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朝,俘虏陈后主。为此还有一个故事。据说隋朝建立后,突厥使者来祝贺。隋文帝对他们说:“你们听说江南有陈国天子吗?”突厥使者说:“听说过。”于是皇上让侍从领突厥使臣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捉获陈国天子的...……更多
...次,从没有犯过一次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可谓是功勋显著,薛仁贵一生创造了许多起彪炳史册的战绩,其中“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战绩”都是在未开战之前,就促使敌人跪拜投降了,仅...……更多
深宫中的女性:皇帝驾崩后的生存之道
... 新皇接受先皇的嫔妃大多发生在少数民族,比如匈奴、突厥等,比如清朝的努尔哈赤在死前把自己的嫔妃都留给了长子豪哥;再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先后嫁给了匈奴的三代皇帝。第五种、遣散出宫:殉葬、当尼姑并不...……更多
历史上的猛将公认的仅这三位,其余的都不足挂齿
...李存孝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是突厥沙陀部落的人,在年幼的时候被晋王李克用收为了养子,加入了他的麾下,长大之后,李存孝开始代替义父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李克用带领后唐军,南下攻打朱温,...……更多
燕云十六州,何以看尽华夏千年兴亡
...而击败匈奴;同样以弱对强的隋唐也曾彻底征服了北面的突厥帝国;为何偏偏宋王朝要把100多年没有进取的理由压在一块“十二万平方公里”的燕云十六州呢?北宋王朝的军事无作为,重文轻武和强干弱枝的确要负相当大的责任...……更多
明朝为何就是没有全面控制西域
...边草原上的麻烦,如果汉唐先拓西域,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都不会作壁上观,届时处处漏风。汉武帝一直都有开拓西域的想法,不过他得先解决匈奴之患,从马邑之谋到漠北之战,汉武帝用了10余年的时间实现了“漠南无王...……更多
隋炀帝搞垮隋朝的本事,确实亘古未有
...最后是外患问题。隋朝认为的外患其中也就两个:一个是突厥,一个是高句丽。其中高句丽国王早就对隋文帝表示称臣,而突厥也在隋文帝的分化之下,压根无法危害到隋朝。就这样的一个基本盘,历朝历代的第二代天子,都没...……更多
2022-12-24 21:08:00隋炀帝,亘古,本事
西方的挑拨,中俄都看见了,能让俄方安心的,只有中国的表态
...随着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退场,以及中亚国家内部有“泛突厥主义”的兴起,中国未来在中亚的主要竞争对象将是土耳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新闻台》的说法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所谓的“泛突厥主义”,其实就是土耳...……更多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的定鼎之战
...再次大一统!阴山之战大唐在这次战役中彻底击败了东部突厥汗国,东部突厥颉利可汗战后被俘虏,东部突厥从此灭亡。一战铸就了天可汗的威名! 澶州之战宋辽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结果以订立“澶渊之盟”而结束...……更多
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两位皇帝
...事就是结束鲜卑化政策,将鲜卑姓改回汉姓,此后他降服突厥,推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国力空前强大,汉文化再度兴盛起来,中国也第一次问鼎世界。隋文帝在位的开皇年间,隋朝人口达到4500余万,是中国农耕文...……更多
汉有吕后唐有武则天,前任皆二世而亡
...力进行了打击,其中汉朝人打的是匈奴,而唐朝人打的是突厥。这是相似点之一,他们都面临着草原人的隐患,并且打了胜仗。如果说这个相似点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草原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一直都有,只不过这两个朝代比较强...……更多
2022-12-19 13:52武则天,二世,前任
中国帝王开疆拓土的传奇故事
...史上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李世民通过雷霆手段解决了西突厥问题,将河西走廊囊括在唐朝版图之中。李治则对于外敌咄咄逼人,通过强硬手段,将高句丽、朝鲜半岛北部等地纳入唐朝疆土。对于那些侵扰汉朝边境百姓的国家,...……更多
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
...人之间的矛盾也会慢慢减小。两人关系变好是发生在东,突厥被灭之后。东,突厥的可汗被押送到长安,并宣布东,突厥就此覆灭时,李渊的心情喜悦到无法自拔。要知道当初大唐建立时,除了各方诸侯以外,大唐最大的敌人莫...……更多
关中哪四塞战事多
...族进犯的前哨,在秦汉时期主要防匈奴,隋唐时期主要防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防西夏。公元前166年冬,匈奴老上单于听信中行说之言,亲率骑兵十四万,从河套地区攻入北地郡。匈奴大军连破萧关、朝那城,杀北地都尉(军...……更多
北齐与北周:和亲策略下的政治较量
...求婚终如愿后来,柔然内部爆发冲突,依附于柔然内部的突厥锻奴开始壮大,552年,突厥首领伊利可汗向柔然国王阿那瑰求婚被拒绝,一怒之下联合高车族攻打柔然,阿那瑰兵败自杀,突厥逐渐崛起。宇文泰看准时机,先后多次...……更多
唐朝:文化、开放与包容的象征
...解决匈奴,消耗了汉朝的大部分元气。而唐朝一战灭东部突厥,然后挺进西域打跑了西突厥。李世民和儿子李治两代人便把两汉的活都给干完了。唐朝对西域的经营也超过汉朝,版图囊括了中亚地区。更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唐...……更多
盘点一下这六位黑暗英雄
...,智勇兼备,才干卓绝,既是辅助隋文帝统一华夏,打垮突厥的开国元勋,亦是帮助杨坚开创“开皇盛世”的得力辅弼。杨素治军,未尝一败。作为大隋名将,杨素治军严整,军令如山。每次大战前杨素都要在军中借故找一些犯...……更多
武则天是一代明君,还是狠毒的祸国妖后
...而是我们不想打你们。 最可笑的是,武周时期,居然连突厥也打不过了。突厥就是《神探狄仁杰》中吉利可汗的国家,别看在狄仁杰眼中突厥不值一提,可是当时可是武则天的心腹大患,眼瞅着打不过,则天皇帝准备用\"和亲\"...……更多
明孝宗的功过,为何他会被后人推崇
...牧文明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威胁。汉朝有匈奴之患,唐朝有突厥之扰,宋朝有契丹之困,明朝有蒙古之忧。中原王朝与游牧文明间一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原王朝力弱时,游牧文明就趁机侵扰,甚至入侵中原;中原王朝力盛...……更多
古代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明朝长城的“九边”是什么?
...利用了北魏遗留下的长城重修而成,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突厥、契丹的攻击。第三条长城大体呈现南北走向,是为了防止北周的进攻。北周也同样修建了长城,在灭亡北齐后一年,在原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起了北周长城。南北...……更多
...经过近百年的积累,汉朝才逐渐击败匈奴。唐朝虽然灭了突厥,却也面临吐蕃、回纥等的威胁。宋代先后面临辽、西夏、金、蒙古等异族的进攻,两宋都被外族所灭。强大的明朝最后也被女真所取代。 ……更多
历史上契丹族带给了汉族什么?
...着大片大片的不毛之地,所以,无论是在匈奴手中还是在突厥手中,始终没有实现整个中国北部的统一。从中国新疆往上一直到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一带,整个的大陆都被一个政权所统治。一直到了唐末的辽国,辽人才第一次实...……更多
大一统封建朝代中,为何只有朱元璋是从南到北统一天下的?
...期的匈奴,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鲜卑与乌桓,隋唐时期的突厥,南宋时期的蒙古,明朝时期的女真,都是从北方南下骚然南方的。在没有发明马鞍之前,游牧民族几乎不是中原政权的敌手,比如两汉到三国时期吊打匈奴,即使发...……更多
古代史书的春秋笔法:真实与虚构的巧妙结合
...时候,总会被牵着鼻子走。比如说,汉武帝派遣李陵出击匈奴。《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更多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朝开皇年间隋文帝结束了南北朝四分五裂的局面,北方的突厥也因隋文帝的怀柔政策降低对丝绸之路的威胁,使得丝绸之路上的各民族与隋朝的贸易再度兴盛起来。《隋书·西域传》曾这样记载: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使...……更多
隋炀帝即位后实施暴政 ,他的叔父们为什么没有制止他?
...期间比较低调。隋炀帝即位之后,他第一时间向皇帝预警突厥进犯,而后突厥果然将隋炀帝围困。由此导致隋炀帝很讨厌他,认为他动摇军心。于是杨子崇一直在边境外放,压根就没什么机会见到隋炀帝。等到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更多
玄甲军:李世民与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胜利的关键
...部队还是总指挥李渊都渐渐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北方还有突厥的威胁,如果久攻不下,长安空虚,一旦突厥乘机南下,后果不堪设想。困守城内的郑国皇帝王世充也是热锅上的蚂蚁,继续围困下去,城中粮食断绝,不用敌人攻城...……更多
战马在古代的作用有多大
...有军马43万余匹。唐朝在河西地区有70多万战马。是打败突厥,回纥的的战略基础,保障了唐代的盛世。宋人一直认为,夏马(也就是被西夏占领的河西地区的马)是最好的战马,宋朝很富裕,有很多马,但可惜的是,好战马很...……更多
纣王、秦始皇被抹黑,李世民被强行洗白
...作为李渊的长子,向来被李渊委以重任,曾几度奉命抵御突厥平定贼乱,又岂会次次无功而返?偏偏唐史功劳簿上对李建成的记载干干净净,这才着实令人生疑。正所谓人无完人,即使是最圣明的君主也有内里不堪的一面,而即...……更多
汉朝的民族观念与婚姻选择:为何汉人男子很少娶匈奴女子
...中原地区就这样暂时恢复了安定。在当时曾经雄踞一方的匈奴,也进入了休养生息的时间段。值得一提的是,在汉朝推出怀柔政策期间,中原政府一直以来都有把中国的公主送给匈奴那边去和亲的做法,目的就是安抚匈奴,希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