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手编竹简回望千年大秦 梦幻稻田再现天下粮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3 07:3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编竹简回望千年大秦 梦幻稻田再现天下粮仓

昨日,蒙藏学校旧址东院中华优秀文化体验区迎来2024年第四期体验项目,在三个月的展示期内,陕西、湖南将带来多个体验项目。在这里,市民不出京就能遇见“兵马俑”,动手学编“秦简”,品味秦文化;站在庭院中,湖南常德澧县城头山“稻作文明”的农耕文化化作片片稻田,邀市民走进梦幻田间,打卡留影。

三秦大地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兵马俑更是世界闻名。本次陕西省体验区带来了“活力陕西”“追溯历史”“宅兹中国”“秦风百代”“回望千年”“汉唐风华”“回望长安”“红色热土”“指尖世界”九个部分的展示。

在“回望千年”展厅内,市民可以沉浸式观看《遇见兵马俑》影片,兵马俑1、2、3号坑遗址经过扫描后制作成影片,站在巨幅屏幕前,跨越千年的兵马俑扑面而来,“千人千面”栩栩如生,令人心潮澎湃;走进“秦风百代”展厅,市民在这里可以学修“兵马俑”、学编“秦简”,还可以戴上VR眼镜和兵马俑来一次奇遇,全面了解兵马俑的建造过程、发现过程、研究过程、修复过程。

“狭长的竹片或木条被称为简,宽厚的竹片或木板被称为牍。简牍在夏、商、周等历史时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古代最重要的书写载体之一。”工作人员娓娓道来简牍的历史。除了亲手将竹片穿编成简外,市民还可以体验兵马俑的复原,一边亲手将威武、英气逼人的跪射俑拼接完整,一边还能了解兵马俑出土原状、发掘程序、修复过程、保护难度等修复知识。

秦汉服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其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等级观念,也反映了秦、汉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积淀。在陕西体验区,市民既可欣赏秦汉服饰的精美,还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秦汉服饰,深入了解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湖南体验区带来了“三湘儿女乐铸华流”“禾下乘凉瓷绣辉映”“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伟人故里革命摇篮”“共情共乐湘当韵味”“薪火湘传生生不息”“三湘四水与您相约”等多个展示项目。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自古以来在粮食生产输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春秋时期,湖南是楚国的南方粮仓。宋代,湖南成了全国主要的稻作区和粮食供应基地。湖南稻作文化在体验区内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看到在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稻标本的介绍,更能了解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袁隆平的故事。特别在室外利用光影和稻穗打造的梦幻田间,成为市民争相拍照的打卡点。

展示期内,老中青三代手艺人还会在现场展示香道、黑茶、年画、皮影、剪纸、铜官窑陶瓷等中华传统技艺,设置湘茶品鉴休息区域,市民可一边品茶休憩,一边观看香道表演,参与中华传统技艺体验,拍照打卡留念。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蒙藏学校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31处旧址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国家民委与北京市合作共建下,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已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已接待各界观众90万人次。

文/本报记者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袁艺

(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赵桂金(EK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又是一个丰收年!“天府粮仓”秋收忙 “新农人”科技精耕管良田
...的稻田,加上稻田画,再加上周边特色屋舍,一幅“天府粮仓”秋收画卷正徐徐展开。千年都江堰 润泽“天府粮仓”成都平原之所以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因为都江堰建成之后,基本解决了岷江
2023-09-16 17:18:00
以“字”为桥,跨越千年!甲骨文“穿越时空”与河南学子相遇
...让千年古老文字在校园中“活”了起来。触摸甲骨、制作竹简,寓教于乐感受文字魅力“‘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青铜铭文中。”在“文字里的中国”环节,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张易
2025-04-22 21:47:00
跟着总书记看简牍
...的墓葬。随着11号秦墓的开启,人们惊奇地看见,千余片竹简层层叠压,有序摆放在墓主人周围,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155枚竹简,约4万字,这是墓主
2024-11-06 18:55:00
河南洛阳发现千年粮仓,内部存粮50万斤,粮食保存千年还能发芽
...胜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河南的洛阳就曾发现过古代粮仓,粮仓内的储粮多达上百吨,粮食保存了上千年甚至还能发芽。古代粮仓示意图在如今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年代,百姓对
2024-10-25 21:06:00
...临沂北园路小学五(1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历史文物承载着时间的记忆,非遗宝藏沉淀着旷古的传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开启了丰富的竹简探秘之旅。走进一楼
2024-02-21 15:46:00
千年古城成“网红” 浚县是如何抓住“流量密码”的
...快的豫北小城,是如何抓住“流量密码”的?一河一墙一粮仓见证变迁 文化加持 氛围感拉满浚县古城作为中原地区迄今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在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的一刻,有了属于夜晚的打
2023-07-05 12:48:00
原创考古发现千年前粮仓,巧妙设计媲美现代科技,储存的谷物能发芽
...也是民生得到保障的根本,在考古史上,就发现过不少的粮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还是粮食,战前准备了多少粮食,战中粮食能不能得到供应,是每一个军事首
2025-05-04 21:29:00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多,遇上旱涝时节,收成不好甚至会颗粒无收。所以建立粮仓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丰收的年份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在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粮仓解决粮食问题了。粮仓作为重要的储粮手
2024-06-19 18:35:00
隋朝时期的千年粮仓被发现,现在的建造技术却望尘莫及!
...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广通仓、河阳仓和常平仓六大粮仓。公元588年年末,隋文帝的南征大军经过征战结束了中国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对于突厥的态度,隋朝也延续了唐代的强硬态
2025-03-15 17: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科技赋能潜山中畈村蚕桑产业“破茧成蝶”
大皖新闻讯 盛夏八月,热浪滚滚,但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的工厂化养蚕基地却凉爽宜人,一批批洁白的蚕茧整齐地分布在恒温恒湿恒氧厂房的养蚕架上
2025-08-27 08:05:00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
2025-08-27 08:06:00
当前正值雨季,太原市政集团通过科学优化施工方案、动态调整工序部署并实施立体排水措施,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雨季对新建路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工程进度的影响
2025-08-27 06:33:00
8月26日,2025年“青年博士太原行”青年博士座谈会召开,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与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
2025-08-27 06:33:00
全国首次!这项技术在南昌成功运用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8月26日,随着33033次货运列车缓缓通过江西向塘西铁路编组场7场的735号道岔
2025-08-27 06:42:00
南昌中心城区外围公交站点全面实行“招呼式停靠”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8月26日,记者从南昌公交运输集团获悉,为提升公交线路运营效率与市民出行体验,8月29日起
2025-08-27 06:42:00
问政快报(2025.08.27)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8月25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74条,其中,南昌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商务局
2025-08-27 06:42:00
抚州开通空巴联运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8月26日,记者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获悉,该航空公司首次在江西抚州上线“空巴联运”产品
2025-08-27 06:42:00
8月25日从太钢获悉,太钢出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诚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为全体员工建立诚信档案。太钢员工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025-08-27 07:03:00
8月26日,河北省廊坊市举行95128巡游出租汽车约车服务平台开通启动仪式,标志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山西太原95128出租汽车约车平台落地廊坊市
2025-08-27 07:04:00
日前,2025年山西省民营企业“三进四送”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并举行,目前至12月底,围绕“服务推动、助企纾困”主题,发挥“1+N”服务体系作用
2025-08-27 07:04:00
《山西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9月1日起施行。依法依规开发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
2025-08-27 07:04:00
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审批服务管理局、省能源局近日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实施方案》
2025-08-27 07:04:00
处暑刚过,暑气尚未散尽,石家庄各地生态小流域仍是一派生机盎然。山峦被郁郁葱葱的草木覆盖,溪流在山涧潺潺流淌,宛如大地的生命脉络
2025-08-27 07:15:00
欲见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水土保持从来不是单一的生态修复工程,而是关乎民生福祉的系统工程。石家庄市将小流域建设与环境整治
2025-08-27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