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18: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五谷丰登,社稷安宁”,粮食作为人生活的最基本需求,对社会安定至关重要。要想社稷安宁,社会秩序稳定,就要保障百姓米缸有粮,古代帝王深知这个道理。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然而,古代种植粮食基本上要看气候时节和天气,风调雨顺的时候收成自然多,遇上旱涝时节,收成不好甚至会颗粒无收。所以建立粮仓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丰收的年份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在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粮仓解决粮食问题了。

粮仓作为重要的储粮手段,自然是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粮仓,其中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经过培育,储存千年的粮食还可以发芽,让人叹服。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古代粮仓的作用不只是在收成不好的年份可以把粮食拿出来赈灾,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做军粮。俗话说得好:“兵车未动,粮草先行”,军粮对于一只打仗作战的军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就是靠粮食决定胜负,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与粮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粮仓对于百姓来说,对于封建帝王的军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因为粮食于民于国都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古代对于粮仓的修建看的非常重要,也在修建粮仓上做了很多技术上的发展和改良,在隋朝的时候,技术更是达到了顶峰。隋炀帝登基之后大力发展农业,在交通上开凿了大运河,为粮食的运送提供了便利,之后历史变迁和发展,形成了古代最大的粮仓,也就是“含嘉仓”。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含嘉仓最初并不是最大的粮仓,但是它的发展壮大与著名的回洛仓有着密切的关系。回洛仓是位于隋朝的都城洛阳城外的粮仓,隋朝末年,李密起兵造反,他夺取了城外的回洛仓,这让隋朝都城内陷入缺粮的状况,夺取了粮仓的李密又吸引了许多饥民义军,这引起了朝廷巨大的恐慌。

虽然由于众多因素,李密并没有成功夺权,但是他当时夺取粮仓的作战策略给了后面的帝王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唐皇李世民意识到了粮仓建在城外有一定的危急,他登基以后,把粮仓的重心转回洛阳城内,大力发展建设城内的粮仓,也就是含嘉仓,含嘉仓为城内提供粮食,也充当着关东和关中的漕米转运站,有着重要的地位作用,更成为了当时最大的粮仓。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因为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粮仓得以发展,可惜后来在唐玄宗之时,大运河的水量逐渐减小,影响到了含嘉仓的利用率,到了宋朝末年,兵荒马乱之时,藏有大量粮食的含嘉仓更是遭到了废弃,从此没落。

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含嘉仓再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考古研究发现,含嘉仓内含有众多的粮窖,储藏的粮食更是惊人,竟然达到50万斤。五十万斤如果一千个农民辛勤劳动,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收获,这么多的粮食,也相当于几千个农民一年的口粮,所以含嘉仓的储粮能力非同一般,“天下第一粮仓”也是名副其实。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在含嘉仓众多的谷物里,专家拿了一些保存完好的用来培育,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谷物竟能再一次发芽。年代久远的粮食是如何保存的这么好?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原来含嘉仓里的储粮技术有三大特点,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含嘉仓的选址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这样做可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从而保持了干燥,防止受潮;第二,为了进一步保持干燥,对于仓窑内的土也进行烘烤处理,用以防潮,隔绝湿气;第三,利用草木灰进行防潮,在周围都撒上草木灰,进行第三重的防护。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除了这些措施之外,经过推断,人们还利用木板和草席进行各种夹层建造。正是由于众多细致周密的防潮措施,使得含嘉仓的粮食能保存的不错,到如今出土的粮食还能发芽结出果实,在让人叹服之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往今来,人们都要依靠粮食来获得生命的能量,有了粮食,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每一颗粮食都是珍贵的,不仅在于农民种植粮食时的辛苦,也在于还有很多人并没有衣食无忧。

洛阳出土隋唐粮仓,粮仓储粮250吨,粮食储存千年还可以发芽

含嘉仓的建造和发展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古人对粮食的看重,现代社会也一样要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粮食,这是每个人都要明白的亘古不变的道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洛阳发现千年粮仓,内部存粮50万斤,粮食保存千年还能发芽
...胜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河南的洛阳就曾发现过古代粮仓,粮仓内的储粮多达上百吨,粮食保存了上千年甚至还能发芽。古代粮仓示意图在如今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年代,百姓对
2024-10-25 21:06:00
运河千年“豫”新生丨在“运河之心”寻访舟船万计的隋唐盛景
...要功能是漕运,而漕运的主要物资正是粮食。隋唐时期,粮仓大多沿河而建,粮食主要通过大运河运来。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 回洛仓遗址。“在展厅里看到的这些黑色的碳化粟米就曾被储
2024-06-22 07:41:00
守护“河洛粮仓”
...检监察报河南洛阳深化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守护“河洛粮仓”本报讯(记者 程乐)针对“国皮民骨”涉粮企业,新安县125户企业全部整改到位;洛宁县通过开展粮食流通“亮剑”专项执法行
2023-05-05 01:54:00
河南发现隋朝粮仓,粮食历经千年却依然完好,种下去第二年还发芽
...们有一些创造令人称奇。古人有太多创造,河南发现隋朝粮仓,里面经过千年的粮食居然还能发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短命王朝,它和秦朝有很多
2024-02-29 13:15:00
隋朝粮仓余粮养活大唐百姓10几年,它是怎样保存粮食的
...被绢带勒死时,他万万没想到,当年自己下令建的巨无霸粮仓养活了整个大唐十几年!“民以食为天”,自古至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粮食的存储。要说中国历朝最有名的粮仓,
2024-04-30 11:14:00
“重农”、“重储”:长安城百万人口的粮仓
...么多人口,他们的粮食供给从哪来?陕西西安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清理出的11座唐代粮仓就是粮食供给的一部分。△大白杨唐代粮仓遗址这11座唐代粮仓性质上同属唐朝太仓遗址。太仓是唐代粮
2024-11-27 07:28:00
隋朝时期的千年粮仓被发现,现在的建造技术却望尘莫及!
...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广通仓、河阳仓和常平仓六大粮仓。公元588年年末,隋文帝的南征大军经过征战结束了中国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对于突厥的态度,隋朝也延续了唐代的强硬态
2025-03-15 17:58:00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回洛仓遗址
...这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隋代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国家粮仓遗址。一大早,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和回洛仓遗址两处场馆的讲解员王欣翠便赶到了回洛仓遗址,换好工装并配好了讲解设备。今
2024-06-23 01:40:00
隋炀帝的哪些丰功伟绩让后人用之不尽
...到北方各地,完全可以缓解北方粮食不够吃的压力。隋朝粮仓分布图 说干就干,此时的隋炀帝非常清楚知行合一的道理。据《隋书·食货志》记载,从大业元年(604年)开始,隋炀帝先后在
2024-02-27 14: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