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31 13:3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幕

展览开幕式。人民网记者 朱晓玲摄

人民网南宁7月30日电 (记者朱晓玲)7月30日,“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展出1年,展品原件展出3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读者和游客可以通过“一键游广西”小程序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微信服务号预约观展。

本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简牍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主办,广西图书馆承办。本次展览将为观众带来古文献四大发现中的“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等展品55种69件,观众不仅可以一站式饱览原分藏于各处的珍贵文物,了解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在展厅里体验“古籍寻游记”,透过古文献和VR体验项目近距离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在广西图书馆开幕

数字技术让展品“活”起来。人民网记者 朱晓玲摄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并称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本次展览集结了殷商甲骨文与居延汉简“两大发现”。“殷墟甲骨”部分,分“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精选甲骨展品27件,包括原件12件。“居延汉简”部分,分“有册有典、流沙坠简、居延汉塞、大漠孤烟、手不释卷”五个单元,展出简牍展品42件,包括原件15件。从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到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汉简,观众可以通过近距离观看珍贵文物文献,感受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

本次展览在展厅设计与布展元素上,注重地方元素的运用,将甲骨文、简牍等古老神秘的元素与广西特色文化符号创新结合,“大美广西”“山水甲天下”“火龙果”“百香果”等广西名片通过古老而神秘的文字呈现,等待观众的探索。展厅内还隐藏有“甲骨百家姓”的神秘元素,等待观众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甲骨文。此外,展览还配以“古籍寻游记”、甲骨破译互动游戏、居延汉简考古发现地图等多媒体设备,借助数字技术让展品“活”起来,增加观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为进一步丰富展览活动内容,多角度、多维度深化和展示广西古籍文献的内涵,广西图书馆还围绕展览主题,线上线下特别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翰墨琳琅——广西珍贵古籍展”“甲骨诗韵 简牍流芳——千年文字风华之旅”等特色展览在馆展出,“承典焕薪”——竹简书写、简策制作读者体验活动、“墨迹千年 简甲流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活动、“趣味甲骨 创意打卡”、华南F3集章活动、首场讲解纪念票等体验活动将在展览开幕当天同步开展,书刊推荐等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新。此外,地铁一号线民族广场D出站口还变身“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主题站口,在夏日里带给市民朋友浓浓的书香气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1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甲骨文版“兔”字怎么写
...四大发现”。“四大发现”的相关文物,有的收藏于国家图书馆,有的收藏于各地博物馆、研究院,还有的收藏于相关档案保管机构。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荟萃一堂,是各馆之间打
2023-02-16 14:47:00
在虚拟世界探索中华文脉, 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助力文化传承
...益联合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 PICO 、抖音共同打造的古籍活化项目。该项目以VR互动纪录片为核心,依托 PICO 的6Do
2023-05-22 11:00:00
主题文化展亮相地铁站 邀乘客一起“探寻文明的印迹”
...梦蕊)春节将至,为丰富乘客出行体验,京港地铁与国家图书馆共同推出M地铁·图书馆第二十三期主题公益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本期活动以“探寻文明的印迹”为主题,自1月14日至3月14日
2023-01-14 13:08:00
数字文旅开启“轻装上阵”新体验
...现在日常生活中。在首次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江西省图书馆展区内,AI光影阅读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书籍被投影在一张普通的桌面上,点击桌面就可以随意滑动书页、翻页。“有了这个设
2023-04-29 08:14:00
到国家图书馆地铁站里“探寻文明的印迹”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记者 成琪)1月13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京港地铁长期合作的M地铁·图书馆地铁公益文化项目推出“探寻文明的印迹”专题活动。本期专题活动通过在京港地铁运
2023-01-14 14:16:00
...40年夏秋到1965年秋冬间,万余枚居延汉简被锁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见不到汉简原件,怎么能出版照片集呢?该书序写道:“这次所印的图版,还是民国二十九年时,在香港照出的照片……有
2023-01-19 14:17:00
...典籍获得数字生命,在“云端”安家永驻。不久前,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进行了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为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
2023-08-04 06:18:00
游戏科技激活文博领域“新的数字生产力”
...土古文献及文物进行修复、编目与保护,秘书处设在大英图书馆。IDP的工作推动了敦煌文献与文物的保护与共享,并在多国建立了IDP中心,合作单位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敦煌研究院。同样
2023-04-20 17:34:00
...带回家”。这些3000多年前的文物,散落于国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院所、高校等百余家机构,面临风化、破碎甚至丢失的困境。“实物完全回归安阳几乎不可能实现,数字化回归是一条可行
2024-11-10 09: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