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明帝送来一批冬衣,司马懿为何任士兵冻死也不发
...237年,曹魏帝国的北疆辽东再起兵变。这一次,辽东太守公孙渊不但自立为王,还杀害了魏国派去的使者,可以说是公然宣战。在洛阳郊外的嘉福殿,魏明帝曹睿闻讯大怒。他一拳击在龙椅扶手上,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一、...……更多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只是小说,陈寿的《三国志》才是史书,这个无需赘言,正因如此,很多人一旦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便会立即将《三国演义》弃之如敝屐,继而毫不犹豫地奉《三国志》为金科玉律。但问题在于,《...……更多
四千里远征!司马懿用兵如神,百日缓兵之计,剿灭公孙渊
...么多力量吧?司马懿智商很牛,来个突然袭击,用奇兵把公孙渊搞定,再来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吧。可曹叡却不同意,他认为:“这次作战虽然可以采取奇兵取胜,可大家想过没有。从这里出发到辽东,要跑整整四千里路。这可都...……更多
魏灭燕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这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魏明帝震怒。魏明帝派荆州...……更多
...于慕容鲜卑,在今天,似乎简单到了只剩下一段话:汉末三国时期置,鲜卑部族名称。魏初,慕容鲜卑因魏灭燕之战从山西塞外迁至辽西郡。辽西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沿袭至南北朝北齐时期。西汉时期郡治位于且虑县(在今...……更多
重新审视三国里被严重低估的大将
...之后,再无能人能像他那样聚合吴蜀两地。可在演义中,罗贯中过分的将他厚道老实的特点过分夸张的表现了出来,使得人物显得木讷、迟钝,完全成了诸葛亮个人陪衬!三、曹魏曹真提起曹真,可以说是被黑化的最惨的了。演...……更多
陈到:被忽略的蜀汉将领
...赵云别传》中有所提及。当然,赵云的这些事迹在演义中罗贯中做了一些艺术加工。比如说长坂坡单骑救主时,《三国志》中只提到赵云在乱军之中护着甘夫人,怀抱阿斗安全脱身,并没有像演义中那样杀了曹军名将五十多人。...……更多
这些三国地名,在汉武帝之前还不是汉朝的土地
...发现,原来还有更多的地方,都是汉武帝打下来的。很多三国历史上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些新取得的土地上。一、打下河西走廊,设凉州汉武帝之前,西汉的疆域只到河西走廊东边,整个河西走廊都在匈奴的控制中,对长安也容...……更多
魏灭燕之战的第三次战役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设置百官,派使者拿着符节,借助鲜卑单于的王印,给边疆北方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魏国北方地区。次年正月又向东吴称臣,东吴名臣羊衜认为此次救下燕国以后就会心悦诚服,孙权表...……更多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都会想起那句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客观来说这个排行榜水分太大,甚至...……更多
三国杀:公孙家族再添强将,每局能全体扣血或回血,比神周瑜还神
武将背景公孙度(?-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更多
群雄逐鹿:东汉末年的战争与和平
...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但在罗贯中所注的《三国演义》中,将号召诸侯共讨董卓写成曹操所为。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袁遗,字伯业,(?-192年?)袁绍之兄,曾任长安令、山阳太守、扬州刺史,...……更多
历史上一个被忽略的朝代,留下了两项惠民工程沿用至今
...是短暂且都处于乱世之中。一、夹缝朝代令人耳熟能详的三国鼎立时期,众人都只知道东吴孙权、蜀汉刘备以及曹魏曹操,却不知在当时所谓的三国鼎立之中,却切切实实的存在了另外一个国家,便是公孙度所建立的辽东政权,...……更多
三国时期这三位名将建功立业无数,却被《三国演义》黑得很惨
...将书中所写的内容当成了真正的历史。但是实际上,作者罗贯中对其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姓名都进行了如实的反映,但是对其中很多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二次创作,美化自然很多,比如刘备的忠厚和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但是...……更多
死诸葛走生仲达:一段历史的真实与误解
...点,那么这个事件到底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中,还是纯属罗贯中的个人意淫甚至瞎编乱写呢?支持“事件不存在,应为罗贯中瞎编”是因为世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资料应该是陈寿的《三国志》,因为他写的是官修历史,连司...……更多
三国时期哪4位谋士全部下落不明
...不是言辞所能离间的,也即劝其放弃招降的念头。但是,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愚弄的小丑形象,这是没有正史依据的。并且,在正史上,蒋干最后的结局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四、简雍简雍(生卒年...……更多
曹真:三国历史中被低估的名将
...《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三分真七分假,很多情节都是罗贯中杜撰的。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三国历史,不妨看看《三国志》,这是正史。总有人喜欢拿着一本演义小说,把它当作正史来看,这显然是错误的做法。在小说中,罗贯...……更多
...刘备稍弱一点,肯定会倒在吕布方天画戟之下,但实际上罗贯中笔下的刘备十分威猛,当时的场景,真是“二虎还须逊一龙”:“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更多
...获成功,后把持政局,凌驾曹氏后人之上,间接种下后来三国归晋的基础。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位于今陕西宝鸡),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更多
为何说武力禅让是促进封建社会朝代更替、思想进步的潜规则
...式的禅让,比如陶谦对刘备;二是指武力禅让,即篡逆。罗贯中本质上也不赞同舜禹式的禅让,认为它过于主观、模糊,一般人把握不了它,没有普及意义(从陶谦不识张闿可以反映)。他赞同的是合理的世袭与合理的武力禅让。...……更多
司马懿早就看出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诸葛亮:他若不撤,必死
...葛亮毫无抵抗之力,为何他不一举拿下这个心腹大患呢?罗贯中的偏心众所周知,《三国演义》几乎是在以蜀汉为视角的一部章回体小说,罗贯中将自己的情感完全寄托给了蜀汉集团,其中对于诸葛亮,他更是过于偏爱。在他的...……更多
曹叡后期沉迷酒色,为何司马懿反而更怕他了
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叡在位十五年,却在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他死后不久,魏国就被他的权臣司马懿所篡夺。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历史悲剧,为什么曹叡这样一个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政治手腕高超的君主,会在晚年沉迷于...……更多
聊聊司马懿的一位心腹胡遵
...出现在辽东战场上了。二景初元年(237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背叛曹魏。对此,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更多
刘备与公孙瓒:同窗情谊与政治纷争的交织
...不俗的战绩,乌桓人对他恨之入骨,也畏之如虎。熟悉《三国》的人一听到“白袍将军”就想到赵云,其实赵云仅是公孙瓒的部将,那时候公孙瓒白袍、白马,身边数十位护翼将军也都是同样的装束。战场上一股“白色旋风”席...……更多
诸葛亮与空城计:历史真相与文学创作
...《三国志平话》大概是囿于历史,没有写“空城计”;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诸葛亮添上了,写成了“失、空、斩”三件事。罗贯中从以往的历史所呈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历史”,在”失街亭”和“斩马谡”...……更多
三国志英杰传:90以上统御的优秀将领都有谁?整个游戏都没几个
三国作战除了单挑和放火,领兵也是很重要的能力。优秀将才估计很多人会先想到关二爷,关羽单挑牛逼都算了,北方人还能学会水战和水计,区区关家军就能东压鲁肃、北围曹仁,威震华夏,吓得超世之杰曹老板都差点迁都...……更多
...前期有多怂是有展现的,他后期以一己之力击败诸葛亮,罗贯中却把功劳记在了司马懿头上,还把赵云在建安二十四年的空营计时空大挪移到了西城。罗贯中是很擅长乾坤大挪移的,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也有出处。真实的木船借箭...……更多
汉末三国时期的隐藏势力:黑山军、白波军等的崛起与覆灭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不休。袁术、袁绍、曹操、吕布等各路诸侯称雄一方,个个都是惹不起的狠角色。但在这些强大的诸侯势力之外,其实还有一些野势力,虽然声名不显,但个个实力都不弱。黑山军。...……更多
三国中一伪善小人,被罗贯中吹上了天,不揭穿都以为他是真英雄
...鉴。 其实,《三国演义》中隐藏最深的奸臣就是董承,罗贯中赞他是: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按照罗贯中的意思,董承一心为国,他之所以...……更多
乌桓的历史变迁及其与东汉、三国时期的关联
...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徐、幽、冀四州,屠戮百姓。《三国志》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公孙瓒,刘虞和袁绍也都利用或者对抗过乌桓。初平元年(190),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提到宋朝的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词,然后再是散文。的确,宋朝的词冠绝古今,堪称“一代之文学”;而宋朝的散文也可以位居历代之冠
2024-06-12 16:17:00
三大神探,狄仁杰、包拯和宋慈,谁断案能力最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众多的断案高手,有名有姓的就多达几十位,而后来在各种戏剧、小说、影视作品当中描写最多的恐怕就要数狄仁杰
2024-06-12 16:14:00
王婆说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是什么意思
在那个人均年龄不足五十岁的时代,王婆口中的“潘金莲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未免有些太过于玄乎,如果真按九十三岁来论潘金莲当时年龄的话
2024-06-12 16:18:00
同是皇太孙,都被“清君侧”,朱瞻基为何能碾压堂叔朱允炆
大明王朝大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建国,到明宣宗朱瞻基,就像是一个轮回。因为不停的有相似的事情发生,仿佛是在上天特殊的安排,也像是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和儿子朱棣之间没完没了的斗争
2024-06-12 16:16:00
聊聊明朝的奇葩皇帝之——朱元璋
明朝作为中原的最后一个王朝,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草根皇帝之一,朱元璋笼络人心,凭借高筑墙,广积粮
2024-06-12 16:35:00
聊聊宋朝第一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关于章献皇后刘娥的影视剧太多太多,前几年的《少年包青天》《新包青天》《开封府传奇》《大宋惊世传奇》等
2024-06-12 16:23:00
蔡京和岳飞同一天被宋孝宗平 反,为何仍然遭到人们的唾骂
岳飞雕塑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了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刚刚被册立的太子赵昚
2024-06-12 16:24:00
李自成广纳人才,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相继投奔李自成
李自成到了河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兵力大增。因为他一面要部署军事战略,一面又要整肃军纪,十分繁忙,真希望能再多一些得力的帮手
2024-06-12 16:33:00
宋朝在战争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前言:条约的签订与战争的走向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是战争中的劣势方付出较大的代价换来和平或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宋朝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2024-06-12 16:35:00
为什么朱元璋会杀戮功臣,赵匡胤未杀一个功臣呢
纵观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会有大肆杀戮功臣的现象。而并非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如东汉光武帝刘秀
2024-06-12 16:27:00
宋高宗和宋太宗何其相似
今天,我给大家聊两个人,两个特别能忍的人,忍到你都想抽他,他们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说这二人特别能忍呢?先看看他们的“战绩”
2024-06-12 16:25:00
建文帝为何会在明英宗时期出现
朱棣称帝后,史称明成祖,永乐皇帝。《明史》记载: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永乐帝派遣郑和下西洋远航,表面上是宣扬大明威德
2024-06-12 16:18:00
若朱标没死,由他削藩,朱棣会造反吗
最溺爱的儿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给自己的江山立继承人时,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嫡长子朱标,在他为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请了最好的老师教授他知识
2024-06-12 16:42:00
马皇后如果能够活着能够为孙子朱允炆抵挡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吗
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可以根据历史中的碎片知识,知道就算是马皇后活着,朱棣还是该造反造反,不会改变朱棣成功地登上皇位的
2024-06-12 16:37:00
盘点历史上废物之辈——南宋赵构
舞罢庭前月,歌尽扇底风!北宋被灭后,南宋建都杭州,史称临安。临安,临安,临时安定之所。金人肆虐北疆,开封成为猎场。故国三千里江山不复存在
2024-06-12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