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白起的死要归结于将相失和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1 14:23: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随后,从特使手中接过了秦王剑,拔剑自刎,一代杀神就此殒命。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白起的死,好像都是范雎一个人的“功劳”。

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欲趁赵国主力全军覆没,国内防御力量空虚的时候,一举灭亡赵国,可是,就在此时,范雎却以秦军征战已久,急需休整为由,使得秦昭襄王下令命白起班师还朝,胁迫赵国割让土地。

在邯郸之战的关键时候,白起屡次拒绝出兵,惹恼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一怒之下,褫夺了白起的所有官爵,将其逐出咸阳城,随即,范雎又以“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为由,使得秦昭襄王连忙派出特使携带秦王剑,命白起自刎,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其实,白起与范雎的矛盾或者说是白起之死,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岳飞之死来做类比。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于大理寺狱中,后世皆以秦桧为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这才有了“白铁铸佞臣”,让秦桧一直“跪”在了岳飞的墓前。可是,真正该向岳飞跪下忏悔的,恐怕不该只是秦桧夫妇等人,那位高高在上的赵构,也该有份吧?

秦桧陷害岳飞不假,但是如果不是岳飞自身的性格缺陷,一次又一次地惹恼赵构,如若赵构不点头,单凭一个秦桧,能够扳得倒岳飞吗?

答案是否定的,赵构为了苟安,自然就要找个由头,满足完颜宗弼提出的“必杀飞,始可和”的和议前提,这便就有了“莫须有”的出现。

同样的道理,如若不是秦昭襄王忌惮白起,又怎么会让白起在灭赵前夕班师还朝,难道秦昭襄王看不出这是灭赵的最佳时机吗?

同时,若不是白起的性格缺陷,又怎会与范雎积怨愈来愈深,又怎会在邯郸之战时激怒了秦昭襄王,最后酿成了自己被迫自刎于杜邮的悲剧?

所以,这便有了一个结论,白起之死,是秦昭襄王、范雎以及白起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这一说法并不严谨,在这其中,还应该加上秦国制度的影响……

关于秦国的爵制,几乎人人都听说过“二十等爵制”,在“二十等爵制”之中,最高级的爵位莫过于“彻侯”,因后世史家避汉武帝名讳,将其改为“列侯”。

不知道大家可曾数过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被封为“彻侯”的有几位?

据现存的史料来看,除却特定时期存在过的几任蜀侯,秦国的“彻侯”不过仅有七人,依次是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嫪毐、王翦、王贲。

或许很多同学就会有疑问,不是军功爵制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文臣位列其中?

其实,这就是导致白起殒命杜邮的第四个原因,那就是秦国的军功爵制到了十六级,也就是从大良造往上数的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第十九级关内侯以及最高级的“彻侯”之时,晋升的标准并没有被量化,换句话说,想要从大良造往上走,那就全凭君王的喜好了。

从军功方面来说,商鞅取得了河西之战的大捷,一雪秦国百年国耻,被同时授予大良造与列侯也不算过分吧?特别说明一下,列侯进入秦国军功爵制是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孝公时期,秦君不过是公爵,侯爵的地位可想而知。

魏冉在秦惠文王时期便就是秦军大将,而后又在秦昭襄王即位之时,也算是从龙首功,而后又为秦国举荐人才,四处奔走,再加上他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封为穰侯也不为过吧?

吕不韦在赵国之时,便认为嬴子楚“奇货可居”,一力促成了嬴子楚登基即位,而后又挂帅与各国激战,灭掉了东周国,算是彻底断绝了周王室的国祚,封个“文信侯”,与功勋也相符吧?

王翦、王贲父子的功勋自不用多说,六国他们父子独灭其五,这也够封侯的资本了吧?

唯独不满足军功爵制条件的便就只有范雎和嫪毐,范雎封侯是因为他协助秦昭襄王驱逐了国内四贵,帮助秦昭襄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嫪毐封侯的原因嘛,不好说,大家也懂。

但是,论起军功,白起也绝对能排的进秦国诸将功勋的前三名,可为什么他却没能封侯呢?

白起第一次在史书典籍上“露脸”,是在公元前294年,以左庶长之职指挥了新城之战,而后又在次年指挥秦军歼灭了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因功擢升国尉。公元前292年,又以大良造的身份率军攻打魏国,一举夺得魏国城池六十余座。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从第十级的左庶长到第十六级的大良造,白起仅仅只用了两年。

而后,白起的爵位有十余年未曾发生变化,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指挥秦军取得了鄢郢之战的大捷之后,这才被封为“武安君”。

细心的小伙伴或许已经发现了,白起的爵位并未按照军功爵制的设定,往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乃至彻侯发展,而是转为了特殊的封君制度。

封君地位高吗?

当然高,从整个战国的历史来说,除却王族子弟,受此殊荣的也不过只有数十人,但是比起侯爵来说,封君自然是要低一些的。

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又多次出兵攻略天下,意图以战功问鼎彻侯之位。这一点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急于进攻邯郸便体现得淋漓尽致,白起这便就是想要以灭国之功迫使秦昭襄王将自己的爵位提升到彻侯。

可是秦昭襄王想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如果真的想让白起封侯,早在白起取得鄢郢之战的大捷后,便可将白起擢升为关内侯亦或是彻侯,可是秦昭襄王却以特殊的封君制度打发了白起。原因其实也不难猜到,白起身上本来就有魏冉的印记,秦昭襄王一向忌惮魏冉,又害怕白起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君权,这才有意压制白起,这也是后来秦昭襄王命白起撤军的原因。

或许是不甘心,又或许是白起根本没有猜透秦昭襄王的心思,班师还朝之后,白起便一直与秦昭襄王、范雎置气,更是在邯郸之战秦军大败之际,说了冷言冷语,激怒了秦昭襄王,再加上范雎的煽风点火,这便就促成了那幕惨剧的出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昭襄王杀了白起,真的是秦国的损失吗?
对白起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杀了白起,真的是秦国的损失吗?秦昭襄王40年,秦昭襄王想立自己儿子安国君为储君,但是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公子俚,是
2023-08-30 21:01:00
秦昭襄王为何赐白起一死,却让范雎得以善终
长平之战,最终以白起获胜为结局,成就了白起一代“杀神”的威名,也将他推到了一个武将在战国制高点,只不过他虽然飞得高,最终却没能全身而退,有人说他死于秦昭襄王的“狡兔死走狗烹”,也
2024-04-25 21:08:00
为何说赵国真“将相和”就不会被秦国揍这么惨了
秦昭襄王和白起在打下楚国半壁江山后,决定见好就收,转回头来接着对付赵国。可是如此一来就有个问题不好解决了,要知道,在两年前秦赵的渑池会上,秦昭襄王可是亲口答应了与赵之盟好的,现在
2024-07-14 18:53:00
战国时期秦国哪位名将,30多年内攻城70余座
...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
2024-06-28 19:16:00
解读历史上的名将为何常死于非命
...且这种宿命,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中的3人均死于小人之手,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里的“小人”其实等同于今天我们常说的“奸臣”,他们手无缚鸡
2024-10-19 12:39:00
秦国最长寿的丞相是谁
...全掌控了秦国朝政。而魏冉最大的功劳其实是发掘了战神白起,当时秦国推行军功爵制,又有了魏冉的举荐,白起被委以重任,东征西讨,可以说白起所有的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在魏冉坚定的支持下
2023-05-10 20:31:00
战神白起的悲剧人生:承受君王之过错,为后世所“不容”
...期“用军最精”的四个人是“起翦颇牧”,即秦国武安君白起、秦国武成侯王翦、赵国信平君廉颇、赵国武安君李牧。这四人“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四人可以说代表了战国末期军事实战的最高
2024-08-07 17:56:00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威震六国,为何却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白起,秦国兼并战争的一把利剑,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论战功,白起称得上是秦国所有将领中功劳最大的一个。长平之战,是白起贡献最大的一次战役,赵国大部分的有生力量被歼灭,无力抵抗秦国的
2024-08-14 13:46:00
长平之战与秦赵恩怨:白起与范雎的冲突和悲剧结局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几乎是赵国全部的青壮年,白起建议秦昭王乘胜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一举拿下赵国。这时候,赵国派使向秦国求和,愿意割地献城,赵国使者来到秦相范雎府
2023-10-11 08: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