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魏晋南北朝,奠定隋唐繁盛的基础
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经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漩涡...……更多
五胡乱华:西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与分裂时代
...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尽管带来了长期的战乱,但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五胡乱华导致了政权更迭频繁,国家统一度受到严重威胁。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建立,使得...……更多
聊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姓的衣食住行
...中轴线。对于农村的老百姓来说,坞堡就是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时所采取的一种聚居形式。在乡间,人们多为聚族而居,朝廷通过地方官吏来加以统治。但在战乱时期,政令无法贯通,又开始形成一种新的聚居形式—坞堡。坞堡是...……更多
为何说唐朝时期对外征战,并非“单纯对外征战”
...们正在闹灾呢,怎么可能去通商给你们粮食,再比如内部战乱等等;一方面,交易时间长短问题,做买卖嘛就得谈。如此等等,游牧民族为了生存是不会好好说的。在此情况下,战争不可避免。汉唐为了彻底杜绝这种情况,采用...……更多
南北朝时期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生产方式相适应?自先秦确立后一直相沿未改。北朝时?受战乱、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平民一般无力扩展家庭和生产规模?通常是夫妇相成?勉强维持家计。除晚婚外?北朝平民失婚现象也很严重。失婚主要指老而未婚和丧失配偶?这基...……更多
历朝各代除了朱元璋北伐成功外,其他几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征战不休,战乱不止。虽然给当时的人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伤亡,但也给后人留下一段段精彩的历史。征战的结局就是大一统,细心的历史爱好者应该发现,中国历史上,历朝各代...……更多
...了解南朝就必须要先了解东晋。东晋时期,北方基本处于战乱状态,南方则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然而东晋始终无法收复中原,几次小规模的北伐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何?主要原因是东晋表面统一,实则分裂。东晋是士...……更多
...他们随意驱使。更为惨痛的是文化的灭绝和珍贵艺术品在战乱中消失。然而,这对于长期生活在苦寒难耐的北方游牧民族来说,这是很久以来无数人期盼的一天。当年华夏族人民痛哭流涕的时候,北方夷人族却兴高采烈地进入了...……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三个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却在文化思想上出现生动繁荣的景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社会秩序、思想意识形态的重置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特别是...……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从八王之乱开始,到北魏统一北方,一共经历了140年的战乱。可是这些在北方连年混战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的政权,与汉族正统差别不大。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北方民族...……更多
历来国家统一为何总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
...赦免。这种父子相传的兵役制度在古代非常普遍,尤其在战乱年代,父子,兄弟同时上战场的很多。双方的差异主要在军队的统帅和军事管理制度方面有很大不同。在南朝,因为承袭了魏、晋的军队领导体制,所有地方长官往往...……更多
浅谈北魏中央集权的过程
...洛阳政权瓦解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挥霍和战乱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百姓的生活日益困苦,而政权无法有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其次,权强擅命也是导致洛阳政权瓦解的重要原因...……更多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晋,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发的三百多年中,我国古代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北方的民族往南方迁徙,南方的民族往北方迁徙,这使得我们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北魏...……更多
宋朝两次亡于异族政权是为何?
...。热带以及寒带地区是不行的。动植物生长周期稳定而且繁盛,能够带来充足而稳定的食物来源,这是文明兴起的必要条件。随着文明的发展,铁农具得到普及,除了大河流域,小河流域也能得到开发。由此东夷或者西羌也有了...……更多
司马家族隐忍数十载,建立西晋政权,却因一着错,拉中原步入荒芜
...,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三百多年来,安宁之日无几,战乱与分裂,是时代的特征。在战争中丧生、在饥饿中觅食、在瘟疫中浮尸、在迁徙中丢失,无数生命、无数财产在这耗时三世的动荡中消失殆尽。丘垄徘徊、昔居依依、...……更多
汉代是跪坐,现在是垂足高坐,这都是南北朝游牧民族的影响
...石窟第12窟佛像的坐姿在江南地区,东晋政权建立后,因战乱逃亡以致旧仪多已失传,甚至“朝臣无习旧仪者”。但东晋皇室仍力图恢复汉魏传统礼俗,只好由被认为“练旧事”的刁协、荀崧等“共定中兴礼仪”。梁时沈约撰《...……更多
为何很多人觉得安史之乱后唐朝依然很强大呢
...得唐朝大不如前。另外,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文化也很繁盛。诚然,由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使得中央税收主要依靠江淮地区,江南成了唐朝中央政府的税赋重地。但唐朝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并...……更多
东汉政权的统一与落败
...初,西晋被匈奴人刘氏建立的汉国军队推翻。西晋末期的战乱和西晋的覆亡导致4世纪初的人口大迁徙。避难官民从洛阳为中心的区域外迁,或西投凉州,或北入辽西,而最大规模的人群则是迁往江南地区。这是东南开发的一个...……更多
司马氏篡权建立的晋国,为什么被说是历史上最差的朝代?
...皇帝集权做不到很好的保障,就会导致国家的政局不稳、战乱频繁。刘裕废掉晋恭帝后,苟延残喘的晋朝政权终于宣告灭亡,但中国又进入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国家得不到稳定、人民得不到安全,晋朝自然不被人们所喜爱,而...……更多
古代四川为什么频繁战乱
...了封建王朝两千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四川为什么频繁战乱。根据记载,从秦朝开始四川一共爆发了地方官员或武将领导的起义共计几十次,成规模的农民起义一百多次,没成气候的更是数不胜数,虽然起义的结果大部分都被...……更多
宋文帝新政休养生息为何未能挽救南朝经济?
...寿命不足十二年,导致政权的不断更替。宋文帝承袭了被战乱摧残的国家,而在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时,时间相对有限。考虑到他不会仅仅依靠休养生息来结束自己的统治,新政实施时间过于短暂,未能深入到每个病灶,使得修复...……更多
...一直南移。以前,我们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归结于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实际上,气候变冷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变冷,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出现了衰退。以前许多适合农耕的区域,后来都退化为了草原...……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冲突不断杀戮频繁,但文学却蓬勃发展
...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发展中,一个充满战乱的时代,直到今天,人们对于此段历史的印象和记忆,依然是少数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画面。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少数民...……更多
...方十六国也走到了尽头,但是北方却没有南方那么太平,战乱一直不断,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直到出身于北周的杨坚代周立隋,并最终一统南北,这才结束了这段分裂长达数百年的时期。因此,从...……更多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继续统治着南方。北方则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倾轧,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象,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由鲜卑拓跋部于439年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至...……更多
...后来淝水战败,苻坚狼狈逃回长安,曾经创造的前秦国力繁盛的局面迅速凋零,国内鲜卑族慕容垂等人率先造反,该战役成为前秦的命运转折点。后来苻坚派姚苌与自己的儿子苻叡一起讨伐鲜卑人,不料苻叡好大喜功,最终兵败...……更多
...焘灭北凉,宣告北魏实现对北方的统一,结束了100多年的战乱。此后,北魏不断推行改革,其内迁的鲜卑族也不断融入了汉族之中。但是,停留在漠北漠南的鲜卑族并没有接受汉文化,他们保留原来的风貌,以游牧为生。在这样...……更多
冉闵避免了汉族灭绝危机,为什么不被史学家承认?
...起了八王之乱,由此刚刚统一不久的西晋王朝再次陷入了战乱之中。中原大地一片狼藉。此时远在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趁机崛起,趁着西晋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径直南下,侵略中原大地。而这些南下的少数民族当中以匈奴、鲜卑、...……更多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期商业税收成为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宋代商业贸易空前繁盛。唐宋两代的海外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唐代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 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以前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充分的汉化改革不同,元朝的汉化并没有那么彻...……更多
魏晋南北朝分裂长达369年,这是怎么回事?
...分地收罗民间流民,或依附于少数民族支持,纷纷建立了政权,但最主要他们都体现了氏族政权的特征,最终前秦王符坚“表面上”掌握了大范围的政权。公元383年,符坚在鲜卑拓跋族已大范围深入农耕地区雄踞北方的情况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陆贽一直以来都是清廉为本,为百姓、为皇帝、为江山兢兢业业,当他发现了李适爱财这一缺点之后多次进言劝李适,一开始李适还听个一言半语但是陆贽说得多了最后李适就不耐烦起来
2024-06-25 11:18:00
《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假但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
2024-06-25 11:33:00
刘备与略虽然都是三国时候有名的能人。刘备一生投靠过七个人,但是都是靠个人魅力以及他刘皇叔的身份。被投靠的人对他也是热情相待
2024-06-25 11:40:00
妇好是商王周围一个女系部落的公主,因此妇好原本就是一个不需要商王就智勇非常的人,曾经记载武丁时代当时之所以能够战斗屡屡胜利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妇好的功劳
2024-06-25 11:42:00
在他还是容妃的时候,康熙皇帝把他作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来对待。在后宫之中经常就是母凭子贵,但是容妃却始终没有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皇子
2024-06-25 11:45:00
在嬴政即位后,赵姬也被册封为王太后,后又称为帝太后。然而在儿子忙于朝政大事,无暇顾及时,母亲赵姬却在宫中招进男宠。此举被世人诟病至今,倘若赵姬出自名门怎么能不奉行名门闺秀规范,为
2024-06-25 12:12:00
孙权在他的早年,应该是一个少年老成的优秀主子。无论是重用周瑜、鲁肃,还是向曹魏忍辱负重,无不显示出他的权谋和胸怀。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
2024-06-25 12:25:00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那么天下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打败了东吴,他肯定会对东吴的败兵展开追歼
2024-06-25 12:40:00
说起公主大家印象里的都是备受宠爱享尽荣华富贵的宠儿,她们好似生来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主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吃饭睡觉都有奴婢们伺候
2024-06-25 12:44:00
所以当吕布说要做曹操的大将时,刘备赶紧用丁原和董卓的事,来提醒曹操。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曹操,不可以用吕布,否则哪天说不定就被吕布出卖了
2024-06-25 12:52:00
吕雉,字娥,山东单县人。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后世称其为吕后。吕雉性格刚强,智谋出众,从刘邦起兵开始便跟随在他身边
2024-06-25 13:01:00
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后,太祖率军亲征,周勃一同前往。同年秋,臧荼兵败被俘。在此战中,周勃战功卓著。为了表彰其功,太祖特赐封周勃为列侯
2024-06-25 13:02:00
头道沟处觅城堡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编者按:万里长城北京段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之上,气势雄伟、规模浩大,时而如同巨龙在山巅腾飞,昂首直上九天
2024-06-25 13:48:00
袁绍从曹操出兵攻打眭固的举动中,看出了曹操的居心,毕竟此时北方割据中仅他们两人的实力最为强大,为了除掉曹操,占据北方,并一统天下
2024-06-25 11:03:00
第一次机会,就是在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之际。要知道当时袁绍已经召集四方之兵大军压境,而曹操竟然放弃了官渡的主战场而去讨伐了刘备
2024-06-25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