,胡先生兴奋地告诉我
2024-06-01 14:44:00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宗室人口最多的一个朝代,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男性宗室人口总人数大致在二十万人左右。这些个天皇贵胄不事生产
2024-06-01 14:58:00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却有二十多位皇后,这是因为一些皇帝拥有多位皇后的缘故。其中拥有皇后数量最多的当属嘉靖帝朱厚熜,他一生之中先后册封过三位皇后
2024-06-01 14:59:00
公元234年,诸葛亮经过了三年的劝农讲武之后,他再度出兵北伐,为了增加此次出兵的成功率,诸葛亮特意派使者请求孙权与他一同出征
2024-06-01 14:59:00
在清朝的众多宗室中,有一个支系堪称是最倒霉的了!原本皇位就该由他们这一脉来继承,结果非但没能成为皇帝,反而成为清朝最倒霉的宗室
2024-06-01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