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契丹族带给了汉族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16:37:00 来源:戏说三国

印象中,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真正搞出事情是在北宋时,就是辽朝的那帮人,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片领土,连北部的长城都让他们给占了。辽国占据北方草原,与南部的北宋对峙并立,可谓是雄起一时,风云一世,给赵宋王朝带来极大的威胁!

历史上契丹族带给了汉族什么?

广阔的辽帝国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辽朝的那帮人并不是传统的草原民族,就是雄居蒙古草原的那一帮人。相反,他们是来自东北地区,是渔猎民族不是游牧民族,也就是说他们是以打渔和打猎为生的民族,而不是以放牧为生的民族,当然这两个民族,我是说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他们两者之间的差异,要远比他们与我们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小得多。

如果你仔细留意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在北方大草原上,大体上有两个不同的部落,那就是正北的游牧民族,秦汉时以匈奴为代表,宋以后以蒙古为代表。另一个部落就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正因为两者的生存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也导致了他们的民族信仰与习俗的差异,使他们成为两个相近的但是又有本质区别的民族。我不知道朝鲜是不是与我国东北地区早期的居民一样,都是靠渔猎为生,我是说在古代,但有一点我是肯定的,那就是朝鲜的北方有大批的人群是靠渔猎为生的,在古代的时候。

历史上契丹族带给了汉族什么?

匈奴

既然是两个有着本质差异的民族,那么一旦当对方强大起来,那么在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统一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由于地域实在是太广阔了,而且常常伴随着大片大片的不毛之地,所以,无论是在匈奴手中还是在突厥手中,始终没有实现整个中国北部的统一。从中国新疆往上一直到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一带,整个的大陆都被一个政权所统治。一直到了唐末的辽国,辽人才第一次实现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梦想,而且他们兵锋直指北宋统治的核心地区,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向辽国上供,这可以说是北方少数民族自“白马之围”以后,对中原王朝作战取得的最大胜利。

燕云十六州,当辽国获得了这些地方的时候,它们的铁蹄随时都可以踏入中原的腹地,长城变成了人家的边境地区,中原无险可守。契丹人以这16个州为跳板,拼命吸收汉文明的精华,加快本民族的发展与文明化,它们的野性迅速地脱去,他们越来越像北方的汉人。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内心忽然感到一阵失落,仿佛丢失了什么珍贵的东西,自己被工业化了!我又想到了契丹人起源的那个故事!

历史上契丹族带给了汉族什么?

白马青牛

相传,有神人骑白马从辽河上源的土河而下,有天女骑青牛从大兴安岭南端的潢水而来,在两河交汇处的木叶山,他们相遇了,于是结为百年之好,生了八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契丹八部。这么一个美丽而朴素的爱情故事,虽然没有什么动人心弦的情节,但却让人觉得那么真挚,那么美好。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它后面的故事更加的精彩。

相传契丹人的第一位可汗是一位骷髅,他整天躲在大帐里面。一旦部落里有什么事情,它就会化为人形出来,然后处理完事情后,就又化为骷髅,躲进大帐里面。人们永远都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子。而部落里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知道咱们的可汗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可是当他闯进大帐的时候,骷髅可汗立刻就消失了!

契丹人的第二位可汗是一个猪头,他平时披着猪皮躲在帐子里面,一旦部落里面有事的时候,他就化为人形,出来帮大家处理事情,处理完事情后,他又回到帐子里面,变成猪头。有一次,妻子想看他长得什么样子,就把他的猪皮给拿掉了,没想到猪头可汗也消失了!

历史上契丹族带给了汉族什么?

木叶山风景

而契丹的第三位可汗也是一位奇人。他养了20只羊,每天晚上他都会吃掉19只,剩下一只。而到第二天又变成了19只,如此不断循环。

这就是契丹三个奇异的传说,代表了契丹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生产力低下,人员大量死亡,所以第一位可汗是骷髅可汗;第二个阶段契丹人掌握了弓箭,可以射杀各种猛兽,契丹人在获取食物上获得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第二位可汗是猪头可汗。而第三个阶段契丹人学会了养殖,能够大量繁殖猪羊等家畜,所以第三位可汗有吃不完的羊群。

契丹民族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被演化为三个生动的故事,这真是契丹民族送给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礼物,璀璨而瑰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7: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遭受外族入侵,最危险的六个时期
...在中原的北方,先有犬戎、匈奴、突厥的侵扰边疆,后有契丹、蒙古、女真的异军突起,这种民族之间的冲突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止过。由于中原王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强大,外族入侵并没有占到多大
2023-05-21 14:56:00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
...位期间,创立斡鲁朵制,建立宫卫亲兵:制定法典,创立契丹文字,奠定了辽王朝各项制度的基础。接下来我们从辽国的政治制度入手,通过对辽国的中央,地方政治制度的论述以及对军事制度的简
2024-04-19 15:34:00
契丹皇族为啥有回鹘血统?大量回鹘人怎么融入了契丹人之中?
契丹和回鹘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要少数民族。契丹人曾建立辽朝和西辽等重要王朝,深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而回鹘则也曾深度参与中原历史,并与维吾尔和裕固等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有一
2023-08-29 14:41:00
聊聊辽国的建立及兴起
耶律阿保机的前辈是契丹迭剌部的酋长和军事首领(夷里堇),为耶律撒剌的的长子,母萧岩母斤。耶律是其氏族名。他本人于901年被立为军事首领,后不久被选为酋长。他以武力征服契丹附近的地
2023-01-02 15:43:00
“燔柴”是什么礼仪,辽朝数百年间,为何契丹贵族都抢着烧柴火
契丹,又称辽朝,是中华历史上首个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政权,由契丹民族杰出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开创。契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自唐末以来,一直雄据北方与中原汉地长期并存,目睹过着五代十国的
2024-08-24 19:54:00
辽与中原的纷争:从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冲突
...的原因,那就是辽国的统治者,并非出身汉族,而是出身契丹族。有关辽国的历史,最早其实得从南北朝的时候说起。南北朝时代中期,在今天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朝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
2023-12-19 22:15:00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败后西进,退至北方草原和欧洲部分地区。 东胡之后,契丹建立辽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契丹族曾经建立过一个以本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合王朝,历史上称为“辽”。辽朝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2023-10-18 16:40:00
契丹枭雄——耶律阿保机的传奇一生
契丹,这个生活在中国东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在唐朝晚期崭露头角,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更是达到了强盛的顶峰,其影响力深远,甚至一度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这一切的辉煌,都离不开一位名叫耶律
2024-09-10 14:16:00
五代十国:从唐朝末年到赵匡胤的崛起
...路。为了拉拢更多的势力支持自己,他甚至把土地割让给契丹人,这也让契丹人野心大增。在帮助石敬堂的同时,在他身边安插了很多内线,最后被他打击。对于石敬瑭的做法,周围的将领都很生气
2024-03-16 1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