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手编竹简回望千年大秦 梦幻稻田再现天下粮仓
昨日,蒙藏学校旧址东院中华优秀文化体验区迎来2024年第四期体验项目,在三个月的展示期内,陕西、湖南将带来多个体验项目。在这里,市民不出京就能遇见“兵马俑”,动手学编“秦简”,品味秦文化;站在庭院中,湖南...……更多
跟着总书记看简牍
...的墓葬。随着11号秦墓的开启,人们惊奇地看见,千余片竹简层层叠压,有序摆放在墓主人周围,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155枚竹简,约4万字,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收集、摘抄、记录的“...……更多
...临沂北园路小学五(1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历史文物承载着时间的记忆,非遗宝藏沉淀着旷古的传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开启了丰富的竹简探秘之旅。走进一楼展厅,银雀山一号墓、二号墓出土...……更多
河南洛阳发现千年粮仓,内部存粮50万斤,粮食保存千年还能发芽
...胜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河南的洛阳就曾发现过古代粮仓,粮仓内的储粮多达上百吨,粮食保存了上千年甚至还能发芽。古代粮仓示意图在如今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年代,百姓对于粮食的节约意识似乎已经大...……更多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多,遇上旱涝时节,收成不好甚至会颗粒无收。所以建立粮仓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丰收的年份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在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粮仓解决粮食问题了。粮仓作为重要的储粮手段,自然是历史悠久,技术成...……更多
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来自东北三省农业一线的最新观察
...乡村里,烘干塔机器轰鸣,农民们正把烘干后的粮食装进粮仓;村路上,满载着蔬菜、饲草的货车往来穿梭。秋收后的东北大地,是一派丰收忙碌景象。良种良法配套促进稳产增产,综合种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强化安全储粮...……更多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丨吴顺清:用神奇药水“复活”千年文物
...,让“天下第一盆”光彩重现。 吴顺清苦心研发的干缩竹简润胀复形技术,令蜷缩千年的竹简最长12个小时,就可以“苏醒”。他精心培育的微生物菌群,让糟朽的楚墓丝织品华丽再现,改写了世人对楚绣的认知。北京老山汉...……更多
良业之光点亮北京艺术中心,续写千年运河古风今韵
...中心是大运河畔的“艺术宫殿”,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建筑外立面选取帆船为设计元素,形成动感活力的屋顶轮廓线。良业打造的创意光影延续其理念,运用低碳节能技术,用光讲好运河故事,凸显建...……更多
筑长城征徭役乃秦国暴政?云梦秦简出土揭开千年误解
...并非如此。根据1975年12月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的一批秦朝的竹简所记载,便是对此事最有力的证明。这批出土的竹简被称为《云梦秦简》,其内容不仅包括秦朝的法律制度和行政文书,还有医学著作等诸多不同领域。其中在关于秦...……更多
万州恒合千米高山上建起万亩“粮仓”
...乡在全乡新建3700亩高标准农田,在千米高山上建起万亩粮仓。在八一村高标准农田旁的“岩上户”院落,记者看到,一些村民将农房改造成了民宿。“稻田既是产业,也是景观。”魏卡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前,恒合乡便引...……更多
黄帝是蚩尤父亲,蚩黄大战是子叛父?清华简记载改写认知
...载是否真实有效。不过,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竹简,这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些竹简是战国中晚期的文物,它们的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目前,这些竹简的收藏数量约为2500枚,是国家迄今为止发现...……更多
...他们将墓内的金银珠宝全数带走,唯独留下了墓中的大量竹简,而这些竹简就是《竹书纪年》。竹简上的字十分古老,当时的学者仔细研究后下了结论:“这本书是战国时期的著作,墓主是魏国的第四任国君魏襄王”,所以这本书...……更多
“滇南粮仓”春耕忙
...舞,好一幅和谐春耕图……这是记者2月22日在素有“滇南粮仓”之称的勐海县勐遮镇田野里看到的场景。从勐遮集镇往南行1公里,就进入白鹭伴舞的曼根稻田。“我们合作社共承包2000亩稻田,现在耕种的这一片有998亩。”勐遮...……更多
沉睡千年的秦吏:云梦睡虎地秦简背后的故事
...紧张的揭秘游戏。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完整骨架和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像是来自古代的信使,在地下水中安然沉睡了千年后,来向我们诉说过去。喜,这个不见于正史的小人物,却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的《编年记》如同一本...……更多
四川盐源:稻浪翻滚待丰收 “天府粮仓”建设行稳致远
...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产量。”据了解,围绕“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盐源县在2023年度完成了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又启动了2.5万亩建设任务(改造提升)。而作为农业强县的盐源,也正在助力“天府粮仓”建...……更多
成都东部新区:粮油园区大丰收 天府粮仓添新粮
...望的田野上》欢快有力的节奏响起,董家埂镇首届“天府粮仓”丰收文化节在载歌载舞中拉开帷幕。成都东部新区十万亩粮油园区水稻成熟,收割机正在收割。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为了庆祝今年的丰收,本次丰收文化节准备了丰收...……更多
...方》,记载了西汉初期湖湘地区的食物烹饪方式。一枚枚竹简,将古人与美食的故事娓娓道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介绍,虎溪山一号汉墓的墓主是西汉第一代沅陵侯吴阳,这里出土了1300余枚简牍,其中包括记...……更多
中部崛起谱新篇|一块“田”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自:新华社趁晴割麦收云黄。河南省商丘市被誉为“豫东粮仓”,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936万亩。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种粮大户李道杰告诉记者,根据农业专家的初步估算,亩产1200斤应该没问题,“这个产量今年我是比较满...……更多
河南发现隋朝粮仓,粮食历经千年却依然完好,种下去第二年还发芽
...们有一些创造令人称奇。古人有太多创造,河南发现隋朝粮仓,里面经过千年的粮食居然还能发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短命王朝,它和秦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虽然盛极一时,...……更多
粮仓播种忙 农田换绿装
...立夏小满正栽秧。”记者昨日在新都区军屯镇天星村天府粮仓精品区看到,成片的秧苗青翠欲滴,一盘盘秧苗从今年年刚投入使用的育秧中心送到周边的田间地头,不一会儿,一望无际的稻田便换上了“绿装”。藏粮于地、藏粮...……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片片简牍 探源中华
...的墓葬。随着11号秦墓的开启,人们惊奇地看见,千余片竹简层层叠压,有序摆放在墓主人周围,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1155枚竹简,约4万字,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摘抄、记录的“工作...……更多
山东古墓出土竹简,揭示围魏救赵背后的真相
...偶然发现,考古发掘出了两座汉代古墓,并发掘出了一批竹简。这些竹简包括了许多先秦古籍,内容上还和一些史书记载大相径庭。考古学家在研究与孙膑相关的竹简时,发现其中有些内容颠覆了《史记》上关于围魏救赵的记载...……更多
高标准农田春耕忙 黑土地上筑“粮仓”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上接第一版)自上而下自流灌溉稻田,10万亩高标准农田孕育出一个“稻香国”。这里出产的“稻花香7号”稻米,畅销江浙沪地区。今年年初,这里进行了格田化改造,小地块儿被改造成近20亩的“大方...……更多
“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幕
...文字风华之旅”等特色展览在馆展出,“承典焕薪”——竹简书写、简策制作读者体验活动、“墨迹千年 简甲流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活动、“趣味甲骨 创意打卡”、华南F3集章活动、首场讲解纪念票等体验活动将在展览...……更多
探寻兵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 临沂西郊实验学校少先队员研学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日前,临沂西郊实验学校组织少先队员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文化研学之旅。研学活动之前,辅导员给队员们布置了前置性任务,队员们带着任务,穿越历史的长河,追寻古人的足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更多
考古队发掘两座战国墓,墓中惊现《老子》母本,专家:我们被骗了
...全被盗墓贼盗走,但在其中一座古墓的北侧发现了大量的竹简,墓中竹简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洗礼,竹简大部分依旧保存完好,只有少量残损,在经过考古队仔细清洗后,共收获竹简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30枚,共记录了一...……更多
《梦幻模拟战》杰西卡真的是正义女神吗?其真实身份或许亦正亦邪
...杰西卡。既然《梦幻模拟战》全系列所记述的历史共有上千年,那么这个神秘的先知杰西卡到底是否同一个人物呢?假如是,她又为何在千年间容貌不变呢?今天老蟹就在@老男孩游戏盒为大家聊聊围绕这位千年巫女的事情吧!...……更多
从田间到粮仓 农发行新邵县支行助力夏粮收购“金”满仓
...,蝉鸣夏始忙。为打好夏粮收购主动仗,全力守护“大国粮仓”,农发行新邵县支行充分发挥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以赴确保夏粮归仓。一线调研,分析研判粮情盛夏七月,走进新邵县严塘镇早...……更多
清华大学破译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难怪找不到夏朝
...国夏朝的存在,但清华大学成功地破译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为历史中夏朝的存在增添了有力证据,也揭开了为什么夏朝难以发现的原因。夏王朝的建立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相传在五帝之一尧统治的时代,黄河常年泛滥,...……更多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入选山东省 “最美文博艺术空间”
...游厅公布“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名单,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入选“最美文博艺术空间”。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山东省最美公共文化...……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王玲丽 德州报道近日,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收到来自青海省第三地质勘查院的感谢信,对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在青海共和100万千瓦光伏光热项目水井施工中展现出的卓越技术能力和高度敬业精神表示感谢
2025-02-06 09:4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金龙出海,铁花闪耀。春节期间,秦皇岛北戴河鸽子窝景区上演非遗绝技“海上打铁花”“火壶”等表演
2025-02-06 09:45:00
锚定“双第一”——临沂临港区召开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
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通讯员 崔梦莹 临沂报道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2月4日上午,临沂临港区2025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2025-02-06 09:46:00
背起行囊踏新途 春节后复工首日德州东站返程人潮涌动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德州报道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正值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复工首日,德州东站站内熙熙攘攘,返乡过年的游子
2025-02-06 09:46:00
重大工程建设忙 为经济发展“蓄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重大工程建设在扩内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从茫茫戈壁到深山腹地,从遥远山区到沿海城市
2025-02-06 09:48:00
东南网2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新春佳节,厦门湖里金尚社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随着一声锣响,台青特色产品进社区活动开市
2025-02-06 09:50:00
三亚站2025年春节假期累计发送旅客17.3万人次
南海网2月5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 通讯员 黄永良)2月5日,记者从铁路三亚站获悉,2025年春节假期,三亚站作为海南旅游的重要交通枢纽
2025-02-06 09:54:00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陈建新 杨程晨)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辜振甫遗孀、台“妇联会”前主委辜严倬云2月4日辞世
2025-02-06 10:38:00
张  铁暖阳里,走进陕西西安鄠邑区蔡家坡村。终南山下,小楼散布田野之中,不少屋子的外墙上,绘制着大型墙画。其中一幅惹人关注
2025-02-06 10:39:00
作者:谢伟锋乙巳新岁启,新春新气象。2025年春节期间,从北国雪乡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西部原野,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火热的年味
2025-02-06 10:39:00
【新春走基层】河头老街映新春 非遗盛宴醉游人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6日讯(记者韩艺嘉)当运河的碧波邂逅新春的灯火,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的河头老街生动上演
2025-02-06 10:50:00
又是一年春运。今年,各大车站、机场、港口创造了不少新纪录。1月25日(腊月廿六),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10.2万人次,创历年春运长三角铁路单日客发量新高
2025-02-06 10:58:00
春运路上的人和事:“直播回家”成新潮流,服务区煮面大姐累到手酸
4日,大年初七,多地迎来春节假期返程高峰。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搜索发现,和以往忙着赶路不同的是
2025-02-06 11:02:00
上游观察 | 重庆“新春第一会”,有何深意
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以春为始。2月5日是立春后的第二天,也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就在这一天,重庆召开了具有全年城市发展“风向标”意义的“新春第一会”
2025-02-06 11:02:00
陕西神木:古城古韵焕新风 民俗引燃旅游热
春节期间,神木市高家堡古城凭借独特的民俗文化展演、沉浸式体验民俗活动及周到的服务,成为市民欢度新春的热门打卡地。为营造浓厚年味
2025-02-0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