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次移植5个器官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世界首例一次移植5个器官华西医院成功为下咽食管癌患者完成联合移植手术手术在7月9日凌晨4点开始,持续10个小时患者术后对陈飞专家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为何手术患者被确诊为“下咽恶性肿瘤伴颈部淋...……更多
世界首例!华西专家突破!一次为癌症病人移植5个器官
...华西医院宣布完成亚洲地区首例异体喉-气管-甲状腺联合移植手术。今日,华西医院宣布完成世界首例“喉-气管-甲状腺-下咽-食管”多器官簇(5个器官)联合移植术。8月2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52岁的患者张先...……更多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多学科 接力救治肝癌终末期重症患者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凶险!大呕血、肝移植……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多学科接力救治肝癌终末期重症患者本报记者 关海芳 通讯员 施桂伶本报记者 关海芳 通讯员 施桂伶内镜止血、确诊肝癌、急寻肝源、行肝移植……肝癌患者上...……更多
齐鲁医院器官移植科首次完成一次住院期间行两次肝移植手术治疗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科院内首次完成一次住院期间行两次肝移植手术治疗。经多学科共同努力协作,手术顺利实施。患者女性,于2年前出现上腹部的腹胀不适,来齐鲁医院肝病科、消化科就诊,考虑为肝硬化、腹...……更多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首次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
...密切配合下,医院党委书记、普外科专家刘连新教授,肝移植科主任张树庚教授带领肝移植团队历经劈肝、修肝、下肝、换肝等多种手术,历时12小时成功完成在体劈离式肝移植手术,一肝两用,为两名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新生...……更多
加强专科建设 专家热议医疗质量安全提升
...病理科、呼吸内科、神经系统、胸外科、消化内科、器官移植、健康管理、临床营养九个专科方向的分论坛举办,带来了九场观点丰富、直面前沿的学术交流。在胸外科专场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全新PD-1研发历程、食管癌围术...……更多
“懒癌”背后藏“凶险”
...将面临难以平卧等情况;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将远端的空肠移植过来代替颈部食管,因为结肠和食管都是体内的空腔器官,结构和形态接近,这种术式最接近生理功能的恢复,但是要在腹部要切口手术,创伤大。如何规避前两种手...……更多
肠菌移植带给衡水人新的健康福利
...衡水幸福民生。哈院消化内科在全省率先引进开展“肠菌移植技术”,对此进行了精彩诠释。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说起肠道健康,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是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其实,肠道健康不单单指的是肠...……更多
患者为退休工人 移植器官由系统分配
...图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航空转运供体并成功开展两例肺移植手术,消息发出后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患者身份信息和移植器官来源。对此,医院回应:两名移植患者均为普通退休工人,所移植器官均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更多
心脏移植带来“心”希望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心脏移植带来“心”希望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事业走在国内前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杨苏民(右)带领团队开展心脏移植手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衰竭疾病的终极手段,也...……更多
基因编辑肝脏,能否给生命带来新曙光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我国完成全球首例活体人异种肝移植手术——基因编辑肝脏,能否给生命带来新曙光(视觉中国供图)□ 本报记者 王甜 张宣近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全球首例活体人异种肝移植手术,成功将...……更多
谜一般的夺舍真相:移植后逐渐接近捐赠者?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于身体移植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就在最近,一则引起轩然的新闻让全世界陷入了困惑和恐慌之中。据报道,一名接受了身体移植手术的男子在术后逐渐发现自己仿佛变成了捐赠者。这个谜一般...……更多
猪能成为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救命稻草吗
30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能“定制”动物器官吗?文 | 周云琨 乔佳慧编 | 王小图/Pixabay用一颗猪心活了60天。57岁的美国病人David Bennett罹患晚期心脏病,由于身体情况特殊,他无法接受常规治疗。最终,David选择了一种冒险的...……更多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猪肾植入人体
当人体器官出现严重病变或坏死,器官移植往往是唯一的救命途径。但是,现实是全球人体器官供体主要靠捐献,短缺严重。怎么办?利用经基因改造的猪器官开展异种器官移植,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近日,美国哈佛...……更多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患者2个月后死亡,失败原因公布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患者死亡,让人无比惋惜,人们对于死亡原因也充满了疑问。据马里兰大学网站6月30日报道,经过一年的研究,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关于本次手术的病例报告,给出了失败原因分析的最新结论。...……更多
近百名医护人员护航 4天完成13例器官移植
...白衣天使爱的接力近百名医护人员护航 4天完成13例器官移植近日,无锡市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连续4天进行生命接力,共完成13例器官移植,包括2台肝移植、6台肾移植,让13位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重获新生。病房、手术...……更多
...自:新华网新华社洛杉矶3月29日电 记者手记|异种器官移植离实用还有多远新华社记者谭晶晶近日,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成功为一名男性终末期肾病患者实施特殊移植手术,将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入其体内。院方称,这...……更多
...医院直升机33分钟运送肺器官,为一位73岁患者实施器官移植的报道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其中是否存在特权寻租,器官移植过程是否有严格监管。深圳当地7月22日晚间回应称,接受肺移植的73岁患者系退休锅炉电工,移植器...……更多
...记者 张尼)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完成器官移植手术2万余例,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不过如今在我国,移植后不依从性一直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6月11日是第八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当天,中国初级卫生...……更多
四百余位专家齐聚青岛!青大附院举办2024青岛器官移植大会
... 青岛报道4月19日至20日,青大附院成功举办2024青岛器官移植大会。来自全国的400余位器官移植专家参加会议,共话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创新发展。4月20日,青岛器官移植大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成功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更多
...根据美国卫生官员当天宣布的一项新规,需要肾脏或肝脏移植的艾滋病毒感染者(HIV阳性)将能够接受来自HIV阳性捐赠者的器官。全美已进行了500例HIV阳性捐赠者的肾脏和肝脏移植手术。新规定将于当地时间星期三(27日)生效...……更多
2024好网民·在山东|饶伟:潜心耕耘,为肝病患者谱写生命乐章
...于南开大学医学院以来,始终工作于临床一线,从事肝脏移植及肝脏疾病的诊治工作,在肝移植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各种终末期肝脏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共参与了近3000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管理。2014年7月至今...……更多
美国心脏移植新方式:心脏“复活”后仍可被用于移植
心脏移植供体短缺一直是一个全球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挽救更多心衰患者的生命,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多种方法,如猪心移植等。而如果能扩大心脏捐献的人群,对于解决更多患者的需求无疑是一个福音。6月8日,美国研...……更多
小叶医探 | 一肝救两命!安徽首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院(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完成安徽首例在体肝脏劈离的肝移植,历经劈肝、修肝、下肝、换肝等多种手术,成功挽救两名终末期肝病患者。目前,两位患者恢复良好,近期即将出院。一肝两用,为两名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新生据...……更多
美媒:第二例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在6周后死亡
(原标题:美媒:第二例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在6周后死亡)【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10月31日报道,医疗团队宣布,第二例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劳伦斯·福塞特去世。躺在病床上的福塞特与他的...……更多
贵州医生张毅:一个为“生命的馈赠与延续”的“嫁接者”
...”的机会。躺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病床上的她,刚接受完肾移植手术不久,腹部有一条十来公分缝合好的伤口。图为张毅在病房与病患交流。周燕玲摄“应该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可以出院了。”脸上带着浅浅微笑的张梅说,自己身体...……更多
我国志愿捐献器官登记人数超626万
...献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但相比我国每年约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还远远不够。器官移植被誉为临床医学的“塔尖”,也是目前拯救器官衰竭患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截至目前,全国具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有183家...……更多
...放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航空转运供体并成功开展两例肺移植手术,相关消息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患者身份信息和移植器官来源。深圳商报记者核实了解到:两名移植患者均为普通退休工人,所移植器官均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更多
...并肝功能衰竭患者,在浙大二院成功接受了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昨日,该患者顺利出院。据悉,该类型手术为亚洲首例,被称作是器官移植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手术难度如同攀“珠峰”记者了解到,患者...……更多
搜狐医药 | 器官移植成功并非一劳永逸,监测随访才是长期生存的关键
...献日。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完成器官移植手术2万余例,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随着移植技术不断进步,手术成功率和短期生存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成功的移植手术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移...……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针增肌”变“公鸭嗓”, 健身“捷径”藏陷阱
“一针增肌”变“公鸭嗓”, 健身“捷径”藏陷阱专家提醒:科学训练配合合理营养才是“正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金雨晨近期
2025-09-24 07:40:00
【多彩新论】有“锅气”才有仪式感
近来,“预制菜”的喧嚣背后,关于“锅气”这个词,议论纷纷。“这菜有锅气!”成为当下食客对一家餐厅的最高评价。与此同时,朋友圈里晒出的不再是精致的摆盘
2025-09-24 06:46:00
开学季特别节目|自我认知,让孩子成为校园真正的小主人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九月的教室,举手的犹豫、值日的退缩、面对任务的彷徨,藏着孩子们对“自我”的探索与困惑。你家孩子是否还在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纠结
2025-09-23 23:35:00
趣味游戏迎丰收
9月22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体验趣味游戏“巧运蔬菜”。当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趣味游戏迎丰收 劳动教育润童心”活动该活动通过巧运蔬菜
2025-09-23 08:49:00
科学护牙从“齿”改变,打造坚固口腔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这句老话道出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然而,守护牙齿绝非只是早晚刷牙那么简单
2025-09-23 09:02:00
健康问太和|体内十余处癌灶,一次微创手术精准清除!太和医院破解多发性肠癌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你是否想过,身体里同时出现十余处癌灶,却依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精准“排雷”,最大程度保留功能
2025-09-23 09:18:00
斯伯特:深耕健康营养赛道赋能济南产业升级
当前,我国居民健康需求持续升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3)》显示,成年居民超重率达50.7%,亚健康人群占比超70%
2025-09-23 11:47:00
今日秋分|昼夜均分秋意浓,呼吸道健康防护别放松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带着渐浓的凉意登场。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点之一,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出现“断崖式”下降
2025-09-23 11:49:00
豫见丰收丨丰收的河南,香迷糊了!
大河网讯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既是粮食生产 “压舱石”,更孕育出海量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
2025-09-23 12:00:00
岁月深处的味道 ——致品味时光的您
文/张笋我们的一生会经历多少初次相遇?在无数擦肩而过的缘分里,或许只有那惊鸿一瞥的某次,才能从相遇到相知,最终走向相伴
2025-09-23 14:09:00
达精专家忠告:备孕不是女性的独角戏,男性也应该行动起来!
一直以来,备孕似乎总被默认为女性的“专属任务”,但从科学角度来看,新生命的诞生离不开双方的努力。男性精子质量的健康程度
2025-09-23 14:10:00
从中医视角看血脂代谢,通络养生八字经提供通络调脂方案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久坐、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影响,血脂异常的问题日益普遍。血脂异常在早期阶段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2025-09-23 14:12:00
秋分到,给肠胃“减减负”
大河网讯 9月23日秋分节气,昼夜平分,天气转凉。中医专家提醒,此时最宜调整饮食节奏——给忙碌的肠胃放个假。数据显示,秋季肠胃问题就诊量比夏季增加40%
2025-09-23 15:04:00
【跟着节气学养生】秋分:阴阳相半,阴平阳秘
鲁网9月23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我国所处的北半球逐渐昼短夜长,天气由热转凉,气温加速下降
2025-09-23 15:22:00
解锁中药临方调配新成就,引领外治新风向
2025年9月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之《中药临方调配(一)复配霜一人一方创新应用专场》在南京举行
2025-09-23 15:42:00