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4 19:14: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但其统一却是昙花一现。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亡了经历过八王之乱,早已奄奄一息的西晋。接着便是如《史通》中记载的一般,“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继续统治着南方。

北方则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倾轧,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象,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由鲜卑拓跋部于439年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至此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局面。后来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魏则是先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接着西魏为北周所取代,东魏为北齐所取代,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隋文帝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最后灭掉了当时南朝的陈政权,重新完成统一。

自公元420年起,再到隋文帝完成统一,这便是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北政权更迭不断,并长期对峙。但在对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北朝军事制度的改变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进一步反映了南北朝更深层次的差异。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一、世兵制与府兵制的对决

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南朝与北朝在军队制度上的不同选择,直接导致了双方军事发展的走向。北朝的北魏初期采用的是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后统一北方,入主华夏后完成封建化与汉化进程,其军事制度向府兵制发展,西魏与北周在继承鲜卑族传统以及受到的汉文化影响的基础上,正式创立了府兵制。南朝军队则是沿袭西晋及东晋兵制,以世兵制为主,父死子继,兄终帝及。正是双方不同的选择,直接使得北强南弱局面的出现。

1.世兵制的窘境

世兵制最早于春秋时期出现,由齐国丞相管仲及国君齐桓公实施,士农之乡民闲时务农练武,战时则充兵出征,该制度世代相传并强制实施。其同时被称为军户制,士家制,主要内容包括:一.兵士一辈子当兵,后世子孙同样得尽当兵义务。国家的兵源则是来源于这些兵士家庭,且一般兵士无法解除当兵义务,即难以完成身份切换。

二.兵民分离。需要服兵役的兵士之家称为士家,会单独有一套专门管理的户籍,称之为士籍,一旦加入士籍,身份便被固化。

三.入了士籍的兵士之家,不仅对需要服兵役的男丁严格管理,其家属也会被安排集中居住,实质上则是拿这些家属作为人质威胁在外征战的士兵。

四.兵士之家婚配同样受到限制,其只能与内部人员婚配,不得与平民通婚。世兵制在对军人身份上的认同,以及权益上的保障方面存在着消极影响。

在社会主体中,军人不被重视,反而更加轻贱化,这无疑是不合理的。且时间一长,在战事频繁的情况下,会出现兵源短缺的现象,而将家属作为人质的行为,无疑寒了在外征战的兵士们的心,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形成。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府兵制的横空出世

北朝的西魏为了同东魏相抗衡,丞相宇文泰依据拓跋鲜卑族的早期部落兵制创立了府兵制。《北史·王雄传》记载“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其等级配置十分清晰。以开府作为基层组织,称之为府兵。府兵以军籍进行管理,不入民籍,且无需承担国家的赋税及徭役,实施的是轮流宿卫和训练,战时应征入伍,闲时则是进行生产,其战斗用的武器及物资粮草自己准备,国家在军费开支上花费低,日常维护费用也低。

府兵的军事训练十分严格,其战斗力也较为强悍。府兵制创立伊始,府兵的招募对象仅仅是鲜卑军人及关陇豪右,不对一般平民开放。但后来随着府兵制的发展,其招募对象也扩大了平民百姓,后期更是大量吸纳汉人,这有利于打破胡汉分治的局面,对于国家来说,既保证了兵源的充足,又缓和了民族矛盾,可加强民族融合的进程。

到了北周武帝时,府兵军士改称为“侍官”,这是为了符合中央加强控制的需求。正是由于府兵制在保证兵源、促进民族融合、加强中央统治上的优势,使得北朝在后来的发展中,对以采用世兵制的南朝占优,进而直接导致了“北强南弱”局面的出现。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二.南北异制导致“北强南弱”的缘由

随着“衣冠南渡”,汉族彻底让出了中原,北方大地在少数民族统治上逐渐趋于强大,而南渡的东晋王朝及其后来的宋、齐、梁、陈则在历史的轨迹中渐渐衰落,最后被北方的隋完成了统一大业。从南北差异的军事制度便可作进一步分析,最后探得北强南弱的缘由。

1.府兵制带来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较南朝的世兵制,北朝后来出现的府兵制为其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这种提升是全方位的提升,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方面。

军事上,北魏初采用的是部落兵制,即部属与将领同属一个部落,存在宗亲关系,以此来提升凝聚力。但部落兵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其兵源所受限制,基本为鲜卑军人,以及当地的豪强大户,《周书·文帝纪》记载,宇文泰为防止东魏来袭,“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对于低等的平民来说是没有机会的,后来开始扩大征召范围,向平民开放。

府兵制规定,府兵无需缴纳赋税,且拥有国家分给的土地(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兵役之后,即可不必继续在战时入伍,且闲暇之时还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戍守也是轮流进行,其生活水平较之当时的下等汉人来说要高出许多,这些权力的保障使得府兵提升了作战积极性,军队战斗力得到了增强,较之世兵制下军人身份逐渐被轻视,且权力无法得到保障的境况来说,北朝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更强。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政治方面,采用府兵制的北朝政治更为稳定,内部民族矛盾得到了极大缓和。前期的五胡乱华给汉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且由于统治阶级一直是少数民族,采取的又是民族隔离政策,致使各个民族相互仇恨,民族矛盾是政权的一大隐患。

府兵制对平民开放,致使相当一部分汉人完成了身份转换,使得内部民族压力得到了释放,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府的统治。反观南朝,其脱胎于东晋,沿袭了晋朝的诸多弊端,其所采用的世兵制使得枝强干弱,政府无法维系其中央权威,出现了《资治通鉴》记载的“宗室强盛”的局面,整个政权的统治根基不稳,进而导致政乱频发,对外无法形成合力。且后期由于豪强进行土地兼并,致使大量世兵被迫逃亡,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经济上,北朝所采用的府兵制,战时府兵的兵器及物资均为自备,政府得以减省了军事上的财政支出,这对于战事频繁的南北朝乱世而言,是一大笔开支。另外闲时的府兵还可参与农业生产,这得益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世兵制虽然也是闲时务农,但其没有服役年龄限制,即使年老了,在战时也需要从事军事后勤运输工作,无法充分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因此相较而言,府兵制为北朝带来了经济上的优势。

2.南北异制背后是统治阶级的两极分化

从世兵制到府兵制,其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北强南弱”局面是如何形成的。采用不同的军事制度只是形成这一局面的表象,其背后反映的南北朝统治阶级的两极分化才是造成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

北朝的军事制度是变动的,统治阶级在原来基础上做了许多变革,这反映了统治阶级锐意改革的志向。北魏初,其政权仍具有极大的落后性,因为刚入主中原,尚未完成封建化进程,这使得社会冲突加剧,矛盾尖锐。此时孝文帝果断改革,正是其实施的均田制制度才使得府兵制有了实施的基础。北魏对士族所占有的土地进行了限制,使其无法进行兼并土地行为,这便保证了府兵的田地不被侵占,从而能安心作战与生产。

似于府兵制的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朝政权自身的封建化进程,使其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反观南朝,其制度以晋为模板,不思进取,军事制度长期得不到革新,后期使得豪强兼并土地现象愈演愈烈,豪强们是“田业十余处”,“资财巨万,园宅十余所”,政府又不予以抑制,使得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世兵制下的兵士土地也被大量侵占,这使得本就地位低下的南朝士兵开始大量逃亡,这样一来军队的兵源都无法得到保障,战斗力更是无从谈起了。这样一来,锐意进取,勇于改革的北朝统治者们治下的政权实力自然要强于固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南朝统治者们治下的政权。这是北强南弱局面出现的深层原因。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三.北灭南,复归一统

由于南北朝在军事制度上实施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二者在综合实力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结合深层次统治者们的差异考虑,最终南北实力逐渐被拉大,进而出现了北强南弱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北朝在北魏完成统一后,统治者针对性的实施改革,使得政权相对稳定。虽然后来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但统治根基并未发生实质上的变化,总体保证了稳定性,后来的北周和北齐同样如此。并且北方分裂的两个政权,互相敌对,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彼此的危机感,使得彼此的统治更为审慎,直到北周消灭北齐,北方复归统一,此时北强南弱的局面愈加明显。

而南朝虽然长期保持着统一局面,但由于皇室内乱,以及政权经历四朝更迭,统治者又不思进取,终于是上下离心,覆灭只在朝夕之间。隋代北周而立,国势日渐强大,南朝的陈后主依然是纵情享乐,最终在589年,携北朝强大之余威的隋灭掉了腐朽的陈,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华夏终于复归一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末年经魏晋南北朝到隋之前乱了那么久,为何隋朝突然强盛起来
...增长,经济就会发展,国力就会强盛。 隋朝统一华夏2、府兵制的推行。府兵制是西魏时期创立的,其来源于北魏的镇兵,北魏六镇原是设置在边境地区的六个军镇,主要任务就是守卫边境,抵
2024-07-15 21:05:00
宋代的募兵制是如何形成的,利弊在哪里?
...、清朝的“八旗”均属世兵制。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府兵制”,起源于南北朝的西魏,隋唐时期主要采用这种军制,说白了就是农垦兵团。不管“世兵”还是“府兵”,都属于强制性征兵。唐朝
2022-12-24 15:55:00
古代打仗时真实人数有那么多吗
...征兵制下出兵数量极为夸张典型例子:秦汉征兵制、隋唐府兵制、明代卫所制古代军事制度中,征兵制和募兵制乃是大军组成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历代王朝皆采取两种制度并存的方式组建大军,但
2023-10-08 15:36:00
府兵制度:唐朝的军事力量与国家稳定的基石
...,运行于该体系之下的一个工具。纵观历史,数唐朝的“府兵制”最为健全完善,也最具代表性。也正是府兵制的存在与正常性能的发挥,使唐帝国前期焕发出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府兵制形成及其
2023-10-12 15:12:00
从军事力量的变化,解析府兵制在唐朝历史中的作用
...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兵制便应运而生。纵观历史,以唐朝府兵制最为完善、丰富详实,最具代表性。但府兵制的优越性也不能保证唐朝的久盛不衰,恰好是府兵制的废止昭示了唐帝国从兴起到危机四
2023-04-22 14:00:00
聊聊唐朝的两税法和募兵制
...朝还在军事制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放弃了以往的府兵制,实行募兵制:由国家统一遴选适龄的男丁进行从军,为其发放衣食,进行训练,养成职业军团。相较于以往的府兵制,募兵制能够极
2023-03-14 21:19:00
开元盛世后唐朝为何会迅速由盛转衰
...度,在边境设立大集团军队驻扎,进而形成边镇。而随着府兵制的崩溃,各个边镇开始逐渐以募兵取代府兵,边镇节度使就此开始逐步掌握军权。此后,为了解决边镇庞大的财政支出,朝廷又逐渐将
2023-04-21 16:43:00
...么会在唐玄宗时期爆发呢?根源问题:行政区划的弊端,府兵制的逐步崩溃“安史之乱”虽然爆发于唐玄宗执政时期,但其实祸乱的根源在此之前已经早早埋下,只是当时唐王朝正值国力鼎盛时期,
2024-06-04 06:17:00
为什么第“8”团的兵这么惨
...”、“最可控”的兵役制度,就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中国最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发明了一种很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所谓均田制,就是北魏时期,经历了长期战乱的中国北方
2023-05-17 14: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