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玄甲军:李世民与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胜利的关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4 16:24: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园641年,唐王朝立国之战,地点虎牢关。红方秦王李世民,兵力3000左右,蓝方夏王窦建德,兵力10万。

玄甲军:李世民与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胜利的关键

(李世民和窦建德画像)

01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立国之战险上加险

李世民本来不是去打窦建德的。当时,唐、夏、郑形成了小三国的态势。李渊的计划是首先攻打郑国的王世充,由李世民带队,10万人马杀奔洛阳而去。洛阳城坚固,王世充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李世民各种招数都用到了,奈何就是王世充就是不上当。无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将洛阳城围个水泄不通,等待机会。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620年打到621年,无论是一线部队还是总指挥李渊都渐渐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北方还有突厥的威胁,如果久攻不下,长安空虚,一旦突厥乘机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困守城内的郑国皇帝王世充也是热锅上的蚂蚁,继续围困下去,城中粮食断绝,不用敌人攻城,城也就破了。无奈,向夏王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和王世充过去也有梁子,只是权衡利弊后,觉得还是要施以援手,否则唇亡齿寒,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窦建德这个时候士气很旺,刚刚打了几个胜仗,领着10万人,号称30万,浩浩荡荡杀奔而来。

大唐的立国之战就在这种情况下,被动进行的。

02虎牢关前玄甲军,3千击破10万

面对险境,李渊想让李世民退回长安,以后再做打算。论唐的国力,这种战略决策算是老成谋国的办法。前线的谋臣和将领,也有不少人主张退回长安。

此时的李世民年方22岁,是的,你没有看错,是22岁。年轻人的血性和长年征战的阅历,给了他一种本能的嗅觉,大唐立国在此一战,拖延下去,来日方长,变化难测。王世充、窦建德都是乱世枭雄,如不能一鼓作气,抵定天下,将来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他大胆的做出来围点打援的战略决策,留下李元吉继续保卫洛阳。他带领打援部队,直奔虎牢关,引战窦建德。

他带去的这支部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甲军。

《资治通鉴》对这支部队留下了一段话。“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关于虎牢关一战玄甲军的人数,各种史书稍有不同,大多数说的是3000左右,最多也有说5000的,不管怎么说,和窦建德比起来就是少之又少。这一战,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支特种斩首部队战胜一支规模庞大的常规部队的典范。从古代典籍和后人的研究来看,这支部队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重甲。玄甲军,以甲命名,可见甲等重要性。甲的颜色为黑色,而且是人和马都披甲。人所披的甲,是鼎鼎大名的明光铠。这种铠甲的防护能力极强,央视曾经请历史学家,铠甲复制专家和医学专家做了一期纪录片,用一套复原的明光铠做试验。结果是,10米内强弓正面射击,仅能在光片上留下一个小洞,而这种弓箭如果直接射到肉体上,可穿透18厘米。同时还用突厥刀进行了砍杀试验,也仅仅只能留下刀痕。可以想见,当这样一支刀枪不入的军队,在敌阵中横冲直撞的时候,给对手造成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实际效能,你伤不了他,他却对你刀刀见血,这仗就没办法打了。

玄甲军:李世民与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胜利的关键

(阳关博物馆展出国内首副复原后的明光铠)

悍将。都知道门神吧,能够1000多年都贴在千家万户门上守门的大神,武力值不用多说了吧。这两个门神就是李世民身边的两员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说秦叔宝武功的段子太多了,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今天说说尉迟敬德吧,他的绝技神功据记载是夺槊。槊是骑兵的主要武器之一。万马军中,电光火石之间,还没反映过来,突然发现自己的武器被对方夺走了,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电视剧《贞观之治》里面有这么一个段子,就是李元吉不服尉迟敬德,一定要比试夺槊,结果一败涂地,很没面子。这个段子在史书中也有记载,不过是在军营,不是在皇宫里面。一支重装部队,在这样的悍将带领下,其战斗值爆表,也是可以想见的。

玄甲军:李世民与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胜利的关键

(门神像: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勇帅。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逢敌必亮剑。作为军中主帅,李世民不仅不怯战,反而是战战都冲锋陷阵打头阵。虎牢之战,去诱敌深入的,就是他和尉迟敬德两个人,他们且战且退,一个擅长弓,一个擅长槊,远射近捅,干翻了对方几十人,成功引出窦建德,并在交战中生擒。

03品茶观史,几点体会

今天喝的是柠檬红茶,以前煮这个茶,总觉得差点什么,今天加了一颗乌梅,味道瞬间不同了,香、酸、甘、苦,味觉丰富。不过喝这种茶读战争类的书,总是感觉不太得力,有点软绵绵,勉强喝着吧。

几点读书的体会,笔记如下。

甲、不打没准备的仗不错,但是要等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了再打仗,对手估计也没那么傻。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的事情,战争史上实在不少见,表面上的劣势,一旦举措得当,转化为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将极大动摇对手的心理防线,能将战争的进程有效缩短,从长远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李世民如果不能在虎牢一战,解决了窦建德集团,王世充集团就不会投降。一旦窦建德,王世充,还有北方匈奴三股势力在迁延日久的战争中,将矛头对准最强的李唐,唐就有覆灭的危险,今天,我们也看不到盛唐气象了。

乙、特种部队对战争胜负有时候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大国角力,当然不可能靠着一两支特种部队来决定胜负。但是精锐特种部队的战力,尤其是具备斩首功能的特种部队,在战争中往往能收到奇效,甚至左右战局。李世民如果当年没有在突厥骑兵的基础上培养、锻炼出这支玄甲军,在虎牢关的时候,他即便有豪情万种,热血千升,也无济于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窦建德的性格缺陷与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战役
...李渊为了统一天下,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他派遣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同时与窦建德进行外交,试图通过分化瓦解的手段,实现统一大业。然而,窦建德最初并未察觉到李渊的心计,甚至打算
2024-01-07 17:20:00
李世民一战灭王世充、窦建德,成就天策上将的威名
前言虎牢关之战,这场决定命运的战役,成就了李世民的传奇威名。面对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劲敌,李世民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一战之下,王世充投降,窦建德被擒,天策上
2024-06-11 20:00:00
聊聊李世民如何在虎牢关以少胜多
在大唐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以至于其父李渊都自愧不如。彼时,唐朝初年中原还盘踞着两大势力,王世充占据洛阳,窦建德盘踞山东。李世民平定这两股势力的成就,使得其在历史上
2024-05-08 19:09:00
李世民的洛水之战:围城打援与心理战术的胜利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领唐军攻打王世充的郑国,双方在洛阳城外展开了多次战斗。王世充率领郑国军队多次出城迎战,但都被李世民击败。后来,李世民率领唐军围困了洛阳城,王世充的郑国军队则
2023-12-11 08:15:00
唐初,河北、山东地区支持李建成,李世民是如何消除隐患
...与杀害,促使窦建德余部更加惶恐不安。王世充剧照所以李世民班师回朝不到一个月时间,窦建德部将刘黑闼降而复叛,受到河北地区广大人民的支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收复了窦建德的失地,唐朝
2024-04-26 16:13:00
虎牢关下窦建德束手就擒,李世民威震天下
窦建德的失误就在李世民和窦建德在虎牢关相峙的时候,洛阳城下也爆发一场小规模战斗。武德四年四月十五日,齐王李元吉不听李世民之前的部署,擅自和王世充部将杨公卿、单雄信在洛阳城外干了一
2024-06-15 11:16:00
英雄背影:李世民如何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铸就辉煌
...年,历史的洪流在唐朝的版图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篇章。李世民,这位后来的唐太宗,正是在这一年里,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战役之一。在虎牢关,他以绝对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击败了夏王
2024-10-13 12:10:00
倘若谁不死,李渊就没资格称帝
...力,还需要与同样崛起的李渊决一死战。620年,李渊的儿子李世民东征王世充,企图统一全国。王世充急忙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为阻止李氏称帝,率大军前去救援。两军在洛阳东面的虎牢关形
2024-07-07 16:11:00
得到隋朝皇后宫女几千人的窦建德,最终害死了自己
...很快看出来王世充这个人气量太小,于是阵前直接投奔了李世民。 但窦建德完全不一样,他在河北的名声非常好,他跟刘邦的出身还真有点像,原本是隋朝的里长,为人非常的豪爽,隋朝末年征
2023-02-15 20: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